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社會實踐報告> 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

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一段充實的社會實踐又告一段落了,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鍛鍊自身,這時需要好好地寫一份實踐報告總結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實踐報告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1

  一、時間

  20xx年2月1日-2月3日。

  二、地點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濱北辦事處北卜村、李馬伕村、北劉村。

  三、實踐目的

  本次社會實踐的目的主要是研究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發現社會現象背後的原因,並試著探索有利於農村留守兒童發展的路徑。

  四、實踐過程

  在寒假放利用3天的時間,分別走訪了北卜村的留守兒童妞妞、李馬伕村的留守兒童小偉和北村劉的留守兒童麗麗。在這些村子裡有不少的父母都外出打工,留下子女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這些孩子有的上小學、初中,有的才上幼兒園,甚至還有的不滿3歲。這就是社會上常常被提及卻又常常被忽略的農村留守兒童現象。由於正處寒假期間,這些留守兒童都沒有上學,而是在村子裡到處跑著玩耍。

  五、實踐形式

  我向當地村民瞭解到,這幾個村子裡有1/3的家庭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子女留守家中,跟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為此,我特意走訪了其中的三家,其中包含一名幼兒(妞妞,3歲),一名小學生(小偉,8歲),一名初中生(麗麗,14歲)。下面是我的訪談過程。

  訪談1:

  【時間】2月1日

  【地點】北卜村 妞妞家

  【訪談人物】妞妞 妞妞奶奶

  【訪談過程】

  本人:妞妞,你的爸爸媽媽呢?

  妞妞:去上班,掙錢給妞妞買洋娃娃。

  本人:爸爸媽媽去哪裡上班了,妞妞知道嗎?

  妞妞:(搖了搖頭)

  妞妞奶奶:他們去上海打工了。

  本人:那妞妞小朋友,你有多久沒見過爸爸媽媽了?

  妞妞:好久好久了。

  妞妞奶奶:他們一年回來一次吧,工地上活緊。快過年了,妞妞天天盼著他爸媽回來。

  本人:那妞妞會想她的爸媽嗎,想的時候會怎樣呢?

  妞妞奶奶:怎麼不想啊,經常拿著她爹媽的照片看,孩子一週的時候,她爹媽就去上海打工了,一走就兩年多了,中間就見過幾次,孩子都快不認識他們了。

  妞妞:想爸爸,想媽媽。

  本人:我想妞妞的爸爸媽媽肯定也非常想她吧。平時他們多久打一次電話呢?

  妞妞奶奶:一個禮拜打一次吧,倆人又那麼忙,晚上也總加班。

  本人:那有沒有其他的聯絡的方式,比如寫信,影片什麼的。

  妞妞奶奶:寫啥信啊,我也不認字,更不會玩那高科技。

  本人:那妞妞的爸爸媽媽準備一直在上海打工嗎?有沒有計劃回來,或者把妞妞帶走。

  妞妞奶奶:他們是去打工的,又不是去享受的,帶孩子去多受罪啊,在村子裡又沒有什麼副業,單靠地裡微薄的收入是不能正常維持生活的,這不是沒辦法的辦法啊。

  本人:那您二老帶妞妞還習慣嗎,妞妞以後上幼兒園怎麼辦呢?

  妞妞奶奶:我們帶著還行,就是她爺爺太寵著了,要啥給啥。上幼兒園不著急,等四五歲再上也來得及。反正幼兒園也不學東西,都是帶著玩。

  結束訪談之後,我跟妞妞玩了一會,教她畫畫,教她唱歌,妞妞開心地說,爺爺奶奶從來不會教她這些。要走的時候妞妞不捨地看著我,眼裡噙著淚水。

  訪談2:

  【時間】2月2日

  【地點】李馬伕村 小偉家

  【訪談人物】小偉 小偉爺爺

  【訪談過程】

  本人:小弟弟,你的父母是做什麼工作的?

