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書》課後練習題
[基礎與積累]
1、下列每個句子都有一個錯別字,找出來並在後面括號中訂正。
(1)我的童年沒有悠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的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
(2)他覺出其中有什麼奧密,逼我立即拿來,我只好進屋把書拿出來。 ( )
(3)父親看著我拿來的所謂小學一年級的國語第一冊,愣了半天,翻來覆去地看。 ( )
(4)晚上,我看見父親在昏黃的麻油燈下栽了好多白紙。 ( )
2、填寫疊音詞。
花花()() 磨磨()() 完完()() 規規()()
3、選詞填空。
悽慘 慘淡 愁苦苦 楚
(1)家中光景很是( )
(2)他( )地望著我淚水盈眶的眼睛。
(3)他很瞭解喬元貞家的( )
(4)我是怕他看見那本( )的課本生氣。
[探究與體驗]
1、課文文字淺顯易懂,耐人尋味,請認真閱讀品味,並探討課後“研討與練習一”,把握文章主旨和情感基調。
2、“可是這一本卻讓我一生難以忘懷,它酷似德國卜勞恩的《父與子》中的一組畫,不過看了很難讓人笑起來。”(聯絡全文理解加點字的含義)
3、“我的第一本書”有哪些深層含義,試著說一說。
4、父親認為喬元貞比“我”有出息,而在結尾卻說“他一輩子挎著籃子在附近幾個村子裡叫賣紙菸、花生、火柴等小東西。”這算得什麼“出息”呢?作者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交代?
[拓展與欣賞]
最美的書包
每當看到現在孩子揹著那印滿各式各樣卡通畫的精緻書包上學時,我就會想起屬於我的第一個書包。
那是個花格子書包,媽媽做的。
七歲那年,我終於擁有了上學的資格。可是我沒有書包。
那時,我們鄉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書包。每當同學們談論誰的書包上哪快花布多麼多麼好看時,我都會躲得遠遠的。心裡卻一遍遍地喊著:我也要有一個花格子書包!
終於向母親開了口。
“家裡沒有碎花布。”媽媽平靜地說。
“我要!”我固執地堅持著,卻不敢看媽媽的臉。家裡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面對我的倔強,媽媽沒有再說話。
從那以後,我發現從來不喜歡串門的媽媽開始串門了。對於寡言少語的她來說,和人談天說地是多麼吃力的事情!有好幾次,在一邊玩耍的我發現媽媽的臉被別人的話鋒逼得通紅通紅。不知串了多少家的站,不知有多少艱難的開口,媽媽終於攢夠了做書包的花布。
開學的前夜,媽媽把書包做好了。美麗的圖案,細密的針腳——這真是一隻可愛的書包!我還驚喜的發現,書包裡面居然還有一個夾層。這可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新設計啊!
我興奮地把書包看了又看。然後抬頭看看媽媽的臉,她的眼神十分安適。
“好好學習。”她依然平靜地說。
躺在床上,我的淚水忍不住淌了一臉。愧疚和不安開始一點一點地吞嚥我的喜悅和滿足。我知道這書包意味著什麼:這塊塊鮮豔的花方格是她一縷縷被撕裂的矜持和尊嚴,這道道勻淨的線路是她那顆綿延萬里卻從不言愛的心啊!
第二天上學時,我鄭重地背上了這隻書包。書包裡裝的東西很少,我卻覺得它沉甸甸的。後來,它一直陪伴著我讀完了小學中學,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儲存著它。因為我知道:這隻書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貴最美的書包。
1、文中揭示中心思想的句子是哪一句?
2、文中加點的'句子如果改為“那是媽媽做的花格子書包”好不好,為什麼?
3、“這塊塊鮮豔的花方格是她一縷縷被撕裂的矜持和尊嚴”與上文中哪句話相照應?
4、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中“居然”一詞能刪去嗎,為什麼?
5、結合文章內容說說結尾一段為什麼說“這隻書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貴最美的書包”?
[綜合與創新]
1、21世紀的我們,演繹著和作者小時候不一樣的“我與書”的故事,但那種對知識的渴求,對書本的熱愛是一樣的,請你說說你和你身邊感人的“我與書的故事”。
2、抽時間和你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聊聊他們兒時讀書的故事,並整理後講給同組同學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