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冰心> 冰心《一日的春光》練習及答案

冰心《一日的春光》練習及答案

冰心《一日的春光》練習及答案

【冰心《一日的春光》原文】

  (1)去年冬末,我給一位遠方的朋友寫信,曾說我要儘量的吞嚥今年北平的春天。

  (2)今年北平的春天來的特別的晚,而且在還不知春在哪裡的時候,抬頭忽見黃塵中綠葉成陰,柳絮亂飛,才曉得在厚厚的塵沙黃幕之後,春還未曾露面,已悄悄的遠引了。

  (3)天下事都是如此——

  (4)去年冬天是特別地冷,也顯得特別地長。每天夜裡,燈下孤坐,聽著撲窗怒號的朔風,小樓震動,覺得身上心裡都沒有一絲暖氣。一冬來,一切的快樂、活潑、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凍得蜷伏在每一個細胞的深處。我無聊地安慰自己說:“等著罷,冬天來了,春天還能很遠麼?”

  (5)然而這狂風、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長,似乎沒有完盡的時候。有一天看見湖上冰軟了,我的心頓然歡喜,說:“春天來了!”當天夜裡,北風又捲起漫天匝地的黃沙,忿怒的撲著我的窗戶,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見柳嫩黃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著不成雪的冷雨,黃昏時節,嚴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6)九十天看看過盡——我不信了春天!

  (7)幾位朋友說:“到大覺寺看杏花去罷。”雖然我的心中始終未曾得到春的訊息,卻也跟著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嶺,撲面的風塵裡,幾百棵杏樹枝頭,一望已盡是殘花敗蕊;轉到了大工,向陽的山谷之中,還有幾株盛開的紅杏,然而盛開中氣力已盡,不是那滿樹濃紅、花蕊相間的情態了。

  (8)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罷!”歸途中心裡倒也坦然,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總之,我不信了春天。

  (9)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約我到掛甲屯吳家花園看海棠,“且喜天氣晴明”——現在回想起來,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愛的,就欣然地答應了。

  (10)東坡恨海棠無香,我卻以為若是香得不妙,寧可無香。我的院裡栽了幾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還有玉,秋天還有菊花,栽後都很後悔。因為這些花香,都使我頭痛,不能折來養在屋裡。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愛蘭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無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歡的了。

  (11)海棠是淺淺的紅,紅得“樂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傷”,又有滿樹的綠葉掩映著,纖適中,像一個天真、健美、歡悅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12)斜陽裡,我正對著那幾樹花坐下。

  (13)春在眼前了!

  (14)這四棵海棠在懷堂前,北邊的那兩棵較大,高出堂簷約五六尺。花後是響晴蔚藍的天,淡淡的半圓的月,遙俯樹。這四棵樹上,有千千萬萬玲瓏嬌豔的花朵,亂烘烘的在枝上擠著開……

  (15)看見過幼稚園放學沒有?從小小的門裡,擠著的跳出湧出使人眼花亂的一大群的快樂、活潑、力量、生命;這一大群跳著湧著的分散在極大的周圍,在生的季候裡做成了永遠的春天!

  (16)那在海棠枝上賣力的春,使我當時有同樣的感覺。

  (17)一春來對於春的憎嫌,這時都消失了。喜悅地仰首,眼前是爛漫的春,驕奢的春,光豔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來無數的徘徊顧,百就千攔,只為的是今日在此樹枝頭,快意恣情的一放!

  (18)看得恰到好處,便辭謝了主人回來。這春天吞嚥得口有餘香!過了三四天,又有友人來約同去,我卻回絕了。今年到處尋春,總是太晚,我知道那時若去,已是“落紅萬點愁如海”,春來蕭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緒。

  (19)雖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對於春天,似乎已得了酬報,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滿意之餘,還覺得有些遺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後相尋,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卻又不肯即時言歸於好,只揹著臉,低著頭,撅著嘴說:“早知道你又來哄我找我,當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裡呢?”

