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歸園田居> 歸園田居·其三賞析6篇

歸園田居·其三賞析

歸園田居·其三賞析6篇

歸園田居·其三賞析1

  歸園田居·其三 晉朝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歸園田居·其三》譯文

  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裡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晨早起下地剷除雜草,夜幕降臨披著月光才回家。

  山徑狹窄草木叢生,夜間露水沾溼了我的衣裳。

  衣衫被沾溼並不可惜,只願我不違背歸隱心意。

  《歸園田居·其三》註釋

  南山:指廬山。

  稀: 稀少。

  興: 起床。

  荒穢:形容詞作名詞,荒蕪,指豆苗裡的雜草。穢:骯髒。這裡指田中雜草

  荷鋤:扛著鋤頭。荷,扛著。

  狹: 狹窄。

  草木長:草木生長得茂盛。

  夕露:傍晚的露水。

  沾:(露水)打溼。

  足: 值得。

  但使願無違: 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就行了。但:只。願: 指向往田園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願。違:違背。

  《歸園田居·其三》鑑賞

  這首“種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個字的小空間裡,表達出了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了詩人隱居之後躬耕勞動的情景。

  本詩共分為兩層,前四句為第一層。反映了作者躬耕勞動的生活。暗用楊惲詩作。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這兩句寫詩人歸田園後在南山的山腳下種了一片豆子,那地很荒,草長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卻稀稀疏疏的。起句平實自如,如敘家常,就像一個老農在和你說他種的那塊豆子的情況,讓人覺得淳樸自然,而又親切。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為了不使豆田荒蕪,到秋後有所收成,詩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來了才扛著鋤頭回家。雖說比做官要辛苦得多,可這是詩人願意的,是他最大的樂趣。正如詩人在《歸田園居》(一)中所說的那樣:“少無適俗韻,本性愛丘山。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詩人厭倦了做官,“守拙歸田園”才是最愛。從“帶月荷鋤歸”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來,他非但沒有抱怨種田之,反而樂在其中。

  後四句是本詩的第二層,抒寫的則是作者經過生活的磨勵和對社會與人生深刻思索之後,對真善美理想的執著追求和與現實社會汙濁官場的決裂。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透過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體細節描繪,顯示出了從事農業勞動的艱苦。詩人身體力行終日勞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體驗到了農業勞動的艱辛,它絕不像那些脫離勞動的文人墨客所描寫的那般輕鬆瀟灑。但是作者仍不辭勞苦,繼續堅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詩中所說:“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對於詩人來說,人生的道路只有兩條任他選擇:一條是出仕做官,有俸祿保證其生活,可是必須違心地與世俗同流合汙;另一條是歸隱田園,靠躬耕勞動維持生存,這樣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堅持操守。當他辭去彭澤縣令解綬印歸田之際,就已經做出了抉擇,寧可肉體受苦,也要保持心靈的純潔,他堅決走上了歸隱之路。為了不違背躬耕隱居的理想願望,農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懼?那麼“夕露沾衣”就更不足為“惜”了。這種思想已經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堅定信念,本詩結尾兩句’,可謂全篇的詩眼,一經它的點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盤現出。

  陶詩於平淡中又富於情趣。陶詩的情趣來自於寫意。“帶月荷鋤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身,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裡,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啊!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種豆南山下”平淡之語,“帶月荷鋤歸”幽美之句;前句實,後句虛。全詩在平淡與幽美、實景與虛景的相互補襯下相映生輝,柔和完美。

  《歸園田居·其三》創作背景

  公元405年(東晉安帝義熙元年),陶淵明在江西彭澤做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便聲稱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掛印回家。從此結束了時隱時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終老田園。歸來後,作《歸園田居》詩一組,共五首。本詩就是其中的第三首。

歸園田居·其三賞析2

  歸園田居·其三

  歸園田居·其三原文

  作者: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歸園田居·其三譯文及註釋

  譯文

  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裡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剷除雜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鋤歸去。

