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古詩作文(精選1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麼都有哪些型別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學古詩作文(精選1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古詩作文 篇1
今天,我和媽媽坐在一起學古詩,這首古詩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的《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們每人讀了幾遍,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背了起來。和媽媽一起學古詩,我很快樂。我們倆覺得唐代詩人寫的古詩都很優美,於是我迫不及待地想把它畫下來。
我先畫了李白一個人坐在凳子上喝酒,地上還畫了一個酒壺。接下去我又在他身邊畫了些花花草草,畫越來越好看了。這時,我發現本來是“舉杯邀明月”,可我卻我畫了一個個大大的太陽,成了“舉杯邀明日。”太搞笑了。還好,聰明的媽媽用膠帶把太陽的光“去掉了”,這樣太陽就變成了月亮。
現在我越來越喜歡學古詩了,已經學會了60首了。我想每天學一首古詩,每天畫一幅畫。這個寒假很長,有古詩一直陪著我,我覺得很開心。
學古詩作文 篇2
這幾天,我接觸了有趣的學唱古詩文,很特別,並讓我快速的學會了好幾首古詩。
我學的第一首古詩,是由徐老師曾教過的《江南》。前奏一出來,飄入我耳朵的音符便是略帶節奏感的音樂,一聽既容易哼唱,也容易學。”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越唱到後面,節奏越來越快,歌手以唱講的方式來演唱這首古詩,跟隨它的節奏,我會不由自主地擺動自己的身體,令我特別喜歡。
接下來的另外一首古詩,就是我們學校經常放出來給我們聽的古詩兒歌——《憫農》。小朋友們把這首古詩唱的特別歡快,朗朗上口,特別好聽。“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歡快的節奏一響,我的心情就會特別放鬆、愉悅。一學就會唱,就會背。
我還學會了帶古典風格音樂的《畫》《古朗月行》,聽了讓我覺得特別舒服、美妙,眼前彷彿呈現出古詩中的每一幅畫,妙不可言。
學古詩作文 篇3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我們的古詩學習充滿樂趣。
有一次,老師讓我們來個“古詩才藝大比拼”。比賽要求是:圍繞杜甫的《絕句》,用小組成員最拿手的方式來表現出詩句的內容。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積極分頭準備。語文活動課上,大家都亮出了自己的絕活。第一小組是配樂朗誦,表演的同學邊朗誦還邊做動作,朗誦完了,大家鼓起掌來。第二組是故事改編,他們把詩句改編成了一個優美動聽的故事。第三組即興繪畫,一個同學朗誦,一個同學用彩色粉筆畫出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遠山、航船等,一會兒,黑板上出現了一幅色彩鮮豔的板畫,真是太絕了。第四組端上了一碗菜,用了蛋黃、青菜、蔥、蘿蔔、等材料,菜在詩中,詩中有菜,妙不可言。第五組的才藝最見功夫,是一幅絨線壁掛,用黃、紅、綠、藍等色彩鮮明的絨線編織而成。其餘還有國畫、布貼、刺繡等,最後老師播放了音效動畫。這節課真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古詩可以有這麼多的表現方式。
從此以後,我們對古詩的學習越來越有興趣了。
學古詩作文 篇4
一天上午,我正在寫作業,弟弟拿著我的古詩書,對我說:“姐姐,請你教我讀古詩,好嗎?”我爽快的答應了他,寫完作業後,我便從古詩書中挑選一首比較簡單的詩。挑好後,我便對他說;“我讀一句,你跟著讀一句,好嗎,”弟弟使勁地點點頭說;“好,好,就聽姐姐老師的。”於是我喝了口水,潤了潤喉,讀了起來,“白日依山盡”。弟弟跟著讀“白日依山盡”。之後我讀“黃河入海流”。弟弟又跟讀“黃河熱海流”。我說不對,是“入”海流。“熱,熱,……,入”弟弟結結巴巴的終於讀了出來。
“對了,對了,弟弟太聰明瞭,”我不失時機的誇獎他。之後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弟弟把“層”讀做“成”連忙幫弟弟改正過來,我又教他兩便之後,再考他,竟然連一個字都不錯的讀了下來。
並且,他讀時還搖頭晃腦,津津有味呢。
可是,光學習一首詩怎麼能滿足他那強烈的求知慾呢?之後,我又教他詩的意思,並且又教了他五首古詩。這回弟弟可不像開始時那麼粗心了,認認真真地去讀每一個字,竟然沒有幾處錯的地方,甚至連一些詩句的意思,也能解釋出五六分。我們就這樣開開心心地度過了一上午。
二姨回來後,聽小弟弟說學會了六首古詩,是姐姐教的。並且說;姐姐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名好老師!大家說,我夠格嗎?
