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的稻草散文
每當我想起兒時的事情時,總會不禁想起鄉下的稻草。
那時,每當收穫水稻時,父親便將母親跟姐姐剛割下來的水稻使勁地拍打在禾拔(古雷州半島民間使用的歷史悠久的竹製打穀櫃)上,稻穀就“噼噼啪啪”地脫落在禾拔的倉底,然後父親就把稻草放在身旁。我和哥哥就負責把稻草搬到稻田的.空地處。等幾日後,稻草被曬乾了,父親就趕著水牛拉著車帶著我們一起去將稻草收拾起來。稻草全部綁好後,我跟哥哥便扛在肩膀上搬到牛車旁遞給父親,父親再將稻草一捆緊挨著一捆地裝在牛車上。然後用大繩子將裝好的稻草的前後、左右綁好,最後才趕著水牛拉回家。回到了家,父親就將稻草堆放在圍牆的一角,堆成一個形似蘑菇狀的草垛。
小時的我很愛玩,總是偷偷將草垛鑽一個洞,再從斜面弄一束光線進來,然後藏在裡面津津有味地聽收音機或是過“小人書”癮。有一次,我竟在草垛裡面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到了傍晚,母親想找我回家吃飯,卻怎麼也找不著。當家人急成一團時,我自己醒了,便獨自坐在廚房裡吃飯。家人見到我後,又好氣又好笑。
不過,這稻草並不是為了給我當玩具耍的,因為稻草有著其他更多更實用的好處。
每年到了冬天,特別是到了最嚴寒時期,村後的山嶺上的野草也逐漸乾枯了。父親要去山上放牛還得迎著北風頂著嚴寒,況且水牛對著那些枯草幹葉也沒多大胃口,父親就從草垛裡抽出一捆稻草給水牛當糧食。這的確是個好方法,當父親忙不來時,家中的稻草就成為我家的水牛的“快餐”了。
我還記得,每年快過年的前一個月,父親總要將我家的茅草屋修補一下,好讓全家人能平平安安,吉祥如意地過個好年。而修補材料便是草垛裡的新稻草。父親先爬上屋頂,用心地找到平日會漏雨的地方。將裡面的爛草弄下來,然後再用新稻草補上。此時,若是遇上我放學回家了,我就會給父親當幫手。不過,由於我力氣小,不能像大人一樣一下子將整捆稻草拋向屋頂,只好從草垛中抽出一捆稻草,緊緊地抱在懷裡,再一步一步地沿著竹梯爬上去遞給父親。父親微笑地接住,並叮囑我千萬小心點,別滑倒了。修補屋頂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即使是冬天,父親還是忙得滿頭大汗,渾身上下黑乎乎一片。當最後父親修補完了。他還是有點不放心,他還得裡裡外外、前前後後認真地“驗收”了兩三遍後才深深地鬆了一口氣,然後坐在屋前的板凳上欣賞著屋頂——自己花了幾天功夫才完成的“得意之作”,眯著眼睛慢慢地抽起了旱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