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背影> 《背影》教案

《背影》教案

《背影》教案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給加點字注音。

  差使 狼藉  迂腐 躊躇 拭 頹唐 瑣屑 舉箸

  2、結合註釋,理解下邊詞語的含義。

  狼藉 慘淡 勾留 變賣典質 賦閒 蹣跚 頹唐 觸目傷懷 不能自已

  情鬱於中 瑣屑

  (二)能力訓練點

  1、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

  2、散文的特點及散文的選材。(要講解這一問題使初一學生明白要費很大氣力,可以以放風箏為例,深入淺出地說明“形散而神不散”的問題。選材喻為風箏,中心喻為線。)

  3、指導學生學習做讀書摘要。

  4、繼續指導學生的朗讀。

  (三)德育滲透點

  體會文中所表現的父子之間的深厚感情,理解語文與家庭生活的關係。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樸實而飽含深情的語言是本文的教學重點;課文第二、三段對錶達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難點。

  2、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透過反覆的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樸實的語言所飽含的深情厚意的理解;分課文可按“內容-結構-語言”的順序由淺入深地進行。

  三、課時安排:3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學生查詢有關朱自清及《背影》的有關資料進行交流。

  2、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提高朗讀水平。

  3、課上老師和同學交流,啟發學生進行思考,以培養提高學生的鑑賞水平。

  五、教學步驟

  第 一 課 時

  (一)教學要點

  1、掃除文字障礙,瞭解課文內容。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

  3、劃分段落層次、歸納中心意思;理解二、三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學內容

  1、匯入新課

  談到中國現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變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能不提到《背影》。本文寫於1925年10月,是一篇回憶性散文,發表在當時的《文學週刊》上。文章發表後,廣為傳誦,並一直作為語言教材。當年,朱自清先生逝世捕些中學生拿著報紙悲痛地說:“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可見本文的影響之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朱自清先生這篇著名散文――《背影》。

  2、教學新課

  (1)學生交流課下查詢的有關朱自清及《背影》的有關資料。明確以下內容

  朱自清――散文家、詩人、民主戰士

  《背影》寫於1925年10月,在當時和以後感動了許許多多的讀者。

  (2)學生查字典、詞典解決生字詞問題。

  (3)範讀課文(或聽課文朗讀錄音)後學生自讀。(要求:聽準字音,體會感情,理解部分詞語的含義。)

  (4)學生速讀課文,討論問題。

  ①文中出現幾次“背影”?著重寫的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看見的背影?(文中四次寫“背影”。開頭寫難忘“背影”,送別一段兩次寫“背影”,結尾憶“背影”。著重寫的是在車站看見父親爬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

  ②本文以“背影”為線索,以車站送別為中心展開。劃分段落層次並括段意層意。

  第一部分(第一段)開篇點題,最難忘父親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二――六段)追憶與父親在車站離別的情景,具體寫“背影”,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

  第一層(第二、三段)寫送別時的家境,為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

  第二層(第四、五段)寫離別前父親對“我”的細心關照,為寫“背影”作鋪墊。

  第三層(第六段)描寫父親過鐵道買橘子時的“背影”,表現父親愛子深情。

  第三部分(第七段)寫別後思念,再現“背影”,抒發深切的思念之情。

  ③本文透過寫車站送別,表現了父子間的什麼樣的感情?(中心意思)

  (本文透過寫車站送別,表現了父親對兒子深摯的愛,抒發了作者對父親深切的思念。)

  (5)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加深體會中心。

  (6)理解第二、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本文是透過寫“我”與父親在車站離別,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的,為什麼又要寫與此似無多大關係的第二、三段?

  (這兩段寫父子離別時的家庭境況,為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為突出父親的愛子之情作鋪墊。當時,祖母去世,父親失業,禍不單行。父親還帳缺錢,只好變賣典質;辦喪事要用錢,只好再去借錢。家中境況可想而知。喪事一畢,父子又要離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親揹著學生的精神負擔,還細緻入微地關照兒子就更為感人。)

  (7)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掃除了文字障礙,分了段落層次並括了中心意思,弄清了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真摯無私的。這種愛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尋這種感情當時難以體會到的,父母的疼愛之情是否感動過你?這種感情是體現在父母的隻言片語中,還是隱含在父母的神情語氣裡?是透過某個動作的流露,還是透過身體形態的表現?父母疼愛子女的細節,使我們終生難忘。老一輩這種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動和激勵著一代一代年輕人。

  3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反覆朗讀第六自然段。

  (2)熟記生字的讀音、寫法和含義,並組詞造句。

  第 二 課 時

  (一)教學要點

  1、抓住“背影”這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法。

  2、領會樸實的語言風格。

  3、體會文章中表現的父子深情。

  (二)教學新課

  1、學習作者選取“背影”作為感情聚焦點的寫法

  (1)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本文的題目是“背影”,文中共四次寫到背影,這四次背影……(第一次開頭一段“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用“背影”點題。第二次是“父親”過鐵道買橘子時的背影。第三次是離別時的`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末尾,是思念中的背影。)

  (2)這四次對“背影”的描寫哪一次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應該是第二次,即文章的第六自然段。)

  抓住第六自然段,讓學生反覆朗讀,目的在於仔細體會文句中所飽含的深厚感情。朗讀的方式以單個學生朗讀為主,比較哪個學生朗讀得最好。教師應在朗讀技巧上加以指導。朗讀訓練最好相對集中在“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幾句。

  (3)為什麼這一次對背影的描寫留下的印象最深呢?(作者細緻刻畫了父親的背影,先寫了父親的衣著:“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黑色給人壓抑、凝重的感覺。黑色與家中死了親人有關。這是一個黑色的背影!)