  小偉:不知道。

  本人:你有多久沒見過爸爸媽媽了?

  小偉:反正很久了,過年他們走了之後就沒見過了。

  本人:那你想他們嗎?

  小偉:不想。

  本人:為什麼呢?

  小偉:想也沒用。

  本人:那你有沒有想過去找他們呢?

  小偉:我才不找他們呢,他們又不管我。

  小偉說完跑了,於是我與他的爺爺進行了訪談。

  小偉爺爺:孩子你別生氣,小偉就是脾氣倔,任性。

  本人:小偉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怎樣?

  小偉爺爺:這孩子就是從小沒跟大人在一塊,生分了。

  本人:他的父母平時工作很忙嗎?

  小偉爺爺:他爹媽在城裡開了個小飯館,一天到晚忙得不行,有的時候洗著洗著腳都能睡著。

  本人:那小偉爸媽平時會過問小偉的學習情況嗎?

  小偉爺爺:顧不過來,一年回來一次,過年在家也只呆了一個禮拜。

  本人:那小偉的學習成績怎樣呢?

  小偉爺爺:期末考試考了個倒數第三,這孩子,太淘氣,不學習。

  本人:那您平時也輔導他或者監督他學習嗎?

  小偉爺爺:我小學才上了三年,可輔導不了他啊。

  本人:那小偉的爸媽注重他的學習嗎?

  小偉爺爺:他爸媽倒是想叫他考大學,不過我看這孩子天生就不是這塊料,每次開家長會,老師都跟我告狀,我這老臉都沒地方擱。你看看這個孩子的作業本(小偉爺爺拿出了小偉的作業本叫我看),上面都是x,這還考啥大學啊。

  訪談3

  【時間】2月3日

  【地點】北劉村 麗麗家

  【訪談人物】麗麗 麗麗叔叔

  【訪談過程】

  本人:麗麗同學,你讀初幾了?

  麗麗:初二。

  本人:放假作業很多嗎?

  麗麗:這作業不就是這回事啊,到了臨開學再做也來得及。

  麗麗叔叔:我們麗麗啥時候都是臨開學前一天寫作業。

  本人:馬上就要過年了,你父母快回來了吧。

  麗麗:我爸說今年過年不回來了,廠子裡給三倍工資呢。而且他們廠裡招聘兼職工,過兩天我就去。

  本人:這麼小就去打工,你受得了嗎?

  麗麗:我們農村人不比城裡人,不累怎麼掙錢啊。

  本人:你小小的年紀,掙錢幹什麼呢?

  麗麗:上學為了啥,不就是為了將來找個好工作,掙更多的錢啊。

  麗麗叔叔:麗麗是個特別懂事的孩子,雖然人不大,但是已經開始琢磨著賺錢了,她每週末都編織漁網拿到鎮上去賣,還攢了一些錢。

  本人:那不耽誤你的學習嗎?

  麗麗:不耽誤,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穩定。

  麗麗叔叔:就是,麗麗從來都是倒數第一,對吧麗麗。

  麗麗:我不是學習的那塊料,我想著上完初中就去跟我爸打工呢,我爸說城裡可好了。

  六、實踐結論

  透過對這三個村不同年齡階段的留守兒童的訪談,筆者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身上普遍存在著以下問題:

  第一,缺乏父母關愛。

  父母遠在幾百、幾千裡地之外,打工任務繁重,因此常常會忽略對子女的關愛,導致這部分留守兒童或者缺乏安全感,或者產生叛逆心理,或者過於成熟,失去了少年兒童應有的純真。

  第二,監護人素質欠缺。

  妞妞的奶奶、小偉的爺爺都是文化水平極低的老人,他們對於留守兒童的關愛僅僅停留在生活方面,而對於他們的心靈則很少能予以關懷。而且由於隔代教養,容易造成溺愛等問題,使留守兒童產生任性、內向等心理問題。

