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3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3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1

  也從課題出發:

  1、“歸”......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什麼叫“飲歸客”?

  什麼叫“歸客”?

  點撥......

  “客”從何來?“歸”往何方?

  這個歸處,於詩人意味著什麼?

  (長安的方向,對於客來說是一種歸,

  那麼對於詩人呢,是否也是心之所歸)

  不歸之人,對於歸客會有怎樣的託付?

  (點點滴滴,從上下文找到依據;

  比如“愁、慘”的“凝”而不散;

  比如“八月飛雪”的生機的短暫;

  比如“不得控”、“冷難著”的呆不住;

  比如文末幾句話。似乎都意味著什麼)

  2、“送”......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什麼叫作“送君去”?(送你離開,千里之外)

  為何稱“君”?這是種怎樣的關係?

  怎樣送“君”?再讀詩歌最後兩句。

  (酒送、樂送、詩送、目送、雪送,都是人送)

  用自己的話,描述最後分別的情景。

  這是一次“目送”......

  雪滿天山路,彼此不能分辨,背影也漸漸依稀模糊;

  但我尚能看見。可是,當你走遠、山路迴轉的時候,

  我卻再也看不到你的身影了……

  上路上、雪地裡,留下一行深深淺淺的印跡。

  “空”留馬行處......

  什麼叫“空”?(不止“只”那麼簡單)

  “空”字中你感受到了什麼?(空鬧鬧)

  點撥......

  弔詭的一段文字,一些詞語兩次出現:

  君君......去去......雪雪......山山......路路

  (反覆讀;連詞成話;體會情思)

  小結:

  對友的不捨,對家的惦念,對於朝廷的殷切期待,

  以及身居邊塞的孤寂之感,都讓詩的內涵超越了送別本身。

  3、“白雪”......

  八月的飛雪是什麼,

  僅僅是自然風光麼?

  (再讀全詩感受)

  小結:

  是邊塞的風光,

  是送別的背景,

  更是始終相伴的複雜心緒。

  這些心緒......

  在營帳裡潤溼,

  在樂音裡溫熱,

  在鎧衣下冷卻,

  在天空中凝結,

  在荒漠裡縱橫,

  在烈風中狂舞,

  在山路上彌散。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並理解詩歌。

  2、培養欣賞品味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朗讀詩篇、瞭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

  品味詩歌語言的精妙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匯入

  有人說,朋友是冬日裡溫暖的火爐;是疲憊時可以倚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給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們心靈的天空更高遠;有了朋友,我們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堅定;有了朋友,我們生命中的某些時刻顯得更刻骨銘心。不是嗎?我們與朋友分別的那一瞬至今仍歷歷在目。今天我們就來和身在西北邊塞的岑參一道送送他的朋友,重溫那難忘的一幕。

  二、作者介紹

  投影:歲參:(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人。他與高適齊名,是盛唐時期邊塞詩人的傑出代表。當時西北邊疆一帶,戰事頻繁,岑參懷著到塞外建功立業的志向,兩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後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對鞍馬風塵的征戰生活與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其邊塞詩歌雄健豪邁,讀之令人興奮。岑參的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以搖曳生姿的筆觸描繪了壯麗瑰奇的塞外雪景,表達了誠摯渾厚的送別之情,讀來感人至深。

  三、 詩文賞析

  (一)聆聽感受

  1、教師範讀,聆聽感受。請同學們注意字的讀音。

  2、 讀準字音

  岑參 cén 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 錦衾薄 qīn báo

  瀚海 hàn 闌干 lán

  羌笛 qiāng 風掣紅旗 chè

  3、 請一位讀書好的學生來讀,其餘學生感受。

  (二)整體把握

  1、 齊讀全詩讀準字音,初步感知文意。

  2、 解題從詩題中能看出這首詩寫了哪些內容?

  詠雪、送別。(板書)

  師: 請同學們說說哪些詩句是寫詠雪的,哪些詩句是寫送別的?

  學生答教師明確:

  詩的前半部分是詠雪,後半部分寫送別,同時在送別中進一步描寫雪景。這是一首雪中送別詩。從中軍置酒飲歸客一句開始。前十句著重於詠雪,後八句著重於送別。

  (三)賞析寫景的句子

  思考:你喜歡哪些寫景的詩句,說說理由。

  教師根據學生可能會品析到的句子,適時加以指導,參考如下: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重點賞析這句話,教師引導:

  這句話裡哪些詞用得好?運用了什麼修辭?體現了作者怎樣的寫作風格?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僅寫出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而且,再次傳神地寫出了詩人的驚奇與好奇。以梨花比雪,雄奇明麗,新穎獨特,落筆傳神。不只寫出了雪來得突然,寫出了雪的鋪天蓋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寫出春意,情調樂觀而昂揚。這句話是詠雪的千古名句。春風使梨花盛開來喻北風使雪花飛舞,極為新穎貼切。緊接下來,又渲染出了極富浪漫色彩的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情境。這句體現了作者的豪放風格。

