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遠方隨筆
我不願意讓別人稱我為詩人,還是稱呼我遊子吧,我覺得我配得上這兩個字,而詩人我實在是不敢妄稱,我覺得詩是需要看盡了所有東西才能寫的。對我來說,我覺得拿起筆來就寫的幾個長短句,那隻能叫作小品。但是真正的詩,一定要看透了世間種種以後才能寫。人可以看不透就拍電影或者寫歌,但是詩就是用來把事情看透,所以自己要有能看透世事的眼睛。我覺得詩人需要的第一個氣質就是要冷酷,如果你沒有不夠冷酷的眼睛,你就看不透,你看不透你就寫不了。還有一種人看透了,但是他又不敢直面,你不敢直面的時候,那你寫什麼詩呢?
詩歌在我心裡有很神聖的地位,我認為它是七大藝術之首。當然了教科書上說七大藝術是從建築開始排的,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舞蹈、詩,然後電影排最後。這可能是從誕生的時間來排列的。因為人類最開始只有建築,其他的都是後來。我覺得詩是應該排第一,就是如果按照離心靈的距離的話,就是所謂的遠方吧。什麼東西最能代替最遠方,那一定是詩排第一位的,詩能帶你去最遠處,然後才是音樂。然後才可能是繪畫,然後才是建築。
其實我現在也能背出很多詩,但是我覺得沒有什麼特別的詩,也就是說今天我想起來,還能覺得特別的,唯一的`一句就是我覺得北島有一句詩到今天我還是能夠感受到那種東西。比如小的時候,我老覺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這有點兒意思。
可是真正我體會了人生,我體會了很多東西、看透了很多東西,是我到四十多歲的時候,就不覺得這樣的詩是很好的,因為我不覺得總結性的詩是很好的,我覺得只有特別凌厲的那種,比如說我現在還能喜歡一句就是“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我覺得特別好,遠方其實就是隻有遠沒別的東西,就是天天嚮往遠方,遠方有多遠呢,其實就是一無所有。我覺得這句還行,就是因為我真的去了很多地方,我大概只有兩次清楚地感覺到,這個地方就叫遠方。不是因為距離,是因為離你自己心靈的距離很遠。
有一次是在廈門,那是一個雨天,我揹著包,看著我幾乎一個字都看不懂的公交站牌,不知該何去何從。還好當時認出了站牌上廈門大學的字樣,便果斷上了公交車去了廈大。接著就邂逅了我日後總念念不忘的那段美好生活,以及曾給我巨大支援並談了四年戀愛的女朋友。我還記得當時聞著那座城市陌生的氣味,我突然覺得,哦,原來遠方就是這兒啊,這個地方就是遠方。接下來的種種際遇都讓我感覺我是最幸福的人、最幸運的人,因為我還能曾經到過遠方,偶然中闖入我生命中的那些人,在我心底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以至於20年後我們依然往來,感情依舊。只是廈門大學早已變了模樣,曾經學校門口的小吃攤不見了,那是我多麼留戀的味道,記憶中那些小吃比現在的任何珍饈都美味;曾經蝸居過的小村子也高樓林立,失去了我記憶中的容貌,那是我多麼魂牽夢繞的地方。雖然生活條件不好,但是因為有了那麼多和我一樣有夢想的人,所以雖是寒舍但也有溫暖。你們想,這事兒多有意思,後來我天天坐飛機飛來飛去,今天去這兒,明天去那兒的,我也不覺得是遠。我從來不覺得紐約和巴黎是遠方,但是我第一次到了廈門的時候,我突然就覺得,哦,在這兒,原來遠方就在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