學古詩作文 篇5
每看到一個事物,我的小腦瓜裡都會浮現出一句句唐詩,其實我學習古詩,還有一個由來。
從小,我最不喜歡背古詩,就因為這樣我的媽媽還被老師叫到學校過許多次,爸爸覺得不能這樣下去,就用各種方法來開導我,可是都以失敗告終。
記得在五歲那年,爸爸領我去除草,爸爸邊走邊唸叨,我聽到了,就問爸爸說些什麼。爸爸跟我說:“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一聽是古詩有些不耐煩了,爸爸看了看我,跟我說:“古詩是我們國家的精華,也是古人留下的古蹟。”另外他還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有一位小孩,拿了一把火,一不小心就把火燒到草原上的草了,最後火愈來愈大,把整片森林給燒了。爸爸問我結果會真麼樣,我搖了搖頭,他又說,到了明年,草原上的草又和原本長了出來,而且是一篇翠綠。我聽了,非常的驚訝,原來草有那麼頑強的生命啊!我當時為詩人感到敬佩,他能把草寫到詩中真是了不起!
從這以後爸爸經常把一首首小詩編成一個個故事給我講。長大些我和爸爸一起學習古詩。我也把一首首古詩編成故事講給爸爸聽,每每爸爸都聽得入了迷,直誇我想象力豐富。那年過年的時候,鞭炮齊鳴,我們一起坐在家裡,這時爸爸說了一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我連忙接到:“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們相視哈哈大笑起來,爸爸突然想到了什麼,饒有趣味的說:“新春到家家戶戶俱歡顏”。媽媽湊了過來,說:“爆竹聲驚天動地慶豐年”。該輪到我了,說些什麼呢?這時弟弟跑了過來,說:“新年快樂,紅包拿來!”我們聽了又一次哈哈大笑起來。我多麼想把一家人在一起過春節對對子的情景給照下來,可是沒有攝像機。我突然想到不如把它給畫下來,貼在牆上留做紀念。那紅紅火火過新年的圖畫裡,家人一起學古詩,對春聯熱鬧極了。那幅畫不僅珍藏著家人的快樂還折射出全家對古詩的愛呀!多麼有意義的新年呀!
從那以後古詩便成了我們閒談中不可缺少的話題,那麼我呢自然成了這方面的專家。每當看到晚上的月亮,就能想到李白大詩人詩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聽到小鳥叫,就想起“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看到花落下,就知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愛學古詩,從中我總能體驗到快樂。
學古詩作文 篇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如果要說起我最熟悉的古詩,那莫過於就是李白的《靜夜思》了。這首詩歌寫的是詩人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詩歌的前兩句是寫在詩人作客他鄉的一個夜晚突然間產生的一種惆悵的感受。深夜裡,詩人仰首看到那一輪懸掛空中的明月,不由得心情感傷,思念故鄉與親友。
我從小學習了不少古詩,會背會默寫的`也不少,但是我對於許多古詩還僅僅停留在背誦的基礎上,要說意思還是不太理解,總有種“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感覺。比如“疑是銀河落九天”究竟是怎麼樣一種景象,比如“只緣身在此山中”到底是怎麼樣一種感受。在學習故事的過程中,我的小腦瓜裡面充滿了對故事無數的問好。
記得我一年級的時候,語文老師讓我們去買一本古詩集冊,她要求我們每天背誦一首。在一開始,我有點不樂意,心想這古詩都是幾百上千年之前的東西了,這麼陳舊我們還需要去背它們嗎?於是帶著這個問題,我去找了語文老師。老師聽到我的困惑,耐心地告訴我:“古詩是中國文化中非常燦爛的一部分,其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只要你多讀多背,領會詩意,就會明白其中包含的文學底蘊了。時間長了,你的肚子裡有墨水了,就能成為一個內心飽滿的人。”聽了老師的解釋,我豁然開朗。於是我繼續捧起手邊的書本,背了起來。
