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散文(精選1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短小精悍,表現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問題。那麼,你會寫散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呼喚散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呼喚散文 篇1
雨聲就這樣忽起忽停,細微燈光顯得無助而潮溼。憑窗眺望,地面上的積水閃閃爍爍流動著。幾對情侶打著傘緩緩漫步在雨中,點綴成一幅清美澄淨的圖畫!
今年北方的冬天來的似乎早了些,殘留在枝間幾片枯葉倔強的搖曳風中,徘徊遊離的清冷瀰漫了整座心城。
書房內顯得格外靜寂,心躲在軀殼內半夢半醒,湧動著昨日的記憶。指尖輕擊鍵盤的聲音,猶如小夜曲撩撥著我滿滿的思緒。安逸祥和的輝光在臉頰宣洩著,我知道這一切只因我擁有了你!
如果你想走進我的心靈深處,就請看看我的眼睛吧!母親曾說這是世上最美的一雙眼睛,單純靈動的就像清淺的河流,堅韌淡定地亦如雲杉的根脈。品性是能藏在眼中的,或悲,或喜,嬌嗔,疼惜.....我把這些毫不掩飾全部給了你,期待著彼此呼喚的那一天。
春天是需要裝扮的,用迎春花的金黃;而我是永遠不需要裝扮的。童年的艱辛讓我學會堅強,青春的懵懂讓我體味愉悅;生活的閱歷又讓我感悟了豁達從容。
有人說步入中年的我們是黃昏的夕陽,靚麗且充滿馥郁的芬芳。而我看來,中年的我們就像小溪,經過許多磨難後終將流進大海。阻礙,困惑,拼搏,奮進,不卑不亢中我們執行著人生軌跡,磨礪挫折後我們也意外收穫了永恆的意志。萬物都將接受風雨的洗禮,我們也不能例外,當智慧理性的種子播灑在明淨的世間,我的愛就誕生在了日出之前!!
我珍愛著我的靈魂,縱使有人百般聊賴著蠱惑著,我依然在颯颯風中傲然挺拔,陶醉在文字織就的童話城堡內遐想連連。清脆的笑聲翩然而至,無限的曙光被它喚醒,天終於亮了!
真愜意啊!騎著腳踏車走在雨後的街巷,愛爾蘭序曲響在耳畔,而我對著人們大聲說著早安.....
這個冬天就應該是這樣的,溫潤晴朗,我們盡情的睜開眼睛凝視地平線上一個共同的點,期待著將某種輕蔑放逐,靜候著這般的甜美純潔拔地而起!思維總會由低點到高處轉呈,新的夢想,新的渴望自然而生,滿足在那種無結局的快樂之中!驚起的飛鳥,零落的繁華如釋重負般卸除偽裝,滿滿沉淤成一朵流年之花,沉穩的心境此刻就像是一處寶藏,愈來愈清晰。
倘若,我的文字不是炫耀,那就是我所鍾情的獨白。不為浮光掠影迷惑,讓所有的柔美靜侯成最初的姿態等你歸來!!
呼喚散文 篇2
今天是母親節,一早母親就打過電話來,今天中午我多做飯,你一定要來啊。
心裡怔了下,母親的電話總是飽含那麼的母愛,我愉快地答應著,說親愛的母親啊,是母親節還是女兒節?話沒說完,眼淚先落了下來,心裡暖暖的。
