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技術初步認識實習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建築工程技術初步認識實習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為了透過參觀典型建築,建築工地,使我們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感性認識,對本專業的概貌有一個系統全面的瞭解,提高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增強我們學習本專業的興趣。學校組織了一次參觀建築工地的實習。
一、實習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二、實習地點
xx小區、xx體育館施工現場、學校實驗室
三、實習內容
(一)建築外觀
第一天下午,同學們來到xx小區,參觀該小區。一路上指導老師就所看到的建築給我們進行講解,並給我們分析某一構造設定的作用,設定原因,設計的優缺點。同時結合具體的問題,告訴我們現行建築規範是怎樣規定的。在參觀的過程中,同學們都很認真,及時發現問題並請老師解答,並及時作記錄。透過大家有針對性的問答,我們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東西,比如可以在建築物頂上安裝成排的短型避雷針,使其具有傳統避雷針的效果同時又不影響建築物的美觀;雖然使用太陽能熱水器能節約能源,但是規範禁止使用者自行安裝,以免影響建築的整體外觀,但可以在建築物設計時將其統一規劃、安裝。我們還從老師那裡瞭解到,該小區的設計理念是“爸爸是湖,媽媽是溪,我是快樂的小魚兒”。事實上,這一設計理念也在設計中很好的體現了出來。小區中的湖、小溪與周圍的精緻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拉近了人與大自然的距離。
(二)建築施工
第二天下午,同學們又到xx體育館施工現場進行參觀。在施工現場的外面,我們驚喜的發現,這個建築的設計單位就是我們學校的建築設計研究院。所以同學們都很激動,參觀過程中似乎也更加積極了。在現場,我們看到了部分梁的端處有不少伸出來的鋼筋頭,看上去比較奇怪。於是就問老師是什麼東西。老師告訴我們那就是預應力鋼筋。說實在的,提起預應力混凝土,我相信沒有講幾個同學不知道,但是說到真正的',我估計則沒有幾個同學真正的見過。這一次參觀,使大家能從感官上對一些建築構造有個直觀的瞭解,對我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是很有幫助的。
在現場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撐上部重量的柱子很粗,在承重柱的四周有細一些的構造柱,它們是用來加大牆的強度的,以避免因牆身過長導致容易坍塌。在三樓,我們看到上面樓板的支架還沒有拆,這些支架是用鋼管和模板組成的,鋼管很密,可見要承受完全沒有強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撐力。在一樓,我們看到了施工後澆帶,裡面還有鋼筋網。老師告訴我們在施工完成後這些後澆帶就會被澆上。在一樓入口處旁邊,大家還看到了地下室的通風采光口。
(三)建築內部
第三天是我們的最後一次實習。地點在學校的結構實驗室。由於是大型的實驗室,並且實驗內容比較特殊,所以這個建築的設計也有很多特別的地方。實驗室採用大跨度,框架結構,其中屋頂為網架結構。在實驗室的柱頂上安有預埋件和鋼板,透過螺栓節點連線屋頂的平板網架。據老師講,採用平板網架和螺栓節點,適合於跨度不大的結構(50-60m)。在建築組合上採用了錯層的組合方式。建築主體空間為實驗室,在南面又加設了第二層,作為辦公室。
由於實驗的要求,實驗室中設定了10t的吊車,相應就有吊車梁。這一點與工業建築很像。但據指導老師說,在吊車梁與高側窗的設定上有點問題。高側窗正好被吊車梁擋住,影響了其採光作用的發揮。
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⑴在當初設計時就考慮吊車梁和高側窗的相對標高,以免發生這種遮擋的問題。此外,在設計這種大型的車間形式的建築物時,設在其相鄰建築物的南面,以免影響高側窗採光。但這個實驗室在這一點上設計的並不太合適,因為它建在建築材料實驗室的北面,採光會受到其影響。
⑵在屋頂增加幾條條形採光帶,增加採光,以補償側窗造成的採光不足。但應注意屋頂的防水問題。實驗室的另一個特別之處就在於它的地面。為增強建築的剛度,牆和地面採用的整澆施工。據給我們講解的指導老師說,實驗室內北部地面厚達1.2m,全為輕鋼砼材料,因為北面安置有大型實驗儀器,實驗時對地面產生很大的荷載。而南面地面則和牆的厚度一樣,採用預應力砼材料做成,為地面自承重。由於地面厚度相差較大,我們看到在厚薄地面的交界處出現了裂縫,但指導老師說,這並不影響使用,也不會影響建築的安全性。這使我們放心下來。
四、實習總結
透過參觀實際建築,我們增加對建築的認識程度,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透過參觀和老師的講解,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建築的優缺點,我們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和欣賞水平,為以後自己的設計提供參考;透過實習,我們瞭解建築工程施工工藝,熟悉房屋構造;透過在實際施工現場的參觀實習,培養我們吃苦耐勞的品質和對勞動人民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