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創新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創新心得體會900字(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創新心得體會1
中國漢字承載著6000多年來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無價的瑰寶。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她以頑強鮮活的生命力,在求變求新中始終保持著自己的表意文字特點。如何讓這一瑰寶得以傳承呢?這裡我想可以套用一句“應從娃娃抓起”。對於處於黃金教育階段的6歲孩童其意義更是非比尋常。那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該如何去面對“識字”這份責任呢?
對於已認字的成人來說談起這話題似乎不足為奇,而對於一個小學教育來說,識字教學卻顯得極其重要。全國投入的研究歷時幾十年、方法也有十多種,效果也利弊兼有,講究也特別多。當然老法子教教也行,但在創新精神領導人們的今天,不有所完善有所繼承有所突破,總也顯的守舊了一點。
“創新”是時代的主題,識字教學上的“創新”就是把枯燥無味、抽象、難於理解、難於認識的漢字,變成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生本”環境中掌握知識,掌握漢字規律,減輕學生負擔,培養創新能力,保持們強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慾的一種教學方法。
針對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唱好跳,思維活躍的年齡特徵,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利用兒童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蘊涵的創新因素,把快樂引進課堂,讓孩子們透過積極參與,深切感受到有趣遊戲的快樂,思維創新的快樂,互相幫助的快樂,獲得成功的快樂……在教學實踐中,為了讓學生能在短期內識記大量生字,掃清認讀障礙,提前閱讀寫作,更為了讓孩子們“人生識字聰明始”,我借鑑和創造了許多“創新識字”的方法,力爭營造出一種自主、協作、創新的新型課堂教學情境,寓教於樂。
教學創新心得體會2
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因其呆板、僵滯而早已明日黃花。必須不斷地探索並採用符合中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強調師生共同活動克服教師為中心的傾向,激發學生的情感和興致,變封閉型教學為開放型教學,從而使雙方真正領略愉快教學的美學價值。在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並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一)辯論賽。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原理分析實際的能力,辯證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讓學生在辯論中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觀點。如大學生該不該應聘豬肉佬?英王室是否應退出歷史舞臺等。
(二)專題討論。活動的目的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透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基本原理分析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結合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熱點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共同探討,發表自己的看法。老師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經濟、哲學、政治、文化的基本原理分析。師生雙方透過平等探討、暢所欲言、溝通思想,從而就某一問題達成正確認識,澄清模糊認識?糾正錯誤認識。如在學因果聯絡的時候,我組織學生開展了“克隆技術將會把人類帶往何處”,讓學生在對克隆技術利弊的分析中,潛移默化的樹立了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和把握因果聯絡,提高活動的預見性,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三)組織學生制定理財方案。活動目的:讓學生運用高一經濟生活所學的股票、債券、儲蓄等知識,結合家庭經濟收入或個人零用錢制定一個理財方案,培養學生運用經濟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學們回家後和家長商量如何把家裡的經濟收入進行最有效的投資,每一種投資方式的有缺點是什麼。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許多家長改變了對政治課的傳統看法,一直認為這些活動非常好。?
(四)開闢“時事論壇”,高一高二每堂課5分鐘。透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基本原理分析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由學生自己準備和主持,要求運用所學經濟學、哲學原理分析同學們關注的社會熱點現象如:南海問題、烏克蘭問題、俄美歐關係中美關係、中日關係、中東和平程序、三農問題、經濟結構調整、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就業觀等。
二、質疑導思 啟用思維
思想政治課教材中有許多看似淺顯明白的道理,學生未真正領會。教師可以用恰當的“問題”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使他們於“無疑”處生“疑難”,產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維向新的廣度和深度發展。當然?教師的“問題”要提得準確,有一定的難度,又能使學生感興趣。例如選修課中《美國兩黨制》藉助多媒體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資源而設計的三道邏輯性較強的思考題:
(1)為什麼每個總統競選者都需要“廣籌資金”?
(2)為什麼有人願為競選捐錢?
(3)材料中反映出,在資本主義民主政治中“錢”“和權"的關係是怎樣的?