  學生繼續找句子賞析

  (2)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第一句寫風,卷與折字寫出了北風之迅疾猛烈,有了這樣猛烈的風,漫天飄落的雪才能飛第二句寫雪,八月說明胡天下雪的時間早。飛,勾畫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飄舞的形象。即字表現了詩人的驚奇之情。這兩句極寫邊塞的風狂雪早。

  (3)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日暮時分,大雪紛紛,詩人把他的視線從酒筵上又轉向了轅門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異的畫面:在暮雪紛飛的背景上,一面鮮紅的`旗幟凝住不動。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確,真實地描繪出紅旗凍住了,北風吹著也不飄動的情狀。此句運用反襯手法,既突出了天氣的寒冷,也寫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個亮點色彩感強,富有表現力,構畫了一副奇異而美麗的畫面。不僅寫出了邊塞奇寒,而且紅旗在風中堅強挺立也喻指邊塞將士不屈的鬥志,寫出了作者心中奔湧的豪情。

  (4)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引導:從瀚海到愁雲,視角有何變化?這一句在詩中有何作用?百丈、 萬里是實寫嗎?運用了什麼修辭?

  瀚海闌干繪出了非常開闊的畫面,愁雲既是寫景也是寫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別。這兩句詩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由詠雪過渡到送別。 百丈冰形容冰雪覆蓋面積之廣,冰塊之大,極言奇寒,後一句寫慘淡的愁雲佈滿天空,萬里形容面積之大,這句是誇張的說法。一個慘字,具有濃烈的感情色彩,為餞別場面醞釀了氣氛。這裡,把邊塞將士的軍營置於一個廣漠、遼闊的背景上,給人一種奇異而又壯偉的深刻印象。

  (四)賞析送別部分

  1、齊讀送別部分詩人寫送別寫出了對友人怎樣的情感?

  依依不捨

  2、哪些詩句表現了這種情感?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學生回答,理由自由闡述,句子歸納如下:

  ①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②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③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重點引導賞析第三個句子

  意思:寫友人離去以後的情景:山迴路轉,友人的身影已經看不到了,此時詩人仍佇立在風雪中,遠望友人離去的路,只見雪地上留下一行長長的馬蹄印。

  師:想象詩歌最後兩句,如果你是詩人,你此時在想什麼?

  學生自由說,教師小結:

  詩人送友人歸去時依依不捨的深情,以及他的思鄉之情,都透過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句詩表達出來了。這句體現了作者送別時的惆悵心情。

  明確賞析詩歌的方法:

  1抓關鍵詞

  2看修辭方法

  3聯絡上下文和課文背景運用聯想想象

  (五)理解詩意,明確主旨

  師:既然是送別,為什麼要詠雪?二者有怎樣的聯絡?(再次誦讀,加以體會)

  答:全詩以雪景襯托別情,情景交融,詩人描繪邊塞八月冰天雪地、愁雲慘淡、苦寒難耐的景象,更能襯托出詩人送朋友的無限悵然之情。

  學生說說有關雪和送別的詩句、諺語或俗語。

  如: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四 、深情誦讀,嘗試背誦

  男女生分讀全詩:女生讀詠雪部分,男生讀送別部分;

  全班齊讀

  五 、總結

  全詩共18句,以雪為線索。全詩以雪景起,以雪景結;由雪而發,兼及詠雪與送別兩個方面。詩中描繪了典型的具有北方特徵的景物,組成了一幅壯闊奇麗的萬里邊疆風雪圖,它既是餞別送行之背景,又是作者抒情之寄託。以寫雪景襯托送別,又在送別中寫雪景,表達了作者真摯而複雜的感情對北國風景之讚歎,對燦爛春光的憧憬,對別友之惆悵,對故鄉之思念全部寄託在這壯麗的雪景中了。

  六、 佈置作業

  1、 背誦默寫。

  2、 積累並品評詠雪的名句。

  板書設計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詠雪:忽如 梨花豪放

  送別:不見 空留惆悵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3

  一、匯入

  我們已經學了不少古代詩歌。這些詩歌語言精練和諧,讀起來抑揚頓挫,琅琅上口,能使人沉浸在詩的節奏和音樂美之中,給人一種陶醉,一種享受。我們今天在一起欣賞《詩詞五首》中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節課要求同學們理解,背誦這首詩,同學們有信心嗎?

