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弟子規> 《弟子規》第三十講

《弟子規》第三十講

《弟子規》第三十講

  引導語:學習《弟子規》的三十講,孩子們會懂得哪些知識呢?歡迎大家閱讀下文來學習《弟子規》中尊敬父親與兄長知識。

  【原文】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註解】

  侍奉叔伯,如同父親;堂表兄長,如同兄長。

  【講解】

  儒家文化所倡導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是由內向外,由近及遠,不斷提升和擴大自己心量,人格日趨完美的修煉過程。今天特別是八零、九零、零零後的年輕一代,從小就是“小皇帝”、“小公主”被別人關愛已經養成了習慣,很少懂得感恩與關愛別人,表現出來的常常是自私自利。

  儒家的思想並不反對人有一定的私心,事實上除了開悟的聖人和佛陀,誰沒有私心呢?關鍵的問題在於:絕大部分人連自私都不會。為什麼?因為沒有人可以不與別人打交道,我們處理不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但達不到自私的目的,反而會蒙受更大的損失,自私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呢!

  老子在《道德經》裡告訴我們“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什麼意思?面對利益,聖人們總是把自己放到最後,結果他最領先;面對危險,聖人們總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結果他得以生存。聖人們正是用無私的方法來達到自己自私的目的。所以,無私才是最高明的自私。

  另一方面,我們必須認清一個事實:當我們都只關心自己而不懂得去關心別人的時候,我們同樣得不到別人的關心。因為我們在別人眼裡也是別人啊!沒有誰花的錢是直接從印鈔機上拿下來的,事實上都是別人給的,生意也是朋友照顧的。如果你真是一個極度自私的.人,別人憑什麼照顧你生意?所以,自私的結果不一定是自利,而是自殺。

  恭敬與關愛別人是一個人內在的品質而非外在的表現。《孝經》裡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講的是同樣的道理。工作中我們只尊重主管領導,而不尊重其他領導;我們只關心本部門的同事,而不關心其他部門的同事;那尊重與關心他人就不是我們內在的品質,而只是別有用心的表現。怎麼騙得了別人,又怎麼能獲得利益呢?所以,無論是工作或生活當中,一個只對你好,對別人都不好;只對你恭敬,對別人都不恭敬的人,絕對是個別有用心的騙子。

  弟子規故事:黃香溫席

  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內)人。年紀剛剛九歲,就知道孝順長輩的道理。每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搭蚊帳,扇扇子,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蟲扇開,讓父母睡得更好;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讓父母睡得更好。於是黃香的事蹟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弟子規故事:生命的代價 沉痛的教訓

  臨近暑假,某小學老師通知學生第二天下午放半天假,並要求學生告知家長。卻有兩名學生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通知家長,擅自和小夥伴一起到河邊游泳,落入深水中,再也沒有上來……由於他們兩個沒有做到“出必告,反必面”,所以沒有得到家長的及時照顧,直到晚上家長不見孩子回家才發現出事了,但為時已晚!這樣的人間悲劇每年都有發生,小朋友們一定要吸取教訓啊!

  還有個孩子,放學後回到家裡,沒有跟家長打招呼,偷偷地一頭紮在自己屋內打電腦。天色已晚,父母認為他在在學校沒回來,給老師打電話詢問情況。老師告訴幾點下課,應該到家裡了,母親聽後非常著急地到處打電話,尋找這個孩子。最後,在老師的提醒下,到孩子的房間裡一看,正在網路天地“暢遊”。孩子沒有“反必面”出現了上述狀況,也許有的父母將孩子狠狠地打一頓,但這不是最好的辦法,一定要把孩子引導過來,要告訴他這樣做的危害性在哪裡,告訴他:“如果父母沒有到你的房間裡去看,就急急忙忙出去到處找,怎麼也找不到,在路上,因為‘慌不擇路’,很容易被車撞了;也許還會把父母急出病來;還有奶奶爺爺、姥姥姥爺如果心臟不好,會出現生命危險的,上述無論哪一種狀況出現,你將是終生的遺憾,同時你也是一個不孝子孫!”這樣給孩子講清楚,小孩是很受教的。另外我們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這樣孩子一定會養成“出必告,反必面”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