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範文(精選6篇)

大學生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範文(精選6篇)

  一段難忘的社會實踐結束了,我們一定積累一些相應的社會經驗,就讓我們對對這次實踐活動做一次總結吧。可是實踐報告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範文(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報告1

  在此次下鄉活動中,我深感萬事不易,只有自己不斷克服困難,認真踏實,事情才能很好地完成。如果我不去認認真真地做一次,就發現不了自己的不足。周國平說過:“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事情只有認真地去做過,去完成,才能有所得,透過自己的努力付出,無論結果如何,那個過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受益的方面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思想認識水平提高,明確了社會責任。透過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化了我對新農村建設的思想,經濟落後帶來的是百事艱難。例如團隊的科技下鄉服務,因為農村孩子大多數不會電腦,而有電腦的家庭也不是很多,所以我們的科普活動針對性地進行了大範圍地簡單的計算機知識普及,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而這也觸發了深思:我們大學生應該好好努力,為社會建設,為農村教育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豐富了知識,提高了能力。在這次下鄉實踐活動讓我在實踐中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社會經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就是一種將理論知識運用於實際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大學生社會能力的重要方式。蒲公英隊的19個人,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良好的團隊意識是一切活動成功的前提。剛開始的工作雖然算是分工有序,但是機動調整時就會出現絲微的混亂。這是隊員們團隊意識不夠明確,團隊默契不夠明顯的體現。透過彼此磨合,我們彼此學會了在團隊裡該如何溝通協作。同時,也深感“細節決定成敗!”。任何一份工作或是活動,都需要精心的策劃,細心的準備。忽略了細節,則會顧此失彼,降低工作效率。雖說事無完事,但是盡力去做,效率總會最大化,效果總會最最佳化。

  第三:開闊了胸懷,收穫了情感。我們能一起參加三下鄉,認識這麼多可愛的小朋友,這是一種緣分。但是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我們不能要求其他人都像自己那樣做事,更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他人。從三下鄉活動的籌備到實踐活動的結束,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每次遇到問題時,我們都會共同商量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雖然在商量過程中,往往意見會不一致,但我們都能互相理解,慢慢地我也學會了包容,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

  透過這次社會實踐我更加堅信:青春激揚的我們經歷了三下鄉的洗禮,會對人生充滿激情。我們也深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也能給社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這不僅僅是一次社會實踐,更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三下鄉實踐活動已經結束,我也即將進入大學的第三年。我會將此次實踐活動中的經驗和能力運用到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去,發展自我,完善自我。

  大學生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報告2

  今年暑假,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了這次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也是我第一次以組隊的形式參加社會實踐。作為四川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一名學生,曾經聽過許多四川省政府關於保護耕地方面的講座,對我國、我省的耕地現狀有一定的瞭解——我國耕地現狀不容樂觀。所以我們實踐小分隊隊員一致認為保護耕地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個重要條件。我們小分隊最後確定了我們的研究課題,課題為“雅安市與城區農村居民點土地整理潛力分析和模式探索”。

  我們在走訪隊員鎮殷家村的過程中殷家村離我們學校、市區都比較遠,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困難。我們剛剛進入殷家村的時候看見有一人家恰好有幾個老人在門口聊天,我們很高興並有禮貌的向他們問好並向他們瞭解關於住宅修建方面的情況。但是,他們卻不是殷家村的居民而且對我們的來意比較冷漠。由於自己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天天與農民打交道,自認為自己與農民交流方面不會有什麼障礙,或許是地方方言的不同給我們的溝通找成了很大的障礙。

  在走訪的第二家農戶的時候,我們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許多關於農村宅基地方面的重要情資訊。同時我在這個過程中拍照,把課堂上何老師交給我們的拍照技術。運用於實踐中,拍到了一些比好的照片。拍照之餘我抓緊與阿姨聊天瞭解一些關於土地資源整理方面的其他情況。我瞭解到他們村現在關於宅基地方面的政策是農戶自願搬遷,新建房屋所需的土地與他人協商解決,政府不參與,建房屋的資金也都是自己解決。只有在幾年前,殷家村出現大面積的洪災和泥石流,當時政府建議倡導保護農戶的安全,鼓勵大家從山上搬下來,但是政府會對農戶給予一定的幫助。

