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抒情的優美散文
抒情散文是注重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抒發作者的感情的散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寫景抒情的優美散文,歡迎借鑑!
春思(一):
春天是萬物萌生的季節,是清純的季節,播種的季節。桃花映面,綠樹抽芽。你說,春天是生命的搖籃。
應對綠樹紅花,掬一捧溪水,總會想起厲雪酷冬,冰凍風寒;想起迎風霜挺立的樹,破冰行駛的船,幾經寒徹方有這燦爛的春天。
你看,冰雪融化著,它推著水波歌唱,歌兒又捲起了浪花。露珠站立在綠色的肩頭來到了平野山川;花兒更豔了,草兒更鮮了,它們明白自己的幸福是因為有了冬的洗禮,冬的戰鬥,冬的犧牲;它們在生長中吸收了冬的堅毅,冬的清純,冬的血液。
置身在這春光絢麗的佇列裡,哪能不熱愛這播種的季節。站在梅花從中,必須會情不自禁的思考,想一些什麼呢?
也許想春的廣柔,人們只有努力付出包括汗水與智慧,它回報的禮品方會更多。春天是嚴肅的,一陣陣春風把一切渴望新生的植物,一概吹醒吹綠。春天是勤勞的,人們如果不抓緊耕耘,一年中只有嘆息。春天是明媚的,它同陽光一齊燦爛,讓笑聲悠遠悠長。
春天又是短暫的,人們務必抓緊這完美的時光,準備一年的基礎,相反,秋季會變成對你的審判。因此,明媚的春天是多麼寶貴。
從春天的播種,想到未來的耕耘,只有拉緊時間的手,不停頓,用心改造荒蕪的土地,種植優等的禾苗,再經過夏天的管理,不怕未來沒有好的收穫……這,正是萬物萌生的春季的氣質,是朋友們思索的源泉。
最美的風景是什麼(二):
“有樹的地方就有家,”這是流傳在北方鄉村的俗語。在我的家鄉,所有的村莊都長滿了樹,從遠處看,除了一片茂密的樹林,你根本想象不到那裡是村莊。在北方,走進村莊,其實也就是走進了樹林。因為,沒有樹的地方,就沒有村莊的存在。
很難想象,沒有樹的村莊,是多麼的荒涼。那怕是大漠,只要有村莊,就會有樹。就連莊戶人家,如果房前屋後沒有種幾棵樹,村人就會說:這家人呀,太懶了,門前連棵樹也長不起來。
在鄉村人的觀念裡,樹與村莊是密不可分的。人們把樹看的很重,他們認為,沒有樹的村莊,那裡肯定人丁不旺,村莊就沒有生機。而沒有樹的莊戶人家,家道是會敗落的。
北方的鄉村,不僅僅每個村子裡都長滿了樹,而大多的村子裡,都有一棵樹王。樹王務必是歷經歲月滄桑洗禮,樹齡在百年以上,否則就沒有封王的資格。樹王一般都是掛有果實的樹種,像銀杏樹、核桃、梨樹之類的品種,象徵著一個村子人丁興旺,子孫盈門。
在我的印象中,我們村子裡的樹王,是一棵槐樹,樹很老,樹幹上長滿了粗糙的裂痕,很容易讓人想起一張飽經風霜的老人的臉。至於為什麼選取一棵槐樹而不是銀杏或梨樹做樹王,那裡面還有一個插曲呢!據說,我們村是個移民村,祖籍山西洪洞縣,當時移民來此時,在洪洞縣的老槐樹下集合後,來到了我們此刻的居住地。大概是為了紀念吧,家家戶戶都在自家門前種了一棵槐樹。這棵被封為樹王的槐樹,就是當年種下的其中一棵。
樹是村莊的標誌,當你去一個陌生的村莊,不明白村莊的位置,人們就會告訴你:向前走,過條小河,轉過一個山嘴,看見一片樹林就到了。如果你去某戶人家,村人也會說:村西邊,兩層樓房,門前有棵歪脖子柿樹的那家。看看,樹在鄉村人心中的位置。
最能體現樹與村莊親密關係的是夏天。炎熱的夏天,樹綠的濃密,樹冠遮天蔽日,為村人帶給最佳的歇息乘涼的場所。人們帶著勞作後的汗水,坐在樹陰下乘涼,身上的汗水立馬會被化解而去,頓時渾身涼爽。更多的時候,人們坐在樹下,或打撲克、下棋娛樂;或是閒話麻桑、聊些奇聞軼事。在樹下,鄉鄰之間的距離拉得很近,那麼的親切。
在鄉村,沒有樹的村莊是不可想象的,不要說人無法承受,鳥也不來築巢。一個沒有鳥的村莊,那將是多麼的寂寞!因此,人們對鳥來不來村莊築巢,往往與村莊裡樹的多少聯絡在一齊。其實,在鄉村人的`眼裡,樹是村莊的風景,而鳥是點綴風景的最美的亮色。說透了,一個村莊的組成,就是人、樹、鳥的完美和諧。
“只有綠樹生長的地方,才能誕生美麗的家園。”在北方,在我的家鄉,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樹;而凡是長滿綠樹的地方,就是人們居住的村莊。因此,當我寫下這些文字時,我的心中,對樹充滿了尊敬。
石頭上的樹(三):
見到這棵樹時,我驚奇地瞪大了眼睛,這是一棵長在石頭上的樹。一個突兀光滑的石柱上長著一棵青翠欲滴的松,猶如一個人獨自撐著一把傘,置身於美麗的風景中。石頭上的樹,像是一幅畫,不同的是,樹本身是真實的。
樹就站在我的面前,鮮活、生機勃勃,充滿生命的活力。健壯的松枝上,根根松針堅挺向上,飽含著對生命的渴望,顯示著向生命的挑戰。
我不明白,這棵樹是如何長在光禿禿的石頭上的。也許,是從飛鳥的嘴裡墜落的,也許是從昆蟲的身上遺留下來的,或是隨風飄落而來的。巧合的是,這粒種子留在了石頭上;更為巧合的是,石柱的上面有一捧土,種子就落在這捧土上,在它萌芽的季節,下了一場雨。於是,種子就發芽了,它把細小的根紮在土壤裡,由樹苗變成了小樹。成了小樹的松,為了生存,表現出無法理解的力量,它把根扎進石頭內,使石頭一塊快地裂開,在堅硬的岩石上殺出一條血路,將根鬚延伸到土壤裡,吸取營養,最終在石頭上安了家。
我被我想象中的松樹所感悟,在感動中我走進了這棵樹。樹高約七八米,寬約三四米,遮蔭半畝有餘,可供數十人乘涼,而那個石柱子,直徑三米,高但是丈,如此巨大的樹冠,石柱何以承受如此之重呢?
站在樹下,聽著呼嘯的山風,看著隨風搖擺的樹冠,總有一種樹要倒下來的感覺。然而,樹卻終不見倒。當我來到石柱前一看,不覺啞然失笑,難怪樹迎風挺立。原先,石柱上纏滿了盤根錯節的根,有的扎進石縫中,有的沿石柱而下深深地扎進泥土中,環繞在石柱上的根,結成了一張疏密有致的網,將石柱緊緊地纏繞,凝聚著強大的力量,支撐著身體,使自己伸直了腰,昂起了頭。
我再次為這棵樹感動,不是樹的高大挺拔拔,而是從這棵樹上,我感到了生命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