  第三,學習素質偏低。

  農村留守兒童缺乏父母在學習方面的輔導與監督,很容易放任自流,對待學習常常抱以一種“滿不在乎”的心態,所以無論是小偉,還是麗麗,他們的學習成績常常會比較落後。而且透過與麗麗的訪談,筆者發現,農村留守兒童對於學習的態度並不端正,所以輟學打工的現象也並不罕見。

  七、實踐心得

  由於我國現代化建設與城市化建設的不斷加速,農村留守兒童現象已越來越嚴重,這不僅為留守兒童本身帶來越來越多的困惑,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會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相關問題,近些年來,經報紙和網路媒體報道了很多留守兒童走上不歸路的新聞。為此,要解決這一問題,不僅需要家長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對子女多一些關懷,還需要學校的力量、社會的力量,使留守兒童這一問題逐條得以解決,更好地促進留守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促進社會的有序發展。

  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2

  調查目的:

  ①瞭解留守兒童的概念

  ②當今社會為什麼出現那麼多的留守兒童,是什麼原因導致那麼多的農村孩子不得已長期離開自己的父母

  ③瞭解當今社會對農村留守兒童所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留守兒童、社會現狀、原因、建議、相關檔案等

  調查人:鄭加容

  憑藉寒假的機會,就武隆縣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進行了調查。在此期間,現在網上查閱了一些相關於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資料,然後再實地考察詢問了部分農民工和留守兒童的看法和意見,我認為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

  名詞解釋

  留守兒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他們一般與自己的父親或母親中的一人,或者與上輩親人,甚至父母親的其他親戚、朋友一起生活。

  社會現狀

  留守兒童問題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性問題。中國1.2億農民常年於城市務工經商,產生了近2千萬留守兒童。88.2%的留守兒童只能透過打電話與父母聯絡,其中53.5%的人通話時間在3分鐘以內,並且64.8%的留守兒童是一週以上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與外出的父母聯絡一次,有8.7%的兒童甚至與父母就沒有聯絡。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被調查物件明確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兒童與照顧他們的成人很少或從不聊天。

  透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農村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協同合作。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新名詞。隨著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即為留守兒童。調查顯示,本地的留守兒童中有大部分處於0—14週歲。父母外出打工後,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佔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飢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武隆,地處重慶市東南邊緣,烏江下游,武陵山與大婁山結合部,位於東經107°13-108°05,北緯29°02—29°40之間,東西長82.7公里,南北寬75公里,全縣幅員面積290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5萬畝,縣城建成區5.1平方公里。東鄰彭水,南接貴州省道,西靠南川、涪陵,北與豐都相連,據重慶市區128公里,處於重慶“一江兩翼”的交匯點,自古有“渝黔門屏”之稱,是千里烏江一顆璀璨的明珠。現轄26個鄉鎮,40.84萬人,縣城所在地為巷口鎮。武隆縣是一個山區型的國家級貧困縣。為了解決家庭的增收問題,近8萬農民長期在外打工,也因此產生了1萬餘名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3

  隨著農村富餘勞動的轉移,進城務工農民日益增加,他們留守在農村的未成年子女(留守兒童)也日益增加,已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也是一個弱勢群體,成為一衷煺遍的社會現象。而這一現象的產生同時也導致了大量的農村留守兒童從此缺失親情的撫慰,形成了情感的空缺。目前中國有1.2億農民常年於城市務工經商,由此產生近2000萬少年兒童留守家中。而據中華全國總工會最新統計,我國現有農民工已增至1.5億,隨著國家快速的城市化程序,更多的農村盈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留守兒童的資料也將與日俱增。

  調查時間:20xx年7月16日-20xx年8月5日

  調查物件:貴州省平壩縣城關鎮平壩三中學校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兒童以及關聯物件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訪談、當地參考資料