  狹窄的山徑草木叢生,夜露沾溼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溼並不可惜.只希望不違揹我歸耕田園的心意。

  註釋

  ①南山:指廬山。

  ②稀: 稀少。

  ③興: 起床。

  ④荒穢:形容詞作名詞,荒蕪,指豆苗裡的雜草。穢:骯髒。這裡指田中雜草

  ⑤荷鋤:扛著鋤頭。荷,扛著。

  ⑥狹: 狹窄。

  ⑦草木長:草木叢生。長,生長

  ⑧夕露:傍晚的露水。

  ⑨沾:(露水)打溼。

  ⑩足: 值得。

  但使願無違: 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就行了。但:只。願: 指向往田園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願。違: 違背。

  歸園田居·其三賞析

  這首“種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個字的小空間裡,表達出了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了詩人隱居之後躬耕勞動的情景。

  本詩共分為兩層,前四句為第一層。反映了作者躬耕勞動的生活。暗用楊惲詩作。

  “種豆南山下,苗盛豆苗稀”。此二句引用了楊惲的“田彼南山,蕪穢不治”,是對其勞作情況做總體交待,先指明耕種的是“豆”,再說勞作的地點在“南山下”,五個尋常字,將事情敘說得非常清楚。詩人畢竟是“少學琴書”,士人出身,躬耕田畝缺乏經驗,“草盛豆苗稀”的勞動後果,也就不足為怪了。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可憐的勞動成果並沒使詩人灰心喪氣,牢騷滿腹。這兩句寫出了他勤勤懇懇,樂此不疲地從清早到夜晚,躬身壟畝鏟鋤荒草的狀貌。它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

  後四句是本詩的第二層,抒寫的則是作者經過生活的磨勵和對社會與人生深刻思索之後,對真善美理想的執著追求和與現實社會汙濁官場的決裂。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透過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體細節描繪,顯示出了從事農業勞動的艱苦。詩人身體力行終日勞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體驗到了農業勞動的艱辛,它絕不像那些脫離勞動的文人墨客所描寫的那般輕鬆瀟灑。但是作者仍不辭勞苦,繼續堅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詩中所說:“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對於詩人來說,人生的道路只有兩條任他選擇:一條是出仕做官,有俸祿保證其生活,可是必須違心地與世俗同流合汙;另一條是歸隱田園,靠躬耕勞動維持生存,這樣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堅持操守。當他辭去彭澤縣令解綬印歸田之際,就已經做出了抉擇,寧可肉體受苦,也要保持心靈的純潔,他堅決走上了歸隱之路。為了不違背躬耕隱居的理想願望,農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懼?那麼“夕露沾衣”就更不足為“惜”了。這種思想已經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堅定信念,本詩結尾兩句’,可謂全篇的詩眼,一經它的點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盤現出。[4]

  在本詩中陶淵明卻勇敢地反對了傳統觀念,衝破了陳舊的精神枷鎖,毅然地告別官場,辭去了彭澤縣令,不做勞心治人的“君子”;決然地返回家園,心甘情願地扛起了鋤頭,辛勤地躬耕壟畝,偏要做個勞力的“小人”。這等無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贏得了後世多少人的稱讚、欽佩乃至效仿。

歸園田居·其三賞析3

  歸園田居(其三)原文: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註釋:

  [晨興理荒穢] 早晨起來到田裡清除野草。

  [荷鋤] 扛著鋤頭。荷:扛著。

  [草木張] 草木叢生。

  [但使願無違] 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就行了。

  歸園田居(其三)譯文: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雜草叢生,豆苗長得非常稀。

  清晨我下地鬆土除草,星月下我扛著鋤頭回家歇息。

  草木覆蓋了狹窄的歸路,夜露打溼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溼了又有什麼可惜,只求我那心願至死不移。

  歸園田居(其三)寫作背景:

  晉義熙二年,亦即淵明辭去彭澤令後的次年,詩人寫下了《歸園田居》五首著名詩篇.這是詩人辭舊我的別詞,迎新我的頌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變化,它所表現的精湛圓熟的藝術技巧,不僅為歷來研究陶淵明的學者所重視,也使廣大陶詩愛好者為之傾倒.

