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小班生活的隨筆

小班生活的隨筆

小班生活的隨筆

  導語:對於小班生活,各位老師會寫下怎樣的隨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生活的隨筆,歡迎各位閱讀和借鑑。

  1、我的“小班生活”感受

  到新幼工作已是第四年的開始了,由於生寶寶,我錯過了一次帶小班的機會,所以那時的我很羨慕小班的老師,從老師們的隨筆中,讓我感受到了小班孩子的天真可愛,與他們在一起每天都有開心有趣的事發生。

  盼望著帶小班的孩子,終於,今年我如願以償的迎接到了我的第一屆小班孩子。迎接到了一位聰明能幹的配班老師張冬琴老師,還有做事勤快利索的保育員陳老師。那時的我很欣喜,對孩子、對自己、對班級、對工作都抱以了滿腔的熱情。也給自己制定了自我成長計劃。

  開學初,聽有經驗的老師說,小班的孩子其實最不好帶了。常規培養挺難得。那時心裡挺矛盾,一是期待,期待在我們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的轉變和成長。二是害怕,害怕沒經驗的自己遇到困難時束手無策。

  時間很快,孩子們來園已經一個多月了。從剛開始哭著不願來幼兒園,到現在高高興興的吵著來幼兒園,從剛開始的不願睡覺,到現在的自覺入睡,從剛開始的飯粒掉滿地,到現在的有意識保持乾淨,從剛開始的不會排隊,到現在的快速準確排隊等等,都是我們老師值得自豪、高興的事情。我更相信在我們的不斷努力下,我們的孩子會更出色。

  一個多月來,給我的感受是辛苦、忙碌、欣喜、期待。讓我感受到了做為小班老師的不易。我們時刻都要調整好心態,要有足夠的耐心。小班的孩子小,他們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我們老師的幫助,這些瑣碎的事,老師絕對不能視而不見,都需要我們的耐心引導。小班孩子理解能力較差,好奇心又特別強,什麼東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

  有時候孩子之間為了搶玩具要動手打人、鬧矛盾。而這時的我們就像姐姐一樣熱心的幫助他們,並妥善的解決問題。特別是對於剛入園哭鬧的孩子,沒有耐心是不行的,他們對陌生環境需要適應,我們三位老師就耐心的安慰他們,和他們多交流,多帶他們熟悉環境和周圍的小朋友。及時瞭解每個孩子的性格、愛好,主動和他們交朋友,讓孩子們喜歡和我們老師在一起玩,在孩子們的心中佔有地位,實踐證明,孩子們都能很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沒有了哭鬧的情緒。

  接下來我們就要慢慢引導幼兒進行常規和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的培養。我想多以鼓勵和表揚去激勵每一個孩子,無論孩子取得了什麼樣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及時給予擁抱、及時給予孩子小禮物,等等。讓孩子從我們老師的身上感受到媽媽的溫暖與和藹可親。同時還要細心觀察每一名幼兒的表現,如:孩子們的飯量,挑食情況;孩子們的大小便習慣;睡覺規律等等。多和孩子溝通,與家長交流,讓家長及時瞭解自己孩子的情況。瞭解孩子的轉變和成長。

  我想:從自己的點滴做起,耐心細緻,努力學習。儘自己的所能把每件事情,每項工作做好。讓每個孩子更聰明、更可愛、更健康。對孩子負責、對自己負責。

  2、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一、案例背景:

  小班是三週歲的幼兒,這些小朋友在家裡一般都是2:2:1(即: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幼兒)的小王子或小公主。飯來張口,衣來身伸手,大小便拉在床上大人們不皺眉頭的比比皆是。洗手洗臉也都是大人包著幹。因此,對於孩子來說,上幼兒園了,吃飯、午睡、大小便、穿衣、喝水是很擔心的事情。對於家長來說,上幼兒園了,我的孩子什麼都不會做,能不能吃飽飯、穿好衣服、有沒有及時喝水、解決好大小便是很不放心的事情。我想:如果我們能教會孩子們生活自理,既可以讓孩子在幼兒園輕鬆愉快地度過,又可以請家長們放心、滿意。

