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音樂教學隨筆

音樂教學隨筆

音樂教學隨筆

  音樂是一門藝術,音樂的教學更是藝術中的藝術。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音樂教學隨筆,歡迎閱讀參考!

  音樂教學隨筆(1)

  在第三次“專家走進音樂課堂,促進青年教師成長”的研討活動中,專家丟擲了“如何讓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這一問題,讓我深思很久。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種求知的願望,是他們力求認識事物、渴望獲得知識的一種意向活動。教育家誇美紐斯指出:“興趣是創造一條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由此可見,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何等的重要。實踐證明,當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油然產生時,就會使之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生就願學、愛學、樂學,而且學得活、學得好、獲得較大的成功。那麼,在教學中如何保持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呢?下面我就這三堂鮮活的課例,談點粗淺看法。

  一、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雙邊活動的順利進行,需要融洽的師生感情作基礎。教師愛學生,關心學生,時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理解、信任、關懷和鼓勵,這樣不僅會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而且教師的言行也就會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進而提高他們對教師所教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學習慾望;反之,任何傷害學生感情的言行,都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增長厭學情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用充滿感情、親切的語言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用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帶領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這三堂課中,我發現王明月老師特別注重感情的投入,如學生回答不出,她會微笑說:“不要著急,等會兒想好了告訴大家,好嗎?不要氣餒!”當學生注意力分散時,她會突然間表揚一位班上特別調皮的學生如何地認真,讓其他的學生瞬間轉變,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所以她的整堂課學生都保持著高昂的學習激情。

  二、安排得當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的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學習興趣是對學習內容的一種力求認識的傾向、伴有積極的情緒色彩。學習材料包括課內外兩個方面。因此,教師要在平時注重教學積累,時刻關注音樂新知識,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興趣因素,把興趣附著在知識上;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學生生活中的興趣點,並善於把學生雖有所感卻又不甚明白的課外問題恰當地引入教材。因為學生都是帶著特別想知道的問題聽講的,所以在整個聽課過程中都特別認真注意,而且感到非常有興趣,從而對知識產生了研究和創造慾望,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以精湛的專業素質,讓學生保持學習興趣。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開展,音樂教學不斷改革深化,這就需要高素質的教師配合素質教育及有專業知識精深,功底深厚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學,才能使其學生對其授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更要轉變觀念,更新知識,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唱、彈、說、聽的能力,還要具備豐富的相鄰學科的知識,要會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跟上時代潮流,並能結合教材創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記得衛婧老師在執教五年級《螢火蟲》一課時,衛老師親切活潑的教態、華麗優美的鋼琴伴奏把孩子們帶到了螢火蟲的世界,一堂課,學生都沉浸在華麗優美的鋼琴聲中,學生演唱歌曲的興趣很高,歌聲感染著每一位聽課的老師。

  音樂教學隨筆(2)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媽媽·老師》中的《鮮花愛雨露》一歌,是一首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它以鮮花愛雨露的比喻引匯出我們愛老師的主題,歌詞簡潔生動,寓意深刻。我認為這首歌曲最優秀的地方就是蘊含了深厚情意,很容易感染他人,打動兒童的心靈。在實驗3班上午第四節課教學中,正遇中午的瓢潑大雨,音樂教室裡亮著燈,學生們剛好唱會了這首《鮮花愛雨露》,這時他們的班主任(以後統稱王老師)正好走進音樂教室站在門口,等著送學生放學,他的出現給了我靈感,我立即抓住時機說:“同學們,我們把這首歌送給王老師好嘛?”“好──” 隨即歌聲中充滿了歡樂的氣氛,孩子們儘量地表現著自己,從學生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們師生之間的情誼很真摯。當教學進行到以小組為單位,用《鮮花愛雨露》這首歌曲做題材,進行創編表演,我說:“同學們,把編排出來的節目獻給王老師,我們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的節目能夠表達出你對老師深深的愛。”

  在排練時,正當各個小組非常活躍,排練的非常熱鬧之時,我發現有一個小朋友很沉默,他沒有參加小組的排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低著頭,悄悄地哭了。我很詫異,走過去問為什麼,她說:“王老師不教我們了!” 隨之,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其他孩子見狀也安靜了下來,教室裡原本歡樂的氣氛沉靜了,我又一次抓住時機:“同學們,我感受到了你們和老師之間的感情,大家非常愛王老師,非常捨不得,這樣吧,現在把你們所有的愛都凝聚成最動情最美好的歌聲,送給老師!” 緊接著,學生們的歌聲是令我吃驚的,輕柔、深情、動聽,他們溫柔地隨著歌曲的拍子晃動身體,有的孩子眼睛盯著王老師,原本活潑歡快的歌曲,此時卻是如此深切傳情,歌聲之後,王老師和我還有許多孩子的眼睛裡都浸滿了淚水。

