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的學習心得範文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1
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教師道德品質不僅是教師自身的行為規範,而且還是作用於學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與否,關係到到素質教育能否得以正確順利地實施。透過暑期的學習,我對師德的含義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髮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於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教師對學生慈母般的愛心應來自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對教育事業的強烈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教師的母愛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徹底地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如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對差生不嫌棄,不歧視,給他們多一點愛,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學習上有無窮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師的成功經驗都證明了母愛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作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麼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著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透過學習,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2
雖然做一名教師已近十五年了,但每讀到“教師道德”這一詞語,都不免驚醒端坐,如芒刺背,不敢有些許的懈怠。十多年了,而我卻愈發地感到這一詞語的深重。乃至感覺到――神聖。
不斷地捫心自問,還是覺得“良心如枕”來形容我的境界比較恰當,清白的良心如同一方溫柔的枕頭,伴我教書,催我育人……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教育是一方充滿理性的天地,也是一方包含情感的空間。
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的理想境界應具備以下要求:
1、 師品。德高為師。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 ,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
2、師智。 學高為師。要培養高水平的學生,教師要學識淵博、學業精深,具有個性鮮明的教育教學風格。同時要有把握教育問題的高超藝術。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和諧、感人的師生關係。
3、師能。技高為師。一是要具備科學的施教知識,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識,把教育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學過程,使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高度完整地統一起來。二是能夠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恰當有效地選擇教學方法和方式,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使教學知識傳授與創新思想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三是要有創新精神,積極開展教育和科學研究。探索新的科學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視野,在執教教學中提煉師藝、昇華師技。
4、師表。身正為師。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思想教育者和師德示範者。我國現代哲學家楊維說;“師者,人之模範也”。教師不僅要有這種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還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況和行為表現,積極地影響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
自從任教以來,我按照師品、師智、師能、師表的標準要求自己,工作踏踏實實,從不會遲到一節課,更不用說隨隨便便缺一節課。因為我深深理解"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道理,需要學生做到的,我自己一定做到。雖然每天有一大堆的學生作業,雖然有時候身體疲倦得多想歇一會兒,雖然有時候身邊有許多事情不斷地誘惑我放下手中的活兒,但是為了保證明天每一個學生都能發現自己作業中的`缺漏,我心甘情願地當著"愚公",認認真真地移著"山"。
師德的核心是愛,愛教育,愛學生。在教學生涯中,多少個日日夜夜,埋頭苦幹,我只想用誠摯的愛心,培育出芬芳的桃李,用汗聚的渠水,澆開飄香的花朵。在帶231班時,班上有個學生叫李江,父母都到外地打工,工作忙照管不過來。這孩子從小嬌生慣養,缺乏教育,在家裡當"小皇帝",要什麼給什麼;在班裡是個"小霸王",撒野胡鬧,經常欺負同學。遲到現象屢屢發生,作業常常不能如時完成。我先找他談心,他一聲不吭,有時還躲避,到學校往往上了一節課就不知去向了,還宣揚:"嶽老師要管我,甭想!"在這"山窮水盡疑無路"時,有人勸我:"算了,還是由他去吧。"但是,我做不到,因為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一棵幼苗從此枯萎。後來,我經常有意接近他,課外活動,放學途中……我充分利用每一次機會引導他,教育他,激勵他。"苦心人,天不負!"我終於用一份鍥而不捨的師愛,挽住了一匹脫韁的野馬,用自己辛勞的汗水澆活了一朵行將枯萎的鮮花。我敢斷言,這份激動,這份喜悅,是我平生以來不曾有過的。
我信服梁啟超說過的一句話:"人生最苦的事莫苦於身上揹著一種未來的責任。"我想這話用在我們教師身上再恰當不過了。我們哪一位教師肩上不揹負著學生--這些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希望和責任呢?但這樣的苦,又是怎樣的一種自豪和甘甜啊!而這一切又都不能沒有愛!愛,被譽為教育的"潤滑劑"。在愛的氛圍中教書育人,能產生最佳效果。學生的成長,使我體會到愛的偉大,尋覓到教育成功的奧秘。
在教學上,師德依然發揮著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鋪開,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學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動自由的獨立個體,被平等對待是一大願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對學生是極大的精神激勵。尊重學生的實質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學生出發,建立新型的現代師生關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脫出來,要從家長的威嚴中解放出來,要從唯一正確的師長的假想中醒悟過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讚美,善於交流,成為學生成長的夥伴,成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成為“孩子們的同志和朋友”。 在學生心靈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愛心去澆灌,必將伴隨其生命的成長豎起人格的參天大樹。“萬紫千紅隨風去,冰心一片載玉壺”,這就是一位普通教師的高風亮節! 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我想,教師所從事的就是這種葉的事業――平凡而偉大。
正因為我能在教學中,在與學生的相處與交往中注重溝通,平等相待,才贏得了學生的尊重與愛戴。 在一次外出聽課的兩天中,學生曾給我寫下了這樣的留言:昨天,我想給您發條簡訊,卻一次次傳送失敗,今天真冷,徹骨的寒,彷彿我的心也涼到了極點,老師,您快回來吧,我們等著您。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實踐遠勝於說教。師德 ,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其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都在用行動詮釋著師德師風的真正內涵。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