  後來我在走訪農戶時,情況越來越順利了,農民伯伯、阿姨都很樂意配合我做調查問卷。

  由於雅安位於川西地區,人口分佈比較分散。特別是殷家村每一家農戶都離得比較遠。都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尋找農戶瞭解他們家的具體情況。在悶熱的夏天比較難受。對我們的毅力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但我們還是堅持下了。

  雖然農村這幾年有了極大的變化,但是農村還是很薄弱,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有待提高。我們在作問卷調查過程中,我們得把問卷中的問題用我們的話來問他們,他們回答後,我們幫他們填寫。在這次社會實踐過程中,我對農村有了新的認識。殷家村到處都是綠意,而且道路旁邊也看不到垃圾,村容十分整潔。現在幾乎家家都通路了,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農村。

  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我們隊員幾個相互幫助,又相互協調配合,使我們的社會實踐活動順利完成。同時在活動過程中我們認識了新同學,在相互幫助的過程中我們的集體榮譽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大學生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報告3

  “飛機……”隨著出發前合照“咔嚓”一聲,由信工學院團委組織的以“踐行科學發展觀,勇當時代先鋒”為主題的2010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正式拉開了序幕。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這次的實踐活動那就是“艱苦並快樂著!”。

  我們的目的地是揭陽市的惠來鎮前詹縣西埔村。7月10號,在激情燃燒的`夏日,我懷著滿心的喜悅,帶著夏日般火熱的激情和彭湃的熱血,踏上了旅途。一路上隊友們在車上睡睡醒醒,說說笑笑,每個人都憧憬著接下來的幾天社會實踐生活。經過8小時的顛簸,於下午4點半左右終於進入了美麗的海邊小城——惠來,並駐紮在西埔小學這塊樂土上。

  本次實踐活動主要包括“傳授知識,放飛夢想——愛心義教”、“義修進萬家,服務你我他——志願義修”、“關注國家政策,深入基層生活——調研”和“相約港寮,放飛夢想——文藝匯演”等活動。

  實踐的第一天,我跟隨了義修隊。對於義修隊,我真的很敬佩他們。早出晚歸,盡職盡責,巧工能匠是他們的真實寫照。他們修理的東西包括:電風扇、電飯鍋、電吹風、電蚊拍、檯燈、音箱、熱水壺、收錄機、排插、充電手電筒、非全自動洗衣機、電磁爐,電話,計算機等。每天最早出動的是他們,最遲迴來的也是他們,中午也不休息,吃過午飯又立刻揮動著螺絲批,舞動著電動表。有時連晚上的時間也在趕工,他們總是努力地爭取在有限的時間,多修理一件電器,多幫助一個人,多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這就是我們的義修隊!

  義教應該是這個活動的重頭戲吧,除了義修隊的同學們每天都必須堅守崗位外,幾乎每個人都參與了義教,都親身感受過那當老師的滋味。我教的是美術課,課堂從講述一個關於獅子與猴子的叢林故事開始······我發現這些小孩每個都是大畫家,他們的畫注入了他們的童真,在他們的筆下,一隻只動物都是那麼的有靈性,那麼的活蹦蹦的。看著他們畫滿獅子、猴子、大笨象、龜龜的畫紙心中流過一股暖流,有種莫名的感動。幾天的義教,也許,我們並不能給每位小孩子帶去什麼,我們也許只是他們人生中的匆匆過客,但,我相信,我們的到來,總會改變某些孩子的某些想法,總能幫助他們播撒下一點點夢想的種子,我們的一兩堂課,一兩句鼓勵性的話的確微不足道,但或許真的就有一兩個小孩會因為我們的此次相遇而走向另一條更好的人生之路。義教這方面,和我們一起努力還有華農的三位同學,我認為他們義教做得異常的出色,一開始他們就很努力地記住每位小朋友的名字,我見到小朋友時就只會用個“你”字來開頭,而他們能喊出他們的名字,這樣更能拉近與小朋友間的距離,這讓我感到蠻慚愧的。我還注意到他們改作業時,都會在最後加上或短或長的評語,以示鼓勵和讚揚,這比簡簡單單的一個優、良、中、差要強多了,小朋友一定會因此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次作業的。

