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小學生日記> 小學生數學日記(通用15篇)

小學生數學日記

小學生數學日記(通用15篇)

  一天即將過去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生數學日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數學日記1

  今天的數學課老師給我們出了一道題,這道題是:有十個點,排成五行,每行四個,怎麼排?題目一出,全班同學都覺得很難,這時老師鼓勵大家開動腦筋……同學們誰也不願服輸了,一個個躍躍欲試。

  過了一會兒,想好了的同學一個、兩個、三個……陸續走到黑板前解答,可是結果都錯了。他們只好灰溜溜地回到座位。我也毫不示弱,冥思苦想。我畫了兩個三角形,正著倒著接起來。可是,看看題目,不對啊。突然,一個同學大聲說:答案是五角星!我在本子上畫畫,果然是的。原來答案這麼簡單,它就在我們身邊啊!正當我恍然大悟的時候,老師又告訴我們還有其它答案。回家後,我繼續思考。我想,十個點,排成五行,每行只能有兩個。要使每行有四個,肯定要重複數。

  可是,怎麼重複呢?我想啊想啊,好累啊!做不出來,怎麼辦?只好找媽媽幫忙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邊畫圖邊想著題目的要求,不斷調整。畫了正整整三頁紙,終於找到了答案!五條線每條線和其它四條都相交,一共有十個交點,每條線上都有四個交點。媽媽說,五角星只是特殊的情況。看著答案,我興奮地想:數學真奇妙啊!我一定把答案告訴同學們!透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小學生數學日記2

  今天下午寫完作業,我和媽媽一起去找小姨。小姨在製藥廠附近開了一間童裝工作室,前兩天她進了很多髮卡和飾品,一直忙得沒時間整理,我去給她幫幫忙。

  我和媽媽15:00從家出發,15:22到達小姨的工作室,路上共計用時22分,休息8分鐘後,15:30我就開始整理了。這些髮卡和飾品,看上去包裝都差不多,要怎麼分類擺放呢?我突然發現在包裝袋上都印著價格,可以按照價格分類呀!髮卡有4.9元的,有6.9元的,有8.9元的,還有12.9元的;飾品有18元的,有28元的,有58元的,還有98元的。我先把髮卡和飾品分成兩大類,再把同類裡價格相同的分到一起,最後用大頭針把它們固定到裝飾牆上,同價格的擺放到一豎排,這樣看上去很整齊,小姨賣貨時,也方便給顧客介紹。17:20裝飾牆已經全部整理好了,共計用時1時50分。我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覺得很有成就感,小姨和媽媽都誇我能幹,小姨還獎勵我一頓美味大餐。19:30我和媽媽回家,19:56到家,路上共計用時26分。

  今天過得很有意義,希望下次還能去給小姨幫忙。

小學生數學日記3

  明天就是我們的返校日了,媽媽讓我把寒假作業認真檢查一遍,看看有漏寫的或者是做錯的沒有。

  我對媽媽說:“語文寒假作業44頁,數學寒假作業44頁,一共88頁,我每分鐘檢查一頁,一共需要88分鐘,一個小時零28分鐘就能檢查完,大約就是一個半小時。”

  媽媽說:“你真是個小小數學迷,隨時都能發現數學問題,很不錯呢。那我就增加點難度給你。”

  我一聽,提起精神來:“我不怕,你給我出題吧。”

  “我兩分鐘檢查一頁,一共需要的多長時間?”

  簡單。那就是要用雙倍的時間來完成了,我立刻回答:“兩分鐘檢查一頁,那麼兩門作業需要88分鐘+88分鐘=176分鐘,你一共需要兩小時56分鐘完成,大約就是三個小時。”

  看看我是不是一個小小數學迷?增加點難度,一起來算算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4

  上課鈴聲響了,數學老師走到教室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長度單位。”老師又問:“你們知道長度單位中有什麼和什麼嗎?”我們異口同聲的回答:“知道,有釐米和米。”然後老師又問:“誰知道釐米和米之間的關係?”我們班沒人知道,老師看見了就說:“1米等於100釐米,而且,釐米是用來量短的物體長度,米是用來量長的物體長度。”老師又叫4位同學用釐米尺來量黑板的長度。

