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數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1
新課程以來,老師們通常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且似乎每一節課都要用。公開課更是如此。我在平時上課時也採用這種方法,有時候效果並不理想。新課程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各種形式的小組合作學習應運而生,有力地促進了學習方式的改變。但小組合作學習如果運用不當,則可能流於形式,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直接影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我認為在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選拔並培養小組長至關重要
俗話說:“鳥無頭不飛,兵無將不勇。”沒有組長的組織和指揮,學習小組只是徒有其名,學生或盲目行動,或遲疑不動,根本無合作可言。況且學生自制力很差,貪玩好動,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就會導致課堂組織紀律散亂,教學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為了能有效地進行合作交流,選拔並培養小組長就顯得至關重要。
首先,確定智力水平良好、發言積極、操作能力較強、表現慾望強烈的學生當學習小組的組長。其次,對組長進行有效的培訓:第一,督促組長積極主動地組織合作交流,使組員養成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培養合作意識;第二,指導組長組織合作交流時,要先進行有序地安排,如鼓勵組員大膽發言,讓會說的先說,不會說的先聽後說,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第三,指導組長在交流過程中進行靈活協調,如對於回答正確的同學報以掌聲,當出現意見分歧時,組長應問個為什麼,請組員說出理由,當出現冷場現象時,組長應帶頭先發言,起表率作用;第四,指導組長善於收集組員在交流中對同一道題目所作出的不同解答,並及時準確地向老師彙報。從而培養組長的組織、安排、協調、歸納能力,促進合作交流的有效進行。
二、教師的示範作用不可缺
要在他們大腦中建立起合作學習的概念,教師必須事先做好示範。如在教學“機率”時,我先叫幾個同學作為幫手在講臺上演示,使整個操作過程和步驟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種模式,給學生導個向,最後才放手讓學生自由動手操作。這樣由於教師示範在先,學生合作起來才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三、選擇恰當時機,是有效交流的保證
小組合作交流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形式,但是,並非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合作交流,而要選擇恰當的時機,才能保證交流的有效進行。一般說來,動手操作時,進行小組合作,使組員養成一種與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質,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做組詞、造句的練習時進行合作交流,能拓寬學生的思路。新教材有很多開放性的題目,其答案多樣化,而學生考慮問題比較單一,往往想不到多種答案,這時採用小組合作交流,學生間互相激勵,互相促進,在這種合作氛圍下迸發出創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從而拓展了思維,同時也培養了向別人學習的好習慣。
小組合作是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很重要的理念,但我們在教學中往往都誤會了小組合作,認為小組合作是讓課堂活起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但各位老師們你們是否看到,我們所組織的小組合作除了製造了氣氛外,學生學習的效率如何?學生是否真的體現了合作精神?我看,很多時候都沒達到我們的目的。所以我覺得小組合作不能濫用,要慎用。這次小組合作,我們一定要考慮以下問題:1、要小組合作的內容一定是一個人無法完成,或者不能比較快的完成的,需要多人合作才能提高效率的活動。2、小組裡的分工一定要明確。3、一定要有足夠時間必去討論、分析、總結。所以我認為,一節課中最多不多於一次的小組合作就足夠了,我寧願費長一點的時間完成一次小組活動,總比搞多次的形式小組活動好得多。以上是我的一點愚見,請各位多多指教。
小組討論作為教學過程中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重要一環,很快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推廣,這無疑是構建新型課堂邁出的堅實的一步,但在學生討論時,我們往往又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教師如釋重負,或立於講臺自顧自看教材,間或掃視一下正在討論的學生;或走下講臺若無其事地在教室中轉一圈,隨後宣佈討論結束,教學進入下一個環節。這種“學生討論,教師旁觀”的情況顯然與新課程標準的精神相悖。那麼,在此階段,教師究竟應該忙些啥?