細小而純淨的白色茉莉,在陽臺上開得正香,玉米葉子似的寬大的文殊蘭,葉子肥厚而粗獷,碧玉鋪展的花盆滿滿騰騰的,先生照顧公公未回,孩子住校,早上澆花時發了會呆,附近中學的軍號鈴聲響起來,一遍一遍的,敲打著黎明,也敲打著人心。
去超市給孃家買了橙子,買了醜桔,買了奇異果,買了個哈密瓜,還順便買了兩條很便宜的老年婦女穿的褲子,心想等在家休息的先生今天下午回老家時給婆婆捎著,婆婆患腦血栓,常常不小心尿褲子。
街上有散步的老人,成雙成對,緩緩的,白髮一閃一飄,是佝僂的腰身上盛開的滿樹梨花。街兩旁是蓊鬱的女貞子樹,洋槐,矮矮的月季薔薇開滿了粉的白的紅的黃的花朵,大小不一,空氣中瀰漫著很芳香的氣息。
看到病癒的父親穿著白底小碎花朵的睡衣坐在藤椅上看電視,看到我笑了,那花白的頭髮和單純的眼神很可愛。白色的淺盤裡還有昨天吃剩下的葡萄,葡萄紫中閃綠,晶瑩剔透。母親的碗還沒來得及洗,兩個碗泡在鍋中,洋溢著懶洋洋的靜謐,我紮上圍裙,端起鍋走進廚房,三五下地洗淨了。
把兩條魚泡在冷水裡化凍,泡上一杯茶,與父母聊天。外面的太陽晃耀著,陽光照射進屋裡,彷彿有道寬沿灰塵凝成的彩虹,隨風一蕩一蕩的,象是蔚藍的湖水,光陰也變得透明,心裡也溫暖起來。
想起了深夜時分曾想起過的一個人,臉貼到粗糙的棉製枕巾上,硌起細小的紋路,還有時會有風乾的淚滴。想起這個人時,就會輕輕地笑,然後搖搖頭,呵呵,有什麼呢。
喝著苦澀芳香的綠茶,看著葉子在杯中翻滾泡漲漸漸舒展,彷彿看到前生,手裡捧著一把稻苗,有動人的清香。不止做過一次的夢,前生是個南方女子,小橋,窄巷,青苔,一個很平庸的女人。
快中午了,我把化開凍的扁扁的鯧魚,用刀子劃開嘴巴,掏空內臟,用水衝了,然後用菜刀順著脊背片開,碼在盤裡放上蔥段薑絲專門的醬油蒸上。然後鍋裡接水,淘米,加少許燕麥紅棗涼水放進鍋中,聽鍋內水自開始怯怯地響到轟轟烈烈的聲音迴盪,熱氣撲面而來,再關小火,小火熬粥,粥的香氣溢滿了不大的屋子。
吃飯時,端上蒸的那兩條魚,再炒個西紅柿雞蛋,切上幾刀黃瓜,抹上香香的麻汁和豆瓣醬混成的膏,再佐以母親醃製的小黃瓜,感覺很滿足。聽父母低聲地說著家常的事,或其他瑣事,心裡很平靜,人老了,話就多。
在網上買過灰棗,上面有自然的灰土,下鍋需要洗的。記得有人說棗子炒了有種糊香,可以泡茶除溼氣補血,我相信,真的炒過,果然很香,泡紅茶時放上兩片炒的棗幹,甜香極養胃,晚上泡杯茶,一杯一杯地喝著,茶就像懂女人的男人,細緻而有厚重。
偶爾寫字,就感覺這字越寫越難看了,好多年不怎麼地寫字了。在電腦上打字,出現宕機或其他故障時,有時會來不及儲存,而這字,只要紙在,就不會丟。我們是久別的故人,再見時仍然充滿歡喜。
喜歡穿著隨意地逛菜市場,聽著嘈雜的市聲,滿眼都是綠的、白的、紅的的各種蔬菜,但更喜歡買鄉下的農民自己種的菜,新鮮水靈,足斤足兩地,很實在的人,而且還願意聽他們原色的鄉音,有時會很認真地積攢下來,把這不太常說的方言有時願顯擺下,博大家一笑,有種小小的驕傲。
漫步在副道上,看著新增的店鋪,發現還有小店主人在兩棵樹之間牽了繩子,晾曬衣服,在綠樹中,紅的綠的衣服彷彿成了點綴,滴滴嗒嗒的落下水珠,是衣服對生活的嘆息嗎?