  一、“留守兒童”現狀

  全縣在中小學就讀的“留守兒童”共8839人,佔全縣中小學生數(人)的14.9%。其中,在中學就讀的2663人,佔全縣中小學學生數(人)得12.96%;在小學就讀的6176人,佔全縣小學學生數(人)的15.95%。留守兒童託付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佔90%;託付親朋好友照顧的佔10%,由於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兒童身心收展尤其是人品、心理成長方面存在的問題正日益凸顯,亟待引起全社會的密切關注和有關方面的高度重瞅。

  1、留守兒童佔在讀未成年人中的比例頗高。

  隨著經濟的快速收展,受國家大形勢影響,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主要,村民的瞅線更多的朝向外面。因此,在平壩三中讀書的同學中抽樣調查了50名同學中有21名是留守兒童,佔42%。也就是說100名中將近42名,留守兒童佔有相當高的比例。“隔代監護”即由(外)祖父母監護的有13人,佔61.90%。

  2、留守兒童的總體學習成績偏低,學習環境偏差。

  根據9年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在0~60分的同學在留守兒童中佔28.95%,60~75分佔留守兒童中21.19%,即在中等以下的留守兒童佔其總體的54.14%。由於學校教育設施的簡陋,師資力量的不足,以及師生溝通平常,教師教育方式的不適應,使得我們在對留守兒童中收現28.14%的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自己解決或根本不理會。

  3、留守兒童心理。

  普遍欠良好。當問到:“願意和老師說心裡話嗎?”這類問題時,據統計回答兩個以上是“否”的留守兒童佔38.45%,還有很多小孩心理過遲成熟,很多同學在回答為什麼會填如此願望(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時,被問及到為什麼不想當科學家、老師諸類問題時,都回答家裡不好不現實,相當部分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一事無成,沒擁艿得人稱道的地方,甚至少數同學在被調查問到“被人欺負時怎麼辦?”時回答“忍氣吞聲”,還有65.23%都以為生活現狀很苦惱。

  4、留守兒童自我約束力較弱。

  由於監護的不得力,以及孩子自我約束力不強,心理意識、行為作風得不到及時的、無效的糾正,以致在學習、紀律、意識形態上都存在著偏差,透過對其監護人和鄰居的訪談中,很多留守兒童在家裡不聽監護人教導,在學校也經常紀律違規,經常打架鬥毆,甚至還入現了偷盜等一系列問題。

  二、對調查結果的分析

  1、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普遍較差。

  父母外入,由於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節,留守兒童對學習缺乏熱情,進取性、盲目性不強,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應付了事,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學習缺乏熱情,不求上進,學校教育往往處於一舉兩得的尷尬境地。留守兒童一旦在某個環節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厭倦學習、不求上進。這種情況已影響了學校的教學質量。調查顯示,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優秀的不到20%,65%以上學習成績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學,厭學,上課紀律性差。

  但也有少數留守兒童有著許多同齡孩子較少具有的優秀品質。比如:獨立性、自理能力強,意志品質堅定,更懂事和體貼別人。能夠把對父母的思念轉化為學習動力,有較高的學習盲目性,成績優異,各方面表現良好。這種情況固然在留守兒童中佔比例小,卻也提示我們,對留守兒童來說,成長和生活環境是辯證的。

  2、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差。

  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造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衛生、挑食挑穿、亂花錢;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不聽監護人的(代表人)教導,頂碰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不遵守規章造度,不服管理,扯謊騙人,小偷小摸,抽菸、飲酒、打架、罵人成為了“問題兒童”。如逸夫小學二年級學生唐永康的父母外入打工多年,由爺爺監管,但老人對教育孩子已經力不從心。由於長期生活在放任自流的環境裡,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他在家裡不聽代表人的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老師反映他不是做壞事,就是紀律散漫,常有遲到、曠課、逃學、扯謊、打架等現象收生;三年級學生謝小兵,由於家庭困難,父母到廣東打工,他跟母親生活在一起。但由於父親不在他身邊,他不但不聽母親話,花錢大手大腳,而且經常頂撞老師,違反學校校規校紀。