首先要端正一種認識,即放手讓學生自學、討論不等於放任自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教學的每一個具體環節,教師都是學生的促進者,要始終以參與者、支持者、引導者的身份出現。換言之,不管教學進行到哪一步,教師都應為學生素質的提高、能力的發展全面服務,課堂應是師生交流溝通的橋樑和紐帶。
其次再說說學生討論時教師作用的發揮。教師要把自己當成小組中的一員,以平等的身份參與討論,在討論時巧妙引導,把討論引向高潮:當學生性格內向或擔心同學嘲笑,不願開口時,給予及時鼓勵,增強其信心;當問題難度大,小組成員一籌莫展、出現冷場時,給予點撥誘導,促其茅塞頓開、靈感突現;當雙方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局面處於僵持狀態時,給予巧妙化解;當學生討論時淺嘗輒止或出現明顯破綻時,給予提示、糾正。教師猶如辛勤的巡邏兵,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哪裡遇到困難就迅速援助哪裡,適時引導,促使討論高潮迭起,精彩呈現。
另一方面,教師在參與討論同學生直接交流過程中,還應對學生的觀點看法進行梳理歸納,做到心中有數,哪些問題學生的看法基本一致,哪些問題分歧較大,原因是什麼,哪些問題學生理解過於膚淺、討論意猶未盡,哪些問題學生普遍感到難於理解。這樣在全班交流時對不同問題就可區別對待,有所側重,或一帶而過,或組織激烈辯論,或啟發互相補充,或精心講解,讓學生在充分討論後,得到每個問題的合理答案,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效益。
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也是具有教育藝術性的問題:教師的善於觀察主要體現在:一要關於觀察學生的眼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他們的眼神中我們可看得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投入的程度,學習的興趣如何,等;二是要關注全體,不能只觀察少數好學生的積極表現,還要關注中下層學生在學習過程的表現如何,並及時採取調控措施;三要做到在觀察中發現預設中沒有考慮到而生成出來的精彩瞬間。
現在的課堂演繹著的故事是:學生是主角,教師是導演。給以學生說話的時間也應足夠,教師更多方面在於傾聽。傾聽決不是簡單地聽著,然後隨意點點頭,或隨意反饋:“你真棒,請坐下”的那種。而是要求聽者必須集中精神,在聽的時候,及時整理聽到的資訊,並在第一時間給予對方的最有效反饋與引導。
觀察課堂上學生的表現,這應該是教師上好課的最基本條件:眼觀六路,耳聞八方。也就是常說的組織教學。
尊重從傾聽開始。教師傾聽學生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為他們營造一個安全、寬鬆的心理環境。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傾聽什麼?李政濤老師在《傾聽著的教育》一文中寫得很細緻:要傾聽學生的慾望和需求;傾聽學生的情感;傾聽學生的思想;傾聽學生的疾病;傾聽學生的差異與區別,傾聽學生與他人的關係。
我認為一位老師要想真正意義上的傾聽學生的發言,觀察學生的表情。
首先,老師要懂得學生的心理,瞭解學生平時的行為習慣以及產生這些習慣的原因。因為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你才能理解,聽懂學生的發言。
其次,你才能從他們細微的表情變化中看出端倪。
剛才我所說的是那些帶班的老師。對於那些需要用別人的學生上課的老師,那麼不僅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更要在上課前充分預設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的發言,可能出現的各種學習效果。以上我所說的內容,是結合自己帶班經驗的總結,未必適合其他老師。
互相傾聽是互相學習的基礎。傾聽這一行為,是讓學生成為學生的最重要的行為。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擅長傾聽的兒童。因此,形成互相傾聽的教室環境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要自始至終地保持專心專意地、鄭重其事地聽取每個學生髮言的態度。只“傾聽”學生的說話內容再加以解說、補充、評論,表面上看是尊重學生,實際上是站在學生的上面俯視學生、審視學生,並不能與學生真正產生共鳴。教師應站在與學生同一個高度“傾聽”,除了聽內容,還要聽心聲、心情。這樣的“傾聽”才是比較全面的。
初中數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2
今年暑期有幸參加了市數學骨幹教師培訓班的學習,有了一些收穫:
一、新教材的釋疑
面對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我自己有著太多的疑惑,而南京市教研室員朱宇輝老師案例的形式向我們全面詮釋了新教材的特點,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而要想真正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沒有一定的觀念更新是很難實現的。
在實施課堂教學時,不能僅僅滿足於將書本上的有限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年齡特點來認真研究,探討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出發來組織和實施自己的課堂教學,同時要遵循教育活動的規律,充分注意學生的“差異性”,充分發揮學生潛在的能力,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個人成長的引領
美女特級魏潔老師的個人成長經歷,特級教師王凌給我們看他的備課筆記,張勇成老師結合自身的成長給我們做的講座等等,為我們教師的健康成長又一次指明瞭方向。還記得宋濤老師的那幾句“不推諉責任、不獨享成果”“學會拒絕、學會放棄”“提高工作品質”猶如醍醐灌頂,教會了我如何在工作中懂得舍取。只要你願意,你總歸能看到前面的希望!
