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課程實錄與總評
一、教學實錄與評析
(一)、初步談話,理解課題
師:今天,我們一塊兒來學習《觀潮》。課文寫的是哪兒的潮?
生:(齊答)錢塘江大潮。
師:錢塘江在我們祖國的浙江省,遠離我們可愛的家鄉有好幾千裡。如果說我國的長城舉世聞名,那麼浙江的錢塘江大潮就可稱為“天下奇觀”了。(板書:天下奇觀)
師:“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詞語中都有一個“觀”字,這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
生:“觀潮”的“觀”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觀”的“觀”……
師:快請教一下字典,查查是什麼意思。(學生)
生:“奇觀”的“觀”是“景象”的意思。
師:那麼“奇觀”的意思呢?
生:“奇觀”就是奇特的景象。
生:“奇觀”就是奇異的景象。
師:誰能說說“天下奇觀”的意思。
生:“天下奇觀”就是世界上奇妙的景象。
生:“天下奇觀”就是天底下奇異的景象。
師:回答正確。評析:“觀潮”和“天下奇觀”都有一個“觀”字,但意思卻不相同。教師及時抓住這個“觀”字,讓學生,不僅理解了“觀”的意思,而且有利於學生養成的習慣。在理解詞語的過程中,先理解“觀”字,再理解“奇觀”,最後理解“天下奇觀”,由字到詞,一層進一層,顯得很紮實。(二)、檢查預習,反饋交流
師:昨天,你們回家預習了課文,自己再把課文讀一遍,一邊讀一邊想,作者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學生自讀課文)
生:作者先寫潮來之前,再寫潮來之時,最後寫潮過之後。評析:透過粗讀課文,讓學生有了整體感知,粗略感受了錢塘江大潮的奇異景象。
(三)、觀看錄影,感受情景
師:學得真不錯,你們對錢塘江大潮一定很感興趣吧?有沒有見到過?
生:(遺憾地搖搖頭)沒見過。
師:別遺憾,我呀,把這大潮給錄下來了,想不想看?
生:(大聲地)想。
師:我們就一塊兒來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一下這一天下奇觀。
生:(看錢塘江大潮錄影,不時發出驚歎聲。)
評析:課件運用恰到好處,讓學生感受了觀潮時的氣氛,調動了學生的情緒,讓課堂活躍了起來。
(四)、突破重點,指導朗讀
師:剛才錄影裡潮水的景象,咱們課文裡也有,在哪兒呀?
生:課文3、4自然段。
師:自己讀讀3、4自然段,你覺得那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你特別喜歡的,就努力地把它讀得精彩些,待會兒讀給大家聽。(學生自由讀)
評析: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這樣處理朗讀,學生就會讀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也更加有興趣。改變了以往那種不管學生有無興趣,都必須按照教師所提的要求進行朗讀的被動局面。
生:我特別喜歡這個句子。“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師:讀得不錯。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氣勢越來越大,你的心情越來越……
生:激動。
師:讀出這種感覺來。
生:(齊讀)
生:我特別喜歡這個句子。“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
師: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多麼壯觀!你們能讀出壯觀的感覺嗎?(學生分組比賽讀)
生:(齊讀)
評析: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既能幫助理解,又能幫助記憶。
生:我特別喜歡這個句子。“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師:喜歡這句的舉手。(學生全體舉手)
師:(舉手)再加上我一個,我也特別喜歡。多精彩的語句呀!不過,要把它讀好還真不容易。你們在下邊也再準備一遍,待會兒我們來比賽,看誰把這種雄偉的氣勢給讀出來了。(指名學生個別賽讀,教師加以鼓勵,並與學生一起為朗讀進步者、優秀者鼓掌。)
師:你們讀得真不錯,能讓我試試嗎?(學生高興地點頭叫好。教師朗讀這一句。學生熱烈的掌聲響起。)
師:謝謝鼓勵,該你們了,讓我為你們喝彩,行嗎?(學生有感情地齊讀)
師:棒極了!
評析:教師轉變角色,作為學生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改變一種形式進行朗讀示範,使學生感到親切,融洽了師生感情。加上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願讀、樂讀、愛讀,極大地激發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生:我特別喜歡這句。“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師:閃雷滾動的聲音是什麼樣兒的?誰來學學看。
生:轟隆隆隆……
師:還學得真像,雷的聲音比較的沉悶,我們一起學學看。
生:(一齊模擬)轟隆隆……
師:這聲音作者用哪個詞來形容?
