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踏春的經典散文

踏春的經典散文

踏春的經典散文

  陽春三月,藍羊茅已被東風染綠,低聲呢喃著春的訊息。此情此景,不遊園,怎知春色如許?

  湖邊的柳條似乎未來得及經歷初黃,葉子突然就抽出了新芽,“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詩句說的便是此意。站在東風裡,任她拂面,聽鳥聲鳴囀,“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園子裡,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初春景象。

  吃過午飯,獨行一人來到學校後邊的小山上。山腳下是暖意融融的早春,山頂的氣溫卻被海拔拉開了差距。鋪地草似乎還躺在秋霜裡,頂著蓬亂的黃葉,慵懶的衝萹蓄撒嬌,沒有一絲迎接春姑娘的意思。松樹腳下的萹蓄倒是個勤勞的姑娘,一簇一簇的泛著春色,為路人平添一抹濃綠的驚喜。

  無論是矗立的柳樹還是矮小的萹蓄,她們都迎著東風努力生長,最近流行的清代詩人袁牧的詩句“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大抵也是此意。無論生命的姿態如何,都應該向上生長,是春姑娘為我上的第一課。

  白日裡,暖陽照面,令等閒之輩有幸識得面紗下的春姑娘,感受“萬紫千紅總是春”的美景。誰知黑夜一降臨,料峭的`春寒也悄然而至。“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經過宿醉的蘇軾,雖然在冷風中瑟瑟發抖,卻恰有山頭朝陽迎面撲來,平添一抹暖意。學會開闊、豁達,是春姑娘借宋代蘇軾的筆墨為我上的第二課。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春天來了,大自然煥然一新。應著春景,想到自己與優秀的友人之間的差距,平添一腔春愁,“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踏春,在春日裡,迎著和煦的東風,一步一腳印,踏實的走好每一步,是春姑娘為我上的第三課。大自然,是最好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