  我們就住在小學裡面,除了晚上,任何時間都會被小孩子纏著玩,我們在小孩子身上注入了最多的精力,在他們身上,我們也收穫了最多。收穫了童真童趣,收穫了友誼,收穫了感動。小孩子很容易滿足,一個本子,一支筆,一個氣球,他們就開心得不得了了,同時,他們也很調皮,愛搶你的工作證,你的眼鏡,你的手機,讓你在操場上追他們幾百個回合才肯還你東西。他們喜歡往你的口袋塞小紙條對你說他們是多麼的喜歡你,喜歡放他們認為最好吃的糖在你的手上,也喜歡往你的頭上插上最漂亮的大紅花。聽他們喊的一聲聲“茜怡姐姐”心中不知道有多麼的溫,多麼的甜。記得小胖子史濤愛對我做鬼臉,海萍、海璇喜歡拉著我的左右手,海燕喜歡抱著我,讓我給她畫畫,這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將永遠儲存在我的記憶最深處。

  這次實踐活動唯一感到遺憾的是我沒有參加過調研組的活動,沒有親自到大街小巷裡做一份調查問卷,跟當地的居民好好地聊聊,深入地瞭解一下當地的民情。

  西埔的每個人都是好人,純樸友善,校長就是這麼一位好人,為我們買米買油送肉送蝦,擔心著我們習慣與否,為我們解決生活困難。

  生活是艱苦的,日子卻是快樂的。在歡聲笑語的陪襯下,艱苦並不苦,勞累也並不累,有的只是美美的回憶,甜甜的記憶。以致實踐結束大家回到舒服的家後居然發出這樣的感嘆“沒有井,我們怎麼洗澡?沒有課桌,我們怎麼睡覺?”

  惠來西埔承載了我太多太多的回憶,四腳伸直趴地的小黑我會忘記嗎?看星空看到三點半,並看到了流星,我會忘記嗎?那一個個經典的動作和精闢的詞——“汗”、“暈”、“灰機”我會忘記嗎?不會的,絕絕對對的不會忘記,因為這份記憶已經深藏心中了。誰又能忘記吃完飯圍蹲在井旁等水的情景,誰又能忘記我們用可喜可樂、可喜雪碧來碰杯、誰又能忘記那裡的小朋友,那裡的村民和那裡的一切一切呢?

  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7月17日,眼淚讓我們更不捨,擁抱讓我們更珍惜。我們揹著重重的行李,懷著沉沉的回憶,帶著對這片熱土深深的眷戀,帶著對當地人民深深的不捨,我們踏上了歸途······

  一個星期的實踐,我們收穫的不是書本上條條框框的專業知識,不是答題應試的能力,我們收穫的是心靈的感動。在短短的七天實踐中,我們一起流汗、一起奮鬥、一起成長,我們在青春的軌跡上劃下了大學生活最亮麗的一筆,收穫大學四年最寶貴的青春財富,每個人收穫的不僅是能力的鍛鍊,更有寶貴的友誼,每個朋友都是那麼難能可貴。同在一屋簷下,我們都會好好珍惜這份緣分。那件浸透了汗水與歡樂的綠色隊服我將珍藏永遠。

  大學生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報告4

  20xx年的第一個暑假,我大學第一個漫長的假期就要到來了,在外呆那麼長時間真的很想念家,但是此時學校下達了一個通知學校一年一度“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如果此時參加這個實踐就意味著我們還不能放假之初直接回家,我們要在外進行一段時間的實踐活動,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回家,選擇不參加社會實踐,但是濃濃的好奇心還是讓我參加了這個有著深刻意義的社會實踐。

  這次的實踐主要是以大二的學姐學長為主,所以在最初的日子裡感覺自己真的沒有幫上什麼忙,只是從開始的會議瞭解到的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形式開展社會實踐,去什麼地方進行社會實踐等等,就這樣每次的探討之後結果、方向還是收穫甚少、知之甚少。

