杜甫《登兗州城樓》全詩翻譯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杜甫《登兗州城樓》全詩翻譯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杜甫《登兗州城樓》全詩翻譯賞析 篇1
《登兗州城樓》
【年代】盛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作者】杜甫
【體裁】五言律詩
東郡趨庭日⑵,南樓縱目初⑶。
浮雲連海岱⑷,平野入青徐⑸。
孤嶂秦碑在⑹,荒城魯殿餘⑺。
從來多古意⑻,臨眺獨躊躇⑼。
註釋:
⑴兗州:唐代州名,在今山東省。杜甫父親杜閒任兗州司馬。邵注:兗州,魯所都,漢以封共王餘。《唐書》:兗州,魯郡,屬河南道。顧宸注:兗州,隋改為魯郡,唐初復曰兗州,後又改魯郡。仇兆鰲按:唐之兗州治瑕丘縣,即今之嵫陽縣也。
⑵東郡趨庭:到兗州看望父親。《前漢志》:東郡,秦置,屬兗州。隋孫萬壽詩:“趨庭尊教義。”蔡夢弼曰:公父閒嘗為兗州司馬,公時省侍,故有“趨庭”句。
⑶初:初次。《晉書·庾亮傳》:“乘秋夜往,共登南樓。”此借用其字。張鏡《觀象賦》:“爾乃縱目遠覽,傍通四維。”
⑷海岱:東海、泰山。古詩:“浮雲蔽白日。”海岱青徐,與兗州接壤。《禹貢》:“海岱惟青州。”
⑸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青徐:青州、徐州。鮑照詩:“平野起秋塵。”《海賦》:“西薄青徐。”《唐書》:青州北海郡、徐州彭城郡,俱屬河南道。
⑹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記得的歌頌他功德的石碑。唐太宗《小山賦》:“寸中孤嶂連還斷。”《秦本紀》:“始皇二十八年,東行郡縣,上鄒峰山,刻石頌秦德。”
⑺魯殿:漢時魯恭王在曲阜城修的靈光殿。餘:殘餘。謝玄暉詩:“荒城迥易陰。”徐摛詩:“列楹登魯殿。”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殿本景帝子魯共王所立。”《後漢書注》:殿在兗州曲阜縣城中。
⑻古意:傷古的意緒。《史記·龜策傳》:“所從來久矣。”隋李密詩:“悵然懷古意。”
⑼躊躇:猶豫。沈約詩:“臨眺殊復奇。”《莊子》:“聖人躊躇以興事。”薛君曰:“躊躇,躑躅也。”《玉篇》:“猶豫也。”黃生曰:前半登樓之景,後半懷古之情,其驅使名勝古蹟,能作第一種語。此與《岳陽樓》詩,並足凌轢千古。
相關試題及閱讀答案:
1.本詩雖屬旅遊題材,但詩人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分別進行了觀覽與思考,請結合文字對此予以分析。
答:時間:“在”、“餘”二字從歷史角度進行選點,秦碑、魯殿在“孤嶂”、“荒城”中經受歷史長河之沖刷,一存一殘。空間:“連”“人”二字從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兗州往東與海“連”接,往西伸“入”陸地。詩人一方面廣覽祖國的山海壯觀,一方面回顧前朝的歷史勝蹟,勾起了濃厚的懷古意識。(意對即可)
2.結合全詩,分析“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濃厚的懷古之情;②登上兗州城樓眺望不忍離去之情;③因時人很少了解自己的平昔懷抱而產生的孤單寂寞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譯文:
我在來到兗州看望我父親的日子裡,初次登上城樓放眼遠眺,飄浮的白雲連線著東海和泰山,一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這裡,魯恭王修的靈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蕪的城池。我從來就有懷古傷感之情,在城樓上遠眺,獨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簡析:
