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兒時的春節散文

兒時的春節散文

兒時的春節散文

  春節馬上就要到了,突然懷念起兒時的春節,許多的情景都歷歷在目。

  記得從姥姥、姥爺家轉學,回到我的出生地,那個偏遠的壩上小城,是在1973年。那時的我剛九歲,正在上三年級。與姥爺家相距150公里,但口音卻有著較大的區別,一時難以改口,以至轉學後時常被同學們學舌調笑,大約一個月後才慢慢改變了口音和同學們一樣了。

  兒時的我,同許多的孩子們一樣,最盼望的就是過春節了,至今也有許多難以忘懷的記憶。在那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普遍的家庭生活都比較拮据。市民的糧食都有定量,買米麵油要糧本,買布要布票,肉要肉票,糖要糖票。副食供應很緊張。所以,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吃到相對比較多點的肉和其它一些平日吃不到的美味。

  我接觸的富裕家庭不多,那時也沒有太大的貧富差距。春節前,每家都要徹底打掃屋子,拆洗被褥,洗許多衣物。那是個樣板戲的年代,清楚地記得家裡牆上掛著《龍江頌》中江水英和《紅燈記》中鐵梅的劇照。隨後,家裡要做的就是要準備新年的食物了,當時幾乎每個家庭必有的三樣就是:壓粉條、炸點心、燉豬頭。也買點糖塊,炒制一些花生、瓜子,油炸一些蠶豆,也叫蘭花豆,還有中秋節時儲存在地窖的水果,這已是不錯的條件了。

  白天父母上班,這些準備工作都是在晚上進行。粉條是用純土豆粉做成的,壩上盛產土豆,比玉米粉、紅薯粉要筋道、好吃,做粉條工序比較複雜,還有一些小技巧,以至我一直也沒有學會。每次做很多,做好後,一團一團的直接放到院子裡凍起來了,這樣也便於儲存,做菜時也方便取用。我的家鄉地處壩上,冬季最低氣溫常常達到零下40度,院內的東、西廂房也便是天然的大冰箱了。

  炸點心主要是糖棗、麻花和江米條,這可是個技術活,不是每個家庭都會做的。我家每年都要請人來做。和麵很關鍵,發麵、搭鹼、軟硬、糖量等等。搓麻花很有意思,把和好的面切成條搓幾下,折成三折,提起來就自動扭轉成麻花了,我也在旁邊認真的看和學,也試著搓了幾個,沒想到也成功了,受到父母的誇獎,心裡還頗得意呢。搓好的麻花擺在一起,最後用北方特有的胡麻油(也稱亞麻籽油)炸熟,金黃色的'麻花便出鍋了,一定要控制好火候和油溫,點心可不需要外焦裡嫩哦。

  再就是燉豬頭了。因為,當時肉價雖然只有八毛多一斤,卻也要憑票供應的,而且也很有限,價格還是比豬頭要貴得多且不用憑票,每家都要買三四個豬頭。那時的家庭雙職工每月收入大概也就四、五十元,養活五六口人,生活都不易。

  燉豬頭事先要用在爐膛燒紅的鐵釺子把豬頭上的毛燙掉,弄的滿屋子都是燎豬毛的味道。最後洗淨,每個豬頭分為兩瓣,便於燉熟。那時,家裡都用的是灶膛、鐵鍋,鍋也比較大,滿滿一鍋豬頭要燉兩三個小時才能燉熟。漸漸的鐵鍋裡的肉香就飄滿房間的每個角落,也飄到了窗外,左鄰右舍都能聞的到,令人垂涎。我最盼望的就是三十晚上吃燉好的豬頭肉了,最愛吃豬鼻子的部位,也只有今晚才可以足吃一頓,平日節儉的生活吃肉是很少的,剩餘的就要掛在廂房,冷藏起來,留作以後慢慢吃了。

  晚飯後,天色已黑下來,每家院子裡都要掛起紅燈籠。我們這些孩子,則每個人提一個裡面點著小蠟燭的紙燈籠,有圓的也有長的,也有家長們自己做的,形態各異。兜裡揣著著不多的鞭炮就跑去街裡玩了。那時的炮竹很小,也很便宜,二毛錢一掛,只100響。這也不捨得一下子放完,而是逐個的摘開,單個的去放,為的是玩的時間更長些,點燃後沒響的那些,也要揀回來掰斷,用香頭點燃火藥看噴出的火花。有些調皮的孩子把點燃的炮竹扔到其他孩子的燈籠裡,隨著一聲炸響,他得意的笑了,而被炸壞燈籠的孩子,委屈地提著破燈籠哭著回家向父母告狀去了。

  那時的家庭都沒有電視機,只有在外面和同齡的孩子們一起玩才是最開心的時刻。偶爾也和父母玩玩撲克,聽父母講講他們小時候過年的故事。許多人在年三十晚上是不睡覺的,這叫熬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守歲,我熬不住,卻也睡得很晚,就這樣其樂融融的度過除夕之夜。

  那個年代的生活是艱苦的,但年味卻是濃濃的,四十多年過去了,太多的回憶至今仍記憶猶新,令人懷念,每每想起兒時的春節,也是那麼的溫馨、甜蜜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