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鑑賞的核心是什麼
在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諸如愛國主義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等各種社會性情感,以及親情、友情、愛情等各種獨特的個人情感,可以說幾乎涵蓋了人類所有的情感內容。
情感――古詩詞鑑賞的核心
古詩詞鑑賞對情感的考查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從字詞上看
詩眼,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析詩眼就是抓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動詞或形容詞進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煉字,指錘鍊詞語,詩人經過反覆琢磨,從詞彙中挑選出最妥切、最精確、最生動形象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析煉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詞語所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為生動形象的效果。
常見的出題方式有:
1. 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哪個字?為什麼?
2. 簡析某字在詩中的表達效果,或某詞為什麼是全詩的關鍵。
3. 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有什麼作用?或與其他字比較,辨其優劣。
解答分析:
古人寫詩講究煉字,力求一字傳神,常常在動詞、形容詞、數量詞以及色彩詞、疊詞與詞類活用上下工夫,抓住了這些詞語,就抓住了煉字的關鍵。鑑賞煉字應該聯絡全詩的主旨,從遣詞、造句、修辭、色彩、情味、動靜、效果等不同方面來理解作者煉字技巧的精妙。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
1. 明確指出詩眼或煉字,或肯定哪個字更好,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 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例?搖(2009年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寄遠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
風緊雲輕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回處,
誰家紅袖憑江樓?
首句中“悠悠”在詩中有何作用?
【解析】前兩句分寫舟行所見水容天色。“漫悠悠”,描寫水面的平緩、水流的悠長,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這景象既顯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較平靜,也暗透出他一絲羈旅的孤寂。
【參考答案】一方面描繪水流的悠長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寫情,烘托出客子思歸的孤寂心情。
二、從語言風格上看
詩詞語言風格是指由於藝術家的.生活經歷、感情氣質、藝術素養等各不相同,作品在遣詞造句、運用修辭方法等方面所體現的語言個性特徵。
常見的出題方式有:
1. 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這首詩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
2. 談談這首詩的語言藝術。
解答分析:
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得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語言風格體現了作者的個性,每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常見的風格特點: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辭藻華麗、委婉含蓄、簡潔洗練、沉鬱頓挫、渾厚雄壯、明白如話、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筆調婉約……
答題步驟:
1. 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 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 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例?搖(2009年北京卷)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西江月 黃陵廟
(又題阻風三峰下)
張孝祥①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裡奏《霓裳》,準擬③岳陽樓上。
[注]①張孝祥:南宋初詞人。這首詞,因船行洞庭湖畔黃陵廟下為風浪所阻而作。作者與友人信中提到:“某離長沙且十日,尚在黃陵廟下,波臣風伯亦善戲矣。”②波神:水神。?搖?搖③準擬:準定。
這首詞的風格與宋代哪兩位詞人比較接近?這種風格的詞人屬於哪一流派?
【解析】從詩中“滿載、平鋪、十里、何妨”這些蒼涼、豪放的詞句中,可以品位詩人的豪放情懷。再結合註釋,我們可以推斷詞人的風格。
【參考答案】蘇軾、辛棄疾,豪放派。
三、從表達技巧上看
詩詞表達技巧分為表現手法和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指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
常見的出題方式有:
1. 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 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
3. 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
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和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見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表現手法有:託物言志、寫景抒情、敘事抒情、直抒胸臆、順敘、倒敘、插敘、對比、襯托、卒章顯志、象徵、想象、聯想、照應、寓情於景、反襯、烘托、託物起興、美景襯哀情、渲染、虛實結合、側面描寫、正面描寫、直接抒情、間接抒情等。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等。
答題步驟:
1. 準確指出運用了何種手法。
2. 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運用了這種手法。
3. 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例?搖(2009年安徽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8~9題。
小重山•端午
[元]舒?搖由頁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①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②。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注]①五色臂絲:荊楚風俗,端午節以五彩絲係臂。?搖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羅江。
這首詞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什麼?請分別結合上闋和下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手法:對比。上闋中眾人的繁忙喜慶和作者的獨自惆悵形成對比;下闋中世俗對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讀《離騷》的深切感傷形成對比。(答“反襯”,且簡析合理也可)
四、從形象上看
詩歌中的形象,是指詩人藉以表達思想感情的具體可感的物象或畫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還可以是一件事。詩人首先要創造出一種形象,並藉助形象的某種特徵,表達某種思想感情。可分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亦稱意象)。
常見的出題方式有:
1. 詩歌刻畫的形象是什麼?