引發學生思維的振動和共鳴,進而非常順利理解知識並進行推理出新的知識點,同時努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互動性較強,難能可貴的是學生能提出有深度的觀點,衍生新的知識點和再現原有知識,使課堂提升到一個高度。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教師要不斷進步,就要不斷反思、反省。我們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發現問題,不斷改進,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名政治教師,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而透過教學研討、專題研究等形式,促進我們的專業成長,更讓我們在教學中有了更深的反思,從而不斷探索,力爭使自己的教學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教學創新心得體會3
連綿秋雨擋不住學習的熱情,颯颯金風迎來了收穫的序曲。9月15、16兩天,我和十餘位教育同仁共赴鄭州,參加了“聚焦核心素養,呈現統編教材實踐”名師創新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聆聽了薛法根、魏星、李偉忠等全國著名特級老師的課堂教學及講座,收穫滿滿,受益多多。
抓好關鍵問題,精彩句式反覆練習
這是李偉忠老師講授《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時帶給我的最真切的感受。李老師講到“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這句話時,讓學生反覆讀,同時,要求他們聯絡生活實際,將原句變換成“的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的花。”這樣的句式,讓學生改寫。有孩子寫的是:“長長的絲瓜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黃色的大花。”有的孩子寫的是:“彎彎的牽牛花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蘭色的小花。”孩子們在舉一反三的練習中,既體會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也掌握了語言表達的技巧。很長時間以來,我們的語文課習慣了老師的分析,少了孩子的練習,於是語文課堂成了老師的一言堂,老師喋喋不休,學生昏昏欲睡,課堂瞭然無趣。李老師的課堂,讓我們感受到:只有讓孩子參與其中,課堂才更生動。
引導孩子主動思考,主動發現問題
哪怕他們提出的問題並不理想。這是黃國才老師的課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黃老師講授的是《“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在人教版五年級的教材中,這篇文章是一組人物描寫中的一篇,主要從人物肖像、語言等方面刻畫了王熙鳳乖巧機靈、聰明能幹、有權有勢、善於逢迎等性格特點。黃老師一上課就能孩子普及了很多“紅學”知識,包括相關考證,對於那些愛讀書的孩子來說,這些講述真的很有趣味,但如果對《紅樓夢》不太瞭解,可能聽來也是一頭霧水。在設計問題時,黃老師的問題是:“看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結果出現了短時間的冷場,接著有學生提出了問題,但都被黃老師否定——要麼太簡單,要麼被認為沒價值。黃老師一直強調,課堂教學要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學生思考。可是,學生往往達不到我們期待的高度。讓學生主動提問題,學生提問的多半是很簡單的或者沒什麼價值的。正因如此,我們往往懶得給他們提問題的時間,而是直接把我們認為“有價值”的問題拋給他們。可是這樣以來,孩子們越來越缺乏批判精神,卻來越不會思考。我的想法是:即使學生最初提出的問題沒意義也要鼓勵他們多思考,一點一點慢慢引導,強化訓練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那怕他們最初提出的問題真的毫無意義。如果孩子的問題已經很完美,又能給出完美解答,那要我們老師做什麼呢?
讓孩子慢慢長大。這是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的課帶給我的啟示。薛老師給大家帶來的課是二年級的《風娃娃》,他的課不急不徐,不故作姿態,透過一遍一遍的指導朗讀,到最後達到了讓學生嘗試複述課文、改編故事的效果。他講得透徹,學生學得起勁兒。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個小女生怎麼也說不好,薛老師就連續她練習了三遍,至少花了五分鐘的時間。薛老師說,可能有些人會認為,把五分鐘時間用在一個學生身上有點浪費,是對這個孩子而言,她可能受益終身,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她的能力得到了鍛鍊,自信得到了提升。你這一節課用五分鐘的時間你關注了這個學生,下一節課可以花幾分鐘時間關注另一個需要指導的學生。讓他們一點點進步,一點點長大,到最後你會發現,每一個同學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關注。是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嫩芽,你要為它澆水施肥,守望它,慢慢長大,直至根深蒂,固枝繁葉茂,開花結果。教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葆有耐心,守得初心,才能靜待花開。
姜樹華老師和沈玉芬老師的課,都涉及到了資源整合,講一篇文章的同時關聯到相關的文章,既能拓展孩子們的知識面,又能達到舉一反三的鞏固效果。劉雁華老師講授的寫作課《石榴》更是接地氣,在讓孩子們看過一個範文之後,又讓孩子們透過仔細觀察石榴的顏色、外形,內部結構,並品嚐石榴的味道,進而對《石榴》進行詳細的描寫。每寫其中一個部分,劉老師都找同學展示,且讓同學們評出誰哪拿個詞用得好,哪一句話用的好,並說出好在哪裡。這樣的生動有趣的寫作課,孩子們如何不喜歡?
