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面積和麵積單位》教學隨筆範文

《面積和麵積單位》教學隨筆

《面積和麵積單位》教學隨筆範文

  一、成功之處:

  (一)數學課堂激發興趣,迴歸生活。

  學生對“面積”並非一片空白,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他們早已從家長們關於“買房”、“賣房”、“裝修”的談論中,耳濡目染了“面積”、“平方米”等等,然而這時的“面積”和“平方米”對他們來說,還都只是停留在“詞”的感覺上,並沒有和數學產生聯絡。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要聯絡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我的課堂教學就從學生感興趣的拍手遊戲開始了。學生在遊戲中初步體會到“表面”的含義,慢慢的向“面積”靠攏,讓學生感到數學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們就在我們身邊。接著透過摸一摸自己和同桌的手掌面,比一比手掌面的大小,摸一摸書封面、桌面、黑板面……,感受“物體的面”隨處可見,初步建立面的表象。再將物體的面描下來,透過塗一塗、比一比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面也有大小之分,不管是規則的還是不規則的,都有一定的面積,使學習成為一種自然生髮與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親歷經驗的積累,從而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內驅力。

  (二)數學課堂激發自主探索,掌握數學方法。

  讓學生自主地去探索知識的形成過程,並掌握學習方法,學生的探索經歷和得出新發現的體驗就成為數學學習的重要途徑。對於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學生常用的方法就是觀察法,基於以往的多媒體單一的教學方式,學生也無法真正去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在《面積和麵積單位》一課中,我巧妙地藉助了電子白板的拖拽功能,激發起學生要親自動手把圖形進行重疊,從而探索出比較圖形大小更好的方法——重疊法。電子白板的直觀性和可操作性,給予學生創造數學方法的機會和平臺,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慾望,從而掌握更多的數學方法,創造出了生成性資源,便於學生在以後驚醒數學探究的應用。

  (三)數學課堂強化過程,體驗樂趣。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認知過程,又是一個探索過程,為了使學生體驗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真正感受到數學的真諦與價值。在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時,將學生引入重重矛盾之中,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的功能,使他們經歷了從觀察——重疊——拼剪——拼擺——用統一的標準來擺——面積單位的建立這一過程,學生始終在興奮中思考、探索,知識的學習成為了自我需要,學習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滿了挑戰和樂趣。

  一開始,學生透過觀察和重疊的方法發現無法準確的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利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經驗,給學生提供可參考的測量工具,讓學生自主選擇,並利用電子白板的拖拽功能進行拼擺,加以驗證。 此活動,學生都很感興趣,紛紛要上臺進行拼擺活動,透過學生的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了探索知識的過程,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後透過觀察、比較、分析,很容易的選擇出測量圖形面積時應使用的合適的測量工具。透過電子白板的回放頁面功能,加深學生對面積單位的表象。緊接著,利用白板的隱形幕布功能,透過猜猜看的遊戲,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面積單位的`理解,從而水到渠成,形成面積單位的概念。呈現了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獨立思考、自主實踐、猜想操作、推理驗證等多種學習方式。同時也體驗了數學問題的探索性、挑戰性和數學發現的樂趣,增進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數學課堂在實踐中提升數學素養 。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注重引導學生關心身邊的數學,善於用數學的眼光審視客觀世界中豐富多彩的現象,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實用性和應用性。為孩子們提供一些符合他們年齡特徵與生活經驗,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活動,讓學生經歷應用數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享受成功的樂趣。在鞏固練習這一環節中,充分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經驗,為了激發他們的興趣,做到及時鞏固新知識,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以數學樂園為主題,精心的設計了本節課的練習題。包括:智慧島、應用園和故事屋。我利用白板的超連結功能,使學生輕鬆有效的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不足之處:

  1、如何在開放的課堂中進行良好的組織與調控是我面臨的一大考驗。這節課中小組活動似乎變了味兒,有的學生獨領風騷,有的學生不知所措,還有的學生孤軍奮戰,……今後要從平時課堂訓練著手,使小組活動紮實、有效。

  2、在評價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評價語言單調,缺乏數學思想、方法等實質性評價,學生在比較兩個圓形大小時用到了觀察、重疊、拼、剪、擺等多種數學方法,但老師只評價“這種方法不錯”,到底不錯在哪兒,沒有抓住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機會。對小組合作的評價也不夠到位。小組合作的成果只由個別學生參與了彙報,忽視了其他成員的參與,只注重對彙報的同學評價,卻將其他同學的功勞一筆勾銷,勢必使小組活動演變成為個人展示,這些都值得我去反思、努力。

  3、這堂課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我快馬加鞭往前趕,使一些活動缺乏實效。還不得不漠視了許多孩子的感受,說是開放卻放的不開,時間一到不管孩子們的探究是否完成就將活動嘎然中止。比如最後的測量活動,孩子們活動的興趣盎然,瞧他們的認真勁兒,我真不忍心打斷他們,但鈴聲已響,我無可奈何,彙報時顯得匆匆忙忙,許多孩子都被我“下課再和老師同學交流”、“下課再接著測量”等輕描淡寫的語言打發了,看著他們高舉的小手、失望的眼神、遺憾的表情,我的心情難以平靜,我在思考這部分內容能不能分開講,儘可能使每個活動更充分、有效。

  不管成功與失敗,這都是值得我深思的一節課。它使我更深刻的認識到:課堂上,老師應該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自主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悅!

