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中秋感懷的散文

中秋感懷的散文

中秋感懷的散文

  中秋之夜靜得出奇。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不能入睡。透過天窗,如水的月光傾瀉在我的身上。風兒陣陣,輕輕搖擺著窗前的青竹,我凝視著靜靜掛在空中的中秋月,深邃的天空似一幅銀色的絢麗的畫卷,充滿著詩意。我心絃繚繞、落寞,遐想無限,滿腔的深情化作一絲超越時空的情愫激起我對故鄉至純至美的思念。

  中秋節是個多思念的節日,一生豪放的大詩人李白曾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詩句,這句千古名唱詮釋了遊子思鄉情懷。

  一直以來,在我的心靈深處總有一個心結。時時憧憬著等自己老了能夠落葉歸根。那時候,孩子們大了,各自有了家庭,有了事業,不再需要我呵護的時候,我能夠回到故鄉,在那裡蓋上一間簡單的小房子,像一隻飛累了的鳥兒,能夠棲息在故鄉的土地上,宛如兒時一樣生活在連綿起伏的燕山腳下、還鄉河畔。生活在兒時的小夥伴們之中,去尋匿兒時的記憶。

  然而,如今的我已經是:雖是故鄉人卻是故鄉客了。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倒退幾十年,我的同齡人們,當然包括我自己在內。好多好多的人都以走出那個貧窮的老家為榮。無論你選擇的是哪一條道路,只要你能夠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闖蕩,你就是一個有出息的人,就會活出另一種樣子。當時最流行的一句話是走出大山,寧往南走一千,不往北挪一磚,可見,走出老家到外面闖蕩是何等的時尚。要說時尚,倒不如說是我害怕貧窮,唯恐貧窮覆蓋我的一生,便產生背井離鄉的念頭。

  風風雨雨在他鄉奔波了三十年,彈指一揮間。隨著時間的失去,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覺得思念故鄉,思念老家。其實,我的心裡原本很明白,老家,所謂的老家,只不過是我曾經的家,是曾經生我養我的地方。如今的老家,已經不再屬於我,那裡沒有了曾經呵護養育了我的父母,沒有了屬於我名下的一間房屋,沒有了屬於我的一寸土地。站在老家的土地上,有一種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的惆悵之感。屬於我的,只不過是我曾經的家,我的生身之地和千千萬萬美好的回憶。此生此世,我再也不會回到那裡生活。每當我回到故鄉,回到老家,走在故鄉的土地上,親吻著故鄉泥土的芳香,傾聽者親切的鄉音,目睹著同齡人以及後輩們依舊耕作在貧瘠的土地上,我的心裡就會莫名其妙的產生一種情結——我的鄉愁,產生一種來自心靈深處的無奈。老家,我的故鄉。她再也不屬於我,她只屬於那些依然耕作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老家好像給予了我某種排斥,而我彷彿背叛了我的老家。

  我總以為,走出貧窮的家園,闖蕩出一片屬於自己的美好天空,便不再回首。然而,每一個月夜裡,朦朧的月夜總會讓我心靈深處的那雙眼睛透過天幕,探尋我的故鄉,我的老家。不管老家有沒有我的房屋,我的土地,也不管我身處何方,更不管在他鄉生活得多麼滋潤,在我的心靈深處的家園還是我的故鄉,我的老家。即便是在夢裡也都是如此。每回回的夢境裡都是如此。夢中的空間環境,夢中的人和事十有七八都是老家,都是故鄉。我終於明白,月還是故鄉的明,山還是老家的秀,水還是老家的清。故鄉啊故鄉,我的老家,那裡有我的'牽掛,有我永生的根。

  就在那一瞬間,摧毀了我曾經的憧憬,有了新的感悟。今生今世,我並沒有跨過還鄉河,沒有走出連綿起伏的燕山山脈,沒有走出老家那片貧瘠的土地。雖然我再也不能夠回到老家像小時候一樣生活,雖然老家不會再接納我,可是,我總覺得,我的身軀寄宿在遙遠的他鄉,我的腳步留在了本不屬於我的異地。我的目光,我的心靈已經留在了故鄉,如若無法置身於星辰們居住的天空,而我的目光卻夜夜都抵達到了那裡一樣。

  在這如水的夜光裡,我索性起床站在這深情的夜風中,站在他鄉的土地上遙望故鄉,遙望老家。不管老家是否屬於我,我依然覺得,我依舊是老家的一部分,他不僅僅是屬於耕耘在那裡的人們。因為我的鄉愁源於老家,源於我的故鄉。彷彿源於田野,源於山川一樣。老家,我的故鄉,她是我釋放鄉愁的唯一去處。

  正所謂老家是小時候竭力想走出去,老了又想回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