【冰心《一日的春光》思路整理】

  (1)去年冬我在信中表示要儘量吞嚥今年北平的春天。

  (2—8)經歷了多次失望後我不信了春天。

  (9—17)在吳家花園我從美麗的海棠花上見證了爛漫、驕奢、光豔的春天在盡情綻放。

  (18)我終於盡情地吞嚥了這春天。

  (19)滿足一日的春光之餘,還是有些遺憾。

【冰心《一日的春光》鑑賞及主題分】

  《一日的春光》寫於1936年。在寫作此文之前大約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冰心或是生病,或是雜事纏身。這樣的思緒,不免使作者渴望自然春天的到來,祖國春天的到來。然而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卻遲遲不來,許多次春天剛一露面,就被寒風冷雨驅散;到處尋找春光,卻發現春天早已遠去。這種情況難免使作者痛苦。然而,春光好似有意,在作者九十日的等待之後,終於等來了春光的爛漫、驕奢、光豔與迷人的景象,使作者飽嘗了“一日春光”帶來的快樂、活潑、力量和生命。這裡作者採用欲揚先抑的表現手法,表達了作者惜春、愛春,強烈盼望春天到來的期望之情。使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作者對春的執著之情,對事業的執著之心。

  應該說,散文的主題部分“春的執著之情,對事業的執著之心”中“對事業的執著之心”很多考生在考場上還是很難想到的,但是這不影響後面的答題。

  1.“我要儘量地吞嚥今年北平的春天”,這裡的“吞嚥”的'含義是什麼?作者說這句話,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4分)

  試卷給出的參考答案為(1)“吞嚥”的含義:盡情地享受。 (2)表達了在寒冬中對春天的強烈期盼之情。

  我們還是自己先來判斷一下。第一個問“吞嚥”的含義,很顯然題目是要求回答語境義,答案“盡情地享受”沒有問題。考生凡是答表層義的都不給分。

  第二問考查情感。由於這句話是出現在文章開頭,我們要考慮主題。回答時可扣住關鍵詞“儘量地”“吞嚥”“今年”等,可梳理出這樣幾個情感:喜愛春天、疼惜春天、期盼春天等。

  如是組織以下答案:

  (2)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在寒冬中對北平的春天的強烈期盼之情,對北平的春天的執著之情。惜春、愛春之心溢於言表。

  相比參考答案,這個答案我覺得要好得多,比較全面,對文章的理解也比較透徹。

  2、“我不信了春天”,作者為什麼反覆這樣說?這樣的寫法有什麼好處?(6分)

  【參考答案】

  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卻遲遲不來;許多次春天剛一露面,就被寒風冷雨驅散;到處尋找春天,卻發現春天早已遠引。

  欲揚先抑,突出下文“一日的春光”。

  【答案點評】該題其實有兩個問,第一問是回答“我不信了春天”的原因;第二問是回答“我不信了春天”在文中的作用。顯然,對照文章思路,第一問與第二問的答案要點都不完備,有缺漏,應該補充。

  “我不信了春天”,作者在前八段都提及,故把前八段的思路出示如下:

  (1)去年冬我在信中表示要儘量吞嚥今年北平的春天。

  (2)今年春天未曾露面就悄悄遠引。

  (3)天下事都是如此。

  (4)去年冬天特別冷而漫長。

  (5)去年冬天北風冷雨把我心中的春意吹散。

  (6)我不信了春天。

  (7)和朋友去大覺寺看杏花仍然未得春的訊息。

  (8)悼惜憎嫌中不信了春天。

  透過以上思路。我們看出“我不信了春天”的原因在第2、4、5、7段都有涉及。所以該原因有四個,而不是參考答案中的三個。至於作者反覆說“我不信了春天”有何作用,這要聯絡下文,從結構和內容(含主題)兩方面回答即可。而該問的參考答案過於簡單,沒有做到言必有據。在此我整理出如下答案:

  (1)作者反覆這樣說,原因有:到處尋找春天,卻發現春天早已遠引;在漫長的冬天裡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卻遲遲不來;許多次春天剛一露面,就被寒風冷雨驅散;和朋友去大覺寺看杏花仍然未得春的訊息。

  (2)作者反覆這樣說,作用有:層層渲染了因未得春光而極其失望的情緒;欲揚先抑,突出了作者終於得到了“一日的春光”的不易。(或對比,“我不信了春天”的失落與下文自己終得“一日的春光”的喜悅形成強烈對比,突出其不易。)