三、教育觀念的更新
此次培訓班的學員來自教學各條線。透過集中理論學習,使我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現代教育觀、學生觀和學習觀,在教學活動中遵循客觀規律、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我第一次聽到案例教學,開始感到茫然無緒,現在慢慢從一團亂麻中理出了一個分析課堂教學的頭緒。我們以前評課總是在關注教師的設計和講授,而很少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參與度,更很少體察學生的情感和需求,賁友林老師“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使我知道要學會聆聽學生的心聲,尊重學生的需求。
改變了對學生一貫的只有終結性評價的模式;突出了發展性評價和即時性評價;從而使自己變原來只關心學生的成績而忽視學生學習過程的探究為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探究,真正體現教學評價的過程性。
初中數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3
“我曾領略一種高尚情懷,讓我久久不能忘懷”,這是很多人對這期教師培訓的感受。培訓已過九天,可大家卻念念不忘,很多人用四個字來形容這次培訓的感受,那就是受益匪淺。透過培訓我們感受到了大家的風采,體會到了數學教學的真諦,領悟到了人生的哲理。在新教改實施以來,我們心中有許多困惑,透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們茅塞頓開,聽著專家們的討論,觀摩優秀教師們的教學,我們如沐春風,在這裡,透過總結回顧培訓的點滴。
1、教育理念的改變。透過培訓,使我認識到傳統教學的一言堂要摒棄,課堂教學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起主導作用,要引導學生動起來,教師提出問題,要讓學生去分析,去探討,去解決問題;教師“一桶水”的理念已不能滿足職業要求,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新教育教學理念,努力使自己向“學者型,鑽研性”的教師靠攏。透過集中理論學習,使我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明晰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最佳化課程改革、調整課程門類,更新課程內容、改革課程管理體制和考試評價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課程標準應當是一個基本的標準,是絕大多數學生透過努力能夠達到的;現代化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選拔教育,其課改內容和要求應該是基礎的、有限的和具有發展性的;學校教育不是終結性教育,其課改要給學生全面而豐富的發展留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應有利於學生自主、多樣、持續地發展。透過學習瞭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現代教育觀、學生觀和學習觀,在教學活動中遵循客觀規律、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
2、重視設計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基礎知識的傳授,更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在備好課的同時,根據教材和學生的需要設計好課堂,如先解決什麼,後解決什麼呢,以什麼方式解決,如何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活躍起來等,這些問題,在以前的課堂教學是不太考慮的,透過這次培訓,我明白了設計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感到以前教學的不足和改進的方向。
3.給學生創設自由發展平臺。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突顯其個性發展,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教師要透過課堂教學,創設情景,給學生提供一個思維,創新的平臺;透過選修課的教學,使學生的興趣,個性等得到發展,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作好鋪墊。這也是培訓學習給我的啟示。
4、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這樣的培訓非常及時,平時忙於教學,很少有機會靜下心來讀書,來到這裡一下子聽了那麼多課,看了那麼多書,記了厚厚的筆記,回去還得慢慢消化。使我們對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看得遠,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一學期的學習,使我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開展教研活動的方式更加明確;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培訓只是一個手段,培訓只是一個開端,對於培訓給予的清泉,我要讓它細水長流。我明白,做一個數學教師,有無盡的責任教育。本次培訓填補了我的許多空白,將會使我的人生教育煥發出新的生機。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寫在紙上的是思想的足跡,化作動力的是思想的延伸,我們得到的是人格的提升、生命的昇華,願“一片金色的回憶,一份永久的紀念”成為我重新跋涉的新起點。
初中數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4
本次數學班培訓,內容安排豐富多彩。既有專家講座,又有互動交流。透過理論與實踐的培訓,對我來說,受益頗多。從專家的講座報告中,我領略了數學最前沿的理論,怎樣才能成為研究型的教師。透過本次學習活動給我很大的啟示。