  3、教育產品留守兒童心理入現偏差,少數留守兒童入現心理妨礙。

  留守兒童由於年齡特徵,正是感情、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有的出生幾個月或一週歲後,父母就外出務工,長期和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透過對部分留守兒童的問卷調查:留守兒童十分想念父母的佔90%。有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回來一次,有的留守兒童父母幾年回來一次,有的留守兒童很少與父母電話聯絡。留守兒童有的情緒消沉,表現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是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噪。某校二年級學生羅光英父母雙雙外出打工,原本就內向的她在學校就更不愛說話了,上課常常發呆,不願意回答老師的提問,集體活動也不願意參加,經常獨自一人躲在角落;有已個叫李遠的男生,父母長期在外打工,自己一個人生活,經常獨來獨往。不與同學、老師交流講話。

  4、監護管理不夠強。

  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不管是祖輩還是親朋好友,在他們眼裡,認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嚴格。只要孩子能有飯吃身體不生病,按群不失事就盡到責任了。甚至部分監護人,由於忙於農活,對留守兒童的生活照料不周。在問卷調查中,如果生病了,有14%的是忽略;8%的自己配藥;20%的給父母打電話。隔代的祖輩對孩子過於溺愛,物質上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在調查中,有一個黃幫豪的男生,父母都在上海打工,跟爺爺生活在一起,他每隔一段時間,便以各種理由向爺爺要錢,然後到處去玩耍,曉得錢用完後,才會回家。同時,祖父母等臨時監護人因年老體弱等多種原因無法認真行使對兒童監護權,特別是老人防範防護能力弱,安全保護意識不強,也導致留守兒童患病不能及時醫治和受到意外傷害的事件屢有發生,使留守兒同的生存存在諸多隱憂。

  5、監護人自身素質偏低家庭教育缺失。

  由於監護人大多數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文化層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盲,他們不曉得從心理上關心孩子,照顧孩子,不能在學習給予幫助和指導,在教育態度、教學方法上海還是老一套,與孩子交流溝通上存在困難。加之新課程改革以後,教學方式發生了新的變化,就在一些年輕的農村家長也難以很好的輔導學生,更不用說老年人了。並且,由於監護人的素質偏低,也造成了學校與監護人溝通上的困難,老師們更擔心,隨著外出務工者的增加,留守兒童還會進一步增加,如不採取有效措施,影響的將不再是少數人得素質,而是將來農村建設者這個大群體的素質。

  三、平壩縣對留守兒童已採取和擬採取的教育關愛措施

  1、高度重視,並建立相應的機制。

  成立了留守兒童管理領導小組,施行領導掛級制、班主任包班制可任教師包組制、班級學習小組制。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計,制定詳盡的留守兒童教育措施。明確學校各部分和班主任、任課教師的責任,形成校內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建立留守兒童成長檔案等方面對留守兒童進行定點、定人的幫扶;與監護人簽訂《監護人責任書》;班主任與留守兒童簽訂《自我承諾書》,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能力。

  2、積極開展一系列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活動。

  要求留守兒童定期向父母報答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並瞭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況,加強父母子女間的情感溝通,消除留守學生對親情的心理飢渴。老師對留守兒童要給予生活上的關心和照顧。一旦發現留守兒童思想不穩定或者成績下降,就及時與學生交心談心,輔導其學習,穩定其情緒。

  建立幫扶機制,發動社會各界共同關心留守兒童的成長。透過“兩任一補”、貧困生、特困生救助等辦法對貧困留守兒童進械茇點救助。

  開展“結對子”活動。各班主任姚組織學生與留守兒童結對子、學習、生活上相互關心和幫助;同時,發動教師與留守兒童結對子,一個教師負責一個或幾個留守兒童,對其進行不定期的家訪和生活上的一些關心和照顧,做到定點定人聯絡。