此詩首聯二句點出登樓。兗州為漢之東郡。《論語》,“鯉(孔丘的兒子)趨而過庭。”杜甫父親杜閒這時作兗州司馬,他來省視,故日“趨庭”。頷聯兩句寫登樓縱目所見遠景。海岱青徐,都和兗州接境。頸聯兩句寫登樓縱目時所見古蹟。秦碑,指秦始皇登嶧山所刻石碑。魯殿,指魯靈光殿,漢景帝子魯共王所建。王延壽有《魯靈光殿賦》。殿在曲阜縣東二里。尾聯二句總結。古意承上兩句來。臨眺與上縱目照應。憑高杯古,故不免躊躇惆悵。通首皆登樓所見,“海岱”“青徐”屬遠景,故以“縱目”二字引起。“秦碑”“魯殿”屬近景,故以“臨眺”二字作結。以上下四句分成兩部分。趙汸雲:“三四宏闊,俯仰千里。五六微婉,上下千年。曰“從來”則平昔懷抱可知。曰“獨”則登樓者未必皆知。”
杜甫《登兗州城樓》全詩翻譯賞析 篇2
登兗州城樓
杜甫
東郡趨庭日,
南樓縱目初;
浮雲連海岱,
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
荒城魯殿餘。
從來多古意,
臨眺獨躊躇。
杜甫詩鑑賞:
兗州在今山東省。城樓即州城南樓。這是杜甫第一次遊歷齊趙之作。他的父親杜閒時正在袞作司馬。
首聯點出登樓的緣由和時間。東郡,在漢代是兗州所轄九郡之一。趨庭用《論語·季氏》孔丘的兒子鯉趨而過庭的故事,指明是因探親來到兗州,藉此機會登城樓縱目觀賞。初字確指這是首次登樓。
次聯寫縱目所見形勢。海指渤海,岱指泰山,都在青州境。兗、青、徐等州均在山東、江蘇一帶。浮雲、平野四字,用烘托法表現兗與鄰州都位於遼闊平野之中,浮雲籠罩,難以分辨。
連入二字從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兗州往東與海連線,往西伸入楚地。不但壯觀,且傳神。
三聯寫縱目所見勝蹟,並引起懷古之情。孤嶂指今山東鄒縣東南的嶧山。秦碑,指秦始皇登嶧山時臣下頌德的石刻。在指尚在。荒城指曲阜。魯殿,指縣東二里的漢景帝子魯恭王所建魯靈光殿,餘指殘存。在、餘二字從歷史角度進行選點,秦碑、魯殿在孤嶂、荒城中經受歷史長河之沖刷,一存一殘,箇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反思的。
尾聯是全詩的總結。從來意為向來如此。古意承三聯秦碑來。多說明深廣。它包含兩層意思。其一詩人自指,意為詩人向來懷古情深,其一指兗州,是說早在東漢開始兗州建置前,它就以古蹟眾多聞名。這就是杜甫登樓遠眺,會生起懷古情思的原因。臨眺與次聯縱目相照應。躊躇,徘徊。獨字很能表現杜甫不忍離去時的'獨特感受。前人解釋:曰‘從來’則平昔懷抱可知;曰‘獨’則登樓者未必皆知。(趙汸)很能道出尾聯的深沉含意。
此詩是杜甫二十九歲時作,是杜甫現存最早的一首五律詩。此詩已初次顯露出他的藝術才華。明代李夢陽把迭景者意必二作為律詩三昧之一。胡應麟更以此詩中間兩聯前景寓目,後景感懷為杜律變化莫測之一例。此詩雖屬旅遊題材,但詩人從縱橫兩方面,即地理和歷史的角度,分別進行觀覽與思考,從而表達出登樓臨眺時觸動的個人感受,是頗具特色的。詩人一方面廣覽祖國的山海壯觀,一方面回顧前朝的歷史勝蹟,而更多的是由臨眺而勾引起的懷古意識。
在藝術上此詩一、二、三聯均運用了工整的對句。
東郡、南樓,趨庭、縱目,浮雲、平野,海岱、青徐,孤嶂、荒城,秦碑、魯殿,都是實寫。尾聯才由臨眺引出思古之意,則帶有虛寫的意味。而二、三聯連、入、在、餘四字,透過對仗,將海岱連線,平野延伸,秦碑雖存,魯殿已殘等自然景觀與歷史勝蹟,在動態中分別表現出來。尾聯多、獨二字尤能傳達作者深沉歷史反思與個人獨特感受。無怪乎葉石林評論說:詩人以一字為工,惟老杜變化開闔,出奇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