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長恨歌> 長恨歌讀書筆記(精選7篇)

長恨歌讀書筆記

長恨歌讀書筆記(精選7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恨歌讀書筆記(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恨歌讀書筆記1

  上海,是一個讓人多麼討厭的城市啊!

  但是,王安憶把她寫的這樣的可歌可泣,這樣的細膩,這樣的引人入勝!

  上海,我是實實在在待過的。印象不好,很悶。人悶,環境悶,關鍵是空氣都好像是被凝固一樣的,實在是喘不過氣。不過這也只是新世紀以後的事了,離王琦瑤那個年代說遠不遠,說近不近,但就是這幾年,什麼都是不一樣的。

  上海是有特色的:弄堂;流言;閨閣;鴿子;王琦瑤……

  前幾日,我露宿在臨安的一條弄堂裡。我也是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弄堂——王安憶筆下的弄堂。擇菜的擇菜,麻將的麻將,流言的流言,口角的口角……形形色色,活靈活現。但是那流言根本不致命,也不打擊,就是一種誰家的丈夫沒有回來,誰家的女人有男人了。只是還原,或者傳播,說過就忘了,而聽的人第二天一早就又會到處嚼舌根。其實農村都是這樣的,何況是一條弄堂。

  看王憶安的《長恨歌》,一曲娓娓道來,絃音頓挫,臺上的人伊伊啊啊,熱鬧非凡;臺下的人看的清晰,不過是趕了一回繁華,只是低迴慢轉都作著告別,曲終人要散,幕臺上的冷清無人眷戀,不過是述說著無法挽回的難過。

  看《長恨歌》就是看女人,就是看王琦瑤的!

  《長恨歌》裡有的是似女人小性子的潮粘的梅雨季風,有的是似肌膚之親般的性感的挨擠的上海弄堂,有的是帶陰沉氣息如雲似霧的虛張聲勢的亂套流言。也有處於嘈雜混淆中如花蕾一樣純潔嬌嫩的閨閣,盛載的都是不可為人知的心事。還有把城市的真諦都透徹領悟的自由群鴿,它們在密匝的屋頂盤旋,帶著劫後餘生的目光哀怨地看這一片城市廢墟。

  那是屬於上海的廢墟,上海夜夜笙歌,歌聲是帶著形式般迫不得以帶歡慶的熱鬧,卻是沒有高山流水純粹清澈,在這廢墟里,嫋嫋娜娜的浮出一個清新雅緻的影子,那是王琦瑤——她的漫長的一生都只為了一個短促的花季,百年一次的盛開。這盛開真美啊!她是美的使者,這美真是光榮,這光榮再是浮雲,也是五彩的雲霞,籠罩了天地。那天地不是她的,她寧願做浮雲,雖然一轉眼,也是騰起在高處,有過一時的俯瞰。虛浮就虛浮,短暫就短暫,哪怕過後做他百年的爬牆虎。

  她是就典型的上海女兒,追逐潮流講究小情小調,平易近人,心比天高。若是出生不好,被虛榮牽著鼻子走,都是要走上無奈的不歸路的。

  王琦瑤對程先生,既是明白他的一顆心全在自己身上,她高高在上,帶著些許的驕傲,因為這墊底的驕傲。於是她不承諾。“不承諾是一根細鋼絲,她是走鋼絲的人,技巧是第一,沉著鎮靜也是第一。”退到最後,還有個程先生。她心安理得的這樣想。

  命運的齒輪啟轉,慢慢為她踮起一層又一層的高度。她的心本是高的,只是受了現實的限制,這種矛盾終於在愛麗絲公寓裡得到緩解——她當起了李主任的姨太太。名副其實的交際花,卻只能在暗無天日的等待中默默枯萎。她愛他,卻留不住他。這種愛是無端生出的被動的回應,在寂寞的光影度過的。她說:“我還不能走,我要留在這裡等他,我要是走了,他倒回來了,那怎麼辦?他要回來,見我不在,一定會怪我的。”終於,小女人的任性還是抵不住命運的無情宣判——李主任飛機失事。

