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赤壁賦> 蘇軾《前赤壁賦》知識點歸納

蘇軾《前赤壁賦》知識點歸納

蘇軾《前赤壁賦》知識點歸納

  引導語:蘇軾的《前赤壁賦》這首賦透過月夜泛舟、飲酒賦詩引出主客對話的描寫,既從客之口中說出了弔古傷今之情感,也從蘇子所言中聽到矢志不移之情懷,全賦情韻深致、理意透闢,實是文賦中之佳作。

  蘇軾《前赤壁賦》知識點歸納

  (一)通假字

  1、舉酒屬客 舉匏尊以相屬(屬,通“囑”勸酒 )

  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馮,通“憑”乘)

  3、山川相繆 (繆,通“繚”連結、盤繞)

  4、杯盤狼籍 (籍,通“藉”,凌亂)

  5、舉匏尊以相屬(尊,通“樽”,酒杯)

  (二)詞類活用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動 唱)

  2、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動 整理)

  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南,名作狀 向南)

  5、西望夏口,東望武昌(西、東,名作狀,向西、向東)

  6、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下、東:名作動,攻佔,

  向東進軍、東下)

  7、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漁樵,名作動,打魚砍柴)

  8、侶魚蝦而友麋鹿 (侶、友:意動用法 以……為伴、以……

  為友)

  (三)古今異義

  1、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古義:白茫茫的水汽;今義:二十四節氣之一)

  2、凌萬頃之茫然(古義:浩蕩渺遠的樣子;今義:完全不知道的樣子)

  (四)一詞多義

  1、望:

  七月之望(名詞,陰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動詞 眺望,向遠處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詞)

  倚歌而和之(歌聲)

  3、如:

  縱一葦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像)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像)

  4、然:

  其聲嗚嗚然(……的樣子,像聲詞詞尾)

  何為其然也(這樣)

  5、長:

  抱明月而長終(永遠)

  而卒莫消長也(增長)

  6、於:

  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在)

  月出於東山之上(從)

  徘徊於斗牛之間(在)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被)

  託遺響於悲風(給)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飾)

  倚歌而和之(表修飾)

  正襟危坐而問之(表修飾)

  侶魚蝦而友麋鹿(表並列)

  逝者如斯而未償往也(錶轉折)

  耳得之而為聲(表因果)

  8、之:

  凌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詞)

  扣舷而歌之(音節助詞)

  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哀吾生之須臾(助詞,取獨)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詞,它,指“一葦”)

  其聲嗚嗚然(代詞,那)

  何為其然也(代詞,指簫聲)

  方其破荊州(代詞,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1、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介賓短語後置)

  2、徘徊於斗牛之間(介賓短語後置)

  3、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

  4、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被動句)

  6、而又何羨乎(賓語前置)

  7、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後置)

  8、是造物之無盡藏也。(判斷句)

  9、渺渺兮予懷(主謂倒裝)

  三、本課成語

  1、滄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顆穀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或拘謹的樣子。

  3、遺世獨立:脫離社會,獨自生活,不跟別人往來。

  4、不絕如縷: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就斷了。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

  5、杯盤狼藉:形容宴飲後桌上凌亂的樣子。

  四、其他重點字詞

  七月既望 (農曆每月十六)

  白露橫江(籠罩)

  縱一葦之所如(縱:任,如:往)

  凌萬頃之茫然(越過)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浩浩:廣闊,遼遠;馮虛:凌空、憑空)

  渺渺兮予懷(悠遠的樣子)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

  餘音嫋嫋,不絕如縷(嫋嫋:形容聲音婉轉悠長,縷:細絲)

  正襟危坐(端正)

  方其破荊州(方,當)

  固一世之雄也(本來)

  哀吾生之須臾(片刻)

  知不可乎驟得(驟:突然;驟得輕易得到)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連……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時間短暫)

  而吾與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適”)

  五、重點句子翻譯

  ⑴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翻譯: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穀粒

  ⑵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翻譯:同仙人一起遨遊,與明月一起長存

  ⑶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譯:如果從那變動的一面看,那麼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⑷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翻譯: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知識拓展]

  前赤壁賦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 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共適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