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板報大全> 2017家風小故事手抄報圖片

家風小故事手抄報圖片

2017家風小故事手抄報圖片

  家風是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家風是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所孕育的許多優良的傳統;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那些優良的傳統一直保留到現在,至今還在使用。

  家風乃吾國之民風

  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對家族的傳承至關重要。中華民族創造過世界民族中罕見的奇蹟:那就是,國民整體的教養氣質,都是彬彬有禮溫柔敦厚的,國民的行為舉止,也是有理有據規矩方圓的。這是“教化”之功,而“家教”,在“教化”之中,居功至偉。中國人安身立命之處不是天國,而是家國。家風乃吾國之民風。

  別徒留“家風不再”的感慨

  有人講,現在家族意識不斷消減,此時談家風不合時宜。家庭單元的縮小化是一個趨勢,但再小也有家庭,也有家風存在的意義。這些年來,有關富而不貴,以及“富不過三代”的話題,為有些人焦慮為有些人樂道。這同樣可以從家風上尋找一定原因。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第一課堂,一個人的成長有沒有受到好的家風薰陶,是完全不一樣的。有什麼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財富觀。對於不少人來說,家風甚至影響和決定了一生。別讓家風也成為“一陣風”,徒留下“古風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風。家風的形成,只關德行。

  “小家庭時代”更需要良好“家風”

  實際上,“家風”這個詞語受到現代人的冷落,但並不意味著現代人就不需要“家風”了。按照一些社會學家的說法,現代社會已經進“小家庭時代”,社會被分割成一個個小的家庭單位,而越是在這樣的“小家庭時代”,越需要“家風”的薰陶、規範和引導。如果每個家庭的“家風”都正,則社會風氣自然會得到改善,也會相應的“正”起來。相反,如果小家庭的“家風”不正,則整個社會的風氣就很難“正”得起來。

  傳承

  家風對家族的'傳承至關重要。沒有淳厚家風,無法使一個家族瓜瓞不絕,更無法使一個家族不分崩離析。有認同感的家族才有凝聚力,這種認同感顯然不可能是家族財產,因為財產常常被瓜分而最終罄盡,只有一種東西可以被家族中所有成員分沾,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因此增值——那就是讓所有家族成員引以為豪的“家風”,家風是一個有影響力有美譽度的家族必備的要素,也是一個家族最核心的價值。

  家風往往體現在有德望的祖先定下的家訓家規中,這些家訓家規在中國有著諸多的名稱:“家規”“家矩”“家訓”等等,若一言以蔽之,就是“家教”。無形的家風必須依賴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傳併發揚光大。

  家教

  “家教”是所有民族都擁有的一種對子孫的教育方式,但以中國為最有特色,因為,在中國,“家教”尤為重要和必要。中華民族歷幾千年而血脈不斷文明不墜,我們自有我們全社會共同尊崇的價值基礎。這個價值基礎是以儒家道德信仰為核心的傳統文化。我們民族的信仰系統不是仰仗宗教,而是仰仗對自身傳統道德的尊崇和修習,修習的最普遍方式,非儀式而是“教化”。

  家化

  “教化”的方式包括多種:宗法制度的薰陶和約束、官方倡導鼓勵以至於全民崇尚的讀書(以讀儒家經典為基本內容)、良風美俗中的禮儀習得等。而家教,是“教化”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形式,直言之,沒讀過儒家經典的人在古代中國比比皆是,但是,完全沒有接受過家教的人幾乎沒有。很多沒有受過學校教育、又無宗教信仰的人,其基本價值觀並無悖謬,甚至道德信念極深,為人極其誠愨敦厚,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中國式的“家教”。

  中華民族創造過世界民族中罕見的奇蹟:那就是,國民整體的教養氣質,都是彬彬有禮溫柔敦厚的,國民的行為舉止,也是有理有據規矩方圓的。這是“教化”之功,而“家教”,在“教化”之中,居功至偉。

  中國人安身立命之處不是天國,而是家國。家風乃吾國之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