在這無所事事的下午,遇到了傑,我曾經的同事。已不上班好多年了。本已有個女兒的她,非常渴望生個兒子,那時還沒放開二孩兒政策,在她剛懷上兒子,立即休班,然後一直休著,在家給大女兒做飯、天天地看著小兒子成長,感覺到她是真高興,儘管體形大變,渾身上下沒了哪怕含混的過渡,一色地從上到下地粗壯,皺紋在她的笑聲中前呼後湧,之前可是很講究的女人啊,但她自有她的道理,有了兒子,啥都不怕了,啥都有了。
在那暮春的花香裡,在那充滿愛意的小吃裡,在那親人聲聲的呼喚裡,在同事滿足的笑容裡,有時,眼淚往往會生出,又怕人看到,低著頭,急速地眨眼睛。
呼喚散文 篇3
命運女神將它賜予我們,但調皮的人類卻把它遺失了,光著腳丫,追尋著,呼喚著……
——題記
它,源於最原始、最純真的一種情感;它,曾深深根植於每一塊心靈之土上,使之更為肥沃;它,是人生中的一把“金鑰匙”,得之不易,失之可惜。它就是人類遺失中的.“感恩”。
悠悠,處於變動中的世界的人類,在邁著歲月的腳步,走在人生的大道時,驀然回首,你會發現,除了大道兩邊一排望不到邊的樹和身後一串深淺不一的腳印時,在某個角落,有你遺失很久的“金鑰匙”。
感恩,是一種素養,是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礎。學會感恩,從一滴水,一朵花,一棵草開始;從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動作開始。學會感恩,當你置身與大自然中時,你會發現鳥語花香,鶯啼燕繞,汩汩流水等這一切彷彿是為你歡歌,為你祝福的感恩之歌。學會感恩,你會發現別人對你的情,對你的真,才知道,原來世界並不冷漠,處處洋溢著溫暖氣息。
正所謂“感恩的人有福報”,但是,現實是殘酷的,並不是樣樣如此。
著名歌手叢飛節衣縮食,捐助300萬,資助178名貧困生。以至最後生病都沒錢醫治。住院期間,他所資助的178名貧困生竟沒有一個人來看他。這種知恩不報的行為真讓人寒心。
我們幫助別人不併是為了求回報,但“感恩之心”是每一個有良知的人所應具備的。古人尚知“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而他們卻對此熟視無睹,著實讓人擔憂。
對待父母,我們更應學會感恩,莫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之時,莫讓遺憾伴隨終生。
世界需要感恩,追求最原始的,時代在呼喚,心靈在呼喚……
呼喚散文 篇4
我喜歡讀傑克倫敦的書,那篇《熱愛生命》猶是記憶深刻;我也時常在思考生命的意義。那天獨到《讀者》上一個過來人寫的活命哲學,的確和生命相比,又有生命顯得對我更重要啦……
生命是本能的呼喚,是一種內在的呼喚,是與生俱來的呼喚的本領。家裡來了一個不速之客,是一種純白色的貓,她的到來趕走了我們家的小花貓,從心眼裡我很是不喜歡她;可是母親是個善心的人,她時常給白貓些吃的。去年白貓懷孕了,聽母親說產了一隻小白貓,可是後來她自己吃掉了自己的小貓咪。我聽了有些毛骨悚然,到網上查了一下原因,原來是,當貓媽媽生產之後感覺自己營養跟不上或者被別人驚嚇了覺得無法保護小貓。還有就可能是小貓天生有缺陷,貓媽媽都可能吃掉自己的小貓。
今年春天她又生產了,產下四隻小貓,母親偷偷把他們藏起來,不讓我們發現,因為我們是生人吧;母親還特意為白貓買了魚吃,好讓她多產奶餵養四個小傢伙。上個週末我和妻子回家幫忙插秧,晚上很晚才回來,我聽見隔壁廢棄多年的房子裡有孱弱的貓叫聲,很微弱,若不是在夜裡我們根本注意不到。我問母親是怎麼回事;母親說白貓把自己最小的一隻小貓咪扔掉了,可能是營養跟不上,沒有足夠的奶水來餵養四個傢伙。她已經是第二次扔掉那隻小貓咪了,我覺得那叫聲特別悽慘;本不想多管動物的閒事,可似乎這是對生命的一種呼喚,我心裡放不下,因為它也是一條生命,既然上帝安排它來到世間,就不該剝奪它生存的權利。母親說它已經被拋棄四五天了,我想這個才出生半個來月的傢伙,在被母親拋棄四五天後還能掙扎著發出生命的訊號,真是不簡單,看來貓真的是有九條命。
我帶上手電筒,沿著那些被廢棄的屋子,順著叫聲的方向走去,在一間倒塌的屋子裡,我聽到了它孱弱的叫聲變的強硬,對生命的渴望全部化為聲音的力量傳送給我;它被母親遺棄在一間關著的廢舊屋子裡,是鄰居的房子,我是無法進入的,況且是在夜晚……當我移開燈光準備往回走時,它的叫聲變得悽慘,讓我進退兩難,再一次感覺到它對生命的渴望。也許這一刻它的生命就掌握在我的手中。我試著搬開被石頭堵上的門,它也歪歪斜斜的往燈光的地方靠;最後我掀掉了腐朽的木門,把它抱在懷裡,消瘦的身體沾滿了蜘蛛網,兩眼無神的打量著這個——世界;此刻的叫聲,我也不知道是為生的歡呼,還是對世間命運不公的抱怨。可是我們誰又能逃掉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啦?