  歸園田居(其三)賞析: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一共有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三首。從表面上看,這首詩寫的是田園勞作之樂,表現的是歸隱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這首詩和其他的詩對比來看,作者的“願”其實有它特殊的內涵。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這兩句寫在南山下種豆,草非常茂盛豆苗卻稀稀疏疏的。起句非常平實,就像一個老農站在那裡說話,讓人覺得非常親切。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為了不使豆田荒蕪,詩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著月光回來。雖然非常辛苦,但他並不抱怨,這從“帶月荷鋤歸”的美景就可以看出來。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路窄草長,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溼了有什麼可惜的呢?這句話看似平淡,但這種平淡正好對映一了結尾這一句“但使願無違”,使得“願無違”強調得非常充分。這裡的“願”更蘊含了不要在那汙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這首詩用語十分平淡自然。“種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樸素如隨口而出,不見絲毫修飾。這自然平淡的詩句融入全詩醇美的意境之中,則使口語上升為詩句,使口語的平淡和詩意的醇美和諧地統一起來,形成陶詩平淡醇美的藝術特色*。

  陶詩於平淡中又富於情趣。陶詩的情趣來自於寫意。“帶月荷鋤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身,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裡,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啊!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

  “種豆南山下”平淡之語,“帶月荷鋤歸”幽美之句;前句實,後句虛。全詩在平淡與幽美、實景與虛景的相互補襯下相映生輝,柔和完美。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76~427),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出生於一個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父親早死,因家貧,曾做過幾年的官,卻因“質性*自然”,不願“以心為形役”、不肯“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而解綬去職,過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園生活。自小體弱多病,曾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況,稱自己“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然而“家貧, 不能常得”;日子雖然過得非常艱苦(見“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他卻能安貧樂道,忘懷得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六十歲左右去世,卒後,親友私諡“靖節徵士”。深受後世文人騷客推崇,歐陽文忠公甚至認為“兩晉無文章,惟《歸去來兮》(即《歸去來兮辭》)而已” ;在中國詩人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朱光潛先生認為:可以和他比擬的,前只有屈原,後只有杜甫。

歸園田居·其三賞析4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註釋

  南山:指廬山。

  稀:稀少。

  興:起床。

  荒穢:形容詞作名詞,指豆苗裡的雜草。穢:骯髒。這裡指田中雜草

  荷鋤:扛著鋤頭。荷,扛著。

  晨興理荒穢:早晨起來到田裡清除野草。

  狹:狹窄。

  草木長:草木叢生。長,生長 沾:(露水)打溼。

  足:值得。

  但:只.

  願:指向往田園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願。

  但使願無違: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就行了。 違:違背。

  譯文

  南山下有我種的豆地,雜草叢生而豆苗卻稀少。

  早晨起來到地裡清除雜草,傍晚頂著月色扛著鋤頭回家。

  道路狹窄草木叢生,傍晚的露水沾溼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溼了並沒有什麼值得可惜的,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就行了。

  鑑賞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的結尾二句,是“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所謂“自然”,不僅指鄉村的自然環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在陶淵明看來,為口腹所役,以社會的價值標準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追逐富貴,追逐虛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為。而自耕自食,滿足於儉樸的生活,捨棄人與人之間的競逐與鬥爭,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不管這種認識在社會學中應作如何評價,終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種思想。當然,陶淵明作為一個貴族的後代,一個很少經歷真正的苦難生活的磨礪計程車大夫,要完全憑藉自己的體力養活一家人,實際是難以做到的;而且事實上,他的家中仍然有僮僕和帶有人身依附性質的“門生”為他種田。但他確實也在努力實踐自己對人生、對社會的特殊認識,經常參加一些農業勞動,並在詩歌中歌頌這種勞動的愉悅和美感。讀者應當注意到:不能把陶淵明的“躬耕”與普通農民的種地等量齊觀,因為這並不是他維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經濟手段;也不能把陶淵明對勞動的感受與普通農民的感受等同看待,因為這種感受中包含了相當深沉的對於人生與社會的思考,在古代,它只能出現在一小部分優秀的知識分子身上。如果要找相類的表述,讀者可以在托爾斯泰的著名小說《安娜·卡列尼娜》中看到。小說中的列文,在某種程度上是作者的化身,也曾親身參加農業勞動,而從中求取人生的真理,以此來批判貴族社會的虛偽、空洞、無聊。