  二、介紹詩人及解題

  請了解岑參的同學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1、 作者:岑參(715—770),南陽(今河南南陽)人。他是唐代“邊塞詩派”的著名詩人。他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岑參早年的詩以風華綺麗見長。由於後來歷參戎幕,往來邊陲,風格為之大變。其詩洋溢著積極樂觀的思想。

  2、“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歸京”點明本詩是雪中送別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岑參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體寫出了西北風雪的奇寒,抒發了雪中送客的深摯友情及因友返京而產生的悵惘之情。

  三、朗讀

  1、 自由讀 要求讀準字音,掌握節奏。

  2、 一生試讀

  3、 全班齊讀。(邊塞詩,溫柔?霸氣?)

  四、分析

  一句話概括全詩內容 。他寫出了西北風雪的奇寒,抒發了雪中送客的深摯友情及因友返京而產生的悵惘之情。 (雪景 送別) 板書 漫天大雪圖 雪中送別圖

  所以將全詩分為兩層 將寫景和送別的過渡句找出來

  分兩組 學習兩層 要求:1想象畫面 用自己的話敘述 2結合具體字詞 分析詩句

  例:“北風捲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寫邊塞風狂雪早。“卷”“折”從正面、側面描寫狂風怒號,遍地肅殺的景象。寫出了風勢之猛。第二句寫雪,“八月”說明胡天下雪的時間早。“飛”勾畫出一副雪花漫天飛舞的形象。“即”寫作驚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此為千古傳誦的詠雪佳句。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讀之眼前立刻浮現一幅春風送暖,梨花盛開的美景。

  接下來四句寫室內苦寒。“散人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由帳外轉入帳內,點點雪花飄落進來,浸溼羅幕;穿著狐裘蓋著錦衾也不覺暖,奇寒難忍。而將軍都護這樣的勇猛邊將,也是“角弓不得控”,“鐵衣冷難著”,手凍僵了連弓也拉不開,鐵甲也冷得穿不上。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去慘淡萬里凝。”這兩句轉寫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蓋,縱橫交錯,抬望天空,陰雲密佈。“愁”“慘”為餞別場面醞釀了氣氛。

  以上描繪了“漫天大雪圖”,熱愛邊塞風光,頌揚將士意志的感情融於其中。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描寫餞別的情景。此句扣題,連舉三種樂器,運用借代方式,寫出送別宴上的熱鬧情景。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酒宴散,送客出轅門。茫茫雪原中一杆紅旗,奇異而美麗的畫面。天氣奇寒,勁吹的北風翻不動墜有厚重冰凌的紅旗,更顯出一個 “寒”字來。

  最後四句寫分手的情景。“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從轅門一直送到輪臺東門,依依不捨。路遙遠,風雪猛,難行走,惜別、擔憂之意交織於胸。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望不見遠去的朋友,仍看著雪上空留的馬蹄足跡。結尾兩句,寓情於景,言盡而意無窮,耐人尋味。

  五、對比閱讀

  在古代,因為交通不便,常常一別經年。因此,“送別”就成了古代詩歌中的一個重要題材。同學們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積累的送別詩。 說說背背

  下面我們選擇大家熟悉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作為比較閱讀的材料。

  比較角度提示:

  送別人物:《白》詩岑參送武判官;《杜》詩王勃送杜少府;《黃》詩李白送孟浩然;《元》詩王維送元二。

  送別地點:《白》詩新疆輪臺;《杜》詩京城長安;《黃》詩湖北武漢;《元》詩京城長安。

  目的地:《白》詩京城長安;《杜》詩蜀州;《黃》詩江蘇揚州;《元》詩新疆安西。

  送別環境:《白》詩冰天雪地;《杜》詩煙霧迷濛;《黃》詩繁花似錦;《元》詩初春雨悽清。

  送別心情:《白》詩百感交集戰友別;《杜》詩灑脫少年剛陽別;《黃》詩詩意風流別;《元》詩深情體貼真情別。

  朗讀基調:《白》詩慷慨宛轉;《杜》詩高亢爽朗;《黃》詩輕快瀟灑;《元》詩舒緩誠摯。

  詩歌風格:《白》詩豪放雄奇;《杜》詩開闊俊朗;《黃》詩瀟灑飄逸;《元》詩清新明快。

  重要特點:《白》詩詠雪顯氣概;《杜》詩直抒胸懷;《黃》詩綺麗意境,詩意細節;《元》詩擷取典型情節。

  教師小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寫給杜少府的,意境開闊,剛健爽朗,文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掃兒女情長的悲傷之態,所以應讀得高亢,讀得鏗鏘有力;《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彷彿是一支抒情暢想曲,讀來應是輕快瀟灑,彷彿一顆詩心隨著江水盪漾;《渭城曲》悽清的氛圍可以用舒緩的節奏來表現,那對朋友深情體貼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一種誠摯關切的久久凝視,也是深情的勸酒辭。而我們今天學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則是邊關將士英雄氣概和兒女心腸交織在一起的高歌,它悲而不哀,因此應讀得慷慨而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