其實它的命運並不掌握在我們手中,而是在貓媽媽哪裡,我們把它放回了貓窩裡,其它三個傢伙明顯大了一圈,也很精神;這就是命運,這就是自然法則。這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改變的適者生存……母親用了糖水灌它,實在是太可憐了,可是想想我們自己也是多麼的可憐。最後還是寄希望在貓媽媽身上,也許是為它的堅強所感動,也許是母子連心的呼喚,貓媽媽用自己的牙齒和爪子給它洗了澡,還餵了它奶,它得救了,看到它能活潑亂跳的和其它三個小傢伙瘋玩,我感到莫大的安慰。
生命如斯夫,適者生存。
呼喚散文 篇5
回到家,每天會到田野裡走一走。
偶爾也會對著空曠的土地酸上幾句,如:許你一世相思,回首東籬菊正豔,雪花已悄悄開滿心間,雖掩埋了過往,依舊菊香瀰漫心海。
草木已枯,唯有幾朵菊花倔強的開放著,在田間地埂煞是顯眼。厚厚一層枯草落葉覆蓋著這片土地,偶爾三兩隻土雀兒從洞穴飛出來,天空除了麻雀鴿子飛過,基本沒什麼鳥了。貌似鴿子還是糧站養的,其餘鳥類都去越冬了,等他們回來,我就該走了……
拿打火機點燃枯草,一下子,火苗蔓延開來,燒得呼呼作響,燃燒過的地方變成了黑色,火苗,黑煙,隨煙火升騰起來的殘屑木灰,飛得很高很高,再慢慢落下。不一會兒,黑色的土地,有一大片了,火苗繼續往小河方向蔓延。河裡的蘆葦蕩,油草,都是極易燃燒的東西。
火苗猛的竄到幾丈高,似乎連天都燒紅了。映著浮在水面的夕陽,整個世界都是紅彤彤的一片。燃燒過的地方有些還冒著青煙,小村的炊煙也嫋嫋升起,整個世界,如在夢境,煙霧繚繞著小村,我的眼睛,模糊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相信農村的孩子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燒野火,燒荒……當然了,也要注意安全。
呼喚散文 篇6
初冬,註定會有些憂傷情緒,低落了塵埃,呼嘯了北風,飄零了秋葉,裹緊了衣衫。而我,搓搓似乎冰冷的手,跑起來放飛一線紙鳶,去歲初冬寫的願望,今天才交給天空!希望一份祝福一絲雲水深處的呼喚,能遙寄相思,踏著暖陽,隨風奔向有愛的方向。
水庫旁的白楊,裸露著身姿,僅剩最後的幾片葉子掛在枝杈尾端,搖曳著似乎隨時都會墜落,樹頂那窩老鴉,一直亭立樹梢,一陣風來,樹枝摩擦吱吱作響,還有老黑鴉的呱噪,更讓這片曠野多了幾分蕭瑟。
手插褲兜裡,沿著水庫那條土路走著,記得那裡有我家的一塊地,就在水庫堤壩下面。還記得下雨的時候,水庫的水會漏或洩到一個小涵管,經過那塊地。父親用鐵鍬在田埂挖一個口子,用網兜攔住,水放得差不多了,網兜裡,田溝中好多的魚,直接去撿魚,魚在田間蹦噠著,最多的一次捉了快兩百斤,都是野生魚,鯽魚黃骨魚居多,味道很是鮮美,現在吃的魚大多數是餵養的,絕對沒有那個味道了。
呼喚散文 篇7
回到家總是睡得很安穩,家裡現在網路訊號也非常好,卻很少拿著手機。早上醒來聽著雞叫狗吠鳥鳴的聲音,莫名覺得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母親很早就把早餐做好了,父親趕集也回來了。我們這裡的集市每天都有,叫露水集,陽光出來露水乾了也散集了,集市上倒是什麼都有賣的。
拉開窗簾,熹微的晨光溫柔地掛在屋頂,門前的水池長滿了碧油油的水蓮花(也是浮萍,原來用來做豬草)幾支枯萎的藕荷耷拉著,上面還有幾汪沒有化盡的霜露。池邊的桔子樹掛滿了果子,幾隻叫不出名的鳥在果樹上啄食。
隔壁院子裡,大哥家更是滿園果香:壓彎枝的柿子,滿滿當當掛滿枝頭;井臺旁的柚子樹也是結了許多青柚。記憶中,故鄉沒有果樹的,除了棗樹。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幾棵幾樣的果樹,我家有桔子,梅子,李子,桃樹等,都開始掛果了。
刷牙洗臉時,父親洪亮的聲音催促下樓吃飯了。下樓走出大門,看到屋旁菜地裡青枝綠葉,菜地裡有紫辣椒,白蘿蔔,紅薯,大白菜,上海青,蔥,香菜,菜薹等等。回家每天最幸福的事,就是吃著母親炒的菜,自己家種的菜,還是原來熟悉的味道,怎麼都吃不夠。
陪父親小酌一杯,忽然覺得,回家了,在父母的眼睛裡,讀到了幸福的含義。
多陪伴,多回家看看,和他們聊聊天,聊聊孩子,聊聊以後更幸福的日子……
唯願時間能走緩一點,讓父母衰老得慢一些,能陪伴我們的日子再久一點!
