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赤壁賦> 前赤壁賦的教學反思

前赤壁賦的教學反思

前赤壁賦的教學反思

  這次選了一篇古文,探索了古文的上法。

  之前我的上法是先疏通字詞,然後再講解內容。我的依據是,學生對於文言文最大的障礙在於文言的理解,所以,只要疏通了字詞之後,文言文就變成現代文了,理解起來就會順利許多。

  第一次試講的時候,我依循了這種方式,後來發覺效果並不理想。原因有四:一是像前赤壁賦這種文章篇幅較長,一個個字翻譯過來,殺傷課時太厲害,至少要花去兩節課,一個學期四、五篇古文下來,必定造成課時緊張。二是這樣的上法實在太無聊,課堂氣氛極為沉悶,自己上的又沒勁了,學生也倒下一大片。三是市面上的翻譯書連篇累牘,學生完全有能力自行解決。後來我試著在上課之前便讓學生翻譯課文,他們照樣可以藉助參考書一字不落地翻譯出來。四是我以為他們透過翻譯,可以把古文當成現代文來讀,但實際上,即使疏通了文字之後,學生對於課文照樣隔膜,甚至能夠背誦了,也未見得親切。這一點,在第一次試講的時候顯露無疑。

  後來試著將文與言結合起來說,發覺不僅推進速度快很多,而且更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大概他們終於覺得老師在講一些翻譯書上沒有的東西了。此外,“會翻譯”和“能理解”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我之前上古文,有點天然降低了古文的難度,就是覺得翻譯過關,古文搞定大半,其實並非如此。現在看來,在課堂上,把關鍵的字詞點出來,進而帶動內容的理解,可能是更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樣的`結合趁熱打鐵,最少疏離感。至於翻譯的作業,大可提前至課前完成,在課上只要點出一些翻譯的難點即可。

  還有一點反思就是上課的節奏把控,有時候上課很急,就比如第一次試講,感覺學生怎麼什麼也不知道,於是便急於代學生回答問題,或者是聽到學生嘴裡奔出一個自己想要的詞句,便急忙介面,唯恐學生再旁逸斜出。後來第二次試講,這樣的情況便少了很多,第三次則幾乎沒有了。事後反思,原因有二:一是問題的設定本身有問題,母問題下面沒有子問題,也便沒有梯度,沒有漸進,沒有思維的過程了,畢竟能夠一步到位的學生是少之又少的。而且真的為了求順利找一個學霸把一切問題都解決了,那麼課堂還有多大價值呢?二是教師心裡沒底,沒有足夠的自信來接學生各式各樣的回答,更別說進行適當的引導了。這樣牽著學生走的做法,實則迴避了實質性的問題,很難讓學生沉浸到課堂中去。

  最後,預習作業要有針對性,而不是流於形式。高效的預習作業會大大節省課堂的時間,也是瞭解學生知情結構的最好途徑。我甚至覺得,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何設定,要看學生預習作業的境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