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當春乃發生散文

當春乃發生散文

當春乃發生散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散文吧?散文的特點是透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你知道怎麼才能寫好散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當春乃發生散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她,初二時轉學到他的母校就讀,他,初三時轉學到她的母校留級,於是他們成了不認識卻是同屆的同學。

  年初的她與同學們在群內互打互鬧著,他也積極參與進來,同學們個個暖融融地迎來了年初四的聚會!他沒參加同學聚會,她沒留意。

  喜氣洋洋的春節裡,她想起了他,沒來參加同學聚會。於是,她在群內發出“站在世界中心呼喚……”同學們又積極相互打趣著。

  2月14號,情人節,她如往常般六點半醒來,下意識拿起手機,開啟同學群,輸入:“我在哪兒錯過了你?我的520?”不等她穿好大衣,他發出“簡收!”的“520”紅包,可惜,被女同學搶了。她的心劃過一絲暖意,怔怔地坐在書桌前。發呆近半小時後,她給他寫下了一首自畫像小詩。《他》他/容顏已破敗成斷壁殘垣/目光如深秋隨風飄零的落葉/守候無人問津的`渴望/他/感情的戈壁/藏一把光澤幽藍嗚咽如風的寶劍/在繁華亮麗的人群背後/茹毛飲血。

  她要找到他。

  她要在日月星辰中,與他三杯兩盞淡酒,洞開心靈所有的窗戶。

  她要讓南來北往的風,穿堂入室,與他一起翻閱殘缺不全的心境。

  第一次通話,她給他二個選擇:1、當網友,不見面,只聊天;2、當同學,下週六見面。

  他選擇同學。

  這個春天,註定要碰撞出朦朧詩,與日月推杯換盞,只為尋覓一個人,一方淨土,共同演義著那神話裡的天荒地老。

  “那不是她嗎?”相隔200米,他對身邊的女同學說。雙方收起手機,她看著對面的他,莫名慌張,略顯狼狽,心裡嘟嘟一句:哦,這是怎麼啦?一手拎著小包、大衣,一手提著冬酒,慌慌張張,橫穿馬路。他站在對面大聲說:“小心,車!”,她突然鎮定,從容停下,待一輛小車駛過,她向他走近,他迎著她走去,接過了冬酒。

  “你好!咱們一見如故,呵呵。“握手中,他遲疑了一下,忘了禮貌性回應她“你好!”,卻一直笑望著她。他嘴角露出的笑容,亦邪亦正;眼裡轉動著調皮的目光;心裡埋伏著時刻想捉弄她後又給她一個驚喜的準備。她聞到了來自他身上為她備存的溫柔氣息。

  “萬家燈火”酒店888房間。他泡好茶後,明顯緊張,有些不安,除了說喝茶,就是喝茶。她內心笑了,淺醉著。此刻的溫暖,她想無聲地傳達給他。待陸續而來的同學們入座後,他身心輕鬆,話語機智,儒雅風趣。坐在他身邊的她,深深感受到了,他有意無意的關照,他心細如絲地觀察著她,她含蓄著一份內斂。酒席上,笑語不斷,杯杯相碰,他與她卻在相互埋藏著一份只屬於他們的細心與含蓄。像相互表白又似相互客套著,直到下午1點半結束第一次“相親”的盛宴。

  他,在等待中出發;她,在出發中等待。

  凝目裡,他與她早已是楊花大樹,足夠洗禮他與她的唐詩宋詞,聆聽裡,他與她早已是千孔之笛,足夠讓他與她交出整個春天的微笑。

  他與她在相互吸引,在積極的情緒中,開啟歲月的真誠與問候。人間不許見白頭,只為他與她同在呢喃一份“相見恨晚”!

  弗洛姆說:“如果我戀愛了,愛就是一種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情緒,是人內心生長的東西,而不是被俘虜的情緒。”

  然而,他和她的故事與風花雪夜無關,卻與生命中積極,向上,陽光,健康的情緒相連。他和她各自帶著從歲月穿過的傷痛,在淡於水濃於酒的旅程中,彼此溫暖著,過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她把捂了又捂,那一冬溫情,流向他的黑夜,流進他的優傷,讓生命如初般美麗,冰凌初渡。來不及羞藏,同學們早已把他與她的訊息灑在春、花、江、月、夜。他的夜是緋紅的,他在失眠中輕迎她的出現;她在子夜放飛他的思緒,雙雙猝不及防。

  如果生命有輪迴,他與她願意用今世的桃花運換回一個“懂”你。

  在那挑剔的歲月長河中,只聞花香,不談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