呼喚散文 篇8
看著父母忙碌的身影,忽然覺得心很平靜,難怪他們不願意去城裡,這裡,才是父母的根,也是我的根。
自己已經不再年少,希望回到故鄉的家,那裡才是心靈的歸宿,才是人生的終點,最後的棲息之地。
每天釣釣魚,喝喝茶,種點菜,自給自足,多美啊!雞鴨滿園,空氣清新,早睡早起,這不就是神仙日子麼?
加油,向著這個夢想前進!
也希望早日洗淨塵埃,好好陪伴年邁的父母,回到那片魂牽夢縈的故土!
你聽:那山那水那樹都在呼喚我,回來吧,回來吧,在外漂泊的遊子……
呼喚散文 篇9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那段金秋的季節,和雨後田野中孤單的靈魂,欣愉時刻可以賞悅金秋的田野風光,聆聽自由女神輕盈的腳步聲,離開喧囂的城市,漫步在金秋的田野,心潮泛起的漣渏時常熒繞著思緒,散步是一門學問,可以在漫步中回想曾經青春縱馬的歲月,生命的時光消耗著青春韻華,尋找人生髮展的導航燈。消磨著青春靈氣,在浩海如煙的知識海洋裡淘金,流逝了青春年華,陶醉在月朗星稀的時空,享受著上蒼的恩賜,呼吸著清晰的泥土氣息,咀嚼著生物界成熟的味道,品味金秋收獲的喜悅,眺望海水翻滾的浪濤,傾聽著水手智慧的集權鏗鏘有力,點亮航海的導航燈,考驗著弄潮兒的膽識。人生真諦,享受自然風光的薰陶和領略社會風景的洗禮。
生命是歷史的延續,你我不過大千世界萍水相逢,歲月的痕跡帶走了挽不回的時光,任憑流韻在風中流淌,點綴了人生浪花的光茫,自然界逐漸消除了人們內心的焦慮,進入心曠神怡的狀態,雲霞的步伐飄渺于山峰之顛,人們有意無意審視著雲霞的行蹤,陽光的軌跡不停地轉動,引導雲霞不停地變化身姿,展示婀娜風姿,穿梭于山林之間的腳步,信手採摘著林間的野果,享受大自然的恩賜,補充人體能量。
燭影摩挲的夜晚,卷伏在知識的海洋裡翻騰,穿越在人類文明的時空裡,吮吸著前人留下智慧結晶,消化現代時空進行曲,枕著知識的浪濤入眠……
呼喚散文 篇10
在一個晴朗的星期天裡。我漫步在都市中的一條小巷裡。偶然間,我被路旁的一幕生活場景吸引住了:一位年輕的母親在洗衣服;一個大約不足四歲的女孩坐在一個盛滿清水的臉盆旁,用一雙稚嫩的小手擦洗著小型地球儀。女童口中一個勁兒地呼喊著:“媽媽,地球太髒了!我要給地球洗個澡!我要給地球洗個澡……”孩子的神情是那樣專注。
給地球洗個澡,一個童話般的願望。
給地球洗個澡,還我們一個潔淨的生存環境。
給地球洗個澡,還給地球母親一個本來潔淨的面容。
這是童心的呼喚。
這是人類的呼喚。
有道是童心不可欺,地球是太髒了!
我看著,我想著,戀戀不捨地離開了童話般的小巷,到了一片桃花林中。正值春天,桃花盛開。觀賞者無不嘖嘖讚歎桃花的豔麗多姿,我自然也在其間。正當我欲發古人之絕贊時,一個童音在桃林中響起:“媽媽!這桃花好臭啊!”童聲清脆聲震桃林。
“不許胡說!”為母親者覺得孩子敗興,斥責著孩子。
“媽媽!不是胡說,就是臭哇!您聞啊!”孩子從實申辯。
不知那位母親有何感悟,我倒真的被那孩子的呼喊聲震顫了。我周圍的若干為父母者也似乎從那孩子的呼喊聲中悟到了什麼。也許是久聞其臭而不知其臭吧?若孩子不道破原委,大人們還真不注意。桃花林裡果然是腥臭味十足。我仔細地辨了辨這味道,並不是桃花本身發出的,而是桃花林旁邊的河道里發出來的。我疾步來到河邊,一眼瞥去,真令人頭暈目眩,只見河水汙黑粘稠,上面漂浮著各色汙物。河水的汙染程度確是到了讓人目不欲睹臭不可聞的地步了。自然,本是桃花開,流水清,桃花伴著流水,桃花飄逸而流水清澈。這不是詩,這本來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和諧淡雅的環境美。而今呢?桃花依舊開,汙水滾滾來。難道這不是對我們現代都市文明的一個絕妙的嘲諷嗎?