  (4)下面接著寫父親走路時的姿勢。作者用了一個詞――蹣跚,就是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走路蹣跚的父親過鐵道,一定是令人擔心的。這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5)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寫“父親”爬月臺時運用幾個動詞所包含的感情。這幾個動詞是:“攀”、“縮”、“傾”。為什麼用“攀”而不用“抓”?(因為無物可抓,用手按住,然後用力支撐起身體。)這需要力量,而一個上了年紀的“父親”,這一攀多麼令兒子揪心啊!“縮”說明腳無處可蹬,是懸空的。這樣,全身的力量就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支撐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險。這時的兒子,心情該是多麼緊張。“父親”的身體肥胖,自然不像小夥子那樣靈便。他“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個“傾”字寫出了“父親”艱難努力的樣子。這是一個艱難的背影!

  (6)三個動詞非常普通,但表達的感情異常深沉。作者看著父親的背影流下了眼淚。這是心疼的淚水,也是感激的淚水。

  (7)要求學生把文章的這幾句齊讀一遍。要求學生背誦這幾句。

  (8)描寫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寫為主。作者為什麼不寫父親的正面,比如“皺紋很深”、“兩蒼蒼”,而只是寫父親的背影呢?(學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師應予以適當肯定。然後明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點擅長選取表達感情的聚焦點。“背影”就是這樣的聚焦點。作者避開了父親的正面形象,正好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容易獲得以少勝多的閱讀效果。)

  (9)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竟然感動得掉下淚來,你們相信嗎?(作者並不是第一看到父親的背影,這張背影對兒子來說,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親的背影不會令兒子感動。感動的原因是父親的背影出現在不平常的背景下。)

  (10)為什麼說是出現在不平常的背景下呢?(前三段中:祖母去世,父親失業,償還欠債,滿院狼藉,光景慘淡。父親的內心是悲痛的,充滿了憂愁。然而此時的父親擔心兒子看到家庭的變故影響了學業,便決定親自送兒子上火車,還寬慰兒子,“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在這種情況下,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流下淚水,也就可以理解了。)

  2、學習本文運用樸實的語言表達深厚的感情的語言風格

  (1)本文的語言是十分樸實的,特別是父親的話,雖然不多,卻含義豐富。父親一共說了幾句話?(五句。第一句,“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說明父親擔心兒子過分悲痛。其實,此時最難過的就是父親,但他怕影響兒子的學業,便把悲痛之情壓在心底,表面上顯得比較想得開。這是一個多麼善良的父親啊!第二句,“不要緊,他們去不好!”說明父親擔心茶房照顧不周,還是自己去放心。第三句,“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說明父親對兒子的關心,擔心兒子路上口渴。第四句,“我走了,到那邊來信。”說明父親關心兒子是否順利抵達北京。第五句,“進去吧,裡頭沒人。”說明父親擔心行李的安全。第五句把父子之間深厚的感情表達出來了。語言樸實,感情真摯,值得學習。)

  (2)所選用的資料,教師可提供給學生。1928年8月,開明出版社出版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背影》。朱自清拿到書後便給住在揚州的父親寄了一本。當郵差把書送到家門時,朱自清的三弟朱國華接了過去。他開啟郵包一看,是哥哥的著作,裡面還有一篇寫父親的《背影》。朱國華欣喜萬分,三步並兩步跑上樓,來到父親的房間,把書送給正在病中父親。朱自清的父親從床上起來,坐在靠窗戶的一張椅子上,把《背影》看了一遍。他看著看著,流下了眼淚。這是語言的力量。

  (三)佈置作業

  (1)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寫一篇記述父母或祖輩疼愛自己的文章。

  (2)背誦“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我的淚很快的流下來了”一段。

  (四)板書設計

  背  影

  朱自清

  第一次――點題的背影

  1、黑色的背影

  背影第二次――買橘子的背影  2、蹣跚的背影

  3、艱難努力的背影

  第三次――離別的背影

  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

  第 三 課 時

  一、理清文章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完成課後習題。

  三、拓展延伸。

  這篇散文以樸實的語言,真切表達了父子間深厚的感情。作者以“背影”為貫穿全文的線索,先作鋪墊,後到高潮,感情自然。全文結構合理,思路清晰,是一篇典範的敘事散文。

  適當聯絡中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他們的父母、祖輩也是無微不至地關懷他們的,要體會到父母的用心。文中的作者正在求學期間,對父親並不完全理解,甚至暗笑父親“迂”。八年之後,作者也當了父親,他才真正體會到當年自己是幼稚的。“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瞭!”這是反語,其實是後悔的話。

  四、參考資料

  1、葉聖陶談《背影》                 (《文章例話》)

  2、朱自清的“平常心”  (《讀書》1989年第11期,舒禾《尚在旅途》)

  3、“背影”的魅力――讀《背影》              陳孝全

  4、感人的力量從何而來               劉彬榮、林珠

  5、《背影》――破產家庭的縮影               唐嗣德

  6、從《背影》看散文如何選擇表現角度            凌煥新

  教學後記:學生基本能從文中感悟到父親對兒子的疼愛,但對文章的寫法的領悟有待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