  後來,我才知道,“王老師不教了” 只是一場虛驚,那只是老師在生氣時的一句玩笑話,誰會想到孩子們竟如此認真了。透過這件事,他們師生的感情更加融合。

  在課堂上,我們要學會利用所有的偶發事件,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帶動學生的情感。正是這樣的教材,給了老師和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能夠就地取材,適時取材。

  音樂教學隨筆(3)

  【故事背景】

  從事高年級音樂教學已兩年,並對高年級的學生音樂課堂學習興趣進行調查,許多學生反映他們不愛唱課本中的歌曲,認為課本中的歌曲老套,不好聽,而喜歡聽流行歌曲。如周杰倫,s、h、e等等歌星演唱的歌曲。而且書本中的樂曲也不喜歡聽,也覺得欣賞不了,太單調、太不時尚。

  【故事分析】

  就教育現狀而言,如果只為完成教學任務,只為上課而上課,音樂課就缺少趣味性,只剩下老師講,學生聽。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學生對音樂課就失去了興趣,不再與教師積極的配合,音樂課也就成為了一些學生的“休閒課”和“玩兒課”。

  愛因斯坦有一句至理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任何知識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絡,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題。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

  而對於現階段地大多數學生而言,流行歌曲幾乎成了他們音樂中的代名詞。儘管他們知道除了流行歌曲之外,還有很多其它的各具特色的音樂,但佔據他們思想的的大部分是流行歌曲。像井底之蛙,看不到外面的精彩。我們只能用引導的方法,從流行歌曲入手,從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出發,指導學生從本質上認識流行歌曲,瞭解流行歌曲的精華的糟粕,分析流行歌曲優缺點,從而轉移和更新目標,使之與我們的教學目標達到一致的效果。

  【採取措施】

  一、借題發揮,從歌曲不同形式去理解

  有一次,講到民歌時,讓學生列舉民歌,學生竟有說《你是我的玫瑰花》。還在全班唱了起來,當時針對這樣的情況,我沒有制止,讓學生唱完,然後還表揚學生唱得很好。然後開始借題發揮,說出這首歌曲的特點,與民歌的不同,再自然而然地引入民歌的特徵。學生安靜得出奇,我放棄了原來的教學計劃,但這樣的發揮卻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並且使他們瞭解民歌與流行音樂的區別,又讓學生了解了民歌的特徵。

  二、順水推舟,從不同內容去理解音樂

  有時按計劃教材上的內容,學生會提出“老師,又教這麼老的歌曲,可以換首歌曲嗎?”這時我不會批評學生,讓學生自己討論,“我們為什麼要學這首歌曲”。學生討論很激烈,“學習老歌曲讓我們知道中國的歷史。”“可以學習老一輩的精神。”“學好了這些歌曲,對學習別的歌曲有幫助。”學生七嘴八舌地,反省了一些不理解老歌意義的學生,他們這樣的討論的結果比我再怎麼講教的作用大。最後學生主動地學唱了這首歌曲,我也在適當地時候安排學生欣賞一些歌曲。比如,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用這種方法處理過程也很自然,課堂氣氛不會進入尷尬境地。

  三、巧妙設防,從不同角度去理解音樂

  對我們從教多年的教師來說,都深有體會。課堂上往往會有許多突發事情發生,在課堂上不能按部就班。例如,我在上民族打擊樂《鴨子拌嘴》時,每次都會笑,對於這種情況,我就先介紹此樂曲的特徵,認真告訴他們以前地學生聽了會怎麼笑,而有一些逗人的神態,結果學生聽了反而不笑,而是認真地聽這首歌曲。這就運用了給的期望值越高,反差越大,失望越多的原理。所以學生沒有大笑。而且覺得民樂中鼓點的精美。於是我也順利地上完了這課。

  【教育效果】

  音樂教學的內容相對於其它學科,它有一定的時代性,更何況現在的學生生活屬於高度資訊化狀態,音樂課就更要體現時尚性。如果還在死啃現有的教材,不再靈活的運用一些適合學生心裡發展的教學意識和教學技能,勢必會使本來已經呆板的課堂走入死衚衕。所以我覺得不要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正統音樂,要了解流行樂壇、音樂動向,在教學實踐中,融入當今多元化的音樂。使音樂課更活、更有時代性、更有美感。音樂課有了美學生自然就會喜歡上音樂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