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名著讀後感6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遊記名著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遊記名著讀後感1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總算被我讀完了,讀完以後,我對書中的四個主要人物有了更多的認識。
若要問我最崇拜誰,當然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了。你看那個美猴王,大鬧天宮,壓在山下也不屈服,後來一路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用他的七十二變降伏了多少妖魔鬼怪啊!他敢作敢當,不貪生怕死。排行第二的當屬忠厚老實的沙僧啦。別看他長得一副凶神惡煞樣,其實心地善良著呢!他整天擔不離手,一心想的就是護送師傅西天取經。更值得讚揚的是他化解了悟空與師父、八戒之間很多的矛盾呢!真是個老好人、和事佬。
這排名第三給誰真叫我為難呢?給唐僧吧!你看他長得倒是一表人才,心地也善良,可就是太笨了,人妖不分,顛倒黑白,常常念緊箍咒令孫悟空折騰得死去活來,甚至還把他趕回花果山,隨後害得自己吃盡苦頭,那時候我真想衝進去拉一下唐僧的耳朵,給他提個醒。要不把第三給八戒吧!這傢伙長得豬頭豬腦不說,還好吃懶做,經常向唐僧打孫悟空的小報告,搬弄是非,到底誰的第三呢?
讀完全書,在仔細想一想,八戒是現實的,沙僧是老實的,孫悟空是智勇雙全的,唐僧是慈悲的,他們都教給我很多生活道理,教會我善良寬容,面對困難時要會想辦法去戰勝,而不是逃避。
或許,第一的位置應該頒給充滿智慧的 吳承恩先生才最適合!
西遊記名著讀後感2
自從我懂事起,我就看過各種各樣的《西遊記》,有的是在電視上的動漫西遊記,有的是電腦上連續西遊記,有的是書上文字西遊記........雖然它們風格不一,但主人公還是大名遠揚的師徒四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這幾位人物,接下來讓我為你們介紹介紹他們。
長輩優先,先從唐僧開始,唐僧是個膽小如鼠、耳根子軟的人,但他也是一位關心徒弟的好師傅。接下來說說孫悟空吧!孫悟空一路上降妖除魔,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功臣。如"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等神話故事都是發生在孫悟空身上。
這四人中我最喜歡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武藝超群,一路上保護唐僧取得真經,,而且他身上有一種叛逆心理,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精神離我十分欣賞。然後是豬八戒,他不但缺點多多,還時不時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這位大英雄吃苦頭,但關鍵有危險的時候他又從不退縮,
也可以算的上是孫悟空一大‘助手’最後是沙和尚,他說話慢慢吞吞,給人一種沒有主見、老實的感覺。四人性格不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們不但有個性,還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他們那九九八十一難的坎坷就像我們人生道路上的困難。比如在四年級,我參加了舞蹈比賽。在預賽時,我的心情十分緊張,好幾個拍子挑錯了。到預賽成績出來時,果然不出我所料,落選了。
我強忍著沒有把眼淚流出來,可再我抬頭那一刻,我想到:西遊記師徒四人也是經歷了困難才取到真經,難道我就要失敗在這一場比賽中嗎?不,不可能。就像名言所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西遊記名著讀後感3
在這個寒假裡我讀了一本書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這本書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主要講的是唐僧和孫悟空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的故事。故事有很多個回合,但是看到裡面“大鬧天宮”“偷吃人參果”“三借芭蕉扇”等等片段的時候,我看的十分緊張,完全被生動的故事情節,形象的人物描寫所吸引,看的我一會大笑,一會生氣,有時候真想自己就變成孫悟空去說服那個糊塗的師傅,所以不一會就看完了全書。看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無論在生活中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恆心,在學習上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想辦法去克服它。
就像有一段“三借芭蕉扇”中的唐僧師徒要過熊熊的火焰山時,山上的火太大了,根本無法走過去,於是,孫悟空勇敢地去問鐵扇公主借芭蕉扇,雖然每一次都被無情地扇走,但是悟空他永不放棄,連續三次的鍥而不捨的精神,終於借到了芭蕉扇,才讓師徒四人平安地走過了火焰山。在現實生活中,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次我在做數學動腦筋題目的時候,我做了2次都沒有做出來,我心想:還是別做了,明天實在不行去問問同學吧!