  所以,這首詩看起來極為平易淺顯,好像只是一個日常生活的片斷,其實卻有不少需要深入體會的內涵。

  首先,這詩中不易察覺地涵化了前人的作品,那就是漢代楊惲(司馬遷外孫)的一首歌辭:

  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

  此詩原是楊惲得罪免官後發洩牢騷之作。據《漢書》顏師古注引張晏說,南山為“人君之象”,蕪穢不治“言朝廷之荒亂”,豆實零落在野,“喻己見放棄”。此說大體不錯。

  將陶詩與楊詩比照,相似之處是顯而易見的。“種豆南山下”,便是“田彼南山”;“草盛豆苗稀”,便是“蕪穢不治”;“晨起理荒穢”,也是針對“蕪穢不治”這一句而寫的。考慮到陶淵明對古代典籍的熟悉,這種明顯的相似,可以斷定不是偶然巧合。

  那麼,陶淵明暗用楊詩,用意又何在?首先,這種化用,已經把楊詩的一部分涵意移植到自己詩裡了。對於熟悉《漢書》的人來說,馬上會聯想到“朝廷之荒亂”、賢者無所用這樣的喻意。

  但是,這詩又並不是單純地脫化前人之作,詩中所寫種豆鋤草,都是作者實際生活中的事情。陶淵明既移植了楊詩的某種涵意,表達他對現實政治的看法,又用自己親身種豆南山的舉動,針對楊詩“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的喻意,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在汙濁混亂的社會中,潔身自好,躬耕田園,才是一種可取的選擇。楊詩結尾說:“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在一定前提下,這也是陶淵明所贊成的。但他透過自己的詩又表明:勞作生活中包含著豐富的人生樂趣。忙時種植收穫,閒來杯酒自娛,縱身大化,忘情世外,這就是真正的“人生行樂”。

  解析了此詩運用典故的內涵,便可以對詩本身作進一步的分析。

  種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說這是因為陶淵明初歸田園,不熟悉農務。其實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種的,他只是參與部分勞動,這話說得沒有意思。組詩第一首《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有“開荒南野際”之句,可以證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開墾的。所以不適合種其它莊稼,只好種上容易生長的豆類。這道理種過田的人都懂得。如果不考慮運用典故的因素,這兩句就像一個老農的閒談,起得平淡,給人以親切感。

  草盛就得鋤,所以一早就下地了。這是紀實。但“理荒穢”三字,用得比較重,似乎別有用心。楊惲詩中“蕪穢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亂。那麼,在陶淵明看來,社會的混亂,是由什麼引起的呢?那是因為許多人脫離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爭奪利益,不能自拔。於是天下戰亂紛起,流血無盡。“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這詩表明陶淵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個人都應遵循的根本道理。所以,“理荒穢”,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糾治整個社會的“蕪穢”之深意。

  “帶(戴)月荷鋤歸”,說明整整幹了一天。陶淵明畢竟不是真正的農民,既有僮僕和他一起下地,即使他幹起活不那麼緊張勞累,這一天也夠受的。但他的心情卻很愉快。因為沒有好心情,寫不出這樣美的詩句。月光灑遍田野,扛著鋤頭,沿著田間小路往家走,這是多麼漂亮的畫面!另一首詩中,陶淵明對田間勞動說過這樣的話:“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幹。”身體雖然疲勞,卻避免了許多患害。這不但包括兵兇戰厄,也包括人群間的爾詐我虞。在勞作中生命顯得切實、有力,所以是愉快的,美的。