  不過實踐最終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學長、學姐努力之後定格,我們確定了主要的負責老師,明確了我們調查問卷的主題“有關蕪湖市養老產業模式的問卷調查”,想必你也能從我們的問卷主題中瞭解到我們的實踐方式也主要是問卷調查,在我最初看來真的沒有什麼亮點,會有多大的意義那?真正實踐之後我不再認為它的簡單。

  每一年的暑期“三下鄉”不僅僅是我們那學校堅持的品牌,也成為我們大學生主動接觸社會,瞭解不同地域人文地理的良好機會。因此學校對每個團隊都是進行嚴格稽核,這次我校的團隊有走向外省的“五四青年學校陝西下鄉支教隊伍”等等,我們在本市的養老產業團隊當然也得到學校、學院大力支援,獲得“學校重點團隊”稱號,所以我們的在其中的實踐調查也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的調查方式主要是以問卷為主,因此我們耗費較長的時間進行問卷的製作與修改,問卷分為兩種,一種是面向18-60歲的青年、中年群體,另一種是面向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這種問卷形式的設計主要是考慮到不同群體對養老產業有著不同的看法和意見,也方便之後的資訊整理。

  真正的調查開始之前我們進行了活動的啟動大會,對相關的人員、地點進行進一步的安排,老師在會上也給我們提出較高的要求,希望我們獲得突出成績。此刻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和激情……(第一天我們滿懷鬥志踏上“南瑞”的調查之旅)

  第一天我們滿懷激情上路。

  我是學習社會工作的專業的學生,也開始剛剛接觸了問卷的製作,在課下也進行了相關的問卷調查,因此我感覺我們這個問卷調查還是蠻簡單的,不就是做做問卷,訪問幾個人就可以的事情嗎?其實非也,在實際的調查中,首先:我們會遇到不同的人群,之前我們的問卷是在校園中進行,大部門同學還是很願意和我們進行合作,現在我們的問卷是在學校外進行,有的人會忙於手中的工作不想搭理我們,有的人認為我們這樣的表面性的調查不能產生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因此也不會配合我們,其次,每次的入戶,那些冷不丁的回答,那些拒之門外的行為真的很受打擊,這種種的碰壁之後可能會降低我們原本的積極性。原來每一項工作的背後都會有它的無以言表。

  這樣伴著一天奔波的勞累,伴著第一天突如而降的雨水,載著那種對社會的小小感慨,載著那種稍稍的同情之心,就這樣五味般的心情結束了第一天的調查之旅。

  就這樣回去靜靜地坐在那裡,不知多了怎樣一種心情;就這樣回去慢慢的沖洗,想要衝洗這一天的不快和複雜;就這樣又奉命去開今天的總結大會。

  每個負責的組長道出今天的調查經歷,進行調查交流,分配之後的任務,偶爾的嬉笑聲中傳達了內心觸動之後的放鬆。

  晚上一個人的宿舍,想起了今天的調查。

  一個六旬以上的老奶奶站在垃圾桶旁邊,遠遠地就看著我們這些尤為顯眼的學生,我走過去,說明我們是安徽師範大學的學生正在進行一項有關“蕪湖市養老產業模式的調查”,不知能否有時間接受我們的訪問,她竟然很欣喜的答應,在訪問過程中,我瞭解到她現在是一個人生活,除了政府每月的280元補助沒有其他的生活來源,加上兒女不孝順,平時也只能撿些垃圾進行自我補助,當我問到:“您願不願意和子女一起生活”的時候,她說自己身體還算健康,自己一個人生活很好,追其原因是擔心生活方式的不同,擔心對子女造成的麻煩。像這樣的回答在調查過程中我聽到很多,雖然當今中國還是以傳統的家庭養老為主,但是大部分的老人還是認為自己如果身體健康還是不願意麻煩子女。

  在調查中有一個小區幾乎就是個老年人小區,裡面有很多的獨居老人,他們一方面對我國的政府養老,社群養老存在較大的不認可,另一方面又儘量不想打擾子女的生活,選擇獨自生活。儘管他們有時孤獨,就這樣一個人,但是還是一如既往努力為子女著想。