  到阿二,他只是懵懂少年。見著她,把她當成了童話和嚮往。她是他一個繁華的夢,真是是不願醒來。但王琦瑤也沒放在心上,只隔著一層曖昧。

  情緣再流轉,王琦瑤由鄔橋重回到上海,當了注射護士,認識了康明遜和薩沙。康明遜和她是兩情相悅,卻是不能在一起,當有了孩子,康明遜又無法承當。王琦瑤不怪他,她想,她是很愛這個男人的,不願他受委屈。她對他不僅是愛,還是體恤。於是她獨自承當。平安里的流言三傳四傳,王琦瑤不得不找來薩沙當墊背的孩子的父親。也是略施小技,卻也掩不過情場浪子薩沙的眼睛。最後他也離開。

  輪轉了一圈,還是又回到原點,遇到程先生,他無怨無悔地照顧她和她的孩子。王琦瑤心想,若是他提出,她也定是不會拒絕他;但程先生是君子,從不在她那裡過夜。兩人都明白王琦瑤此刻對他只有恩沒有愛。他愛她,卻只能不告而別。到底是回不去了。

  當年的王琦瑤有如白絹似的,後來漸漸寫上字,字成了句,成了歷史。歷史沉澱得深,不過是漫天揚起的灰塵。那華麗的旗袍,抖落的不單是繁華似錦,還有的是抑制不住的落寞和惆悵。時間是最具有腐蝕力的,洗盡了鉛華,那奪目的榮耀,不過過眼雲煙,留不住的風景,竹藍打水一場空,到頭來,只剩空曠的虛無。人什麼都沒有。

  其實,這個女人是有信念的。她將一百年做一年,一年做一天去看事物,倘或只是將人的一生填進去,卻是不夠塞歷史的牙縫。倘若要哀悼,則可哀悼一生。但那哀悼縱然有100年,那麼第101年也就煙消雲散了。

  在上海這種城市中對於她來說眼光不需要太遠,卻也不能太近,夠看個101年也就足矣。然後就在那磚木的格子裡過日子,好一點壞一點也不在乎了。雖說是苟且了些,但對於歷史中但女人卻是無奈中但有奈,要不這一生怎麼過?!

  要知道,在那密密匝匝的格子裡,藏著的都是最達觀的信念。即使格子空了,信念還留著。窗臺上,地板上,那樓梯轉彎處用滑粉寫著的孩子的手筆:“打到王小狗”,這就是信念。

  女人,有時候比想像的強大與不幸!

  長恨歌讀書筆記2

  《長恨歌》是當代著名作家王安憶的長篇代表作之一,作者用平淡卻又不乏幽默的筆調,將瑣碎的生活小事娓娓道來的同時,還為讀者展現了時代變遷中的人和城市。

  青灰色的弄堂,幾縷嫋嫋的炊煙,一簇攀出牆外的夾竹桃,和偶爾停在青瓦上的白鴿子……在王安憶筆下緩緩地鋪成一幅畫,這是上海四十年的風情,濃郁卻夾雜著小市民的辛酸,散發著樟腦丸的味道。可是她筆鋒一轉,是十里洋場的燈紅酒綠,夜夜笙歌,紙醉金迷的生活。王琦瑤在這兒長大,度過她沉浮變幻的一生。

  其實我是很憐憫王琦瑤的,四十年前的她還是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她的世界只有從弄堂頂上的天空這麼大,只能望見飛鳥飛過的痕跡。她總是習慣以高於同齡人的眼光打量這上海,決心過上另一種生活,其實她還是一個懵懂的少女,對於這個世界而言。面對突如其來的名利,她只能故作純熟地應對自如。

  周旋於名利場,她失去了與她無話不談的密友,失去了深愛她的男人。感情豐富的她一次次被傷害,最終死於非命。有時候我想,如果當初王琦瑤沒有參加那次電影的選角,沒有被突如其來的名利擾亂她原本安寧的生活,也許她的一生不需要像柳絮般隨風搖擺,會在弄堂裡洗衣,做飯,安度餘生。這是一個好的結局嗎?

