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偉大是熬出來的隨筆

偉大是熬出來的隨筆

偉大是熬出來的隨筆

  有計劃的人生雖不自由卻有最大的收穫。

  母親經常熬粥,熬粥是件簡單事,所以每次我們幾個孩子都喝得理直氣壯。一次,我到小夥伴家做客,他的母親也熬了一鍋粥,端起碗來小口地喝,發現味道竟然大不如母親熬得好。細品,終於發現不一樣的地方,她熬的粥沒有母親的糯,喝起來清湯寡水的,米是米水是水。

  下次再喝母親熬的粥,我就特別留意了一下,發現的確熬得很糯,我問母親:“為什麼你熬的粥和別人家的不一樣,你有什麼秘訣嗎?為什麼你熬粥有米香味?”母親淡淡地說:“哪有什麼秘訣,就是大火燒開後,改為小火慢慢地熬,熬得時間久了,米香自然就出來了,那種糯的感覺也就出來了。”我撇撇嘴說:“這麼簡單的道理,為什麼別人家的媽媽就不知道呢?”母親笑笑說:“不是她們不知道,全天下所有的媽媽都知道,只不過很多媽媽沒有這份耐心慢慢地熬罷了!”

  上高中時,男生流行看武俠小說。學校門邊有個書攤,巴掌大地方,裡面一分為二,一半是男生熱衷的武俠小說,一半是小女生愛看的言情故事。男生們輪番租借金庸的武俠小說,十幾套書從嶄新翻到破舊,從破舊翻到衰敗,從衰敗翻到缺章少頁,老闆很無奈,用牛皮紙包了一層又一層。

  看得多了,聊天就開始變得轟轟烈烈,最後討論的話題變成金庸是怎麼想的,能寫出這麼波瀾壯闊的江湖故事,然後一群小男生開始崇拜金庸。讀者以一時之快,猜測金庸的文字就像自來水龍頭,只要擰開,文字就開始嘩啦啦源源不斷地流下來。後來看一篇文章,說他蜷縮在書房,常常一個人寫到深夜,有時候為了某個引經據典的材料,需要佐證很長時間,長夜漫漫萬籟寂靜,陪伴金庸的只有一盞亮著的檯燈,這種一個人的熬,一熬就是幾十年。

  最新發布的作家富豪榜,激起新一輪的眼球效應,我所喜歡的童話作家鄭淵潔常年霸佔這個榜單。鄭淵潔是一個頗傳奇的作家,小學時,我就喜歡看他的《童話大王》。記得那時候,有個小夥伴說,這個叫鄭淵潔的作家很厲害,這本雜誌是他一個人寫的。當時我還不信,將信將疑地把書從頭翻到底,發現真是這樣。於是我們就一起發出嘖嘖的感嘆聲。

  工作後我才發現,一個人能堅持數十年地寫童話是多麼難的.一件事,對於我們這些三分鐘熱度君來說,別說數十年,就連堅持一年下來都是偉大的奇蹟。鄭亞旗在回憶父親鄭淵潔時說:“父親什麼時候都在寫作,就連孩提時代哄他的時候,也是一邊逗他,一邊坐在小板凳上寫作。”一個人能坐著冷板凳熬幾十年,只是這一份熬,便足夠證明一切。

  現實生活裡,經常聽到身邊的人抱怨。遇見好事了,抱怨得到好處的為什麼不是我;遇見壞事了,便愁眉苦臉地嘆氣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別人在慢慢熬的時候看不見,而一旦別人取得成績,便會陰陽怪氣地發出喟嘆,都是人,怎麼差距就這麼大呢?套用一句大俗話,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只見賊吃肉沒見賊捱打,只見得別人在舞臺上光鮮,沒見得別人在夜幕下的努力。

  熬是一種精神,一種堅持,任何一個能堅持把一件事熬出來的人,都值得尊敬。不要說簡單,即便是簡單的事情堅持熬下去也不簡單。我的微信群裡有個人,堅持每天打卡背單詞,開始的時候我冷笑,看他能堅持幾天,能堅持一個月我就服了他,現在,他已經打卡153天了,有的人可能會嗤之以鼻,不過就是153天嗎,這有何難?這麼多年我學到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當你沒有做到153天的時候,你就沒有資格嘲笑別人,同時就這麼一個貌似簡單的背單詞打卡行為,其實也沒你想得那麼簡單。知易行難,很多人在嘴巴上快活了一輩子,但是從來沒有在行動上邁出哪怕半步,事實上五十步根本沒有資格笑百步,多走了那麼五十步,結果就是不一樣。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說:“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0000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他說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說白了,偉大是熬出來了,只是絕大多數的人,就像很多母親熬粥一樣,沒有那麼多的堅持和耐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