  因為是新開墾的土地,道路狹隘,草木卻長得高。天時已晚,草葉上凝結了點點露珠,沾溼了衣裳。“衣沾不足惜”,把這麼一件小事提出來,強調一句,好像沒有什麼必要。衣服溼了,確確實實是沒有什麼可惜的,陶淵明這麼一個豁達的人,按理不應該去說它。但“衣沾”並不只是說衣服被打溼而已,而是一個象徵。從前做官,雖然不舒服,總有一份俸祿,可以養家活口,沽酒買醉。辭官隱居,生活自然艱難得多,田間勞動,又不是他這麼一個讀書人所能輕易勝任的,而且這種境況還將持續下去。高蹈避世,說起來容易,沒有多少人能做到。陶淵明自己,也是內心中“貧富長交戰”的。只是詩人不願說得太遠、太露,以致破壞整首詩的.氣氛,只就眼前小事,輕輕點上一筆。

  “但使願無違”是全詩的歸結和主旨。“願”,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堅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誠的態度、自然的方式,完成這一短暫的生命。這太重要了。所以一切艱難,與此相比,都變得微不足道。而自己確做到了“願無違”,也是頗值得自我欣賞的。

  用淺易的文字,平緩的語調,表現深刻的思想,是陶淵明的特長。即使讀者並不知道詩中運用了什麼典故,單是詩中的情調、氣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達的東西傳送到讀者的內心深處。

  詩人躬耕田畝,把勞動寫得富有詩意。“種豆南山下”,多麼平淡的口語;“帶月荷鋤歸”,多麼美的畫面。語言平淡而意境醇美,這就是陶詩的獨特風格。

歸園田居·其三賞析5

  原文: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譯文: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雜草叢生,豆苗長得很稀。

  清晨我下地鬆土除草,星月下我扛著鋤頭回家歇息。

  草木覆蓋了狹窄的歸路,夜露打溼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溼了又有什麼可惜,只求我那心願至死不移。

  賞析

  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

  這首詩我們並不陌生,它是五柳先生陶淵明歸園田居中五首詩中的第三首 。

  陶淵明,又名潛,是一位著名的詩人散文家,當時社會,風氣汙濁,很多人為了做官不擇手段。陶淵明也做了幾年小官,可是他卻不能忍受官場中的爾虞我詐,毅然選擇了退出官場,歸隱田園。所以他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他的創作開創了田園詩的體系,使我國古典詩歌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從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歡陶淵明固守寒廬,寄意田園,超凡脫俗的人生哲學,以及他淡薄渺遠,恬靜自然,無與倫比的藝術風格。這首詩正是田園詩的代表。

  首先,從詩歌的語言方面看來,這首詩歌並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優美的修飾,短短四句話,不過四十個字卻將描繪出了一幅平靜恬淡卻不失美麗動人的農家生活圖:南山下有我種下的豆苗,雜草叢生而豆苗卻稀少,早晨起來到地裡清除雜草,夜晚頂著一輪圓月帶著出頭歸來。鄉間道路狹長 ,路旁草木長的鬱鬱蔥蔥,以致衣服也被露水沾溼。只是 衣服沾溼了並不可惜 ,只要不要辜負了我的這片心意。而且詩中所描寫的一切都是極為平常的“豆苗,南山,小路,雜草,夕露。。。”但正是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詩人筆下卻勾勒出了一幅恬淡優美,清新可人的圖畫,在這幅美麗的畫面中,田園風光以其清淡樸素的,毫無矯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現在我們眼前,就像一個世外桃源,讓人悠然神往。簡明扼要,樸實無華的語言,雖然顯得十分的“拙劣”,卻真實的反應出了農家生活的恬淡與美好,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全詩突出一個“拙”字,陶淵明不善農作,所以有了“草盛豆苗稀”的景象,但能得歸隱躬耕,其意趣正從中得來,言語之中透露著對詩人對這種生活的滿意與享受,自得之意,溢於詩外。

