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2021年大一入學心得體會(精選5篇)

大一入學心得體會

2021年大一入學心得體會(精選5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1年大一入學心得體會(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一入學心得體會1

  我是一個剛剛邁入大學校園的新生,高三時我懷著滿心的憧憬奮鬥拼搏,為了我心中的聖地——大學,老師父母都在給我講述著大學的美好,於是我就這樣拼搏了一年。當我經歷了得知成績、填報志願、收到錄取通知書這一系列時間之後,我的心情除了激動就是期待,迫不及待的過完了當學生之後的最幸福的一個假期之後,在父母的陪同下我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大學。

  當我邁進校園時,心中充滿了自豪和興奮之情,我一直以來都沒離開過家和父母,所以大學裡的一切都顯得那樣的神秘。當時覺得似乎大學裡的學生都比普通人長得好看,每個人看上去都是斯斯文文的,很有禮貌的樣子。過了幾天父母就回家了,於是我才開始了真正的大學生活。

  每天早上還是要早起出早操,然後上課,中午午睡,下午繼續上課,晚上跟著同學去上晚自習,九點半回到寢室,洗漱,再整理整理東西,然後十點半熄燈睡覺……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著,雖然忙碌,但是卻毫無收穫可言,反而平添了一些浮躁,每天有意識無意識的開始注重穿著,並且期待著會有一場刻骨銘心的戀愛,熱衷於社團活動,當初自己的夢想全部拋諸腦後,高中時的鬥志消失殆荊而且大學生活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美好,學生之間開始存在一些勾心鬥角,不再單純,對每一個人都開始設起防線,很難再對一個人傾吐心聲,往往有所保留。

  大一入學心得體會2

  大一新生剛入學往往心潮澎湃,新鮮勁一過,就感覺無所適從,因此必要的入學教育,能夠讓新生找到人生方向,並重新規劃自己的生活。

  經過六月的洗禮與漫長的等待,我們終於步入了xx職業學院的殿堂。

  入住寢室,熟悉的親人、朋友,熟悉的老師,熟悉的環境都離我們而去了,一切的日常生活都靠我們自己打理。自己整理床鋪,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掃寢室衛生。或許,寢室裡沒有空調熱水會讓很多人不習慣甚至抱怨,住的樓層太高又會怪罪設計者沒有考慮電梯,但是,寢室中的四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彼此的體貼和照顧,勝過所有。我們眼中的陌生與疏離,很快就被熱絡所取代。在學長學姐的帶領下穿梭於各個教學樓間,穿過那一片片的人海和腳踏車海,四處遊蕩觀光,便成了這幾天新生生活的主旋律。

  俗話說“在外靠朋友,在校靠學長”,昨天上午的新生報道實在是百分之百驗證了這句話的正確性。寢室樓外各個學院的學長們設攤歡迎新生,從寢室到陳瑞球樓,沿途更是每五米設一名志願者。而在報道處的場面更是壯觀,所有學院整齊設攤諮詢,更有不辭辛苦的學長同志們揮舞學院大旗等候新生,每輛校車駛來,他們都奮力拼搶到車門口,大喊自己的學院的名稱,招攬新生,喊聲一浪高過一浪,似乎生怕自己學院的人氣被別人蓋過,那個轟動的場面用“激烈”兩個字來概括最為恰當。路過的家長、學生無不側目、駐足、讚歎,被交大學生濃厚的友情深深的震撼了。

  似乎在職院,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好好學習基礎知識!”,無論是老師還是學長,都會有同樣的忠告,而且說的時候往往是語重心長。我們建工系,無論從人口數量還是質量上算,都是職院大系,繁重的課業註定在這裡不能過著療養院般的生活。儘管我們遠離了中學裡每天被老師“繫結”在教室的日子,種種不安分的潛質可能在大學期間逐一體現。學習成績雖不能代表一切,卻也是衡量我們在大學生活中表現的一個很重要的標誌。在大學裡,僅僅為分數去學習是沒有意義的,體會過專心學習的樂趣才不會留下遺憾,在我們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不妨遠離網路遊戲等“黑色毒品”,讓書本陪伴我們留下一段美好的時光。

  我們要學會生活,體驗生活,抱著一種享受人生的態度去學習,去工作,去休息。大學的成長更多來自於心智的成熟,這種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面臨更多選擇,懂得思考,懂得選擇合適的道路,懂得如何行動,懂得品位人生,才不枉大學的美好時光。

