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岑參> 《經火山》的岑參唐詩鑑賞

《經火山》的岑參唐詩鑑賞

《經火山》的岑參唐詩鑑賞

  經火山

  岑參

  火山今始見,

  突兀蒲昌東。

  赤焰燒虜雲,

  炎氛蒸塞空。

  不知陰陽炭,

  何獨燒此中?

  我來嚴冬時,

  山下多炎風。

  人馬盡汗流,

  孰知造化工!

  岑參詩鑑賞

  詩人抱著建功立業的志向,離開京師長安赴安西上任,途經蒲昌,火焰山橫亙眼前,烈焰飛騰,奇景壯麗,激起他滿懷豪情,因此賦《經火山》。

  “火山今始見,突兀蒲昌東。”“始”字,發出了百聞不如一見的慨嘆。“突兀”一詞,既勾勒出火山巍峨高聳之貌,又描繪出火山拔地而起、扶搖直上的宏偉氣勢。起始之句,氣勢宏大。

  繼而寫火山的威勢:“赤焰燒虜雲,炎氛蒸塞空。”

  “虜雲”、“塞空”,既表示其空間的高遠,又象徵著異族活動的天地。而那火山的烈焰,卻能燃燒那遠天的雲朵,灼燙的氣浪蒸熱了廣漠的塞空。將火山置於廣闊的塞空虜雲之間,以烘托其熱力威猛之勢,聯想合理,誇張恰到好處,煉字精當,意韻喻長。尤其是一個“燒”字,將火山烈焰指向虜雲;一個“蒸”字,使火山熱氣威及遠塞,由低向高,由近及遠,順著火山熱力的'漫延,形象地刻劃出火焰山名不虛傳的威勢。

  這種浪漫主義色彩的誇張,並非不著邊際地虛嘆,而是基於生活的真實和詩人志向的高遠。在這裡,詩人沒有拘泥於火山近景紅巖焦土的精雕細刻,而是從遠處的“赤焰”和“炎氛”,“虜雲”和“塞空”著眼,以山比軍、以熱喻威,使詩歌飽含深廣的意境。

  接著,詩人在反問中發出驚歎:“不知陰陽炭,何獨燒此中?”前漢賈誼作《服鳥鳥賦》說:“天地為爐兮,造化為之;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岑參化用賈文,幻化出一種新奇的意境:火爐之大,如天高地闊,燃料之多,集全部陰陽於一地,從而燃著了這座石山。意為火山舉世無雙,為世上萬物之佼佼者。

  收尾四句:“我來嚴冬時,山下多炎風。人馬盡汗流,孰知造化工!”以反襯手法,再現火山威勢,一物多詠,造成連貫的氣勢。詩人自長安來,一路天寒地凍,唯獨邊塞火山熱氣蒸人,人馬大汗淋漓。這種驅寒使熱之工,若不是神力造化,人力豈能為之?

  這裡,詩人透過親眼所見和親身感受,真實地描繪出火山奇特怪異的景象和無窮無盡的強大威力。可以想見,來到火山前,詩人觸景生情,氣貫長虹,更加激發了在邊塞施展宏圖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