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以“寬容”小學班主任教學隨筆
有位教師在一次監試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她一走進考場發試卷,就看到黑板上竟然寫著七個大字“監考老師是笨蛋”。那位教師停留了瞬間,然後微笑著對學生說:“現在,‘笨蛋’老師開始說話了,請你們到外面去,我要開始髮捲了。”發好了卷子,鈴聲一響,學生進場開始答題,她就當什麼也沒發生,糊塗一回!出乎意料的是這位寫的同學考完後竟主動找那位老師承認錯誤。
看來要使學生醒悟,得給他時間。試想,如果那位教師當時大發脾氣,耍教師威風,立即追查此人,查出此人後罵一頓,後果將會怎樣呢?必然會影響全場學生的考試,同時也失儘教師的風度,遠不如那位教師那樣選擇給學生一點寬容,給學生一點“糊塗的愛”,給自己留一點教師的風度來得好!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是年齡尚小,自控能力較差的小學生。對於學生的一些小錯誤,教師不必斤斤計較,不妨給學生一點“寬容”,在嚴格要求的前提下,對犯錯誤的學生理解和尊重,從時間上、場合上、態度上、條件上、認識上寬容學生,讓學生有時間、有過程、有餘地地認識錯誤、改正錯誤。
行筆至此,不由想起發生在我班裡的一件小事。小濤和小陳原本是好朋友,經常相約一起玩耍。有一回,小濤弄髒了小陳的衣服,兩人吵了一架。第二天,小濤的媽媽跑到學校向我告了一狀。我瞭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後,把兩位學生叫到身邊進行了教育,並讓他們靜下心來找找自己的錯誤,想想該怎麼改?沒想到,小濤認為自己並沒有錯,對著我大聲吼叫起來:“我沒有錯!不用你管!”他邊哭邊吼,還跑出了教室。我馬上叫小陳把他拉回教室,讓他坐回座位休息,自己像沒事似的開始上課。我一邊上課一邊觀察小濤的表情,前半堂課,他漲紅著小臉氣鼓鼓地坐著,顯然心中還很不服氣,自然聽不進一句話。漸漸的,他的臉色恢復了正常,頭微微下垂,並露出了一絲難為情,或許他的心中有了一絲悔意,或許他在反思:我怎麼可以頂嘴呢,陳老師肯定會生我的氣,有可能再也不會理我……就這樣他熬到了下課。我笑眯眯地走到了他的邊上,對他說:“小濤,下次老師跟你說話可不能這麼激動哦……”我的話沒說完,他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事後,他在日記裡寫道:“我怎麼也想不到,我頂撞了陳老師,陳老師卻還這麼親切地教育我,這更讓我為自己的衝動與無禮後悔不已。”
可見,要做到“寬容”,教師首先要真誠地傾聽學生的犯錯理由,並幫助為其分析,不要憑主觀臆斷或一面之詞而下結論。其次要熱心教育,一分為二。教師應幫助學生,使他們能正視存在的問題,鼓足勇氣去克服它。最後要創造寬鬆的條件讓學生申辯,讓學生敢想、敢說,從而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
“擺脫成人教的束縛,發現學生學的價值;理想的課堂應該是順著孩子的思維開展教學”這是9月29日丁杭纓特級教師在《小學數學有效教研專題研討》講座上的一席話,對我感觸頗深。丁特以“現在和未來學習能力強的孩子是怎麼樣的”、“如何順著孩子的思維開展教學”等方面,與在場的所有小學數學老師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新課標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把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自由活動”,“注入式教學”變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們不但要教給孩子們知識,更要教給孩子們掌握知識的方法。因此如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一、 理想的課堂從學生的原有經驗開始
學習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資訊的過程,而是在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
二、理想的課堂要培養質疑的習慣
我們要經常引導孩子主動提問,學會質疑、反省,並逐步養成習慣,就如丁特說的要技(為什麼),法(是什麼),道(怎麼辦)。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積極引導學生思考,還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然後再根據學生的質疑,我們有針對性地給予疏導、釋疑、
解惑,從而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 理想的課堂從辯論開始
正如丁特說的教師與兒童的`互動產生的思維型別不同於兒童與兒童的互動產生的思維型別,它們所處的知識地位不一樣,所引發的思維型別也是不一樣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創造機會,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探索知識,獲取知識從而建立自己的解釋。在合作交流中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控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更好、更深入地進行探究,並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學會對自己的學習過程的調節和學習效果的恰當評價。
總之,我這次去聆聽這次專題報告,感覺收穫頗多,受益匪淺。我真正領略到名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理論素養,豐富的課堂教學經驗和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借鑑著名教育專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導教育教學工作,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