  3.“海棠花又是我所深愛的”,請簡要括作者深愛海棠的原因。(4分)

  【參考答案】

  作者以為:“若是香得不妙,寧可無香”,海棠雖然無香,但它淺紅淡白,綠葉掩映,色彩宜人,纖適中,充滿生機。

  【點評答案】該題的閱讀區間很明顯是9—17段。答案顯然沒有關注上文作者未得春光的失落之情,也未關注“海棠花”的特點與“一日的春光”的聯絡,要點不完備,缺漏嚴重。

  作者深愛海棠,相關的段落:9-18段,在此先將這一閱讀區間的思路呈現如下:

  (9)四月底晴天去吳家花園看海棠。

  (10)我最喜歡無香的海棠。

  (11)綠葉掩映中海棠淺淺的紅、淡淡的白很美。

  (12—14)斜陽裡我從海棠花上發現春在眼前了。

  (15)幼稚園裡活潑、快樂的孩子做成了永遠的春天。

  (16)海棠枝上的春也像孩子般活潑、快樂。

  (17)驚喜地發現爛漫、驕奢、光豔的春快意恣情地綻放。

  (18)我終於盡情地吞嚥了這春天。

  (19)滿足一日的春光之餘,還是有些遺憾。

  很顯然,作者愛海棠的原因在第11、12-14、16、17都有體現,還有一條就是愛海棠要與追尋春天聯絡起來,呵呵,這需要有大局觀。據此,我整合該題答案如下:

  ①綠葉掩映中海棠淺淺的紅、淡淡的白很美;

  ②海棠花上洋溢著孩子般的快樂、活潑、力量和生命;

  ③爛漫、驕奢、光豔的海棠花將春天盡情地綻放;

  ④我從海棠花上終於看到了久未曾見的春意,海棠花滿足了我對“一日的春光”的苦苦追尋的願望。

  4.結合原文,回答下面的問題。(8分)

  ⑴作者長時間地盼春尋春,為什麼最後卻對“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滿意?

  ⑵作者在“滿意之餘,還覺得有些遺憾”,這裡的“遺憾”指的是什麼?

  【評分答案】

  (1)①“一日的春光”爛漫、驕奢、光豔,使作者感受到快樂、活潑、力量和生命。(2分)

  ②這“一日的春光”酬報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作者也不再怨恨春天。 (2分)

  (2)春天來得太晚,讓作者等待得太痛苦。

  【點評答案】第(1)題的答案沒問題,第(2)題的答案顯然過於簡單,沒扣住尾段回答。

  其實我們如果對前面三題的答案組織爛熟於心,第4題的第一問簡直就是送分。下面就集中精力來攻克第二問。第二問問考生“遺憾”指什麼,這首先需要我們找到相關語段。很快,我們發現該問語段出在末端。特將原文末段重現如下:

  (19)雖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對於春天,似乎已得了酬報,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滿意之餘,還覺得有些遺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後相尋,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卻又不肯即時言歸於好,只揹著臉,低著頭,撅著嘴說:“早知道你又來哄我找我,當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裡呢?”

  要想回答好該題,需要關照“遺憾”,採取“前看看,後看看”的方法。

  在此我們不妨挑取前面的關鍵詞“似乎”,挑取後面的關鍵詞“如同”。

  既然說“似乎”,不就說明作者仍然留有“遺憾”麼?既然說“如同”,不就說明這“遺憾”指向的另外一層意思嗎?

  據此思路,我整合出一下答案:

  (2)這裡的“遺憾”,一方面指“一日的春光”雖然酬報了我漫長的等待,但它畢竟短暫,且只是春天的一隅,距離作者心中的真正的“春光”還有較大差距;另一方面指自己雖等來了這“一日的春光”,但歲月已蹉跎太多,韶華逝去太多。心中的惆悵難以從“一日的春光”中得到慰藉。

  這一答案是不是比參考答案好很多呢?

  筆者在此還是思考一個問題:倘若我們的語文教學總是迷信答案,一切惟答案是從,那麼我們的教學就有可能事倍功半。所以強烈的探索精神、求真精神顯得何等重要!這樣至少我們對文章的解讀、對習題的講解是清楚的,明白的,高考答案也是人做的,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