生:悶雷滾動。
師:課文中用這個詞語來形容潮水的聲音,用得多形象啊!我們一塊兒來讀讀這個句子。(學生齊讀)
師:讀得真好,再來一遍,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學生閉眼齊背)
評析:熟讀後緊接著讓學生背誦,強化一下記憶,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
生:我特別喜歡這一句。“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師:人群又沸騰起來。看到那條白線,人們怎麼沸騰的?咱們來演演看,好嗎?
生:好!
師:準備,開始!
生:(跳著,叫著,揮舞著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來啦!”)
師:沸騰了!剛才這場面還可以用一個詞形容,就在這個自然段裡。
生:(齊答)人聲鼎沸。
師:來,我們讀出這種沸騰的感覺來。(學生齊讀) 評析:讓全體學生用具體生動的表演來體現對“沸騰”這個詞的理解,然後又從這一情境中巧妙地引出另一個詞語“人聲鼎沸”,從概念到形象,又從形象到概念,這樣學詞語學生印象深刻,理解正確,也便於今後運用。
師:把出現白線和白線橫貫江面這兩個句子連起來讀讀。(學生齊讀)
師:這些語句寫得多精彩!正如課文提示中所說,作者把錢塘江的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使人如臨其境。
(五)、聽聽讀讀,體會順序
師:剛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下面,我們就先來做一個聽的
練習。
師: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線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生:(在練習紙上填寫)(),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師:(用投影打出一位學生的作業,集體反饋校對。)
師:發現沒有,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描寫潮水的?
生:作者從遠到近描寫潮水。
師:是啊!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隨著位置的轉變和時間的推移來描寫潮水的變化。來,老師和你們一塊兒讀讀這段話,再來體會一下。(師生齊讀這段話)
師:現在,我只留下括號中的詞語,你還能說出剛才那段話嗎?(學生自由準備背誦)
師:能行的起立!(絕大多數學生起立)
師:真有信心!給你們配上錄影好嗎?(學生興奮地點頭)
師:配著錄影,讓我們帶著對錢塘江大潮的無限讚歎之情來背誦這些描寫潮水的精彩語句。(學生有感情地看錄影背誦)
師:背誦得多有感情啊!我們彷彿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我們為之自豪,為之(驕傲)!
評析:先讀後背,先扶後放,先分解再綜合,最後學生水到渠成,很輕鬆地將這一段課文背誦下來。這樣達到了及時將學到的精彩的語言積累起來的`目的。
(六)、創設情境,運用語句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自然段裡,詞語非常豐富,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起來?
生:想!
師: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的反應快,老師語音剛落,就能很快地站起來說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學生躍躍欲試)
師:形容人的說話聲,喊叫聲,歡呼聲,如鍋中之水,一片沸騰。
生:人聲鼎沸。
師:風和浪都很平靜。
生:風平浪靜。
師:形容水面遼闊,遠處和天似乎連線在一起。生:水天相接。
師:形容同時出發,同時前進。
生:齊頭並進。
師: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來,地也裂開來,形容聲音很響很響。
生:山崩地裂。
師:形容氣勢很大。(學生一時說不出,有個別學生答“白浪翻滾”,師提示“浩浩蕩蕩”) 評析:這個複習詞語的方法有兩個特點。一是根據詞義說出詞語,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對詞義的理解;二是用比賽的形式,激發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師:誰來當小老師,帶著大家把這些詞語讀一遍。(學生紛紛舉手)
師:都想當老師,那看來只有我當學生了。
生:領讀,師跟讀。
評析: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天經地義。可是老師卻讓學生當老師,自己當學生!學生既然都會讀,而且願意領讀,那就不妨自己來作學生。這種別出心裁的形式,得到的效果可能遠遠勝過常規的讀法。這樣做表面看只是一種簡單的角色變換,然而從深層次分析,可以反映出教師對主體意識的深刻認識。
師:看得出,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還挺注意詞語的積累,不過,會不會用了呢?咱們來自我檢驗一下,我這兒有一段話,可是不完整,你們能不能在括號中用上今天學到的詞語,使這段話表達得清楚通順呢?(師出示一段話)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聲猶如(),海堤上儘管
(),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麼。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的地方。(學生四人小組討論,然後選派一名代表發言。) 生: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風平浪靜)。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像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一浪一浪(像千萬匹白色戰馬)。潮水聲猶如(山崩地裂),海堤上儘管(人山人海),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麼。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很遠)的地方。
師:這些詞語用得真有水平。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浩浩蕩蕩),一浪一浪(齊頭並進)。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一浪一浪(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漫天卷地地湧來)。
師:真有水平,第5自然段的語句也能用了!