  可是四十年前的上海,處於變遷之際,日新月異的生活觸動著每一個人。有千千萬萬的王琦瑤,渴望一夜成名,嚮往奢華的名利場。王琦瑤本來是幸運的,卻也是不幸的。

  長恨歌讀書筆記3

  縱觀王安憶筆下美麗智慧的王佩瑤,讓人不禁想起一句詩‘身世浮沉雨打萍’。

  全書人物命運隨上海時代變遷而變化著,女主角王佩瑤是一個普通弄堂裡的姑娘貌美且頗有智慧,在繁華社會浮沉的故事。

  王佩瑤美麗卻不妖媚,是一種給人以難以忘懷的美。這也是為何她會吸引那個熱愛攝影程先生的親睞,也是她會成為上海選美大賽‘三小姐’的原因。正是因為美麗,所以給她帶來一種不甘平庸、安於現狀的的追求。

  王佩瑤是虛榮的姑娘,正是美麗驅使她在繁華大上海造就了自己虛榮的一面。面對李主任這樣有權勢的人物,甘願奉獻自己。甚至以此為榮,所謂對李主任的愛,不過是因為因為背後的利益與權勢。

  李主任的死,結束了王佩瑤這段安逸無憂的‘金絲鳥’生活。於是,自己過起了自己的新生活。開小診所,認識了隔壁的嚴家師母。曾經混跡於上流社會的王佩瑤,表面平淡的生活,可心裡早已波濤洶湧。渴望和同階級接觸,處處和嚴家師母較量、比美,相鬥同時有彼此和諧相處。

  王佩瑤時刻注意自己的美,對美處處考究。註定自己的不平凡,迅速吸引嚴家師母的表弟康明遜這個富家公子。而後懷孕,卻被揭開曾經當選為‘上海三小姐’這一輝煌的歷史’。

  這段感情看似轟轟烈烈,然而還是因為階級的不同被迫告終。王佩瑤——還是淪為了他人的‘玩物’。為此,不惜把懷孕的事情嫁禍給薩沙。

  也把自己的深情付諸於一段畸形戀情——老克臘。結果,又是一段被辜負的戀情。不過,是各自需要安慰時的一段荒謬的取暖過程。

  女兒的朋友永紅更是當年翻版的她,只不過是另一個時代的她的縮影。美麗而智慧,善於在各色人等中周旋。美麗讓很多人為之傾倒,對待愛情也是挑揀所謂最好的、最匹配的。

  永紅的悲劇在於,最後最滿意的不過是一個招搖撞騙的騙子,甚至淪落為最後覬覦王佩瑤財產不惜謀財害命的殺人犯。

  王佩瑤一生中在經歷的男人各色人等,高管、知識分子、富家公子、外國人。一生被很多人愛,被辜負也辜負別人。

  她的一生以被謀害而告終,這樣的結局讓人難以接受。在這個燈紅酒綠的繁華大城市,做過高官的情人,倍受過矚目。隨著時間推移並未被生活沖淡心裡的對繁華的嚮往,從未丟掉過自己對‘美’的追求。怎至於落得如此結局,哪怕不完美至少也應該體面!

  李主任、康明遜、老克臘、薩沙、程先生這五個和她一生有過情感糾纏的的男人,見證了不同階段的王佩瑤。換而言之,是見證了一個女人的興衰……

  愛的最深沉和無私的是程先生,文藝青年。自古才子配佳人的標配,卻在這裡沒有得到驗證。在李主任和程先生的選擇中,甚至於後來的幾個男人選擇中,王佩瑤自始至終都在辜負程先生。

