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秘資料> 談文秘專業的就業瓶頸

談文秘專業的就業瓶頸

談文秘專業的就業瓶頸

  高校文秘專業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下面臨著新的挑戰,本文旨在從吸引力、招生、制度三方面分析了制約其發展的瓶頸,下面就來談談文秘專業的就業瓶頸吧!

  摘要:高校文秘專業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下面臨著新的挑戰,本文旨在從吸引力、招生、制度三方面分析了制約其發展的瓶頸,以便找出對策,謀求其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 文秘專業 瓶頸

  文秘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強、涵蓋面極廣的管理性工作。隨著企業競爭的日益加劇,文秘工作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但是,機遇與挑戰總是相伴而生,21世紀的高校文秘專業既迎來很大的市場潛力和很好的發展前景,又面對挫折與考驗。各高校只有在把握機遇的同時,充分認識文秘專業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才能使專業改革與時俱進,謀求更好的發展。

  一、吸引力瓶頸

  目前,國內高校的文秘專業實質上為高職專科,從辦學層次和性質上看,其隸屬於職業技術教育,而我國的職業技術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職業教育越來越缺乏吸引力,這也是近幾年職業教育院校招生不如往年的一個根本原因。主要表現在:普通民眾接受職業教育的熱情不高,尤其是高校本科專業的擴招,在學制、學歷上對高職院校辦學形成衝擊;人們在工作之後失業或轉崗很少主動尋求職業教育或培訓;職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特徵尚不明顯等等。職業教育吸引力的缺乏不僅影響到如今的招生問題,也將影響到職業教育發展規模的問題,甚至影響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和我國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的問題。

  二、招生瓶頸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的資料,2000-2003年,僅四年內,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從95萬人急增至187.7萬人,增加了近一倍,研究生畢業生也從58767人增加到111091人,也有近一倍的增幅。然而,中等職業學校和技校不僅畢業生人數沒有增加,學校數量反而有較大幅度的下降。擴招所帶來的直接結果是在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發展極為不對稱,職業院校招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比如,我校的文秘專業,1988年開始招生,但近幾年它疲態盡顯。從招生數字看, 2004年文秘專業招生4個班級共130人,達到高峰,到了05、06、07開始下降由4個班縮為2個,08年招了3個班,雖稍有反彈,但距離理想數字差距甚遠,2009年計劃招收2個班,60人,但經補錄後僅達到26人。

  考慮到201x年之後生源減少和院校間日趨激烈的生源競爭,文秘專業的生源問題可謂到了嚴峻的關頭,專業的存亡是與專業學生人數密不可分的,沒有學生,專業必將承受被淘汰的.命運。

  三、制度瓶頸

  我國高等教育在型別上分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層次上分為專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但目前,高等教育的分類分層只是簡單地劃分為研究型大學、教學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或重點研究型大學、普通本科院校、高職高專院校。此分法未能有效體現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兩種不同教育型別的獨特性。高職高專並列稱謂,等於將作為一種型別的高職教育簡單劃入專科層次。

  高職教育層次高移化是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體現在建立模式上,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升格式,即本科高職由專科高職升格而來,如德國的應用科技大學(FH);第二類為新建模式,如日本的技術科學大學;第三類是衍生模式,即院校自身衍生出來的職能如美國普通大學、社群學院舉辦的本科高職及日專門學校的專攻科。體現在辦學形式上,也分為三類:第一類為獨立型,由獨立建制的高職大學承擔,如德國的應用科技大學、日本的技術科學大學等;第二類為混合型,即本科高職,由高職院校和其他院校承擔,如美國社群學院、普通大學的本科高職,日本專門學校的專攻科等;第三類為合作型,即專科高職與其他院校合作培養本科高職,比如由美國社群學院與大學合作舉辦的本科高職即屬此類。

  可是,我國的高職教育在現階段仍以專科層次為主,不能盲目升格,更不能不講條件、不作規範地一哄而起,這已是不爭的事實。面對我國即將實現大眾化高等教育的今天,為落實黨的這一要求,本科教育如何在培養好研究型、工程型人才的同時,承擔起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任務,是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

  綜上所述,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使現今的高校文秘專業既面臨大好的發展機遇和美好前景,同時又不得不正視制約其發展的瓶頸。“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只有提升文秘專業內涵與檔次,突破現有文秘專業招生就業之瓶頸,使其滿足學校擴大招生及就業市場的需要,才能使文秘專業朝著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邁進。

  參考文獻:

  [1]石偉平、唐智彬.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問題與對策[J].職教論壇. 2009.(10)上.44;

  [2]楊金土.我國本科教育層次的職業教育型別問題[J].教育發展研究.2003.(1).5-8;

  [3]費麗萍.市場細分.高校文秘人才培養新視野[J].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