  二、案例描述:

  例一:

  楊逸釩是我們班一位乖巧伶俐的小女孩。剛來園時,平時不哭不鬧還挺能玩的她,午餐時間到了,哇哇哇哭個不停。我們忙著給小朋友餵飯,心想,她活動時挺能幹的,應該自己能吃飯,就忽略了她。過了一會兒,壽老師過去給她餵飯,這才止住了哭聲。一連兩天都這樣。我們跟她奶奶聊了這個情況,奶奶告訴我們在家時她自己從來沒吃過飯,一直是奶奶喂的,也因此很不放心,很擔心她有沒有哭、有沒有吃飽飯。瞭解情況後,我向逸釩家長提出了家園配合教逸釩自己吃飯,在園表現好的時候,獎給小紅花來鼓勵她。一個星期以後,逸釩不再害怕吃飯了,不但每天都自己吃飯,還搶著幫老師分飯呢。奶奶也舒展開了眉頭。

  例二:

  趙哲是我們班一位調皮、性格古怪而動手能力非常差的小男孩兒。剛來園時,一天哭到晚,怎麼勸怎麼哄都不管用。我就從生活上給他更多的關心照顧,拉近和他的距離。兩個星期後我發現他自己不會解小便,更不會解大便,穿脫衣服更不用說了。有一次已經起床了,我忙著疊被子,他小便急,沒有喊,也沒自己上廁所,站在床前嘩嘩譁尿得褲子上、鞋子裡、地板上都是。這種情況不止一兩次。他第一次在幼兒園解大便時,我發現他膽子特別小,請他兩腳分開站在蹲坑上蹲下,他就是分不開來,結果大便解在了我的手上。當時也沒責備他,只是鼓勵他兩腳分開來,要勇敢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進行了家訪,得知孩子在家裡時,大小便一直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大人們經常提醒及時幫助解決的,因此,對於他來說沒有了條件反射,更不用說自個兒解決了。我們對家長提出了一些建議和要求,請求他們能配合我們的工作。在幼兒園時耐心的教他,並安排他和動手能力強的幼兒在一起,慢慢地,趙哲也能自己解決大小便了,現在正在培養穿脫衣服這一能力。

  三、案例反思:

  怎樣才能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呢?

  首先,小班教材裡本身就有許多指導幼兒生活自理方面的內容,我們應該根據新綱要的精神,認真地設計每一課,教好每一課,並且配合課堂內容在區域角里配置充分的操作材料,如:瓢羹、筷子、可供餵食的材料、各種型別的衣服褲子等,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幼兒玩弄、操作,這樣既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增強了他們的自理能力。

  然後是做好家園聯絡工作。生活自理對幼兒回家來說,是可以偷懶的時間。有的孩子在幼兒園時飯自己吃,表現得非常好,可一到家便要爺爺奶奶喂。寒、暑假結束後,幼兒剛來園時那些壞習慣又回來了,就是這些原因吧。因此,我們應該用多種方法多方面跟家長聯絡,並提出要求。同時,幼兒園可以開展一些生活自理方面的活動性比賽。如:穿衣服比賽、疊被子比賽等。

  還有就是我們自身的榜樣作用。教幼兒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老師們應該注意自己的習慣。有的'老師自己亂扔垃圾或者自己的垃圾叫幼兒去扔,有的呢,自己想喝水了,叫幼兒去倒。我想: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更要做好,孩子才會學著努力做好他們的事。