  “同學們,明天我們上靈動數學課要用撲克牌,請大家放學回家準備一副撲克牌,明天上學時帶來!”我的話音剛落,教室裡立刻變得熱鬧起來。“用撲克牌怎麼上數學課啊?”這是聰明的小李在發問。“我會玩撲克牌!”這是自信的小王在炫耀自己的本領。“撲克牌有黑桃、梅花、方塊、紅桃四種花色。”這是實力派的小張在講解……同學們七嘴八舌、議論紛紛。還有一部分同學,可能生活中沒有接觸過撲克牌,但受了身邊同學情緒的感染,也變得興奮不已。

  看來,用撲克牌上數學課,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選對了教學的載體。

  “誰來介紹一下撲克牌?”“撲克牌有大貓、小貓!”“撲克牌有1、2、3、4這些數。”……同學們雖然感興趣,但畢竟才是二年級的孩子,他們對撲克牌的瞭解還是很有限。我把收集到的有關撲克牌的知識呈現給孩子們:“撲克牌的發明與自然和曆法有緊密的聯絡—四種花色對應春夏秋冬四季,除大小貓外有52張牌,對應一年的52個星期,每種花色有13張牌,對應一個季節的13個星期……”同學們瞪大眼睛仔細傾聽,生怕漏掉一個字,哪裡還用老師組織課堂紀律。

  “今天我們來用撲克牌進行猜數遊戲,你肯定想做贏家,怎樣才能贏呢?”我問道。

  “要知道遊戲規則!”孩子們搶先回答。

  “有沒有訣竅?”我又問。

  幾番對話,孩子們很快就切入到本節課的主題。我適時說道:“遊戲規則很簡單,我手中有1—9各一張,共九張牌,你可以透過提問題的方式來猜是哪一張,我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比比誰能更快猜中。訣竅需要大家在遊戲中思考總結。”

  “先玩一次吧!”同學們急不可待。課堂氣氛空前熱烈。

  兩次遊戲之後,我問孩子們:“怎麼猜能更快呢?”孩子們陷入了沉思。“一次猜一個數要猜九次,怎麼猜能更快呢?”我繼續引導學生思考。突然,一個同學猛地舉起手來:“不能問是不是幾,要問比哪個數大或小就可以確定範圍,減少猜的次數。”“真聰明!那選擇哪個數來確定範圍呢?”很快有人提出用5來確定範圍。“那就試一試。”遊戲繼續在討論與思考中進行……經過幾輪遊戲和討論,學生最終明白了遊戲中的奧秘,並很快掌握了遊戲的訣竅:依次找中間數確定範圍,就能減少猜的次數。我趁機總結提升:“看來,遊戲中有學問,我們要做有智慧的遊戲者,就可以做贏家。那如果換成兩位數來猜呢?”課堂仍在繼續……

  透過猜數遊戲,同學們對數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尤其增加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孩子們在遊戲中合作學習,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增進了合作意識,更增長了智慧,真正做到了一舉多得。

  在多數人的眼裡,撲克牌只是大眾娛樂的工具,甚至還有些低俗,怎麼能用來教學呢?可是經過老師們精心的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環節,撲克牌居然能在教學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看到孩子們在課堂上興致盎然、深入思考的樣子,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如果說猜數遊戲這個內容對學生數感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捉十”遊戲則能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增加口算練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看到孩子們在課間三五成群地玩撲克遊戲,我不禁感慨:原來學習可以這麼快樂!

  一年級學生好動,喜愛遊戲,難以長時間的保持注意力,思維形象具體化,對他們來說,學習漢語拼音有困難,而且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語文課程標準》中“實施建議”指出:“漢語拼音教學儘可能趣味性,宜以活動和遊戲為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力求做到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樂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生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採用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合作學習,進行交流反饋。這既體現了教師“導”的作用,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並且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著“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本節課,我緊緊地圍繞著學生的“趣”而展開一系列的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一開始,我就將文中的插圖變靜為動,以卡通人物引出g、k、h,將學生引入課堂,接著又設計“課間操”,圍繞卡通人物g、k送小朋友見面禮物,配樂表演念兒歌,學完後,又讓卡通人物g、k、h 對小朋友說些鼓勵的話。這樣,學生的興趣一次又一次的被激發。

  二、以多樣的形式,保持學習興趣。

  將活動遊戲引進課堂,讓課堂真真正正成為孩子學習的樂園。如“玩橡皮泥”、“一對一”、“考一考”,讓學生編編順口溜,讀一讀、寫一寫,玩一玩等多種形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保持在濃濃的狀態。

  三、及時肯定,增強學習興趣。

  抓住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我讓每一組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展示在黑板上,並進行互評時,學生就顯得異常激動,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讚賞,一旦得到其他組同學的肯定,臉上幸福快樂的光芒就情不自禁的顯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