  程先生不管在何時何刻都在深愛著王佩瑤,對她施以援手——從始至終。可惜的是,程先生死在了另一個時代的變革中——文革。

  社會和人物的命運密不可分,王佩瑤在時代中有很多的選擇,所以並非完全是時代造就了她這樣的悲劇。而程先生,才是真正時代的悲劇。

  王佩瑤是被一世繁華遮住雙眼的小女子。處處生活的精緻,對自己衣食住行的考究,只不過為了讓自己向上流社會靠攏。追求所謂人生的價值,只不過是人生的一世浮華。

  最終,她也要接受時光的流逝、容顏老去,被年輕的新一代取而代之,被時代變革所淘汰。一切繁華,轉眼過眼雲煙。

  時代推動人向前走,並未能改變一個人的選擇。在上海那樣的大城市,想不迷失很難。

  常會想:如果王佩瑤一開始就堅定的選擇了,真心愛她的程先生就好了。中產階級不算好也不算太差,一心愛慕欣賞她,人是個有才華文藝青年又靠譜。

  可王佩瑤不是一個追求平凡的人,寧為高官情人,不作平凡人妻。她並非為物質,因為家裡的生活衣食無憂,只是個對地位有慾望的女人。更是對自己的‘美’,自命不凡的女人!

  在不同時代,誰有誰追求,所以註定了命運的迥然。或好或壞,對於王佩瑤命運我們不禁感慨:浮華人間,美人易逝……

  長恨歌讀書筆記4

  偶然間讀到一部小說,是王安憶的《長恨歌》。一開啟書,20世紀40年代那個繁華錦簇十里洋場的舊上海就鋪展開來,不知不覺有了情味。

  夾竹桃生出的花朵,老虎窗外,氤氳著女人脂粉氣的天空,留聲機裡迴轉往復的“四季調”,有軌電車不休的“噹噹”,一切恍如隔世,卻真實可觸似的,從字裡行間浮上來,一點一點地清晰。

  那個上海弄堂的女兒——王琦瑤,靜候著她的時代,也用美貌和聰慧醞釀著一場致命的悲劇和傳奇。她是那種有魔力讓男人一見傾心的女子。因這,她有了非凡的經歷,有了用來揮霍的資本和勇氣,也有了數著日影度日的寂寞無賴,有了乾涸的眼裡唯餘的一顆老淚。她被男人捧著,愛著,寵著。她穿著婚紗走上選美的舞臺,卻想著:“也許,穿上婚服就是一場空,婚服其實就是喪服!”

  後來,她的預感應驗,她沒有真正地做過新娘。她如花似玉的年華被命運的流變無情地碾過,她在男人的世界裡一敗塗地,無限風光的“三小姐”,用驕傲和那害人害己的聰慧與美貌,斷送著一切幸福的可能。

  她知道,像她這樣的女子是不能夠結婚的了。

  那鏡中的美人,風韻不減,心卻冷如灰燼。最後的日子裡,她的所依靠慰藉的,竟是那一盒金條。她明白男人是靠不住的,卻還是取了那裝金條的木盒子,想把最後的籌碼押在男人身上。而一切,終成虛空。

  大概誰也不會記得那間閣樓上曾經住著一個怎麼樣的女子。或許,有人偶然想起,也會自然而然地把她歸為“那個女人”的行列。

  舊上海,沉浮著多少如王琦瑤的女子!她們住在如愛麗絲公寓那樣令人無限遐想的房子裡,她們總是那種正經女人的不屑,總是街頭巷尾流言的主角。

  而又有多少女孩,終是經不起那花花世界的誘惑,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了呢?百樂門的歌舞不休,這不夜的城市,充滿了紙醉金迷的氣息,由不得人清醒。甚至那些正經人,話裡話外也在羨慕著王琦瑤,不屑的口氣裡竟含著嫉妒。

  住進愛麗絲公寓的,總是抱著女人中的佼佼者的姿態。她們大都有著一張光鮮可人的麵皮,有足夠多的光陰和年輕。而這些,或許已經完全能滿足一個女人的虛榮。

  她們彷彿是被特別愛著,眷顧著的。又分明是被幽禁與棄置在了華麗的囚籠裡,一半是這空蕩的公寓,一半是那浮華過後的虛無幻滅。她們要永遠地保持著佼佼者的姿態,哪怕生活已滿目瘡痍。

  我隱約讀到了女子的悲哀!幾千年都是一個模樣。就因為那句紅顏薄命嗎?