  其次,從此詩的結構方面來看,也可以領會到詩人的“匠心”。這首詩簡短精小,初讀起來,只覺得自然平淡,其實其中的構思安排,頗有精妙。時間順序上,前三句詩作者由早上寫到傍晚,描繪了一整天的生活——除草。簡單的勾勒,反應出作者生活的簡樸清雅,輕鬆自由。給人平靜安詳的感覺,好似這就是一個不被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力量打擾的世界。而最後一句'"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便是整首詩的總結,詩人認為衣服弄溼了並不可惜,只希望豆苗可以長得很好,不要辜負了詩人這一天的勞作。正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話卻讓整首詩的主旨得到突出昇華,詩人的”願“不僅僅是簡單的希望豆苗可以生長得好,更深的卻體現了詩人對這種田園生活的無線熱愛,以及作者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不想在汙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自我之”願”。

  再次,這首詩的寫作手法也十分具有特色。比如說“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句詩,”,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人,卻有一輪明月在寧靜的夜空中與之相伴,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此時,人,月,自然環境顯得那樣和諧,詩人透過藝術的手法描繪出一種崇高的詩歌美,自然美、精神美、並使這些美結合起來,營造出一個美好靜謐的意境和悠閒自得的形象。“晨興理荒穢”平淡之語,“帶月荷鋤歸”幽美之句;前句為實,後句為虛。全詩在平淡與幽美、實景與虛景的相互補襯下相映生輝,柔和完美。再比如”種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等語句,樸素平淡,沒有任何的修飾之語,而作者卻巧妙的將這些平淡的語句加入到詩歌之中,不僅沒有讓詩歌顯得俗氣,更是使得詩歌的意境更加恬淡清雅,同時也讓這些樸素的語言獲得了不一樣的光彩,在這種醇美的意蘊中,口語上升為詩句,口語的平淡和營造的醇美意境和諧的統一了起來,這種特殊的手法,形成了陶淵明獨特的藝術特色。

  總之,這首詩歌中沒有華美繁複的辭藻,沒有特殊的修辭,詩人就運用一些簡單的事物,景象,運用獨特的寫作手法以及合理的結構安排將這些平平凡凡的事物進昇華,不僅使詩歌顯得樸素清雅,恬淡幽美,顯現出一種天然之美,更在這種美好的意蘊中,整首詩歌的主旨也得到了更加深刻的體現,表現了作者淡雅的心境,對恬淡自由,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田園生活的無限嚮往與喜愛,同時也有力但不做作的體現了作者潔身自好,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品格。

歸園田居·其三賞析6

  歸園田居其三陶淵明帶拼音版

  guī yuán tián jū qí sān

  歸園田居其三

  táo yuān míng

  陶淵明

  zhòng dòu nán shān xià,cǎo shèng dòu miáo xī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hén xīng lǐ huāng huì,dài yuè hè chú guī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dào xiá cǎo mù zhǎng,xī lù zhān wǒ yī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yī zhān bù zú xī,dàn shǐ yuàn wú wéi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賞析

  本詩共分為兩層,前四句為第一層。反映了作者躬耕勞動的生活。暗用楊惲詩作。後四句是本詩的第二層,抒寫的則是作者經過生活的磨勵和對社會與人生深刻思索之後,對真善美理想的執著追求和與現實社會汙濁官場的決裂。當他辭去彭澤縣令解綬印歸田之際,就已經做出了抉擇,寧可肉體受苦,也要保持心靈的純潔,他堅決走上了歸隱之路。為了不違背躬耕隱居的理想願望,農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懼?那麼“夕露沾衣”就更不足為“惜”了。這種思想已經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堅定信念,本詩結尾兩句,可謂全篇的詩眼,一經它的點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盤現出。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翻譯

  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裡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早晨起來到地裡清除雜草,傍晚頂著月色扛著鋤頭回家。

  狹窄的山徑草木叢生,夜露沾溼了我的衣。

  衣服沾溼了並沒有什麼值得可惜的,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