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岑參> 說明岑參邊塞詩的特點

說明岑參邊塞詩的特點

說明岑參邊塞詩的特點

  岑參的詩歌較為集中於邊塞題材,西域的奇麗風光,少數民族的奇風異俗,本文就來分享一篇岑參邊塞詩的特點,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說明岑參邊塞詩的特點:

  盛唐自李白、杜甫之外,岑參以其邊塞詩在詩壇佔有一席之地。岑參兩次出塞達六年,深刻的牛活體驗和親身閱歷使他寫出了許多斑斕光輝的邊塞詩。氣勢雄偉、想象豐富、奇情壯採、雄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成為他邊塞詩的主要風格。歸結其詩風的形成原因,首先歸結於盛唐開明的政治環境,其次是盛唐蓬勃向上、積極進取的的文化氣象,再是岑參兩次出塞豐富獨特的經歷以及他個人對外部環境獨特的關注與理解四方面。在邊塞詩詩風特點上,岑參的邊塞詩又可具體概括為“壯”“奇”兩大代表特色。“壯”如:壯烈的志向,主要表現在詩人建功報國的'壯烈志向與宏偉抱負。壯偉的形象,表現在詩人筆下的眾多雄壯、威武的邊庭健兒形象。

  以及深邃曠遠的壯闊意境,奮發向上,樂觀執著,堅定不移的豪壯格調等。“奇”如:題材奇異,道人之所未見,敘人之所未聞,描寫西域獨特的景觀,民俗,音樂舞蹈等。構思奇巧,立意構思新奇,出人意表,意象獨造,充滿奇思妙想。表現手法奇特,如想象奇異,修辭於法奇特,細節神奇等。語言奇異,如煉字奇,將口語運用到詩中,造語奇警等。另外還有詩體新穎,調、韻奇特的特點,岑參的邊塞詩作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他的詩在《岑嘉州詩集》中三百六十首,其中約五分之一是在河隴、安西、北庭時所,這些詩歌題材廣泛,以他獨特的創作和審美給邊塞詩增添了更加豐富的內容,既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又有強的傳播意義,並且對於以中原文化為豐的唐文化中沉澱的民族心態也有很重要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岑參的邊塞詩為人們提供了一條體驗不熟悉的邊疆事物、異域情調的途徑,客觀上促進了民族間的交流和相瓦理解。其次岑參邊塞詩中豪邁慷慨,奔放昂揚,樂觀積極的陽剛之氣,對於盛唐文化審美情趣向壯美的轉化具有直接的影響。

  岑參的邊塞詩:

  1、《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 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3、《 磧中作》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4、《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

  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

  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

  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

  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

  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

  車師西門佇獻捷。

  5、《 山房春事》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6、《 秋思》

  那知芳歲晚,坐見寒葉墮。

  吾不如腐草,翻飛作螢火。

  7、《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徵,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8、《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梁州。

  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9、《 戲問花門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仍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10、《 感遇》

  五花驄馬七香車,雲是平陽帝子家。

  鳳凰城頭日欲斜,門前高樹鳴春鴉。

  漢家魯元君不聞,今作城西一古墳。

  昔來唯有秦王女,獨自吹簫乘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