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板報大全> 數學手抄報圖片五年級

數學手抄報圖片五年級

數學手抄報圖片五年級

  一個國家只有數學蓬勃的發展,才能展現它國立的強大。數學的發展和至善和國家繁榮昌盛密切相關。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的數學知識的手抄報圖片資料,歡迎大家閱讀與瞭解。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複習知識點歸納

  第一單元小數乘法

  1、小數乘整數(P2、3):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個1.5的和的簡便運算.

  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2、小數乘小數(P4、5):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注意:計算結果中,小數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數化簡;小數部分位數不夠時,要用0佔位.

  3、規律(1)(P9):一個數(0除外)乘大於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

  一個數(0除外)乘小於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4、求近似數的方法一般有三種:(P10)

  ⑴四捨五入法;⑵進一法;⑶去尾法

  5、計算錢數,保留兩位小數,表示計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數,表示計算到角.

  6、(P11)小數四則運算順序跟整數是一樣的.

  7、運算定律和性質:

  加法: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減法:減法性質: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換律:a×b=b×a乘法結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質:a÷b÷c=a÷(b×c)

  第二單元小數除法

  8、小數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如:0.6÷0.3表示已知兩個因數的積0.6與其中的一個因數0.3,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9、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P16):小數除以整數,按整數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整數部分不夠除,商0,點上小數點.如果有餘數,要添0再除.

  10、(P21)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先將除數和被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再按“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法則進行計算.

  注意:如果被除數的位數不夠,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

  11、(P23)在實際應用中,小數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據需要用“四捨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商的近似數.

  12、(P24、25)除法中的變化規律:①商不變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商不變.

  ②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商隨著擴大.③被除數不變,除數縮小,商擴大.

  13、(P28)迴圈小數: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複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迴圈小數. 迴圈節:一個迴圈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複出現的數字.如6.3232……的迴圈節是32.

  14、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

  第三單元觀察物體

  15、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觀察長方體或正方體時,從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第四單元簡易方程

  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裡,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

  加號、減號除號以及數與數之間的乘號不能省略.

  17、a×a可以寫作a•a或a ,a 讀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18、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兩邊同時加、減、乘、除相同的數(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10個數量關係式:加法:和=加數+加數 一個加數=和-兩一個加數

  減法:差=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乘法:積=因數×因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法:商=被除數÷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2、方程的檢驗過程:方程左邊=…… 23、方程的解是一個數;

  =…… 解方程式一個計算過程.

  =方程右邊

  所以,X=…是方程的解.

  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

  23、公式:長方形:周長=(長+寬)×2——【長=周長÷2-寬;寬=周長÷2-長】 字母公式:C=(a+b)×2

  面積=長×寬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長=邊長×4 字母公式:C=4a

  面積=邊長×邊長 字母公式:S=a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底=面積×2÷高;高=面積×2÷底】 字母公式: S=ah÷2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

  ——【上底=面積×2÷高-下底,下底=面積×2÷高-上底;高=面積×2÷(上底+下底)】

  24、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剪拼、平移 25、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旋轉

  平行四邊形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平行四邊形的底; 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三角形的底;

  長方形的寬相當於平行四邊形的高; 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三角形的高;

  長方形的面積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三角形面積的2倍,

  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積=底×高÷2

  26、梯形面積公式推導:旋轉 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種推導方法老師已講,自己看書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知道就行.

  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梯形的高;

  平行四邊形面積等於梯形面積的2倍,

  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

  29、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不變,面積變小.

  30、組合圖形:轉化成已學的簡單圖形,透過加、減進行計算.

  第六單元統計與可能性

  31、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

  32、中位數的優點是不受偏大或偏小資料的影響,用它代表全體資料的一般水平更合適.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

  33、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