  其中就有我,我們量的精疲力盡才量了一半,終於量完了,我們一個個都報告說:“380釐米。老師拿來米尺,只量了4下就可以了。”老師說:“用釐米尺來量,量得又慢又累而且答案也是不夠準確,較長物體的長度應要用米尺來量。”這節我學到了許多的知識。

小學生數學日記5

  前幾天,我們進行了期中考試。我數學考了96分,雖然算是高分,可我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我那4分丟的太可惜了,錯了些不該錯的。

  不過,我可不是那種會被困難輕易打倒的人!於是,我開始分析丟分的原因。不一會兒,我就找出了3個原因:1、考前沒認真複習。2、考試時太馬虎。3、對於數學問題沒有深入認真的思考。

  有一道題錯得最可惜,是一道判斷題,題目是:正方體的6個面中不可能有長方形。我當時想到了正方形就是特殊的長方形這句話,就把這道題判了錯誤,事實證明我錯了,這題應該是對的。

  還有一題,也是判斷題,題目是:將3克鹽放入100克水中,鹽佔鹽水的100分之3。顯而易見是錯的,可我判的對,我沒有認真仔細想,3克的鹽放入100克水中後,總量應是103,正確的應該是鹽佔鹽水的103分之3.

  考試已經過去了,我應該從其中汲取經驗教訓,我下定決心了,一定要改掉所有的壞毛病,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點評:能認真分析自己考試中的得與失,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也是一種進步。就象你說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向著自己的目標繼續努力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6

  有一天,我們在數學課上學習了怎樣計算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老師說:“三角形和梯形的計算並不難,就是後面有一個除以二。”

  晚上,我回到家做第二天的數學作業,看到有長方形等圖形,我就看也不看的直接寫答案,心想:“反正這些都是我學過的圖形。” 當看到三角形梯形時,為了計算方便,我就把公式和除以二分開寫。寫著寫著,我就心不在焉了。

  第二天,數學老師評講作業,我心想:“老師肯定把我放到的一堆上。”可老師發晚了一大堆作業本,卻沒有我的名字,老師說:“這裡有一個同學,他寫三角形和梯形的答案時,有的除以了二,有的卻沒除以二。”不用說,這肯定就是我的本子啦。後來媽媽看了我的數學作業說:“鳴非,你以後寫三角形和梯形的時候,就把公式和除以二一起寫,不要圖方便。”我聽了媽媽的話,就把公式和除以二一起寫。

  結果第三天,老師說:“熊鳴非同學寫得真好,他的三角型和梯形都除以了二。”我聽了,心裡像吃了蜜糖一樣甜。

  “在計算圖形面積的時候,不除以二的,就不除,要除以二的,就連同公式一起除。”這就是我計算圖形面積的金鑰匙。

小學生數學日記7

  昨天傍晚,我和姥姥去買西瓜。這次我的任務是自己跟瓜農討價還價,買到好吃的西瓜。

  小區門口有一排賣瓜的攤子。我先來到第一家瓜攤前,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獨立買西瓜,我輕輕地問她:“西瓜多少錢?”“7毛。”我心想:西瓜怎麼這麼便宜呀?我就說:“1元錢我買兩個,行不行?”瓜農笑了:“一個都要五、六塊錢呢,你一塊錢就想買兩個?7毛是一斤吶。”“哦。”我覺得特別不好意思。突然,我發現前面有一個瓜攤賣的是黃瓤西瓜,是我最喜歡吃的。“哈哈,這下幫我解圍了!”我立刻拉著姥姥:“姥姥,我們去買黃西瓜吧。”然後,我飛快地跑過去。

  這回,我有點經驗了,我知道瓜農說的7毛錢是什麼意思了!我立刻要去和他討價還價,可姥姥說我不會,她就去買了兩個西瓜,可也只便宜了5毛,也就是6毛5分一斤。

  把西瓜送回家後,我還是不甘心,又自己去了另一個瓜攤。這次,我成功地談好了價錢,我的成績可比姥姥的好多了:原來也是7毛一斤,我砍到6毛5分一斤,挑了一個西瓜,一共是9斤,也就是元),我又順利地談到5.5元,成交。

  這次買瓜收穫可不小啊!

