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賀知章《詠柳》的詩意

賀知章《詠柳》的詩意

賀知章《詠柳》的詩意

  《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中描寫了二月的新柳在春風吹拂下,柔嫩的細葉蔥翠嫋娜,充分表現出早春的勃勃生機和詩人對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賀知章《詠柳》的詩意,歡迎大家分享。

  【原文】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註釋】

  ①詠:歌頌、讚美。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該詩描寫的是垂柳。——詠柳的詩意

  ②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裡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的顏色如碧綠色的玉。妝成:裝飾,打扮。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詠柳的詩意

  ③絛(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絛: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詠柳的詩意

  ④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干部分。——詠柳的詩意

  ⑤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時節。似:好像,如同。——詠柳的詩意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扮的一樣。從樹上垂下來無數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原來是二月的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啊!

  【詠柳的詩意】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人運用新奇的想象、生動的比喻,巧妙地刻畫了春柳的形象。

  楊柳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讀者所經常看到的。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嫋嫋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

  《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雲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裡把柳條說成“綠絲絛”,可能是暗用這個關於楊柳的著名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絛”,“綠絲絛”引出了“誰裁出”,最後,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製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讀者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詩歌裡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讚美她裁出了春天。詩中洋溢著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擬和比喻新奇貼切是此詩的成功之處。因此《唐詩箋註》雲:“賦物入妙,語意溫柔。”這便是詠柳的詩意

  【作者簡介】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一字維摩,號石窗,晚年更號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其排行第八,人稱“賀八”。越州永興(今浙江省蕭山市)人。695年(唐武后證聖元年)中進士,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後遷太常博士。722年(開元十年),由麗正殿修書使張說推薦入該殿書院,參與撰修《六典》、《文纂》等書,未成,轉官太常少卿。725年(開元十三年)為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後調任太子右庶子、侍讀、工部侍郎。738年(開元二十六年)改官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因而人稱“賀監”。

  賀知章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他八十六歲告老還鄉,旋逝。屬盛唐前期的偉大詩人及書法家。他的作品大多散失,現僅存詩二十首。

  詠柳 賀知章閱讀答案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碧玉:出自樂府《碧玉歌》,這首詩是歌詠-位名叫碧玉的美麗女郎的。

  1、兩首詩運用了不同的修辭方法,前者主要用了___________ ,後者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_。

  2、兩首詩對柳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表現了___________的態度,後者表現了_________________ 的態度。

  3.兩首詩雖然寫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點展開聯想,請分析兩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麼特點,而由此聯想到什麼?

  4.對這兩首詩的字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A.賀詩中碧玉是樂府所寫的一位妙齡女郎,這裡以此比喻高高的樹幹。絲絛即絲帶,這裡以翠綠的絲帶喻寫紛披下垂的柳條。

  B.賀詩中三、四句設問作答,誰裁出,似剪刀,其意思是春風像碧玉手中的剪刀,剪出了千萬條的柳葉。

  C.曾詩中初黃指柳枝初吐嫩芽, 呈淺黃色。亂、倚、狂表達了詩人憤怒、憎惡、嘲諷的感情色彩。

  D.曾詩中解讀作jiě,意思是散開、拋灑。清霜指秋天肅殺的嚴霜。三、四句的意思是以飛舞的柳絮去遮掩日月的光明,忘了春夏之後,秋天的嚴霜將把柳葉剝得精光。

  5.關於這兩首詩,分析解釋不恰當的一項是

  A.賀詩用梳妝打扮的碧玉少女為喻,描寫了早春二月的垂柳。又以春風像少女纖纖素手中的利剪為喻,寫出春風下柳芽萌發。這樣寫使詩的後兩句與前兩句緊密聯絡起來。可以說想象出奇,描寫生動。

  B.曾詩一反託物寄興、言志抒懷之常格,以所詠之柳比喻某些政治小丑得意忘形、猖獗一時的醜態;告訴人們那些得志小人以矇騙手段為非作歹,總有一天失勢遭殃,受到懲罰。與傳統詠柳詩相比,可以說是反其意而用之的別調。

  C.兩首詩同為詠物詩,構思均與傳統詠物詩相異。賀詩詠柳而不抒離別思鄉感傷之事,曾詩詠柳而不頌柳,卻反其意以喻小人,進行貶斥、嘲諷。

  D.兩首詩都為七言絕句,都以柳作喻,有深刻的寓意。賀詩頌揚了唐王朝興盛、光明; 曾詩抨擊了北宋末年鬥爭之黑暗。

  答案:

  1.比喻 擬人

  2.喜悅、讚賞 貶斥、嘲諷

  3.前者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姻娜多姿聯想到翠綠的絲帶,後者由柳枝的隨風搖擺、披拂不定聯想到沒有節操、反覆無常的小人。

  4.D(解字是瞳得、矢口道之意。)

  5. D(賀詩沒有頌揚唐王朝興盛光明的明顯用意。)

  (6) 兩首詩的作者對柳的態度有什麼不同?

  答:第一首詩的作者喜悅、讚賞柳;第二首詩的作者貶斥、嘲諷柳。

  (7) 兩首詩雖然寫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點展開聯想,請分析兩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麼特點,而由此聯想到了什麼。

  答: 前者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想到翠綠的絲帶;後者由柳枝的隨風搖擺、披拂不定聯想到沒有節操、反覆無常的小人。(前者運用了比喻、 後者運用了擬人也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