聆聽名師的授課,查詢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如何指導孩子進行有效的習作練習,如何讓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思想,這都是需要我們不斷摸索的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向名師學習,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向教育專著學習,透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的業務素養,相信我們也能打造屬於自己的完美課堂,讓孩子享受學習的樂趣,並在此過程中,修煉自己,成就自己。
教學創新心得體會4
學習了中心校“嘗試教學法”教學模式後,我受益匪淺。對“嘗試教學法”教學模式得到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嘗試教學法”的好處就在於緊扣了“嘗試”二字,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一波剛落,一波又起,環環相扣,持續推進課堂教學的進展。“嘗試教學法”為改革課堂教學總結出了一條先進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提出了挑戰。從課堂抓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變教師講,學生聽,一言堂,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是引導者參與者,把課堂變成學生學習、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臺。爭取讓“嘗試教學法”教學模式融入每節課。
透過“嘗試教學法”教學模式的學習和探討,我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創新型教師:
創新型的教師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一個富有創新型的教師,心中不該只想著學生的分數,應更多地考慮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創新意識是否得到加強,應更多地為學生今後的生存發展著想,因此創新性的教師要實現以下幾個轉變:
1變傳授知識為培養能力。把培養能力增長才幹作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傳授知識滲透在培養能力,培養方法之中,變知識積累第一,能力培養第二為培養能力第一知識積累第二。
2變封閉的課堂為開放的課堂。開放的教學形式,組織者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地點可以是課堂,也可以是自然社會。
3變教條式,灌注式為“嘗試教學法”教學模式。
二創新性的教師要真正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沒有主體性和自覺性,就不能有創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處理好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的關係,真正發揮學生的創新主體作用。
1、教學中要給與學生的積極評價。教師在教學中要經常採用積極的教學評價手段,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培養。如採用“解疑合探”的這一模式教學,是指透過師生或生生互動的方式檢查自探情況,共同解決自探難以解決的問題,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種,一是提問與評價。操作的辦法是:學困生回答,中等生補充,或中、優等生評價。二是討論。三是講解。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尤其當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提出一些出乎教師意料的問題時,有些教師會不自覺的扼殺學生的創造性。這是不利於激發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興趣的。
2、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難。要學習西峽縣探索了多年的“三疑三探”的教學模式。“疑問疑問,有疑便問”有了疑問,才會思考,才會探索,所以課堂的開始首先要提出問題,用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興趣。發現問題,大膽懷疑,尋根問底是創造的開端,也是創新性人才的重要品德。
3、真正把時間還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創新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有些知識學生透過獨立或合作是完全能夠解決的,因此教師在課堂和課後都應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發現,去創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三講三不講”。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獨立學習,思考。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轉變為主動的學習。
教學創新心得體會5
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動物的生存與人的生活都是生命活動的存在方式,但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人的生活是一種不斷地創造新的意義和價值的高階生命活動。因此,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實現課堂教學的重建,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活力,要求我們必須關注教育主體的生活質量、生命價值和意義,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教師與學生進行不斷髮現和創新的過程,在發現和創新的過程中去展示個體生命的靈動與飛揚。“創新所帶給人的精神愉悅是任何物質享受和感官享樂所無法比擬的,那是燦爛的生命之花最深沉、最輝煌、最汪洋恣意的綻放。從某種意義上說,創新是自我實現最高的表現形式。教育作為人道主義的事業,理所當然應該關注個人生命質量的提升。”
(一)課堂教學是教師不斷透過創新而實現自我生命價值的過程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職責主要定位在知識的講授和傳遞,就像是把知識從一個倉庫搬運到另一個倉庫,這樣一來,教師就變成了知識的“搬運工”,他們的職業活動變成了一種單調乏味、簡單重複的機械“操作”,淪為了只是按照固有程式機械執行、缺乏創新意識的“教書匠”。在這種單調乏味的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體驗不到自己職業生活的快樂、幸福,更感受不到自己的生命價值和生命意義。
馬克思曾經說過:“能給人以尊嚴的只有這樣的職業,在從事這種職業時我們不是作為奴隸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領域內獨立地進行創造。”對於教師而言,課堂教學從根本上來講是教師不斷進行創新和超越、體驗生命律動以及實現自我生命價值和意義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實現從“教書匠”向發展型、反思型和創新型教師的轉變,把研究和反思作為自己的專業成長與發展的基本方式,透過自由而富有創新性地對課堂教學進行積極探索和深刻反省,不斷地確認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師的生命價值和生命意義在這種創造性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得以體現,從而使自己的職業生活煥發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他們不只是在教和學,他們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湧動和成長;只有在這樣的課堂,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才不只是與科學,而且是與哲學、藝術相關,才會體現出育人的本質和實現育人的功能。”
(二)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一個教師能否形成獨特教學風格的關鍵因素。一名優秀教師與其他教師的區別就在於他具有高超的教學藝術和獨特的教學風格,在根本上是因為他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一個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師,是不可能形成高超的教學藝術和獨特的教學風格的。
所謂教學風格,是指教師在長期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個性特徵的教學觀點、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的獨特結合與表現。教學風格是教師的個性特徵在課堂教學中的全面反映,是教師在教學藝術上成熟的標誌,也是一名優秀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而且,教師的教學風格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個性品質的發展,沒有自己獨特教學風格的教師,也難以培養出富有個性品質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