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社會實踐的調研日記

社會實踐的調研日記

社會實踐的調研日記

  社會實踐活動是為了讓學生更瞭解社會的真實性,下面是社會實踐的調研日記,供大家參考與學習!

  社會實踐的調研日記一

  今天是社會實踐活動的第4天。儘管類似的感慨已經繁如牛毛,但我還是發自內心的覺得:“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過得實在是太快了!”轉眼間“下農村”活動已經接近了尾聲。

  回首過去的日子,彷彿就是發生在上一秒。還記得嗎,我們在7月11號乘著大巴來到了平江,那是我們探索新農村邁出的第一步;還記得嗎,我們曾經頭頂烈日,汗流浹背的發放一份份問卷,進行一次次基層訪談;那是我們為了自己的目標而進行的一次次努力;還記得嗎,我們在機房中敲下一個個字元,手指在鍵盤上飛舞,那是我們對於一天的活動進行的反思……太多的太多,一切的一切,匯聚成了兩個字:成長。我們在實踐中鍛鍊了自身,我們在實踐中收穫了友誼,我們在實踐中得到了成長,我們在實踐中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這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讓我體會到了一種別樣的生活,儘管新的生活環境有一定的陌生,但是因為有了老師的幫助,同學們的鼓勵。所以我很快的從最初的不適應中調整了過來,積極投身到了實踐活動中,及時的完成了一項項的任務。也算是對自身能力的挑戰。

  其實,這次下農村除了體驗生活以外,還有另一層意義。畢竟這是高一同學參加的最後一次統一活動,以後就要分班了,迎接我們的是更緊張的學習生活,以後想再要有類似的體驗,機會絕不會多。這是一個很好的培養團隊協作能力的機會。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所以要倍加珍惜。

  而且,透過這次活動,我們還了解到了從教科書上得不到的知識。那就是農村、鄉鎮居民的真實想法。他們中的一些人想法很樸實,就是要發展當地的經濟,切實的提高生活水平。這樣的觀念雖不見得有多高尚,但卻很真實。畢竟,衣食住行是關乎到每個人生存的問題。沒有物質上的保障,何談思想上的追求?

  類似的想法還有很多很多,憑我的一支拙筆自然無法寫盡。只是想淺談幾點,與大家共勉。

  社會實踐的調研日記二

  今天下午我們去看望了邱會珍老爺爺,剛落座,他就熱情的拿出了自家的土特產挨個分給大家吃。圍坐在老爺爺身,邊聽他講故事,我們感受到了溫暖。

  聽完老爺爺的故事,我們主動給老爺爺表演節目,為他演唱了《十送紅軍》,老爺爺紅了眼眶,併為我們熱烈的.鼓掌。

  臨走時,我在心裡暗暗決定,一定要經常來看望紅軍老爺爺。

  社會實踐的調研日記三

  在三下鄉這段期間,每一天都會有不同的感人故事。今天下午我們探訪了一位退休老教師,他叫邱會珍,今年90歲,住在高興鎮長逕村,他的筆名是玉冰,解放以來就一直在教育事業的一線奮鬥,有著四十多年的教齡了。

  自從退休後,他堅持每天看中國簡報,堅持每天寫三頁大字,邱老師寫的一手好字,家裡的牆上都掛著他自己創作的作品或者是名言警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進門就能看見在牆上掛著。

  他說:“腦子不用就很容易生鏽,記憶力很快就會衰退,所以只要身體好,吃的消,就應該堅持下去!”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人生才更有意義!

  社會實踐的調研日記四

  獻身農村教育四十餘年的邱老今年已經九十歲了,進入邱老家中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是一位非常熱愛書法的老人,家中處處可見老人的墨寶。

  有的是他的隨筆,有的代表著他的志向與願望,有的則代表著他的高尚品格…其中一幅是他書寫的家規,內容是這樣的:能勤則富,能儉則興,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字字句句中都能看出邱老勤儉樸實的品格。等大家都坐好,他便開始講述他年輕時在興國教書育人的點點滴滴,在農村紮了根、發了芽。他的愛國、愛黨之心讓我們感同身受,他的家中處處貼上著毛主席與習近平總書記的畫報,聽著他娓娓道來,不禁可以感受到一個老書匠對於教育的重視。

  是啊,都說知識改變命運,我們當前該做的可不就是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嘛!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