2. 某形象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3. 某形象的意義是什麼?寄託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解答分析:
古詩詞常常透過寄情於物的方式,把內心情感投射到客觀形象上,從而使作者的思想和客觀形象融為一體。因而,鑑賞詩歌的形象,首先要透過語言分析,把握形象的外形特點,然後把握形象的精神象徵。
答題步驟:
1. 明確是什麼形象。
2. 根據詩中描寫形象的詞語,概括形象特點。
3. 理解形象所寄寓的作者的情感。
例?搖(2009年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
嚴鄭公宅同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涓涓淨,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注]嚴鄭公,即嚴武,受封鄭國公。籜(tuò),筍殼。帙,包書的布套。
本詩前三聯描寫出竹子怎樣的形象?
【解析】詩開篇即寫竹的新嫩和勃發的生機。竹的一半還包著筍殼,枝梢才伸出牆頭,寥寥幾字,寫出了“新竹”的特點。接著頷聯突出竹的“色”和“陰”,轉換了描寫的角度。窗外那翠綠的顏色似乎使室內的“書帙”都浸潤其中,再加上竹影移過,那桌上的酒樽也覺得清涼宜人!如果說,前兩聯從視覺的角度寫竹,那麼頸聯轉而寫竹的清香之氣,又是從嗅覺的角度描摹了。經雨洗濯的綠竹顯得更加秀麗而潔淨,微風過處,送來竹的縷縷清香,沁人心脾,身居如此環境,真有欣然忘食、樂而忘憂之感。以上三聯從不同的角度,突出了竹的品性,氣完意足。
【參考答案】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陰涼,雨洗竹淨,風送竹香。
五、從意境上看
意境:“意”就是情意,即主觀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即有立體感的藝術圖畫。意境就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常見的出題方式有:
1. 這首詩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
2.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3. 詩中某兩聯寫了哪些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4.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意境是寄託了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象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同時,在鑑賞詩歌時,我們要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明確詩歌的表層意義,進而把握詩歌的思想傾向。
答題步驟:
1. 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既要忠實於原詩,又要透過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2. 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
例?搖(2009年全國卷Ⅱ)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軍城早秋
嚴武[注]
昨夜秋風入漢關,
朔雲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
莫遣沙場匹馬還。
[注]嚴武(726-765):字季鷹,華陰(今屬陝西)人。曾任成都尹、劍南節度使,廣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什麼樣的景象?有什麼寓意?
【解析】詩的第一句“昨夜秋風入漢關”,看上去是寫景,其實是頗有寓意的。我國西北和北部的少數民族武裝,常於秋高馬肥的季節向內地進犯。“秋風入漢關”就意味著邊境上的緊張時刻又來臨了。“昨夜”二字,緊扣詩題“早秋”,如此及時地瞭解“秋風”,正反映了嚴武作為邊關主將對時局的密切關注,對敵情的熟悉。
第二句接著寫詩人聽到秋風的反映,這個反映是很有個性的,他立即注視西山,表現了主將的警覺、敏感,也暗示了他對時局所關注的具體內容。西山怎樣呢?寒雲低壓,月色清冷,再加上一個“滿”字,就把那陰沉肅穆的氣氛寫得更為濃重,這氣氛正像風雲突變的前兆、大戰前的沉默。“眼中形勢胸中策”(宗澤《早發》),這是一切將領用兵作戰的基本規律。所以詩的前兩句既然寫出了戰雲密佈的“眼中形勢”,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
【參考答案】夜晚、秋風、漢關、寒雲、冷月、西山,詩的前兩句描繪的是一幅初秋邊關陰沉凝重的夜景。寓意邊境局勢的緊張。
透過對古詩詞鑑賞考查的分析,筆者認為,古詩詞鑑賞的核心和最終歸宿是作者的情感。只有透過對詩詞的詞句、語言風格、表達技巧、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創設的意境的深入分析、品味,才能體會作者的情感體驗。不同的情感律動造就五彩斑斕的詩詞篇章,抓住作者的情感就是抓住詩詞鑑賞的核心,從而品味古典詩詞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