“孩子,不是桃花臭,是河水臭。”為母親的向孩子做著解釋。“這人也真缺德,盡往河裡排汙水倒髒汙!”為母親的頗有幾分義憤了。
“媽媽!還說人家呢,剛才你還往河裡扔個塑膠袋呢!”孩子頗為不公,大有指責母親之意。母親滿臉通紅。看得出來,母親已經接受了孩子的批評。這時,只見孩子鄭重地仰視著一株桃樹,呢喃地自語著:“桃花,不要怪我,是河水臭,不是你臭。你是香的,我不應該說你臭。”說著,孩子長嘆了一聲:“唉——要是人人都不往河裡倒垃圾排汙水多好啊!”
一會,孩子和母親很快地離開了桃花林。這時我滿眼地望著,那原本爭奇鬥豔的桃花們似乎一下子都蔫了。她們在抱怨:是汙水玷汙了我們的芳香,童心不可欺呀!
我隨著敗興而歸的遊人離開了桃花林。
我來到一處鬧市逛遊。腳下,任你千百倍地留神,還是避免不了要踩上油乎乎的塑膠袋兒、粘糊糊的冰棒杆兒……這是怎麼了?街道兩旁每隔百十米就置放著一個外觀相當考究的垃圾箱,難道是裝潢擺設不成?人們啊,幹什麼不將汙物扔進去而偏偏要隨地亂扔呢?!豈不怪哉!此時在我的身邊走著母子二人。母親不過三十歲,兒子胖乎乎的,小摸樣甚是可愛,也就三四歲吧,眼瞅著這個小朋友把一顆冰棒兒吃完了,他跑著奔向不遠處的垃圾箱,一下子摔倒了。無疑是被腳下的香蕉皮滑倒的。小朋友爬起來,那根冰棒杆兒依然緊緊地抓在左手裡,他又彎腰用右手拾起滑倒他的那串香蕉皮,規規矩矩小心翼翼地放進了垃圾箱。母親快步趕了上來,拍打著兒子衣服上的塵土,心疼地埋怨著:“摔著了吧,兒子,扔在地上不就完了。”
“媽媽,你說的不對。幼兒園老師告訴我們要講究環境衛生,在公共場所不能亂扔雜物,我要聽老師的話,做個好孩子。”
母親笑了:“乖兒子!多好啊!咱聽老師的話。咱講究環境衛生。可走路也一定小心點啊!”
孩子聽老師的話,當然也聽媽媽的話。童心可鑑,如深山中的一泓泉水,清澈透明……
忽然起風了。風很大。霎時間,塵土飛揚。風,從街面上捲起了數種汙物。被人們隨意扔掉的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塑膠包裝袋兒旋飛著。各色汙紙橫舞著,纏粘在樹枝上,裹進花叢中,飄進店堂裡,落在食攤上,撲到人們的臉上,貼在行人的身上……髒啊!真髒啊!地球太髒了!頓時,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那個擦洗地球儀的純真的女童形象。孩子啊,我真願與你一起造出一個能盛得下地球的大浴盆,我們攜手把地球放進去,痛痛快快地給地球洗個澡,讓街淨,讓水清,讓山秀,讓花香……把原本自然潔淨的面容還給地球母親……
呼喚散文 篇11
四月的湖城,一望無際的綠寫滿期待的眼睛。好想留住春風的溫柔;好想擁抱大地的碧波;好想親吻隴上的枝頭。伸手去遙接燦爛,晨露閃閃點化幼稚的夢幻。追,繫上放飛的呼喚。到遙遠的期待中,去感化恩賜的點點滴滴。朝霞無私地播撒,映紅了那顆慾望的心田。註定,春天多嬌的呼喊。本該用心品嚐鳥語花香的爛漫,飽讀花開瞬間的英姿。風,慢慢地刮落了花瓣的那粉紅色、潔白無瑕的、隨心所欲色的颯爽。
曾經的憧憬,攜著那期盼的目光,在等待的締結中繪就成斑斕的畫頁。無憾的啼哭,在母親的懷抱中變成了細雨三月的狂歡。母乳,傳遞著本能的吮吸。到大海中搏擊,才能嘗試到海水的甜鹹;到浩瀚的星空中遨遊,才能領略到宇宙的雄偉;到無際的草原上奔跑,才能感受套馬杆的神聖!再度,讀你。春色迎接夏日的炎熱。狠狠地焦灼,讓隱藏的尷尬暴露無遺的晾曬,殺菌、消毒、除溼,在火辣的較量中變成健康的、文明的、成熟的風景線。