  諾貝爾得獎主羅曼·羅蘭認為大學是“高貴的精神隱修院”,北大教授謝冕認為大學校園綿延著不息的火種,而當代不少學者認為大學生的思想應領先整個社會一二十年。亨利·紐曼說過,在大學裡,一個人將昇華自我的思考、推理、比較、辨別和分析能力,練就審美力,養成判斷力,增強內心的想象力。

  古人告訴我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就是說,我們不僅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養成一種人文的精神。如果沒有人文精神,可能有很大方面的人格結構不能完善,這樣人生會不快樂,不幸福。如果沒有人文精神,沒有理想、信念和追求,人的精神世界會很空虛。大學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來傳承文明、振興國家、培養人才,創造成果、服務社會是大學價值之真諦。放眼世界,未來在我們手中,更重要的是讓人文精神鑄就我們的靈魂。

  大學,學之大者,欲先大學,必先成人。我們已不是懵懂的少年,走入大學,必將要選擇砥礪人格,磨鍊品性的修身養業;而選擇職院,更是選擇了一種責任,飲水思源,立志成才,是每一個交大人必須肩負起的使命和責任。立志高遠,追求卓越,定會凝練出我們高昂的人格;誠以待人,嚴於律己,將是我們不變的行為準則;珍惜時光,揮灑汗水,才能承擔起遠方那辛勤的目光!雖然不能控制時間的長度,但卻可以決定它的寬度,三年後的今天,我們又會給自己一份怎樣的答卷?

  相信我們的胸中正洶湧著大展鴻圖的豪情壯志,相信我們的肩上都能承擔起家國天下的期望,一起揚帆啟航,因為我們都明白:韶華易逝,青春無悔!

  大一入學心得體會3

  夏末秋至,無限清涼。我們踏上了這生疏的大門。有些興奮又有一絲無奈。興奮的是自己開始了新的生活,即將迎來無數挑戰和機遇;無奈的是離鄉背井,舉目無親,所有事情無論大小,都要自己親身經歷。大學是一種美麗,她讓我們結識了更多的朋友,也許這是我們一生的財富。大學是一種美麗,她讓我們學到很多知識,為腳下之路進行鋪墊。大學是一種美麗,她讓我們遇到了學識淵博的老師,教給我們教與學的精神。大學是一種美麗,她給了我們心裡莫名而有浪漫的暢想。都說人生是一本展開的書卷,那麼大學生活當是其中的絢爛篇章;若將人生比作漫漫旅途,那麼大學生活便是讓人懷戀的.青春之旅。青春不解未來事,未賞朝花總夕拾。

  假如有一天我離開這美麗的校園,那美好的記憶卻會永遠留在心間;母校的風景,總會時時在眼前閃現。在這裡,有執著,期待;也有叛逆,衝動。母校將這些化作一塊塊沉穩厚實的磚,去撐起一座座大廈高樓。

  在這裡有歡樂,幸福,浪漫,也有憂愁,悲痛,無奈。母校終會將他化作一股向上的力量,推動著我們達到人生的目標。今天,我們來了。幾年後,我們走了。但走出去的,不是一個懵懂,調皮的孩子,而是一個個學業突出,人品高尚,精神飽滿的棟樑。求真務實,艱苦樸素勤奮踏實,勇於創新依然應在我們心裡。對新生的學習指導:大學新生從中學進入大學,將面臨一個角色轉換與適應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所經歷的改變無疑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從而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新生剛進入人才濟濟的大學,許多新生很難適應由角色轉變所產生的心理落差,如不及時調整將會產生失落、自卑、抑鬱等心理不適和心理問題。面對這些心理問題,新生要正視事實,要正確地評價自己。只有對自己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角色定位,這樣才能減輕心理壓力,也才能更快地適應新環境,重拾自信。正如《誰動了我的乳酪》裡說的那樣:假如你不改變,你就會被淘汰。當你超越了自己,你就會感到輕鬆自在。

  大一入學心得體會4

  告別家鄉,告別親人,我躊躇滿志地踏上了南下駛往北京的列車。似乎沒有過多的感傷與留戀,我滿心充斥著的是欣喜與興奮。這個場面在我的腦海中已經設想過無數次了,為了這一刻我期待了很久很久。