  美貌是人們夢寐以求的,擁有的人又往往因它圍困了一生。“壞女人”都是漂亮的,“那種女人”少有不是獨具風情的。有人說,紅顏的不幸是男權社會的罪孽。蕭紅說,她一生的不幸,都是因為她是一個女人。

  在那個舊上海,我看到女人是甘心被男性控制與評判的,並以此為榮似的。好像王琦瑤的媽媽說過,她的賤是自己作的。而悲劇的始末又怎能歸結於一個弱女子的自輕自賤簡單了事?

  王琦瑤只是那茫茫背景下,一個隨波逐流、無所依靠的浮影罷了!

  燈紅酒綠的人間,何處才是得以喘息的港灣呢?王琦瑤的心裡沒有答案,只是緊守那一日日削減的風韻,徒然地經過,又消失在搖晃的燈影裡。

  人們讀王安憶的上海,就會想起張愛玲的筆下也有一個上海,花園洋房,紳士淑女……張愛玲的上海,透著細小微妙的精緻,有小姐呼吸裡吐露的香水氣。她講的愛情,總是那麼勉強與無奈,又帶著狐步似的優雅和輕佻。

  而《長恨歌》裡的上海,總覺得小家碧玉一般的真切。那些姑娘家的細碎的心事,瀰漫在弄堂裡的姨娘們的不滿與閒話,一個衣冠楚楚的少年,一句無心的話卻引起傷心的調侃,那麼自然平常,又處處隱著悲劇的伏筆。

  王安憶講的故事是人與人無端的相聚與失散,是愛與虛榮的悲愴和無情。她沒有一針見血,卻一點點撕開傷著的皮膚,露了血肉給你看。

  這長恨歌的“恨”字不知究竟該哪一個解法才合適。是遺憾嗎?還是仇恨呢?

  小說的最後一句“對面盆裡的夾竹桃開花,花草的又一季枯榮拉開了帷幕”是否在預示著什麼,那夾竹桃是否在等著另一場悲劇的開演,於這城的豔美和躁動中?

  長恨歌讀書筆記5

  有感於小說研究課堂上老師對王安憶《長恨歌》的講解,用了將近一週的瑣碎時間,在圖文有間斷卻安靜地讀完了這一本。

  在拿到這本書之前,就一直在想,王琦瑤是怎樣的一個令他人也令自己迷戀的女孩兒,其一生又是如何在被他人迷戀、自我迷戀中走向終點。

  其實,最初的王琦瑤是一個特別普通的上海弄堂女孩——和其他女孩一樣,她扎著辮子揹著書包去上學;和其他女孩一樣,她哼著收音機裡的小調,挑個週末的日子去電影院看費雯麗的《亂世佳人》;和其他女孩一樣,待字閨中、愛去照相館拍照並對著櫥窗裡曳地的婚紗發呆夢想著。但和其他女孩不一樣的是,上天給了她一個讓全上海人都認識她的機會,一張登在雜誌《上海生活》封面的王琦瑤的照片,讓她成了人人知曉的“滬上淑媛”,可住了男男女女的心,更可住了她自己的心,之後的“上海三小姐”的稱號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地讓上海的老老少少迷戀上了這位不算豔、不算風情卻足夠吸引人的王琦瑤。而這,恰恰是王走上迷途的標誌性一刻。

  之後,很快地,李主任,當時在上海算是有權有勢的人物,將王琦瑤接進了愛麗絲公寓,讓她成為供自己憐惜疼愛的金絲雀。王琦瑤知道,李主任是代她好的,李主任是不加思索、毋庸置疑的絕好歸宿,李主任能帶給她安穩美好的夢。她不知道的是,她自己走上了一條自我迷戀的不歸路,這個夢再美再好也只是個夢終有醒來破滅的一天。

