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交通安全手抄報簡筆畫
只有有了很好的交通安全知識和自我防衛意識,才能確保交通的安全。整理了交通安全簡筆畫手抄報,一起來看看吧!
雨雪天氣安全駕駛技巧
遇雪天天氣,出車前要檢查車輛制動、燈光、雨刮器、轉向、水路管道、油路管道等各部件,新增機油、齒輪油和水箱防凍液等。另外,還要及時瞭解交管部門和交通電臺釋出的路況資訊,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出車前必須清除汽車擋風玻璃、大燈、反光鏡上的積雪或冰凌,保證行車時視線不受影響。最好在手邊預備準備一塊棉布,擦拭車窗內側霧氣和反光鏡,保持良好視線。點火後輕踩油門,不要使車輪空轉。
在雨雪冰凍道路上,輪胎與路面間的摩擦係數極小,冰路上只有0.1,而積雪上也僅為0.2,因此,制動距離要比干燥路面大得多。若車速在50公里/小時,在乾燥路面上的制動距離為12米,而在積雪路面上制動距離則將近50米,操作不慎,極易出現車禍。駕駛中要時刻注意其它車輛和行人,與前車保持足夠的距離,準備提前剎車。
上下坡是難點,要使用低擋穩速透過,中途不宜換擋,上坡防熄火,下坡絕對禁止空擋滑行。新手雪天開車最好避開坡度較大的立交橋。儘量避免在坡面上停車。如果必須在有雪的下坡停車,要保證有足夠的空間駛離停車位。
雨雪天氣安全措施
1、根據雨雪天氣的特點,及時掌握生產執行動態,嚴格按照安全生產的“五大環節”,結合天氣、道路、人員、車輛、任務情況,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及時對車輛行駛路線進行識別評價,制定安全削減措施,有針對性的做好工作,並做好生產執行過程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2、加大對運輸車輛的維護保養,教育駕駛員認真做好例行保養工作,主管領導要組織管理人員,對執行車輛進行逐臺檢查,重點檢查車輛的關鍵部位,保證車輛的安全技術性能良好。
3、嚴格落實雨雪天氣安全生產有關管理規定,重點落實執行車輛的輔助設施,執行前主管領導組織力量進行檢查,並對駕駛員做好安全交待,堅持隊車行駛,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指定專人負責。
4、加強對雨雪天氣客運車輛的安全管理,堅持幹部送車,重點做好安全交待。遇有特殊情況時,由安全組對路面情況進行勘察確認,並向主管領導彙報,採取有效的保證措施,指定專人負責帶隊,絕對保證客運車輛的安全工作。車輛在雨雪天氣夜間行車時,要教育駕駛員做到中速慢行,謹慎駕駛車輛,遇到障礙或發現路面情況時,提前減速、提前處理,做到穩中有穩。
5、特殊天氣執行任務的車輛,要堅持領導幹部帶隊行駛。對參加運輸車輛必須加掛防滑鏈,對冰雪路面撒爐渣,急彎陡坡由帶車人員做好路況勘察,實施全過程的監控管理。
6、遇有急、難、險、重任務時,由安全組制定執行計劃和安全保證措施,上報領導審查,報請處主管領導批准。在方案審查批准後,車管幹部要對車輛、人員情況進行摸底,對車輛進行例行保養,重點對關鍵部位進行檢查,確定落實車輛管理幹部,行駛路線,執行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方可執行。在執行過程中,由值班排程、主管領導、車管幹部隨時瞭解和掌握車輛執行動態,並及時將掌握的車輛執行動態,及時向領導彙報,並提出執行削減措施,保證執行車輛的安全工作。
7、加強對駐外站點車輛人員的安全監控,按照車輛分佈的生產區塊,利用電話對帶隊車管幹部進行安全交待,採取有效安全保證措施,堅持“誰駐站、誰負責、誰帶隊、誰負責”的原則,責任到人,做到安全可靠。
8、雨雪天氣生產執行中兩級生產執行、安全管理人員,要嚴密組織,隨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及時反饋生產資訊,做到生產執行動態清楚。