當讀到唐朝著名詩人孟郊的《遊子吟》時,我非常感動。“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讓我知道一位偉大母親對兒子的慈愛,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替兒子縫衣服,那一針一線是母親對兒子多少的愛和惦記啊。這也讓我感受到了世界上沒有再比母親的愛更深沉的了。
古詩詞太美了。那是幾千年中華文化的精華,是現代人已經不可再重新創造的瑰寶,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格調。
我喜歡詩,因為詩能讓我有美的感受。讀詩,是快樂的體驗;讀詩,是美好的暢想。
學古詩作文 篇7
記得兒時,媽媽很少給我講故事,給我講的幾乎都是古詩。一開始聽起來覺著乏味,但慢慢地,我越來越覺得有趣。
聽到楊萬里的“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我便在家中撐起一把大傘揮來揮去,尋找風的方向;聽到杜牧的“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我便會仰望星空,尋找銀河裡的牛郎織女星……古詩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好多的樂趣,讀古詩,我會去還原詩人的場景,找到好多樂子。
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從小就喜歡。打從聽到這個後,我就對落花情有獨鍾,我特別喜歡去撿落花,用落花製作各種香水,殘留的花便拌入泥土。媽媽每次為我在幹嘛,我就會堂而皇之地回答:“我在幫掉落的花瓣找回家的路。”媽媽便笑笑,還會和我一起玩。
漸漸地,我長大了。我不再玩落下的花瓣,但詩句經常縈繞在我耳畔。我開始感受古詩給我帶來的詩情畫意和無窮力量。詩人賦予落花是一種怎樣的情感,花兒凋零,落入泥土,這個再尋常不過的自然現象,被詩人發覺了,認為花兒是不忘自己的使命,寧可把自己滲透進泥土,也要去完成自己的心願,去呵護來年新綻放的花朵。詩人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詩人是把落花比作自己,借落花來表達自己雖然辭官還鄉,但也要立志為後代出力。
古詩是夢幻的,是神奇的,是給人啟迪、給人力量的。它讓我憧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友人之情,讓我震撼“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之情,讓我共鳴“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偉大的母愛,讓我期盼“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豁達之情。
學古詩、愛古詩,詩人們的愛恨情仇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無處不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讓我驕傲,古詩給我的光明,會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學古詩作文 篇8
昨天晚上,爸爸交給我了一個重要任務——教弟弟故事。我很興奮,應為我都是一個5年級的女學生,平時都是老師給我們上課,我還是第一次當老師呢!
真是太棒了!爸爸幫我們開了空調,已變更舒服一點!弟弟乖乖的坐在那裡,看著我的眼睛,一副認真臉,搞得可嚴肅了呢!我也隨著嚴肅的氣氛,變得認真起來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馬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就這樣,一遍又一遍的念著……
到最後弟弟真的會了!天哪!會了,這可是一個一年級學生的古詩,他才上小班就會了,真神!於是他一遍一遍的背,熟到倒背如流!更讓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是因為他只用了短短5分鐘就會了,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看來我的弟弟還是挺聰明的嘛,蠻有語言天賦的,啊!真棒呀!
我的弟弟就是這麼聰明!