小學生數學日記8

  6月10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中午,我去餐館買了一份盒飯,並特意要了幾雙一次性筷子準備做實驗。 一回到家,想到可以做實驗了,心情真有點激動,但又夾雜著幾絲恐慌,我可不想讓第一個方案剛一出爐就遭到淘汰。為了驗證實驗方案是否正確,我專門測量了筷子的長度(20釐米)、厚度(0.35釐米)和兩端的寬度(分別為1.6釐米、0.8釐米)。由於一次性筷子近似於梯形體,我便利用梯形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來計算筷子的體積,由計算結果可知,一次性筷子體積大約為8.4立方厘米。如果實驗測得的結果和我所計算的結果近似的話,那麼就說明我的實驗是成功的,否則,我就得另想辦法。剛準備動手實驗,一看實驗用具還不夠,所以只好等到明天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9

  今天的數學課上我們學到了年、月、日這一單元,可有趣了。

  第二節課是數學課,清脆的上課鈴過後,我們的胡老師快步走上講臺滿臉微笑地說:“請大家把書翻到46頁,看第一題。”老師問大家:“同學們知道不知道新中國成立是哪一年呢?”同學們齊聲答道:“新中國成立是1949年10月1日”老師說:“同學們真棒,接著聽下一題:申奧成功是哪一年?”同學們都鴉雀無聲都不知道了,老師說:“我來告訴大家,申奧成功是20xx年7月13日”。接著老師詳細的講了一些有關年、月的知識。

  ‘年’有平年和閏年,平年的二月是28天,平年有365天。閏年的二月是29天,閏年有366天。每隔四年閏一次年,要想知道哪一年是不是閏年,要用年數除以400就能算出來,能被除盡的就是閏年,比如:明年是20xx年可以除盡,明年就是閏年。一年的12個月中:一、三、五、七、八、十、臘是大月,每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是小月,每個月有30天,只有二月是28天。

  學了這一課,讓我感受到了古代人們的智慧,數學知識太奧妙了,我要在數學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吸取更多的知識。

小學生數學日記10

  今天我們認識了四邊形,老師教給了我們很多知識點。

  比如,四邊形的特點:

  (1)有四條邊;

  (2)有四個角;

  (3)是封閉圖形;

  (4)長方形是特殊的四邊形,對邊相等;

  (5)正方形是四邊形,四個角都相等,並且四個角都是直角。還有:平行四邊形的特徵,對邊相等並且平行,對角相等;特徵是容易變形。

  有一次我坐公交車,那門一開,人就出來了,門就是按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的特徵做的。

  晚上,我和媽媽去體育場跑步。體育場的周長是400米,媽媽圍著操場跑了十圈,問一共跑了多少米。400個10就是4000米,媽媽一共跑了4000米,可厲害了!

  我們家冬天烤火的桌子也是按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的原理設計的,平時不用時可以摺疊,收放自如。桌子的邊長是75釐米,那麼它的周長就是75乘以4,是300釐米。

  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所以我們要認真學好數學,用好數學。

小學生數學日記11

  今天,我的媽媽跟我說:“雪飛,跟你玩個遊戲吧。”我說:“好呀。”

  我的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了一根指標。紙板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我的媽媽,遊戲規則是什麼?”“遊戲規則很簡單:指標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

  我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次都輸。“為什麼總是單數呢?”我問我的媽媽。我的媽媽說:“你自己想想吧。”於是,我絞盡腦汁地想,終於讓我想起了:單數+雙數=單數。這下子我明白了,假如指標轉到單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雙數;假如指標轉到雙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單數。所以,指標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單數。

小學生數學日記12

  今天,我在電腦上看到把一張0。01釐米的紙對摺30次後,它的高度比珠穆朗瑪峰都高。我一看,嚇了一跳,怎麼可能呀!於是,便叫爸爸來看,爸爸一看也不相信。

  我拿出一張普通的白紙,來做實驗。首先對摺5次,用直尺量了一下,5毫米。找這樣算最多也只有十幾釐米,0。01釐米也應該只有100多釐米,怎麼比得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呢?爸爸看我很想知道這個實驗的答案是真是假,便對我說:“不用急,我來幫你算算。”“好呀!”我高興的回答道。於是爸爸拿出手機,打開了計算機,算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是884813釐米,再把0。01連續乘2,乘到30次發現高度0。01的紙,變成了10737418。24釐米,我驚歎不已呀!一邊說:“太厲害了呀!”守一邊做著“贊”的動作。連爸爸也張大了嘴巴,不可能呀,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呀!

