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蝶戀花> 《蝶戀花答李淑一》的演唱風格

《蝶戀花答李淑一》的演唱風格

《蝶戀花答李淑一》的演唱風格

  《蝶戀花答李淑一》這是一首寓意深遠,內涵豐富,震撼人心的詩歌,它的出現不僅對古詩詞方面產生了積極的作用,而且對藝術歌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 《蝶戀花答李淑一》的創作背景

  《蝶戀花答李淑一》是偉大領袖毛澤東為在於反動派鬥爭中犧牲的楊開慧(毛澤東的夫人)、柳直荀(李淑一的丈夫)兩位烈士所寫的。全國勝利後,李淑一同志在湖南長沙第十中學任語文教員。一九五七年春節,李淑一寫信給毛澤東,談她讀了毛詩的感想,並附了一首她在三三年聽到柳直荀犧牲時寫的菩薩蠻。之後毛澤東作詞《蝶戀花》,並在一九五八年一月在《詩刊》發表時,題為《遊仙(贈李淑一)》,而且在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出版《毛主席詩詞》時,改用現在的題目――《蝶戀花答李淑一》。

  二、 《蝶戀花答李淑一》歌詞內涵分析

  這首歌曲的歌詞如下: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這首詞詞中的“楊”指楊開慧;“柳”指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一八九八――一九三二)烈士。《蝶戀花答李淑一》這首歌曲的歌詞流露出作者深厚的情意、深深地思念之情。透過豐富的想象,深邃的意境描寫,淋漓盡致表現了對先烈革命者們大無畏精神的讚美、歌頌,也體現看祖國人名對先烈的深情懷念和崇高敬意。

  三、在演唱中《蝶戀花答李淑一》演唱風格的'把握

  (一)旋律的特點

  《蝶戀花答李淑一》這首歌曲的旋律層次分明,降B大調,結束主和絃上。歌曲開頭第一句:我失驕楊君失柳。需要用朗誦的口吻歌唱,特別是在女中音演唱時那種渾厚、圓潤、通暢的音色很快就能把我們帶入深深地沉思之中;第二句:楊柳輕直上重霄九。緊接著一個八度大跳,這又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和氣息的控制,用輕盈的聲調歌唱,才能把我們帶入歌曲中所描繪的天宮,與前兩句形成鮮明的對比;第三句和第四句: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歌曲的中間段,也是全曲起承轉合的關鍵處,我們在演唱時,需要用朗誦語調來唱這抒情的旋律,加強氣息的支撐,注意頭腔的運用把聲音送出去,這樣才能把吳剛和嫦娥的形象生動的表現出來。第五句: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歌曲的最後部分是全曲的高潮部分,音區在高八度上來回走動,這時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找到氣息在小腹上的支點,再加上頭聲的運用,靠嘴唇咬字的力量使聲音通到小腹最深處、用氣息的支點來演唱,才能唱出圓潤,通透,有力度的聲音,再想象人民革命勝利給人帶來無比激動地心情和對烈士們的崇高敬意,使整首歌曲在高潮中結束。

  (二)感情色彩的變化

  《蝶戀花答李淑一》這首歌曲,有很多作曲家譜曲。感情基調都是圍繞一個宗旨,我選的是由作曲家瞿希賢譜曲的歌譜。首先,是用深厚的、沉思的一種心情去演唱和悼念兩位烈士;其次,中間段描述了“楊”“柳”在月宮中受到了吳剛和嫦娥的崇高敬意,我們隨之進入一個非常欣喜、愉悅的氣氛之中,這裡用了大量的主旋律來體現這種深厚的情感變化;最後,透過高八度的旋律走向使我們用一種強烈、激動地深情去演唱歌舞,在歌詞“飛”上出現ff,這是全曲的最高潮處,我們對烈士及革命先驅們的所有情感頃刻間爆發出來,非常振奮人心。

  我們在演唱是必須把握好這首歌情感的深刻含義,才能在演唱時很好把握這首作品,唱出震撼、鼓舞和發人深思的深遠意境。

  (三)古詩詞字的演唱

  《蝶戀花答李淑一》是由毛澤東作詞的一首詩。我們在學習古詩詞中經常會有一些多音字和通假字的出現。透過深入的分析和了解這首詩歌,我們在演唱時注意讀音要準確。例如“輕”指輕盈地飛昇。“”讀“yao”第二聲,很多人唱成了“feng”或 “yang”;例如“曾”在歌曲演唱“ceng ”第二聲,不是唱“zeng”;歌曲中“雨”字,我們根據毛澤東的詩詞研究,在演唱“ru”讀第三聲,不是唱“yu”等。

  總之,我們在演唱這首歌曲時要結合歌曲的意境、情感的變化、歌詞的正確發音和我們歌唱技巧,透過靈活運用和配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四、 總結

  《蝶戀花答李淑一》是毛澤東為了歌頌和讚揚革命烈士們結合音樂作曲家而編成的一首藝術歌曲。透過對歌詞的創作背景、歌詞的內涵分析和再結合音樂歌唱著們地演唱來完美的呈現出該作品深遠的歷史意義和不朽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