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感言> 學雷鋒受助者感言

學雷鋒受助者感言

學雷鋒受助者感言

  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共產主義戰士。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提供了學雷鋒受助者感言,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學雷鋒受助者感言一

  20xx年3月5日,是學雷鋒日。作為青年志願者,這是個尤為有意義的日子。為了履行志願者的義務,發揚志願者的精神,體現當今勞教警察的風采。我們青年志願者全體人員來慰問五保戶。

  下午2點左右,我們一行人帶著送給五保戶的禮物來到了團結村。熱情的村長接待了我們,並帶著我們來到了五保戶家中。第一位老大爺是一位孤寡老人,年近七十,無兒無女,腿腳也不太靈便。一個人住在村裡一間矮小破舊的小屋內,屋內燈光昏暗,陳設破舊,溫度也很低,可見老大爺的生活條件很是困難。當我們說明我們是勞教警察時是來看望他的。老大爺很感動,一個勁的感謝我們。

  村長又領著我們到了另一五保戶家中。這一家是老兩口,都已經將近八十歲。一進他們的小院,發現裡面有很多堆積未洗的髒衣服,成堆的麥秸稈凌亂的堆在牆角。想必是年紀大了沒辦法打掃。老兩口住在一間不大的房子裡。屋裡光線很暗,孤零零的燈泡掛在屋頂的電線上,起不了任何的作用。老兩口晚上睡在土炕上,床單很薄也很髒,我們簡直無法想象年近八十的老人要如何在這樣的地方安然入睡。離開了這一家,我們的心情都變得很沉重,我們看到的是我們沒有辦法想象的生存環境,而這些老人,就日日夜夜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

  接下來我們又看望了三家五保戶,其中的一位老爺爺雙耳失聰,沒辦法聽清我們想對他說的話,但從他的表情裡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喜悅,離開的時候他一直在後面送我們,那一刻我們都很感慨,沒有兒女的老人也許很久都沒有溫暖的感覺了吧。我們最後看望的老人雙目失明,我們看不到他眼中的光彩,卻清清楚楚的看到他拉著我們的手流下的眼淚。

  臨走的時候,我們詢問了一些關於五保戶如何生活的問題,村長很詳細的為我們做了解釋。原來,孤寡老人到了六十歲就可以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而且每年國家也會為他們撥專款以維持他們的生活。國家的許多政策固然保證了這些老人的基本生活,但年邁的他們內心的孤獨又有誰能幫他們派遣呢?

  回來的路上,我們都有些沉默了,不是因為身體的疲憊,而是因為我們的心都變得很沉重。無論是老人住的破舊的小屋,還是穿在他們身上有些骯髒的衣服,都讓衣著光鮮的我們開始思索自己衣食無憂的生活。無論是他們不肯放開的手,還是眼裡渾濁的淚水,都讓遠離家鄉的我們懷疑相隔千里的父母是否也曾在夜裡留下因思念而生的眼淚。同時,我們也感受到命運的不公,同樣的生命卻有著如此不同的境遇。我們也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年輕的我們除了聽他們訴說,其餘無能為力。

  這一次學雷鋒日的活動,與其說是我們履行志願者的義務幫助別人,倒不如說是這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老年人拯救了我們的心靈,是他們教會了我們珍惜現在的一切,是他們教會了我們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是他們讓我們明白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有很大的.收穫。

  學雷鋒受助者感言二

  幾年之前,學校建成了學生宿舍樓,有幾名遠郊區縣的考生被我校高中錄取。

  也可能是生活環境、生活條件,以及文化背景不同的緣故吧,僅從外貌判斷,隨便一眼就能從上千個學生中把他們認出來。當然也引起人們的關注。

  兩天下來,總務主任老張發現:有一位男同學總不去食堂吃飯,而晚飯坐在食堂也只泡兩包泡麵。要說學校的飯菜與家裡的小炒相比說不上有多好,但還不至於吃不下。雖然早晚飯自己買,中午8元自助質量還是說得過去的。而泡麵是1·6元一袋,吃兩袋也不過3·2元。看來這男位生不是嫌飯菜不好,而是生活上遇到不小的困難。於是當即上前詢問便得知,這個學生姓黃,家中人員關係比較複雜,又因僅靠種地為生,母親年歲較大還有病;所以,家中生活十分困難。他到城裡讀書,每天伙食最少也得十五、六元,這在他家實在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據他講,臨開學還是村主任給他200元才來報道的。老張當即掏個人腰包給他辦了一張200元的飯卡,第二天還向學校領導做了彙報。

  經調查,小黃所說情況屬實。其他幾個農村來的學生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難。於是,學校採取項4項措施,第一,協調委託代辦食堂,根據不同情況給這幾個孩子免掉50%以下不同比例的餐費,只有小黃一人全免。第二,免掉不同比例的住宿費、校服、書費及活動費等。第三,為他們向區教委申請獎學金。第四,由校團委、學生會發起倡議,將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確定為學校“愛心日”,提倡每位師生捐一元錢,建立學校“愛心基金”。將師生們的捐款,用於救助這些同學完成學業。師生們十分關心這些學生的身心健康,每次發放補助都限制在極小的範圍內,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20xx年4月14日玉樹地區發生地震後,全校師生踴躍捐款,這些已上高二的受助孩子們也參加到其中。由於是自願捐款,由學生直接把款投入“愛心捐款箱”中不好統計。而發現他們捐款還得從小黃捐出資料費說起。要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確實有一定道理,由於生活體驗使他們更早的懂得人間需要一份溫暖。也正是在這時,班裡同學之間一起買練***冊,原本交了8。6元的小黃竟然反悔要回錢投到愛心捐款箱中。有同學發現,就表揚小黃有愛心,其他同學也“揭發”遠郊區縣來的幾位同學也捐了款。而且,這些同學平時也經常為班裡做好事。這事瞬間被班主任崔文老師得知,當即替小黃交了8。6元輔導資料費,而且不讓同學說。——受助者又去捐助,捐助了又受助,而且都不留名,這才是當今學雷鋒的時代精神。

  如今,這幾名遠郊區縣來的學生全部考上大學,而且大多數學生考上“一本”重點大學;可喜的是小黃也考上“一本”。高中畢業後,我曾見到過一次小黃他們幾個,聽到的表示是:感謝國家、學校,特別是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我們也一定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的。剛才,我從《法制晚報》“走基層,身邊的雷鋒”專欄看到《學雷鋒志願者大246***,今後——學雷鋒活動常年能報名》,介紹本市“學雷鋒志願者——我報名”活動情況,欣然命筆:回憶共發生在我身邊學雷鋒感人的一幕。今天,學校的“愛心日”作為一種文化表留下來了,每當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同學們主動捐出一元錢時,讓我不得不想起小黃幾個來。在此,也遙祝小黃他們幾個在學雷鋒的環境中繼續得到資助、學業有成,同時,也渴望他們成為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