師:“人山人海”這個詞的運用有問題嗎?
生:(思索)應該用“人聲鼎沸”,因為後邊寫的是“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麼”,所以應該和聲音有關。
評析:這段師生共同評價非常精彩。教師沒有滿足於讓學生填寫正確,而是鼓勵學生髮揮聰明才智,在同一個括號內運用不同的詞語,對於運用正確的予以肯定,運用錯誤的加以糾正。既體現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又發揮了教師的指導作用。
師:每個人再練習說這段話。(學生自由說這段話,進行鞏固)
評析:整個練習過程中,先讓學生討論練習,再指名個別學生交流,然後師生評講指導,最後再讓每一個學生自己練習說話。雖然整個環節佔用的時間比較多,但是訓練很紮實。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學習,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這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努力追求的目標。
師:今天,我們如臨其境,觀賞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我們透過有感情的朗讀,理解並積累了好些語句,還學著用了用。你們學得真棒,那作者為什麼還要寫潮來前,潮過後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二、總評:
這堂課在教學中主要體現出以下一些教學思想。
1、學生為主體的意識體現得十分清楚,教師比較充分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整堂課中,教師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提出什麼問題,主要透過學生自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在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並且在訓練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民主意識也比較強,經常轉換角色,作為學生中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使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學習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學習的效率也隨之得到提高。
2、抓住教學重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觀潮》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散文。文章語言優美,詞語豐富,句子變化錯落有致。特別是“潮來時”一段,把錢塘江潮描繪得有聲有色,讀來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教學中將這一段作為教學的重點,並且安排在第一課時教學,以期先聲奪人,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事實說明,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最大收穫是第一課時的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增強了。3、整堂課充分重視朗讀和背誦的訓練和指導,以讀為本,熟讀成誦,是中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課堂中教師就是應該抓住機會,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透過讀,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課文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並且幫助學生積累課文中好的語言材料。熟讀自然就能成誦。好的語句讀熟了,有意識地讓學生背背,強化一下記憶,可以有效地促進語言的積累,很有必要,也很值得提倡。
4、在理解課文的同時,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注意創設情境,給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 。對課文中的新詞,改變了以往一開始先集中教新詞語的做法,而是滲透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聯絡具體的語言環境有機地讓學生進行理解。在讀完課文後再讓學生根據意思說出詞語,然後透過朗讀讓學生加深記憶。這樣教學詞語不僅節約時間,也十分有利於學生對詞語的積累。學過的詞語句子讓學生用一用,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內化課文的語言,對小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言極有意義。老師在這堂課的最後,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了一個綜合運用本堂課學過的部分詞語、句子的練習,因為難度不高,所以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由於不是課文內容的簡單重複,而是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靈活運用學到的詞句,各種層次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水平填寫出詞語,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特別高。學過的詞句理解了,再試著運用運用,有利於促進課文語言的內化。
5、恰當地使用資訊科技手段,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資訊科技手段的運用必須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為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服務。這堂課採用了錄影手段,第一次讓學生感受觀潮時的氣氛,第二次讓學生邊看錄影邊背誦,既幫助學生理解,又能促進記憶。教師還多次使用了實物投影,打出了學生喜歡的句子指導朗讀,打出學生書面練習的結果加以評點,對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了實實在在的作用。6、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體現在了讓全體學生參與學習上語文課上訓練不能只面向個別尖子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課堂的主人。所以教師必須仔細考慮所設計的教學環節的難易度,以便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學習的可能。課堂上的練習,聽課文寫詞語的練習,朗讀背誦課文的練習,包括最後的說一段話練習,都是全體學生都能參與的,體現出面向全體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