正當我閃現這個念頭的時候,突然眼前出現了《西遊記》裡面的孫悟空很多故事情節,嘴裡小聲說著“不能放棄。”於是我又連續做了兩遍,終於找到了正確的答案,原來並不是那麼難。
我喜歡《西遊記》這本書,因為它教會了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要努力,要專心,不能選擇放棄,要有勇於克服的精神,也希望很多同學都能和我一樣喜歡這本書。
西遊記名著讀後感4
這個寒假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故事精彩,人物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是一部百看不厭的神話小說,它的作者是吳承恩,他是中國一位傑出的小說家。
《西遊記》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以及白龍馬師徒五人歷經千辛萬苦,跋山涉水,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
雖說有九九八十一難,其中最有趣的要數三打白骨精了,白骨精為吃唐僧肉從而長生不老,使出渾身解數。首先扮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孫悟空拿出金箍棒把她們打倒在地,唐僧卻看不出來,以為是在濫殺無辜,把孫悟空趕走回了花果山。要不是及時發現,也許現在他們已經身處險境,凶多吉少了。可以說唐僧可以平安的取得真經,幾乎靠的都是孫悟空。
從《西遊記》這本書中,我瞭解了一個道理:人做事一定要堅持到底,不能因為遇到一點點挫折,就半途而廢了,那樣是永遠不會成功的。我們都應該學習唐僧師徒,為了取得真經,走了十萬八千里,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他們都沒有退縮。
看完這本書我聯想到我自己,記得我學擊劍的時候,擊劍跟所有運動一樣,首先需要練基本功,我去的第一天,教練就指導我做基本功訓練。無非就是壓腿,增加腿部的柔韌性;之後就是蹲跳,增加我的肺活量;再往後就是步伐移動訓練,每次去就是這些,我心裡想著拿劍的那一刻是多麼帥氣啊!可是遲遲達不成心願,每次訓練除了腰痠腿痛便是大汗淋漓,我真的堅持不下來了,每當這時我就想想我心目中的英雄孫悟空,便有了力量,現如今我堅持了三年終於帥氣的`拿上劍了,我的路還很長,他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我這才哪到哪,我一定要堅持努力,練好基本功,練好體能,希望自己能在擊劍運動上取得不錯的成績!
西遊記名著讀後感5
在我還沒上學時,媽媽給我買了四大名著少兒版。空閒時,反覆閱讀。期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西遊記》,它是一本神話故事,講的是唐朝時期,一個和尚和他的三個徒弟西天取經的故事。書中離奇曲折的故事情節和師徒四人稀奇古怪的經歷讓我印象深刻。
《西遊記》的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各具特色。有誠實善良、一心向佛的唐僧,聰明機警、善惡分明的孫悟空,好吃懶做、愛耍小聰明的豬八戒,踏實可靠、寡言少語的沙僧。我最喜歡的當屬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啦,因為他不僅會七十二般變化,還有一雙火眼金睛,能夠分辨人妖,他非常勇敢,從不向困難低頭,一直勇往直前,幫師傅降妖除魔,並在師傅有困難的時候想方設法進行營救,他的聰明機智令我大開眼界、歎為觀止。他們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唐僧帶領著他的徒弟們憑藉著堅韌不拔的精神,取得了真經。這本書告訴我完成任何一件大事,必須團結一致。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有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在“三打白骨精”中,狡猾的白骨精用了三計都未能打敗他們師徒,而唐僧因為誤會悟空而念起了緊箍咒,此時我真是恨的牙癢癢呀!俗話說“堅持就是勝利”,我為唐僧師徒堅強的毅力而鼓舞,為他們的師徒情深而感動。孫悟空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意志更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西遊記》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唐僧師徒經歷了種種磨難,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他們堅韌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對我觸動很大。在我們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學習他們的長處,遇到挫折和困難要迎難而上,發揚鍥而不捨的進取精神。也應該像他們那樣團結一致,這樣才能取得勝利。
西遊記名著讀後感6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充滿了離奇的色彩,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為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而驚歎不已。每每讀起,我總會沉浸在那精彩的情節之中……
當看到唐僧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時,我會被唐僧的執著、孫悟空的勇敢機智、豬八戒的幽默和沙和尚的任勞任怨深深感動。
小時候看《西遊記》時總會有個疑問:孫悟空一個筋斗就可以翻十萬八千里,那為什麼不直接帶著師傅坐筋斗雲直達目的地呢?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迎刃而解了,這個世界沒有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得的東西,一切事物都要靠自己的努力爭取。“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就像這句歌詞所說的,想要成功不能只依賴捷徑,成功的秘訣就是踏踏實實地沿著腳下的路走下去,不管路的兩旁是荊棘還是鮮花,不管路的上方是豔陽還是陰雲。
孫悟空求學七年才學到真本領。這期間,他跟著師傅和師兄念著不感興趣的經文,從未說過放棄,因為他相信總有一天師傅會將真本領傳授給他。這也告訴我們做事不能急於求成,一個真正想取得成功的人是不會在意自己為目標耗費了多少時光和精力,而是為實現目標努力拼搏。
《西遊記》中蘊含含的哲理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我們應該將這寶貴的精神財富傳承下去,讓它在神州大地歷史的長流中熠熠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