  愛麗絲,一個美人,一段情,終究躲不過亂世。李主任在一場飛機墜毀事故中罹難了。那王琦瑤呢?她來到了可供避亂的外婆的孃家鄔橋,是的她回到了自己的生活,卻永遠也回不去過去的生活。就像外婆能夠穿透四十年以後的目光告訴我們的那樣,王琦瑤的這一生開錯了頭,怕是拗不回去了。

  拗不回去的時光,無法毀滅已經膨脹的幻影。即使是在鄔橋這個似乎與喧囂與繁華無關的地方,即使是在平安里三十九號樓這樣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裡,王琦瑤又重新填補起已經殘缺了一大塊的夢,而那一片一片,終究補不全她的美夢,王的一生註定從她走上迷途開始就註定是孤獨的,她的青春和美貌是所有帶給她希望的幻影一次次出現一次次被毀滅的過程中走向枯竭的`。因家庭壓力更害怕承擔責任的康明遜也好,被王琦瑤栽贓嫁禍的薩沙,還是一如既往照顧王對王關懷備至的程先生,抑或是比王小了20好幾的老克臘,這些在王之後的三十年中相繼出現的男人,都或多或少地給王琦瑤的生活注入了些許生氣和希望。而這些生氣和希望只不過是曇花一現,他們這一位位很快地就終止了對王琦瑤的生活的介入,彷彿從未進入過一般。而這其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來自王琦瑤自身。她始終生活在一種自我迷戀和陶醉的常態中,她足夠自信以自己的青春和美貌挽留得住這些男人,她的記憶始終停留在《上海》生活的雜誌封面上,始終停留在“滬上淑媛”、“上海三小姐”這些耀眼光環下。那西班牙的桃木盒,裝著的不僅僅是李主任留給王的金條,更是那段對王來說最珍貴最珍貴的記憶,這也是她在垂死十分還在與長腳爭搶這木盒子的原因。木盒被槍,王的幻影也徹底地被毀滅了,她的一生也走到了盡頭。

  文中多次出現的夾竹桃,是那種不極美極豔的花兒,卻足夠吸引人,它開的是滿枝椏,可終究是結不出果的。這像極了王琦瑤,上海的弄堂女孩兒,不夠豔麗和風情,卻乖得足夠惹來他人疼惜憐愛。而一直都活在春風拂面的三月、滿目幻影的她,一輩子都未曾找到自己的歸宿和幸福,就連死之前眼瞼裡的景象也還是四十年前的片場,這個給王制造夢的地方,帶給她迷途和不幸的地方。

  長恨歌讀書筆記6

  終於讀完了這本書,中間有好幾次一度想棄文,因為越讀越沉悶,越讀越壓抑……

  作者從開篇冗長的景物描寫中就帶著淡淡的憂鬱感,到後面跳出來的一個個悲情人物,王琦瑤、蔣麗莉、程先生、阿二、薩沙、康明遜等等,每個人身上都帶著濃濃的悲情故事,讀起來讓人久久不能釋懷。

  其實我無法理解作者筆下的人物為何活的如此之累,剛開始我覺得這些人物的悲劇是那個時代的產物,是那個時代下不得不接受的命運,可後來我就又有點質疑了,比如放在我們這個年代也有活的悲劇的人也有活的幸福知足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重點還是在人心上。

  王琦瑤,一位有思想、有智慧、有品位、有美貌的“滬上淑媛”,按道理來說以她的狀況完全可以活的很安逸,可為什麼卻過的如此淒涼呢?因為人心,人心是最經不起撩撥的,她的心被滬上繁華、李主任、阿二、康明遜、薩沙、老克拉一一的撩撥過,沉醉在他們編制的美夢裡迷失了自己,一次次的放縱自己的心,到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其實王琦瑤不是死於長腳之手,我想很久前她已經死於自己之手了。有時候我在想如果她當初和程先生在一起過著平平淡淡,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結局會怎樣?

