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學生德育心得體會(精選5篇)

學生德育心得體會

學生德育心得體會(精選5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德育課心得體會2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德育心得體會1

  最近幾年,我們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了德育與社會實踐基地的結合。讓學生定期在村裡規定的德育基地體驗情感,培養學生從小養成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品德。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的良好時機。我們帶領學生向村裡的五保戶、老復員軍人敬獻禮物,與老人共賀節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快樂,體會到了老年生活的豐富多彩。很多同學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錢,買來禮物送給這些爺爺奶奶。孩子們說我們自己少吃點、少玩點,為爺爺奶奶做點什麼是我們最大的快樂。爺爺奶奶們開心,我們就開心,爺爺奶奶幸福,我們就幸福。老人節那天六年級的劉傑同學寫下了自己的心得體會:“今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我和同學們與村裡的五保戶、老軍人共賀節日。當我想爺爺奶奶們獻上禮物時,他們笑了,笑得那樣開心。望著他們那菊花般的臉,我不知說什麼好,淚水奪眶而出。我知道這是幸福的淚,因為老人們幸福了,我也幸福了。”從孩子們的話中,我們再一次體會到對學生們進行尊老、愛老教育是多麼重要。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傳統美德需要他們發揚光大。因此,從小培養學生的好品德尤為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們還讓學生參加勞動,為老人種一棵菜、澆一瓢水、燒一次火、端一次洗腳水,讓學生感受到敬老的快樂。

  透過德育基地教育,使學生們轉變了觀念。

  學生德育心得體會2

  1月5日至9日,與我區的幾十位德育副校長一起,參加了由華南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培訓與研究院組織的德育副校長培訓。在這幾天的集中培訓,讓我能在快樂中收穫著,並我對學校的德育進行了很多的思考,下面談一談我在思考中的幾點感受較深的體會:

  我校現在的德育工作比較落後,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系統的計劃,更談不上德育特色,透過這幾天的專家引領、參觀學習、學員的交流,認識到確實要對我校的德育工作深入分析、認真規劃,然後認真開展紮實有效的德育工作,讓我校能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小公民。

  參加這次學習之前,對如何在我校開展系統有效的德育活動,還是找不準方向,在聽了劉樹謙教授的講座後,讓我校以後的德育工作有了前進的方向。

  雖然這幾天的學習讓我有了在德育工作中前進的動力和方向,但要實現目標還有許許多多的工作要做,例如制定周詳合理的方案、計劃,師資的培訓、氛圍的佈置等等。雖然過程是艱辛的,但如果能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公民,我也願意為之而努力。

  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的接班人,這是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心願,但上級對學校工作的評價,還是主要停留在“高分為王”的指揮棒中,雖然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對提高教學質量有一定促進作用,但總比不上透過超量作業,透過反覆“磨練”出來的教學質量高。既然上級評價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主要看教學質量,那又如何讓全體老師都能積極投入到德育工作中去呢?我校的德育工作真的能順利地走下去嗎?

  學生德育心得體會3

  作為班主任,在平時與學生頻繁的接觸中,稍有一些體會。我覺得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是無處不在的,不只是在學習上、思想上,也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中。在學校,我經常深入到學生中,關心他們的飲食、衛生、安全。我深知,只有不斷接近與學生的距離,闖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更容易給學生創造學到更多東西的機會,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根據不同層次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揚長避短,不失時機地消除學生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學生純淨的靈魂。有一些在學習上或思想上比較落後的同學也就是很多人稱之為“差生”、“後進生”。這些特殊群體,往往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和我的感情最為融洽。因為,我在他們身上所發的時間和精力最多,注入的關心和愛最多。我的腦海中深深記著陶行知老先生的告誡——“人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當然,對學生的愛也不能是溺愛,特別是對那些學習較好的“優秀學生”,這些學生往往成績優秀,思維活躍,自我感覺良好,有時候一些同學不能很好的珍惜,有一種優越感,甚至於輕視其它同學,對這些同學流露的點滴不好的傾向,我並沒有簡單處理,聽之任之,網開一面。“教不嚴,師之惰”,我不時會對這些現象敲一敲警鐘,以慈父般的愛來嚴格要求,使他們克服自身弱點,不斷進步。

  學生德育心得體會4

  認真學習了學校領導的講座之後,我對什麼是德育實踐活動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德育實踐活動課的開設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德育實踐活動並不神秘,德育實踐活動課也沒那麼難上。關鍵是認識問題,定位問題,認識對了,定位準了,很多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實踐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德育實踐活動不是教學層面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而是課程層面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德育實踐活動課程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侷限,在活動時空上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領域延伸。

  如果只是組織大量的活動而沒有有效的管理與引導,將是雜亂無章的、無序的、低效的,所以要進行統籌規劃。家長和社會的理解和支援,也是德育實踐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對社會、家長的宣傳工作。利用有關媒體、家長學校、家長會,廣泛宣傳德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導社會和家長了解德育實踐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對學科課程的學習,反而會因為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學會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有益於學科課程的學習,從而重視這門課程,配合學校開好這門課程。

  學生德育心得體會5

  早晨早早的就從被我爬起來,因為今天學校組織我們秋遊到德育基地。

  經過一個小時的車程,終於到了目的地——德育基地。

  我們下了車後,接待我們的教官領著我們去了休息處,休息完畢後,即刻帶我們去進行第一個專案——爬山。

  我們沿著凹凸不平的山路,來到了山腳下。我自己行不行的啊,對於我們這種嬌生慣養的溫室花朵來說,這真可謂“萬丈雲梯”呀,我心裡默默地想到。

  但無可奈何,我只能硬著頭皮向上爬了。還沒爬到半山腰,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望望上面,有幾位同學差幾步就到了。哼,其他同學能爬上去,我幹嗎不行,我艱辛的往上爬。終於登上“萬丈雲梯”了,我的心情不比登上世界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心情差。儘管如此但我還是累的氣喘吁吁,兩眼發昏,四肢無力。“哇,好美啊!”一位同學情不自禁地大叫了起來。

  的確,這裡山清水秀,四周都被山包圍著,空氣也非常的新鮮。讓人感覺非常的舒服,可以讓人忘記所有的煩惱。恩,我爬得那麼辛苦,一看到這麼美風景,剛剛的累就覺得是應該的。接著我們進行了許多活動:跨越深溝、腳踏千秋、獨木橋、鐵索橋等。

  最後教官還帶我們去騎馬,可惜只選4位同學去,哎,我沒被選到。看,陳敏和鄭澤炯爬上去了,另兩位教官牽著馬,帶他們圍著圈走了兩圈,雖然這次沒輪到我,但看著同學那股高興,自己也不免高興起來。

  這次秋遊,讓我們放鬆了心情,我鍛鍊了我們的自主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