風,感知溫涼的密度,懂得在變幻莫測的夜晚變速。雨,珍惜難能可貴的笑臉,在風用心掠過田園上撒落。爺爺的笑顏,是紛飛的春風朵朵。給我們時空的燦爛。無價的綻放,鑲嵌在心靈的深處。吻,暖暖洋洋的貪婪,好夢一宿。父親的大手,在揮揮一就的剎那告訴孩子們風風雨雨的俊秀。
想,在母乳的呵護中潑墨繽紛的畫作;想,在期盼的搖籃中巧得美夢成真;想,在等待的階梯上渴望金色的收穫。
憧憬,忐忑的心境。奢望,遙遙無期的追逐。多嬌的呼喚,在紙張上閱讀。約定,我們在耕耘中,各得其獲。
懵懂的猜月,寫下可笑的續讀。醉,在四月的驕陽下流淌著幸福的回憶。繫上一束春風的嫩葉,纏纏綿綿地解讀。等長大了,可笑的一夜,在回憶、回憶、回憶的書本中慢慢地秀色可餐地老了。
吻,春風燦爛無邊。度,春雨綿綿灑脫。腳下的路,在先生的指點下與春風共勉,與春雨划槳而過。
奢望,在今夜的難眠中……
呼喚散文 篇12
在市場環境飛速變化、中國與世界共享同一規則的今天,在危機四伏的當下,我們的生存需要變革,我們的發展需要變革,我們沿襲已久的經營方式需要變革,變革是提高我們競爭力的當務之急。
2月7日,我們公司總經理在勞模表彰大會上做了高屋建瓴的發言,開啟了我們變革的新篇章,一場轟轟烈烈的變革運動開始了,變革中的公司在呼喚,呼喚全員共同參與,形成共識,產生共鳴,達成共振,實現共榮!
思想決定行為!只有全員形成變革的共識,我們的變革才會真正的運作起來,高層作為大腦中樞,員工作為四肢,緊密地協調配合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高層繪製了變革的藍圖,員工一筆筆去實現,這才是最美、最壯觀的風景。眾所周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我們公司在二十多年的發展中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我們不能躺在功勞薄上沾沾自喜,還有那麼多的競爭對手虎視眈眈,還有那麼多的名家需要超越,還有由“中國名牌到世界名牌的路途還那麼遙遠,我們怎能滿足於現狀?傳統守舊只能讓我們囿於眼前、拘於現在,停滯不前,甚至於成為阻礙公司發展的絆腳石,弱肉強食,如果公司不能興旺發達,我們員工談何發展,“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大家說,我們需不需要變革!
語言改變行為!只有全員產生變革的意識,我們的變革才會開展的更充分。眾口一詞說變革,入耳都是一個聲音,將產生積極的效應,引導大家都自動自發的投入到變革中去。積極的語言像一把火種,點燃所有人變革的火焰,熱情的火焰,這種激情將產生無與倫比的力量,把我們的變革推向高潮,引向成功!我們需要不需要眾口一詞說“變革”!“變革”!
合力壯大行為!只有全員達成變革的共振,我們的變革才會更有力、更徹底。“三人同心,其利斷金”,要想合力產生最大的效果,必須目標一致、配合默契,同時、同效,不能有時差。人心齊,泰山移,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讓我們在變革中“共振”!
共識、共鳴、共振,將把我們帶向共榮,共榮是我們共同的目標,終極目標,公司的興盛將會給我們全員帶來豐厚的回報,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心聲,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希望,這是我們所有人為之奮鬥的力量之源!