  蔣麗莉,一個十足矛盾的人,到死也沒放得下程先生,不知道是因為真愛還是那不甘。其實她完全可以和山東丈夫帶著三個孩子幸福生活,可是偏偏要自己糟踐自己,說白了也是因為人心。

  ……

  或許這本書我沒有讀透吧,但也只能理解至此了。懷著一顆平常心,做著平常人該做的事,不高看自己也不糟踐自己,生活都是有跡可循的……

  長恨歌讀書筆記7

  無意在書攤借到一本王安憶的《長恨歌》,為著一份好奇心,我花了兩天時間一目十行的讀完了。從開初的漫不經心讀起,讀著,讀著,竟然迷了進去,再讀下去,開始夜不睡覺。為了看看故事的結尾,從書的中部起我就成了很為忠實的讀者。

  原來小說也可以寫成這樣。散文一樣的筆法,處處帶著作者的成見,一篇篇的相對獨立的主題,連綴到一起,成了一部小說。時間跨度是一個人的一生,三重的時代,半個多世紀的回望。人物也是相對獨立的成篇,隨著女主人公王王琦遙的人生經歷,漸漸的展現出來。立足地是上海,彷彿一個上海的繁華的舊夢。

  處處看到了張愛玲的影子。流言、傳奇還有舊式的繁華而落寂的生活。每一處的景色都寫的帶著上海的特色,每一處的繁華都是一場最終要收尾的夢。

  看完小說,我還是沒能明白,這部小說為何要叫《長恨歌》。因為它不過寫了一個人的一生罷了,不過展現了上海的三個時代罷了,它為何要叫《長恨歌》?

  無論為何這樣叫法,我還是時時看到驚異的語句,一絲小小的針刺,觸動神經最深的角落,有所思卻不知為何而嘆。

  整站讀完,我發現了一個不完滿的人生。或許,因為書中所有的人都沒有一個完滿的人生,所以應該長恨罷。不論是這個當年的選美的上海小姐,做了芯子的人生,只是一個有權有勢的李主任的情人,付出一生的等候的女主人公王小姐,還是那個與她曾經相識相遇並愛她一生而不得的程生生;還是那個處處都是有著面子的卻獨獨沒有情愛的嚴家師母;還有她的青春的女友的安排。全部都是不完滿的人生。

  面子的人生與芯子的人生,你要哪一樣?恩與義,情與愛,你要哪一樣?結髮夫妻多是恩與義,卻最少情與愛,可以舉案齊眉、百頭到老,卻也會是路是路,橋是橋。妻子當然還是放在家中的,是為了面子的考慮。情愛也還是要的,假如不是因為中國社會的解放,一九四九年的成立,小老婆肯定也會是合法的。

  命運總是不由著自己主張的。弱小者,如王小姐之流,以一生的等候來成全人生。對於一切的命運,只是堅忍的自衛,別無它法。曾經繁華一夢,以為終身有靠,原來最後可以安身立命的只是李主任死前留給她的幾塊金條。她守著那幾塊金條,守到了老,沒想到最後卻為它送了命。強者,如李主任之流,有權有勢,呼風喚雨,名利場中刀山火海,欺瞞壓詐,睡不踏實,人生匆忙。是大千世界主張著別人的命運的人,也主張了王小姐的命運,結果還是更大的看不到的命運之手,主張著他的命運。書中安排飛機出事,他入土為安了。他的命運原來也不是他自己的主張。留下的王小姐在風雨人生中漫度著時光。

  命運也許根本就是命運,是誰也不能主張的。繁華後面原來是更大的落寂,人事之間的安排也不總是恰到好處的,總是錯著位,從開始就錯起,一直就只得這樣錯下去,錯到後面成了長恨了。

  我不知道我讀懂這本書沒有,只是驚異其中的一些句子,還有整站書讀完的悵然。寫的是上海,也現的是上海,所以還是有著生活的氣息,雖然作者寫得很繁華,但是其實讀到後面我只在為著書中的人物著急了。這件事,這樣安排應該多麼好啊,那件事,為何這樣發展。

  漸漸地明白了長恨歌的意思。因為人生本就是這樣,並不是我想象,也不是你想象,它不是你安排,也不是我安排,所以,只會是錯著走,難道不是長恨嗎?好象除了嘆氣,就只得長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