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短歌行> 曹操《短歌行》教案

曹操《短歌行》教案

曹操《短歌行》教案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讀懂詩意,讀出詩情。

  2、品味語言,鑑賞寫作手法,體味憂情。

  3、以“憂”為線索,揣詩歌情緒變化,理解作者的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教學重點

  鑑賞詩歌的寫作技巧。

  【教學難點】

  運用典故及點化詩句表達感情的技巧。

  【教學方法】

  朗讀品味法、設疑討論法、合作探討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2008年奧運會短跑第一人是誰?博爾特。中國古代跑得最快的人是誰?腦筋急轉彎題

  2、俗話說:“亂世出英雄。”說到三國英雄,人們往往首先想到孫權、周瑜、諸葛亮等人。蘇軾推崇周瑜,“遙想公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櫓灰飛煙滅。”(《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崇拜孫權,“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唐代大詩人杜甫仰慕諸葛亮,他在《蜀相》中這樣讚美諸葛亮:“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3、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講壇括了人們對他的三個稱謂:英雄、奸雄、奸賊。

  那麼曹操在你心目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同學們自由回答

  二、知人入詩,瞭解背景

  1、曹操簡介

  2、詩題

  三、誦讀感知,讀出“憂” 情

  1、聽範讀

  譬pì 如 呦呦yōu 子衿jīn 鼓瑟sè 可duō 越陌mò 度阡qiān 三匝zā

  2、學生自由讀後,一個代表朗讀

  (要求:力爭區別出四個層次不同的感情:一層:憂傷。讀得低沉,緩慢。二層:期待。讀得平穩,悠揚。三層:喜悅。讀得高亢,輕快。四層:自信。讀得果斷,堅定。)

  朗讀時要注意停頓,四言詩,兩兩相隔;

  3、找詩眼

  學生回答詩眼是:

  4、齊誦,體味憂情

  四、知人論世,為何而“憂”

  1、詩人為何而憂?(找關鍵句)

  歸納總結:

  2、你覺得這種憂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呢?我的回答是:

  五、品味鑑賞,何以寫“憂”

  提問:詩中曹操是如何抒發這種“憂”的?

  1、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明確:朝露的含義是什麼?杜康能解愁嗎?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確:子衿、鹿鳴的含義是什麼?

  補充:所謂用“典”,是指在詩詞中透過各種手法,或引用、或化用前人詞句及舊事。

  3、明明如月,何時可?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明確:明月可嗎?明月寓意是什麼?反問加強愁情。

  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天下歸心。

  明確:①烏鵲南飛的`形象比喻什麼?

  ②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比興手法的作用是什麼?

  ③周公吐,天下歸心:用典表達了詩人的什麼志向?

  總結:詩人透過設問、比興、用典等手法來抒寫憂的。

  四、遷移拓展

  1、古今名人向來對曹操的詩都有很高的評價。

  2、問題探究:在《三國演義》和戲劇舞臺裡曹操的性格特徵是陰險、奸詐、殘暴。這和曹操在《短歌行》等詩句所表現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別,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3、教師小結:欣賞《橫賦詩》

  五、課堂小結

  身處亂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業的堅定信念。我們生逢盛世,更要發憤圖強,學好本領,鑄造絢麗輝煌的人生!

  六、佈置作業:1背誦 2系統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