學古詩作文 篇9
現在學校裡掀起了一股學古詩的熱潮。可有的同學只是重視背古詩的數量,背的古詩不理解,甚至還有好多字音讀錯。我採用的是“五讀學詩法”,效果很好,下面我說說我是怎樣自學王安石的《元日》的。
我自學古詩分五步。第一步是朗讀全詩。讀時,我碰到了生字“曈”,就查字典把它學會。第二步是細讀,我把每句中不理解的關鍵詞找出來,如“屠蘇、曈曈日、新桃、舊符”等,看註解或查字典把它們的意思學懂。第三步譯讀。讀的時候,把每行詩的意思說出來。第四步是通讀。把每句詩的意思連起來,說出整首詩的意思。第五步是品讀。看簡析,瞭解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讀時想象作者詩中描寫的景色,再想想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思想感情。《元日》使我想起了課外書上看到的王安石變法,原來他寫這首詩反映了他除舊佈新的思想。最後我把整首詩背熟。
自學古詩可千萬不能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死記硬背,收穫太少了。
學古詩作文 篇10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教室裡傳出了同學們的背誦聲。我不耐煩地拿著書,嘴巴一張一閉,配合著同學們的背誦聲。因為昨晚打遊戲太晚了,所以今天無精打采的,迷迷糊糊的想睡覺。
“呼……“我趴在桌子上睡著了,開始遊夢鐘山。我在深山裡走到了Q博士家,問:“老Q,最近有什麼新發明呀?”Q博士抬了抬頭,說:“最近發明了一種時光機,可以到你想去的時代。”
我半信半疑地問:“哦!真的嗎?”我頓時來了興趣。’“當然!我老Q什麼時候騙過你呀!想去哪個時代就去哪個時代。”我開心極了,說:“未來好,可我更想看看宋朝。”Q博士自信滿滿地對我說:“好的,走吧!”只見博士在時光機上弄了一會兒。然後讓我把眼睛閉上。我閉上眼睛,心裡緊張的像碰碰撞撞的小鹿。
只聽見一陣風在耳邊呼呼作響。當我睜開眼睛時,大吃一驚——展現在眼前的是,乾淨無汙染的,到處瀰漫著新鮮的空氣,身著古代服裝的男女。哇塞,我果真到宋朝了,該怎麼玩兒呢?這時,看見一個渾身是黑的,揹著書包的男孩。
當時我還沒看出來,之後才想起《泊船瓜洲》的那幅圖上的詩人長得和他竟一模一樣。我驚喜地叫了起來:“莫非,他乃王安石是也。”我心裡嘀咕著:嘿嘿,正好可以讓他好好地為我指點迷津,順便也讓他給我寫兩首詩,讓我狐假虎威一下。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追上去,興高采烈地對王安石說:“Hello!王安石大詩人。”王安石回首一望,莫名奇妙地問我:“什麼是哈嘍?”我興奮地說:“那沒有什麼,就是你好的意思。我是21世紀的小學生,想讓你教教我你自己寫的詩。”王安石為難地說:“我要趕赴客棧,無時。”我開心地說:“我也去”
到了王安石途經的瓜州,我準備記王安石寫的詩。王安石見此地此景,詩興大發,立刻吟出:“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吟罷,又覺得“到”字太死,寫不出春風又拂過了江南兩岸之景,尚欠詩意,又換過了許多字,最終從一首詩中想到了綠字。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便改為綠字。我一想——形容詞動用,活靈活現,真乃神人也。
他又吟了一遍後,“好詩,好詩!”我笑眯眯地說:“謝謝您。”
“小雪,小雪!起來把《泊船瓜州》背一遍。”我揉揉眼睛,不知怎麼了。同桌眨著眼睛,說:“你睡得真香,老師讓你背《泊船瓜州》呢?”我把“夢中的詩”背了一遍。老師轉怒為喜。老師走開後,同桌悄悄說:“真乃神人也,睡著了都學得這麼好,佩服佩服。”我不禁有些飄飄然了。
學古詩作文 篇11
我愛讀古詩,感覺朗朗上口,韻律十足。老師說:古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蘊藏著美好的意境和高遠的智慧。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惜時”的詩句。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今年寒假,當紅偶像王俊凱演唱的“明日歌”,非常流行。歌詞源自一首古詩,意在勸告人們珍惜時間,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其實關於“惜時”的詩句,還真不少呢!不信你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詩人在提醒人們:不要虛度了少年時光,否則,到了老年後悔也沒用。“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詩人把時間比喻成金子,非常寶貴。“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詩句告誡人們:時間一去,便不會再復返了。
古詩裡的智慧,猶如夜空裡的星星一樣繁多,閃爍著璀璨的光芒;又猶如指路的明燈,指引我前行,教會我惜時。以前,我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總是拖拖拉拉:早上該起床了,我心想,再多睡一會兒也沒關係;放學回到家,該做作業了,我心想,再多玩一會兒也沒關係……很多個一會兒就這樣一晃而過,時間就這樣白白浪費了。但令人高興的是,今年寒假,我制定了作息計劃表,安排好學習和玩耍的時間,並將等電梯、等公交車、走路的時間利用起來,背英語單詞、講故事……整個寒假,我把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不僅提前完成了寒假作業、學到了新知識,還回到老家過年走親戚、放煙花、打CS(模擬槍戰),開心極了。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感謝古詩裡的智慧,讓我明白了時間的珍貴。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好好珍惜時間,學做時間的小主人,快樂學習,快樂成長吧!