  3、小班入園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剛入園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應歸結於家庭。一方面,孩子年齡小能力差,剛開始學習自理會感到力不從心,因此害怕克服困難,不願意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長見孩子哭鬧就“心軟了”“妥協了”不再堅持。另一方面,家長在對幼兒自理的認識上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怕孩子吃苦。許多應由孩子自己做的事,家長由於過度的溺愛,捨不得孩子吃苦,養成了包辦代替的習慣。二是認為孩子小做不了。許多家長覺得孩子太小,等他長大了學也不晚。三是怕麻煩。孩子自己吃飯、穿衣往往動作慢,家長覺得不如自己代他做了爽快,特別是早晨起床、洗溯,很多家長因為時間緊,嫌孩子拖拖拉拉太麻煩,讓孩子失去了一次次鍛鍊的機會。

  能力培養建議

  1、為孩子提供儘可能多的鍛鍊機會。

  幼兒學習自理的機會時時都有,關鍵是家長能否放開手腳讓孩子自己去做。我們應本著“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會的事學著做”的原則,切實轉變觀念,放手讓孩子去嘗試體驗他自己要做能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吃飯、穿衣、睡覺等各個環節都應讓孩子去試一試,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機會,讓孩子得到鍛鍊。

  2、採取多種形式,讓幼兒學習自理的技能。

  (1)在幼兒園可以透過說兒歌、講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的學習願望,如“洗手歌”,幼兒一邊說一邊洗手,避免了在龍頭下衝以下的現象。運用遊戲也能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如運用“我幫娃娃穿衣服”“我喂娃娃吃飯”等遊戲來教孩子扣紐扣、拿勺子等基本技能,這些技能遷移到實際生活中,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這種方法也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收效明顯。

  (2)在家庭中,可以讓孩子當老師,教爸爸媽媽洗手、收玩具等,鞏固所學的技能。也可以透過和爸爸媽媽比賽,讓孩子得到訓練。家長可有意放慢速度,讓孩子有成功感,以後再逐步提高要求。

  3、對孩子要有耐心,不能操之過急。

  孩子剛開始學做事時,往往做得很慢,甚至會“闖禍”,不能因此而不讓孩子動手,對孩子的學習過程我們應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不能操之過急。在大人們的眼裡很簡單的事對3歲小孩來說卻常常意味著極大的困難。所以,面對孩子的失敗,千萬不能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而應教給孩子正確的方法,耐心的教他們怎樣去做,鼓勵孩子堅持,這樣就不會挫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4、建立獎勵機制。

  幼兒剛學做事,如果取得成功,應及時給予獎勵,年齡越小的孩子,物質的獎勵越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樣也有利於強化其良好的行為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物質的獎勵逐漸向精神的獎勵轉化,這樣避免讓孩子形成功利主義思想,又有利於其體驗成功的快樂。

  5、家園一致,持之以恆。

  由於有些父母、爺爺奶奶的溺愛,不少孩子在幼兒園能自己穿脫衣服、自己吃飯,可回到家裡卻什麼也不幹。所以,無論是家庭還是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要保持一致,統一思想,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有了一致性還要堅持一貫性,良好的習慣需要長期培養,不能因為工作忙,時間緊,就包辦代替,對孩子的要求一旦提出一定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4、良好的生活規律

  帶小班這些天,我覺得這些孩子在幼兒園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很是重要。如果一日常規培養不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和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所以常規培養是幼兒階段不可忽視的部分,加上小班的孩子思維只是具體的形象,他們生活的經驗有限,說教的方法對於他們是很難起到作用的。我覺得只有提供生動的形象、具體的方法才能讓孩子們有興趣。

  首先,我們是孩子的榜樣。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很大的影響。如:要求孩子有禮貌,待人真誠,說話文雅,能耐心傾聽別人說話等等習慣,都需要我們做出許多的努力和良好的榜樣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到該學的,該聽的,該做的。

  其次,同伴之間的榜樣。“瞧!芮恩惠做的真端正”“看!吳天昊善回答的聲音真響亮”如此等等。老師不必吝嗇自己的誇獎,其實你在表揚某個孩子的時候,立即就會有許多小朋友紛紛效仿他的行為。因此,老師做到嘴勤快一點及時表揚就會收效不錯。

  要做到這些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的,他還需要家園共同的努力,需要一個不間斷的學習過程。讓我們期待孩子們更好的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