  還記得那個40歲左右的阿姨家裡有一位老人,老人不能自理臥病在床,自己下崗照顧老人,說出這樣的一番話:像老人在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多一點關懷,好好照顧他,像我自己有一個小孩,以後要承擔著四個老人,等我老了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那時候我還是會選擇去福利院……

  今天我們中國的養老模式主要有家庭養老、政府養老、社群養老。今天的城市家庭當然還是以家庭養老為主,但是出現的一些家庭等問題也讓我們看到了家庭養老不能滿足當前或者以後的養老。

  其實我們的政府養老、社群養老現在還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現在社會在不斷髮展,老齡人口也不斷增長,今後我們也會面臨想發達國家、城市一樣的老齡化問題,我們如何解決?如何讓老人在晚年快快樂樂?如何讓家人社會對我們的養老方式放心?這些都是真實可見的問題。

  今天我們的養老模式調查是一個面向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不僅僅是想讓我們的調查獲得多大的成績,還想真實的看到我們調查之後反映的社會問題儘早的得到關注。希望這些在青年時做出眾多貢獻之後,社會在他們老年時仍舊給於關心關注。

  今天的我們不僅是要好好學習,也要努力學習關心他人,關心父母,報答社會。

  後記:

  第一次參加這樣大型的社會實踐,第一次這樣認真的接觸真實的社會,雖然讓我有幾許失落,有時想過放棄,但是他給我了深深的記憶和學到了難忘的人生道理,我也期待再一次社會實踐。

  大學生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報告5

  在新一輪的創業熱潮下,電商平臺不斷髮展,青年人紛紛投身於電商創業這一新興領域。為積極尋找適合大學生群體的電商創業模式,7月3日到7月5日,由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社團組成的“尋夢之旅”團隊赴杭州、義烏等地開展了實地調研。

  一、探訪企業 感受電商魅力

  7月3日,按照計劃,團隊來到了本次活動的第一站——杭州倉前的夢想小鎮。在“萬眾創新 大眾創業”這一主題下,夢想小鎮的“居民們”運用自己的智慧,不斷髮掘著網際網路這片神奇的土地。小鎮裡大多數的創業者都十分的年輕,就是這群敢想敢做的青年們在公司內部各司其職,相互配合,才有了“小螞蟻”、“一番選”、“助跑者”等這類電商公司的成功案例。調研途中,有幸見到了天地人力資源公司總經理沈濤先生,就大學生創業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沈濤先生向大家提出了大學生創業首先要明確自己創業動機的觀點,同時也為團隊給出了一些電商創業方面的建議,同學們受益匪淺。

  二、走進大學 學習電商經驗

  7月4日,團隊成員趕赴以電子商務為特色專業的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在那裡,與90後新興力量交流“創業經”。創業者帶大家參觀了他們的工作室。人雖不多,但隨處可見電商的工作氛圍。透過對一批優秀創業同學的採訪,我們發現大學生從事電商創業還是以團隊形式比較好。另外,在選擇商品方面,“小而美”類的商品仍是一個發展趨勢,但這對於剛從事電商的同學們也將是一個不小挑戰。

  三、採訪客商 瞭解市場需求

  7月5日,團隊來到了義烏國際商貿城。這裡商品種類繁多,也是許多電商批發貨源的首選之地,不少商戶也正在自己從事著電商事業。在商貿城,我們與商戶代表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進行了面對面交流,瞭解他們對傳統商貿和現代電商的觀點和看法。大家普遍認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方法依然是最基本的經營之道。

  本次社會實踐中,團隊利用暑期放假時間,組織部分社團成員深入電商創業公司、大學生電商創業工作室以及貨源地進行實地採訪,在豐富學生社團活動形式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社團活動活動層次的提高。今後,職業與成長協會、商務英語俱樂部也將與“夢想小鎮”的創業團隊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助力大學生實現創業夢、實踐夢。

  大學生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報告6

  學生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現在已經是各大高校的必修課,是要拿學分算進畢業中去的。但是,這樣一個活動到底有什麼意義?它對學生對農村有幫助嗎?