學古詩作文 篇12
古詩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塊瑰寶,意蘊豐富,無不閃爍著智慧的火花,值得後人傳誦和汲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惜時”的詩句,讓我從中獲益匪淺。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今年春節,當紅偶像王俊凱演唱的《明日歌》,非常火爆。其實我知道,這首歌的歌詞,是明代詩人錢福創作的一首詩,詩人勸告世人珍惜時間,要“今日事,今日畢”。
我喜歡讀古詩,尤其喜歡“惜時”的詩句。不信你看:《長歌行》裡寫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愛國詩人岳飛在《滿江紅》:“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在《勸學》裡寫道:“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晉代詩人陶淵明《雜詩》說:“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這些古詩裡的智慧,如同指路的明燈,指引我前行,教會我惜時。以前,我有時間觀念,做事愛往後拖。早上鬧鐘響了,我心想,再睡一會也沒關係;下午回到家,該做作業了,我心想,再多玩一會兒……很多個一會兒就這樣一晃而過,時間就這樣白白浪費了。不過令人高興的是,今年寒假,我提前制定了學習安排表,做到不隨意浪費時間,並且將等電梯、等公交車、走路的空閒時間利用起來,背英語單詞、講故事。整個寒假裡,我不僅提前完成了寒假作業、背了很多新單詞,還回了老家過年走親戚、放煙花、打CS(模擬槍戰),快樂極了。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感謝古詩的智慧,讓我明白了時間的珍貴。同學們,讓我們好好珍惜時間,學做時間的主人,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吧。
學古詩作文 篇13
我學過很多古詩。我最喜歡的古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草》,這首詩的意思是:原野上長滿了茂盛的野草,他們每年都要枯萎一次,茂盛地生長一次。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一吹,原野上又會長出青青的野草。
小草的生命力多強呀!於是,到了春天,我就到處找小草。走在路上,我看路邊的的小草露沒露頭;回到家裡,我看外面牆角那裡有沒有小草的影子。看了幾次,媽媽笑著問我:“孩子,你在找什麼呀?”我笑著說:“我在找小草呀。”媽媽又問:“找小草幹什麼?”我天真地回答:“我要燒一燒它。”“燒它幹什麼?”媽媽吃驚地問。我說:“白居易說它的生命力很強,我要試一試。”媽媽說:“傻孩子,白居易說的是冬天的草燒掉了葉子,根還在泥土裡,火燒不到它的根,所以春天時它又長出來了。現在小草已經出來了,你拿火燒會燒死的。”
聽了媽媽的話,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不過,我知道人也應該像小草一樣,要有頑強的精神。
學古詩作文 篇14
古詩文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我們從呱呱落地就開始受到她薰染。每個人都有學習古詩文的故事,而我的故事就從兩歲半那年開始。
至今媽媽都堅持說我兩歲半的時候就教我誦讀古詩。一開始自然是初學者必讀的《鵝鵝鵝》《靜夜思》等詩歌。媽媽現在有時還學著我當初牙牙學語的樣子——“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引得我和爸爸大笑。
四歲的時候,我是從《滕王閣序》開始接觸古文的。那時我並不懂辭句的意思,爸爸讀一句,我跟讀一句。我清楚的記得第一自然段大約讀七遍,就基本能背下來了,後來經過大約一週時間這樣的朗讀,我就能很流利背下來整篇文章。其實我根本不懂的文章字詞的含義,所以我一路背下來也就沒有標點和語氣上的停頓,因此被爸爸戲稱為“一氣呵成”。現在我又重新拿出《滕王閣序》朗讀的時候,我深深的為文章所描繪的秀美景色所陶醉——“落霞與孤霧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我幻想著能有一天站在滕王閣上,親眼目睹這壯麗的景色,大聲誦讀《滕王閣序》。
我所讀的古詩文中不僅限於描述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更多的則是承載著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偉大文化,體現著中國人面對困難、災難百折不饒,一往無前的精神。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為使“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鴻篇鉅製《史記》能“傳之其人”,寧願“雖萬被戮,豈有悔哉!”;民族英雄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不都是這種精神的寫照嗎?
我愛讀古詩文,因為其中有我們中華民族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