呼喚散文 篇13
很多人都把人生視為一座塔,努力地向上爬,認為塔的層級越高,幸福的指數也就越大,所獲得的快樂也就越多,然而一旦爬到了塔頂,放眼望去,四面空空蕩蕩,想要的東西,並沒有給他帶來真實的快樂,反倒面對著更大的空虛。
改革開放,使一些人在極短的時間暴富,暴富了的一些人會幹些什麼呢?有人給自己建很大很大的房子,然而很多房間是空的,晚上一片漆黑,因為他鋪展開來居住,所居不過其中一室。有人身上穿著幾萬元一套的衣服,其實其觀感和舒適度和幾百元一件的並沒有區別。有人坐著幾百萬元一輛的車子,其實就實用性來說,完全沒有這個必要。這實際上是內心空虛的一種表現。內心的空虛,實際上是生命的空虛。自己有錢了,物質豐富了,然而生理上的需求就那麼多,生理上的容納也是麼多,花不了,用不完,於是需要張揚出去,需要糊裱自己的表面,以此標榜自己的一種存在。然而這樣做就能得到幸福嗎?
我們聽到演藝界某某明星,正當自己的人生和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忽然自殺了。我們也看到了某某實業巨頭,當擁有了令人現羨慕的財富後,忽然轉向,做起了慈善,樂此不疲。前者始終沒有找到他應該找到的幸福——他的榮譽,他的財富,都沒有能夠幫助他,於是他崩潰了,而後者卻找到了。他是在一條曲折的心靈之路上找到的,而這,也是他生命的迴歸之路。
幸福是什麼,人的生命最本質的意義是什麼?答曰:“是愛。”所謂愛,就是愛人之愛,被愛之愛,除此,再無其他。
當你有了你所愛的妻子或丈夫,你感到了家的溫暖;當你看到你所愛的兒女在健康活潑地成長,你感到了希望;當你幫助了別人,你感到了你的價值。
愛使人快樂,愛使人充實,愛使人坦蕩,愛使人無悔,如果你擁有了這些,你的人生是美好的。如果沒有愛,佔據人靈魂的只有慾望,人的最大空虛就來源於慾望,慾望是陷阱,慾望是無底的深淵,人陷落其中,就墜入了無盡的空虛與苦惱,越是獲得,越是貪婪,越是擁有,越是得不到滿足,其結果,只是人性的扭曲與墮落,而一個扭曲與墮落的生命,絕無幸福與快樂可言。
愛不生於無,愛不是與生俱來的,愛是一種予與受,是獲得與回饋,是因與果,是種子與果實,人們可以在生命與人生中獲得,也可以在生命與人生中失去。三字經的頭一句話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因此有人認為人生下來就是善的,然而我不這樣認,我倒是覺得人之初,本無善惡之別,就人的本性來說,反倒更趨於惡,為什麼?因為人的生命是以個體形式存在的,自私是人的一個根本屬性。
人的第一次愛的獲得,上的第一堂關於愛的課,是來自他的母親。一個人生下來,像獲得母親的乳汁那樣,也充充足足獲得了來自母親的愛,這種愛也哺育他,澆灌他成長。
心理學家最不能理解和解釋的,就是動物與人類對後代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犧牲自我的,是一種無條件的存在,而人和動物及生命的個體,就本質來說,都是自私的,唯我的。顯然,人類的這種愛,一切生命體的這種愛,來源於一種更大的賜予,這是無形的更大力量的賜予,人類,天下萬物,都在冥冥中接受了這種賜予(有很多人在苦苦尋找、追溯這種來自源頭的大愛)。
愛需要種植,愛需要栽培,愛需要澆灌,愛需要呵護。愛有大小之分,愛有廣狹之分。我們多數人的愛,只屬於小愛,狹愛。小愛,狹愛,往往都是割裂的愛,殘缺的愛,破碎的愛。愛之小,則有所怨,愛之狹,則有所妒。愛的殘缺,則是慍惱,愛的破碎,則是仇恨。小愛需要放大,狹愛需要拓寬,破碎的愛,殘缺的愛,割裂的愛,需要縫補。
面對割裂的愛,殘缺的愛,破碎的愛,我們是那樣的無奈,也是那樣的無助。如何修補這些割裂、殘缺、破碎的愛?使徒保羅有一段關於愛的著名的闡述,可以稱之為愛的宣言:“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聖經.《哥林多前書》)”。
當然,保羅所追求的愛,是大愛。這種大愛,是萬物的本源,是生命的歸宿,是人生的彼岸,是永恆的聖殿——你相信這種大愛與永恆嗎?如果你相信,就記住保羅的這段話,傾聽愛的呼喚,把愛當作一條路,一座橋,向著愛呼喚你的那個方向,一步一步,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走過去。
在那邊等候你的,將是最幸福的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