一數學教師應有的教學方式: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在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同時,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形式多樣,經常開展講座交流和合作學習,讓大家共同提高。
二學生應有的學習方式:
在基礎教育改革下,學生學習方式開始逐步多樣化,學生在學習中能樂於探究、主動參與,勤於動手。活動性作業比書面作業有增多,讓學生學習更輕鬆、更喜歡上學,對學習更有興趣和積極性。
三新課改下的評價方式:
評價方式更多地採取諸如觀察、面談、調查、作品展示、專案活動報告等開放的及多樣化的方式,而不僅僅依靠筆試的結果;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現狀、潛力和發展趨勢。
透過本次的學習,我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反思教學,如何進行同伴互助,怎樣從一個單純的教書匠轉變成一個“經驗型”的教師等等。這些理論對我來說很是及時,有了這些先進的理論,才能得出有效的實踐。正如專家所說:高標準要求自己,高水平引領學生,高境界體現價值,真正落實“根”的教育。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從以往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得失。
第二,學習。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是提高自我素養的良好基奠,知識是財富,人生旅程是財富,教學經驗、過程與感悟更是財富。
第三,交流。他人直言不諱的意見與建議可能是發現不足、認識“廬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徑。要聽真言,要想聽真言,更要會聽真言,久而久之對我大有裨益。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透過本次培訓使我深有感觸: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透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用自己學來的知識豐富自己的數學課堂教學,最佳化自己的課堂教學,創出自己的教學特點。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我的最終目標。
初中數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5
10月21下午,晉江市初中數學教師一行100餘人到達莆田市第九中學和哲理中學進行了為期七天的封閉性培訓,在這七天的時間裡,共舉行了16節課的同課異構和6場專家講座,在此期間,我從授課教師和專家講座中學到許多數學經驗,也針對自身的一些不足進行了反思和改進,現總結如下:
一、教師要學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明確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觀念,提倡教師依據課程標準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什麼,是教學的材料,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工具。教學實際不同,教學的目標有別,教學中使用的材料就不可能完全相同。教師應根據大綱要求,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自主地選擇、組織適合自己需要的教學材料,而不能過分依賴手中現成的課本。
教師應當潛心研究教材,瞭解教材的編寫特點和意圖,分析教材的優勢和弱點,認認真真地用好教材,充分發揮教材的積極作用。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就要從實際出發,取教材之長、補教材之短,“自編”適合自己教學需要的教材。
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教師自己必須首先學會客觀求實地看待教材,自主創新地選擇、組織和使用教材。
在這一期學科核心素養的同課異構中,十六位教師均能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於學生的實際情況,自編情景引入、例題和練習題,跟好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同課異構教研模式更能促進教師全面發展
為了準備莆田市的這一節同課異構課,我校數學組進行了專題磨課,在教研活動中,各位組員各抒己見,深入研討,立足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聽課結束後的交流會上,所有與會老師都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與想法。透過交流、評議、對比分析、同伴互助和專業引領,推動教師積極開展教學反思。透過同課異構,讓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課風格,在鑑賞中尋找差異,在比較中學習特性,讓老師們從“異構”中領悟到許多有價值的東西。
此次“同課異構”聯合教研活動的開展,促進課堂優勢互補,拓寬了老師們的視野,使老師在比較、反思和研討的過程中,思維得以碰撞,靈感得以激發。透過觀摩學習,有利於老師們借鑑別人的長處,不斷在實踐中探索,不斷總結,不斷改進課堂教學。
三、一線教師應隨時關注中考改革新動向,做到與時俱進
首先,從考試科目到考試形式都發生了比較大的改變,考試學科從九個學科到十個學科的轉變,體育作為中考考試學科進入了總分的計算,考試形式也將從10科舉行學業考試,變成語數英學科450分,政治、歷史、地理、物理、生物、化學折算成310分,再加體育40分,總分為800分;其次,中考考試評價也將發生了較大程度的改變,一是完善綜合素質評價是本次中考改革的一大重任,從20xx年秋季新生開始,20xx屆將建立一個“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招生錄取模式;二是克服高中招生唯分數論的弊端,改革後將考試科目分為必考學科、選考學科和體育考試,真正發揮綜合素質評價的作用。