  從兒時起,我就從外祖父那裡知道了長大了只有考大學才有出息,後來我又知道了同是知青的父母因為時代的原因而與大學無緣的傷心往事,再後來我知道了考上大學意味著我可以走出家鄉這片狹小的天地,去看外面那個偌大的、精彩的世界,於是大學夢從此在我的心中深深地生根發芽。它伴隨著我走過了無數個苦讀的日日夜夜,激勵著我走好每一步,用好每一秒。

  如今,我的大學夢終於變成了現實,置身於首都大學校園的我深感這個夢想實現的艱辛,但也正因如此我才更加懂得珍惜今天我所擁有的一切。為了這個現在已經成真的夢想,我付出了許多、犧牲了許多,但我心甘情願,並且樂此不疲。在難忘的高三歲月裡,當我被繁重的學習任務壓得身心俱疲時,我會靜下心來想象美好的大學生活,在我的心中那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是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是年輕人自由發展的空間,它是我學生時代全力以赴、無怨無悔的追求與夢想。

  時間就這樣在經意與不經意間飛快地流逝,一晃我來到民族大學已經三個月了,這三個月我所經歷的是我過去十幾年來從未經歷過的。幾個月的大學生活讓我深切體會到了從一名高中生變為大學生是人生的一個質的飛躍,沒有經歷過大學生活的青春的確不是完整的青春。

  來北京上大學是我明智的選擇,從未來過北京的我一時間眼界開闊了這麼多,接觸了這麼多新鮮的事物。忘不了站在蜿蜒曲折於崇山峻嶺之間的萬里長城上極目遠眺,暢想千百年來關於長城的傳說與佳話;忘不了在雄偉壯觀的天安門廣場上與幾個來中國旅遊的美國青年談北京的進步和中美關係的發展;忘不了十一前夕在民族大學校園現場觀看有眾多明星加盟的CCTV《同一首歌》十一特別節目,手中揮舞著熒光棒與小國旗,伴隨著熟悉的旋律縱情歌唱;忘不了與北航的MBA一起參加談話節目《新青年》的現場錄製,與閻肅老師一起暢談“心連心”。我感到我年輕的心在隨著這個城市的節拍有力地跳動,我周身的熱血在燃燒與沸騰。

  大一入學心得體會5

  轉眼間,大學第一學期已經過去了一大半。在這短暫的幾個月裡,我以一個親歷者的身份度過了我向往很久的大學生活。其中,既有歡喜也有迷茫。平日裡和輔導員、老師的交流時間很少,再加上我是一個不太善於交流的人,所以就很少交流了。不過接下來的大學生活中,我會盡量多的和輔導員、老師們、同學多交流。

  剛踏入大學校門,裡面的一切對於我這個嚮往上大學的人來說都是新鮮的;學校很大,學生很多,自然與高中有所不同,尤其像我們幼專,大多數都是女生,在這裡就是美女多的數不過來的地方。我們不像以前那樣有固定的教室,總是跑來跑去,也不像以前的課程從早到晚排的滿滿的課程,我們有很多自由時間讓自己來支配。

  在這裡,我們可以在安靜的自習室裡做個學霸,可以在安靜的校園裡散散步,可以參加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結識新的朋友,可以在藏書豐富的圖書館裡看自己喜歡的書,也可以呆在宿舍裡無所事事……一切都看我們自己怎麼安排。

  時間過得可真快,當我什麼都還沒有明白時,這學期卻快要過去了;從爸媽送我到這裡的那天起到現在,真的過得很快,就這樣大學的八分之一結束了。漸漸地我好像明白了許多,在大學不能太頹廢,應該抓住每分每秒來充實自己。

  大學是一個自由發展的地方,這裡沒有老師的叮囑,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獨立解決,大學生們可以在這裡盡情的表現自己。

  大一學習緊張,課程擁擠,是我不得不對生活產生抱怨,甚至叛逆;雖然在學習上沒有找到好方法,然而在這段時間學會了獨立,學會了人際交往,從中也懂得了許多道理。總之一個學期我成長了許多。

  以後,我要更好的規劃,勞逸結合,定好長遠的目標,然後用小目標來作為里程碑,一步一步地完成每一個小目標,逐步與大目標拉近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