  媽媽回來後,我把這個實驗告訴了媽媽,媽媽也不願意相信。爸爸跟媽媽說他算過了,是的沒錯。

  經過了這次實驗,讓我知道一個道理,想要知道一些事不僅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而且要有一雙靈巧的'手和聰明的頭腦。

小學生數學日記13

  今天,我和媽媽在江南西名店城門口,看到一個推銷員正在推銷一種特殊的衣架。根據推銷員的介紹,覺得它很神奇,不僅可以將衣服掛得穩穩當當,還能節省掛衣服的位置。我們看了一會兒開始對這種衣架感興趣啦。聽完銷售員的介紹,我們分析了衣架的用處。

  我問媽媽,我們家的衣櫃大約有83釐米,我算過一件衣服大約要佔0.6釐米,那一個櫃只能掛83×0.6=50件衣服。但是這種衣架用兩個手指的位置(也就是2釐米的地方)就能掛5件衣服,如果按平時的放法,兩釐米的的位置就只能掛件衣服大約3件衣服,用了這種衣架,衣櫃就能放83÷2≈42個這樣的衣架,42×5=210件衣服。省掉的位置真是難以想象,能省3個櫃的位置,83×3=249釐米=2.49米。

  因此,如果家家戶戶都買這樣的衣架,可以節省買很多衣櫃。現在我們都愛追求時尚,買很多漂亮的衣服都不用為衣櫃夠不夠放的問題而擔憂了,這樣的衣架是否也適合你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14

  暑假回老家,早上我最喜歡和姥爺去爬山啦。清晨的山裡,空氣清新,花草芳美,既能登高望遠又能鍛鍊身體。連續爬了好幾天,這天我剛下山就覺得又累又餓又渴,實在是筋疲力盡了。

  我對姥爺說:我好累啊,想喝汽水,想吃燒餅,然後我們打車回家吧,我走不動啦!姥爺欣然同意了我的建議,來到山腳下的早市上問了問店主得知,汽水是4元一瓶,燒餅1元一個。

  姥爺掏出口袋裡的鈔票,無奈地對我說:你看,我今天就帶了這些錢,打車回家需要花20元,準備給你買兩瓶汽水,兩個燒餅,但真拿不準錢夠不夠。你先幫我算算清楚,不然咱們只能走回家了……

  我低頭一看,姥爺手裡有兩張鈔票,一張面額20元,一張面額10元,也就是一共30元錢。

  啊,這真是個棘手的問題,我得抓緊時間開動腦筋了!買兩瓶汽水要花4*2=8元,兩個燒餅需要1*2=2元,打車費20元,所有這些加起來的花費是8+2+20=30元哈哈,姥爺帶的30元剛剛好,而且是花到一分錢都不剩啊!

小學生數學日記15

  啊哈。我今天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負數。

  和負數一起,還有一位兄弟叫正數,正數與負數雖是兄弟,可是他們倆卻總是水火難容,負數常常與正數唱反調,這不,在銀行辦理業務時,存入200元就是+200,而取出200元卻是—200。還有在看天氣預報時我又看見他們兄弟倆了。我們湖北的溫度是+8℃,可是哈,哈爾濱的氣溫卻在—8℃左右。唉。這可讓他們的好朋友“0”怎麼辦呀。

  這“0”是我的老朋友了,平時,“0”總是被排除在外,可是有了正數與負數這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後,見到他倆總不和,正數脾氣大,是個小氣包。負數也死要面子,和睦的倆兄弟,反目成仇。“0”竟然成了中間人,沒有辦法的“0”也只有相同對待他們兄弟倆了。“0”離負數多遠,也離正數多遠。

  最近啊。我和負數、正數交上朋友,他們倆可常到我家來串門,我的生活中,可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

  我相信,一直遨遊在美麗又神奇的數學海洋中,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