9、在雨雪天氣執行的車輛,
要教育駕駛員做到中速行駛,嚴禁高速行駛,強超搶會,防止車輛側滑、橫滑,最大限度地消除行車中的不安全因素,確保安全平穩
10、其他生產輔助單位要嚴格按照雨雪天氣的特點和《儲氣庫管理處冬季作業HSE提示》的有關要求,認真落實冬季安全生產工作,重點抓好作業現場安全管理,杜絕一切違章行為,確保冬季安全生產工作。
夏季安全行車“七項常識”
一、安全行車一般性常識
夏季要經常對車輛技術狀況進行檢查,重點檢查車輛安全部位,嚴禁駕駛病車上路行駛。駕駛人在夏季行車前,必須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力充沛,嚴禁疲勞駕駛車輛。炎熱天氣行車要控制車速,避免過長時間高速行車,以免造成發動機或輪胎溫度過高。行車中應密切注視非機動車和行人動態,要提防非機動車和行人為避涼而突然橫穿道路,奔向道路蔭涼一側。
二、避免發動機溫度過高
夏季炎熱天氣駕駛車輛行車中,應隨時注意水溫表的變化,一般不得超過95℃,尤其是車輛載重或在山區道路行車時,更要注意防止發動機過熱。如果溫度過高,要及時選擇陰涼處停車降溫,可掀起發動機蓋罩通風散熱;待溫度降低後,檢查發動機冷卻系是否缺水及產生高溫的原因。
冷卻液因發動機過熱或缺水沸騰時,不要馬上關閉發動機,應停車使發動機怠速運轉,待溫度降低後,關閉發動機,再用棉紗或手套墊著開啟散熱器蓋,防止冷卻水沸騰燙傷駕駛人的手和臉。
三、注意觀察輪胎溫度
夏季行車不宜時間過長,應每隔2個小時或行駛一段路程後,進行適當停車休息的同時檢查輪胎溫度;當發現輪胎因過熱而氣壓上升時,應設法將車停到陰涼處或樹蔭下,讓輪胎自然降溫、降壓,不可用放氣或潑冷水方法來降低輪胎氣壓和溫度。另外,夏季行車應儘量避免緊急制動,嚴禁車輛超載超限。
四、避免疲勞駕駛
在夏季炎熱天氣或駕駛室內溫度過熱的環境下駕駛車輛,溫度高、空氣流通差,駕駛人很容易疲勞;往往會感到精神疲倦,視線逐漸變得模糊、思維變得遲鈍,尤其是午後或午夜行車極易瞌睡,甚至會出現駕駛人瞬間失去記憶的現象,勉強駕駛會導致交通事故發生。夏季炎熱天氣行車,應儘量保持駕駛室空氣暢通、溫度和溼度適宜,出現疲勞時應及時停車休息,不得勉強駕駛車輛。
五、夏季酒後駕駛危害更大
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溫度相對較高,駕駛人飲酒之後,被吸收入血液中的酒精到達全身各部位的'速度加快,受影響最大的是大腦。由於酒精對人的大腦起麻痺作用,從而影響全身各系統的功能,導致駕駛人員酒後思想不集中,對外界事故的感知力、判斷力及綜合分析能力下降,眼睛的視野範圍縮小,反應遲鈍,動作笨拙,操縱動作的準確性差,因而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制動及操縱迴避動作均欠準。嚴重時會使人高度興奮,情緒失控,在駕車中出現超速行駛、強行超車、搶訊號、闖紅燈等違章行為,極易導致交通事故,甚至還會發生肇事逃逸。
六、拒絕超速行駛
夏季炎熱天氣行車,路面溫度較高,渣油路面會出現泛油、溶化現象,車輛行駛阻力因而增加。車輛載重後超速行駛,輪胎和路面的急劇摩擦,會導致輪胎溫度不斷增高而引發爆胎事故,遇雨後極易發生側滑。另外,由於超速行駛,會增加駕駛人的心理壓力,而且速度越高,心理負擔越重,越容易出現急躁情緒,甚至汗流浹背,操作錯誤,導致交通事故。
七、夜間行車需更謹慎
夏季夜間行車前,應檢查所有的車燈和鏡面,確保車燈正常和鏡面整潔;夜間行車,車速超過30km/h使用遠光燈;車速在30km/h以內,可使用近光燈。夜間會車應在較遠處配合對方車輛變換遠、近光燈觀察前方情況;當距對方向來車150米以外時,及時改用近光燈;不要直視迎面來車的發出的強光。透過市區、村鎮或橋樑時,要減速慢行,注意道路或橋兩側散步、乘涼的人群,隨時做好應急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