  3、積極建立家校聯絡,舉辦特殊家長學校。

  學校在學生入學時,姚詳細記錄留守兒童家庭基本情況及父母的聯絡方式。當留守兒童出現非常情況時,及時與父母取得聯絡。同時,針對留守兒童大多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做臨時監護人的情況。由學校對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姥爺進行培訓,改變家教不雅念陳舊。引導這些老人更新觀念、提高素質、學會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4、建立留守兒童檔案,進行跟蹤管理。

  完善學校留守兒童檔案,施行動態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溝通”機制(對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留守兒童監護人情況、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去向及聯絡電話等方面的知情;多與留守兒童談談心,多開展充滿人文關心的集體活動,都到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監護人、代表人進行溝通。)根據每一位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針,有針對性的加強丟留守兒童的指導,並進行跟蹤管理。

  5、積極開展各類校內外活動。

  班主任和老師給予留守兒童特殊關愛,針對留守兒童的特點,堅持開發、引導的疏導原則,強化行為規範的養成訓練,組織班隊活動讓留守兒童學會自我管理,自我保護、自我生活,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留守兒童在親身體驗中受到教育,以彌補他們親情缺失丟其人格健全發展的消沉影響。

  四、對留守兒童教育的意見和建議。

  1、各級黨委、政府應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給予高度重視。一是要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支援興辦鄉鎮企業力度,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民失業增加從而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二是要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流學,失學問題,切實有效地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管理。

  2、學校應在留守兒童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切實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幼兒早教書籍一是從生活上和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心和關愛;二是針對留守兒童的特點,強化行為規範養成訓練,在教學中加強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幫助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我保護;三是透過書信,熱線電話等形式,加強與留守兒童家長的溝通,為增進孩子與父母的聯絡創造條件。

  3、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引導留守兒童家長重視對子女的教育,社會各方面應針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宣傳普及家教知識,教育外出打工的家長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確教育子女的職責。在留守兒童父母回鄉探親時,組織他們參加家長會或家長學校學習,引導他們經常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彌補父母不身邊給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教育臨時監護人真正負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注重道德教養,更多地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4、強化監護責任,構建親屬監護網路。相關單位要透過多種方式。引導家長在外打工務工同時,吧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事情安排好,外出打工後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學會交流以及教育蓋子的科學方式和方法,發揮家長對孩子的獨特教育功能,引導孩子成長。此外,要敬愛強臨時監護人的家庭教育指導,轉變監護理念,引導臨時監護人及其他親屬對孩子的文化道德和精神需要給予更多關注。讓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真正感受到“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合力營造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的社會環境。

  5、社會各界應更多關注留守兒童,為他們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媒體應對留守兒童方面增加一定的宣傳力度,調動社會對兒童關注的積極性;政府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提供行之有效的改善、改進留守兒童問題的方法。城鄉同級學校可以與留守兒童較多的學校組織學校聯誼活動,充分利用本地和對方資源來引導和教育未成年人的發展方向,社會應積極的發揮有效的能動性,多組織各種關注留守兒童的團體,積極鼓勵企事業單位尤其是龍頭企業多做以“報答家鄉,報答社會”等形式活動,組織下鄉支教,開展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發展的活動,對留守兒童父母以及監護人施行不定期的教育和指導,從客觀上來解決留守兒童教育的問題。

  五、結束語

  迫切希望社會更多關注農村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必然現象,是生齒城市化、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出現的社會現象,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迫在眉睫。他們很難得到父母的關愛,得不到父母的言傳真教,得不到父母意識的幫助。在他們的意識裡,父母親在他們的印象中,是一個長期的漂泊的身影,是可視而弗成及的希望。他們幼小的心靈是孤獨的,他們的成長是寂寞的,他們的價值觀是模糊的,人生觀是慘淡的。他們希望社會關注他們,重視他們,他們需要我們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上的扶持,他們需要的是社會對他們行為的認同,在社會上被更好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