  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政府的以及各個學校的關於大學生“三下鄉”的紅標頭檔案(估計這些檔案沒多少人會去認真看),上面一大堆的這個意義那個意義,這個作用那個作用,我隨便複製一段罷:廣大的農村需要大學生去發揮聰明才智、運用科學文化知識的廣闊天地;大學生也需要到農村去,在服務農民群眾的實踐中可以進一步地接觸社會,瞭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提高全面素質,走正確的成長成才道路。開展大學生志願者“三下鄉”活動,把農村建設的需要和青年學生的成長很好地結合起來,同時,也架起了黨和政府與農民群眾之間的又一座橋樑,透過青年學生的下鄉服務,體現出黨和政府對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關心。這在當前形勢下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我不禁要問,有多少活動是真正的取得了成效的?在大學三年,我也看到了不少“三下鄉”的隊伍,他們帶回來的就是一大堆作為證明材料拿學分的照片。然還可以為自己後寫一個活動總結,當然,他們還可以為自己爭取到當地報社電視臺的採訪,這樣成果就顯得更加大了。當地政府一般也是大力支援,這樣一來,雙方都得到了一些好名。但是,對當地的老百姓有什麼作用呢?什麼是三下鄉?把科技、文化、衛生帶到農村去。發幾個傳單,走訪幾個農村,拍些照片,呆上四五天,就能達到這樣的目的?

  對於學農業方面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可能會給老百姓帶去一些有用的東西,像一些先進的種植方法養殖方法。但是,對於其他跟農村毫不相干的專業,他們能帶去什麼?不管是農村還是城郊,情況都是很複雜的,四五天你能摸清他們的情況?更何況政府只希望你們給他們唱唱讚歌解讀一下政策,至於像關係到百姓切身利益的東西,你就不能談了。我想很多大學生都會被明確指出,不要和當地人談像拆遷這樣的敏感問題。

  所以說,什麼“三下鄉”,只不過是為了那個學分罷了,而且為了這個學分,常常還得付出不小的代價。反正學校並沒有要求你拿出真正的成果,所以也不可能撥出大筆資金來作為活動經費,如果你沒辦法爭取到當地政府的資金支援,那麼就得自己掏腰包了。吃的住的,還有交通費,都要自己解決。筆者的學院就是這麼一個學院,每年暑期三四個隊伍去三下鄉,但是總共只撥一千元的經費,於是每個隊就二百五了,連製作宣傳材料以及橫幅的錢都不夠。去年一個小隊沒有爭取到其他的經費,最後每個人自掏腰包一千多。一千多塊錢,拿一個學分,這學分估計也是大學裡最昂貴的了。

  所以,我對師弟師妹們參加“三下鄉”活動有幾個建議:

  第一,首先問問你自己,是不是對這個有興趣,這個活動對你是不是有用,我說的有用不是說去體驗農村艱苦的生活,而是能夠給當地人帶去有用的東西同時自己又能學到東西。如果你確定有用,那就參加吧。如果你認為沒用,純粹是拿學分,那麼就別去參加了,交少量的錢掛個名吧,等他們回來你也寫個材料說自己去過了就行了。這個是弄虛作假啊,為了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用這些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吧。

  第二,慎重選擇你的隊伍以及下鄉的目的地。呆在一個好的隊伍是多少可以學到點東西的,如果一個隊伍裡都是認真的人,實實在在想做些事的人,那麼至少你們會體驗到用心去做一件事的感受。選擇好的目的地,如果當地政府十分歡迎,給你們負責食宿,那就再好不過了,筆者今年暑假參加的隊伍就受到當地政府熱烈歡迎,給我們解決了食宿及交通問題。如果沒有的話,那就要考慮到當地的交通以及住宿條件和物價了,筆者的隊伍一開始選擇的地方連個旅館都沒有,極為不便,所以後來更改。

  第三,真的去了的話,就算不能給當地帶去實際有用的東西,那麼你也可以找機會充實自己。記住,民間才是出高人的地方。本人這次是不小心被拉入夥的,前幾天因為沒做成什麼事,心情一直很鬱悶,但是後來碰見了一個奇人,當時我們頂著烈日爬山涉水去拜訪他,一個小時的談話讓我們受益終生。因此才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