四、作為一名教師,應立足校情開展課題研究提升教學質量
錢偉長先生曾經說過:如果你不教書,就不是老師;如果你不研究,就不是好老師。因此,教師要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一是教師要轉變觀念,認清開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曾經,我和大多數一線教師一樣,也非常害怕做課題。覺得教育科研與我無關,覺得這是專業的教育科研人員的事。雖然也嘗試著在做一些課題,但更多時候是為了完成一些“任務”、為了評職稱,有些“被逼無奈”。其實,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會歷史時期對教師素質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發展的有效途徑,是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線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教師要明確定位,立足校情開展教育科研的課題。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教師怕做課題,是因為感到教育科研無從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該幹些什麼,找不到課題的切入點在哪裡。我們進行教育科研必須結合自身的特點,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我們開展教育研究的問題或者方向應該來源於自己或初中教育教學工作之中,比較具體的應用性問題。我們可以梳理一下目前學校的各項活動中、班級的管理,課程開發等是否有值得關注的點。
三是教師要進一步梳理開展教育科研的過程、內容與方法,找到課題研究的門路。完成了選題,明確了研究的方向,那麼接下來該怎樣制訂課題實施計劃、撰寫開題報告?怎樣實施課題,進行過程管理哪?我們要進一步去認真學習,從而讓我清晰了開展課題我該做些什麼、怎麼做,找到了做課題的門路,為我今後開展教育科研指明瞭方向。
四是教師要理清思路,明確教育科研論文的寫作要求。一直以來,研究論文的寫作是教師的薄弱環節,有很多想法,但是寫起來總是感覺不到位、不清晰。而陳清華院長從選題,如何進行課題立項申報,說課題,怎樣“做”課題,寫課題,評課題等方面進行講解,讓我收穫頗多。透過這次的學習和培訓使我清晰地認識到,要使自己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教科能力,從實踐中汲取營養,以更新教育理念,活化教育內容,實現教育科研的不斷深入與自己專業的持續成長。而我也會將這次學習當作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學研究水平的契機,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養,在成為研究型教師的道路上不斷探索。
五、立足課堂,以生為本,逐步提升學生學科素養
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就是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的思維分析世界,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任何“學科素養”的形成都以“核心素養”為背景、底色。任何學科的學習,學習者只要有積極的態度、濃厚的興趣以及不屑的鑽研精神,知識和能力的獲得不僅沒有太大問題,還會有獨特的發現。換句話說,對於基礎教育而言,積極的學習態度、進取心、抗挫力,應該比知識教學、能力訓練更重要。我覺得:
一、教學過程要從激發學生自發學習的興趣和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數學,讓學生養成學習的好習慣。教師只是配合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而發揮作用。這一教學思想雖然在上學時已經瞭解,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常常因為找不到出口而難於落實,學習了核心素養之後不僅從思想上,更從“從學出發”為抓手,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
二、課堂教學要從“片面教授”提升為“全面發展”,應以傳播數學知識和數學文化素養為出發點,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用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和良好習慣,這些對學生是終身受益的,因為以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最終落腳點。透過數學文化的學習激發數學學習興趣和數學學習的認同感。數學學科本身就是一個基礎學科,其根本的目的不是訓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計算技巧,而是培養學生的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
三、教學成長要從經驗積累上升為科學研究。事物的發展過程就是螺旋式上升的不斷完善進步的過程,數學學習尤其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這使我認識到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要多問多學多積累,並要勤於筆耕,善於思考,將教學研究的作用充分發揮,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學科素養的形成始終滲透人的“核心素養”的培育。學科教學必須要讓教學環境充滿人性與道德的關懷,學科能力才會成為積極情感、態度、價值的能力,即人的素養。
總之,透過本次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訓,在思想方面讓我更加明白教師職業的生命價值、教師工作的特殊意義,實踐方面我會透過研讀課堂教學紀實和點評找到差距,透過這次學習讓我感到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