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中華民族的精神吸引力(隨筆)

中華民族的精神吸引力隨筆

中華民族的精神吸引力(隨筆)

  《中華民族的精神吸引力》分析了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透過具體的事例,詮釋了智慧、幸福的含義,解說了這些古老的村落千年傳承的根本原因,將和諧、自然、仁愛愛人、與人為善的種子撒向人們心中。

 

  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二季六十集於2016年1月3日在央視國際中文頻道每晚黃金時間播出,再度掀起鄉愁熱,從節目組進行的收視調查來看,海外觀眾反響尤為強烈。筆者以文字統籌和撰稿的身份深度參與了節目的採拍和製作,也多方面跟蹤收集播出效應,深刻感受到節目的重大影響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節目在成功實現了諸多預期價值之外,還收到不小的現實幹預效果,為現代人走出迷茫感、焦慮感提供了許多新的出口。據筆者所知,有不少人進行了生活化複製和精神性借鑑。

  大家普遍認為,節目以“關注古老村落狀態,講述中國鄉土故事,重溫世代相傳祖訓,尋找傳統文化基因”為宗旨,展現了傳統村落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佈局合理的人文景觀、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獨具特色的鄉土風物、深沉豐厚的文化積澱,梳理了傳統村落的歷史發展脈絡,透過傳承千百年的村規民約、家風祖訓,探索了民族文化的精髓,深入挖掘和闡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

  透過一出出宏偉、唯美、抒情、詩化的節目,人們驚歎,“鄉愁”中居然蘊藏著如此巨大的生命力、和諧力、建設力,居然如此緊密地連著天地,連著先祖,連著歲月,也連著吉祥如意。它是生機、是春意、是真理在大地上生長出來的莊稼,是四兩撥千斤的“四兩”,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那個“宗”,是“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的那個“本”。

  一個家族,能夠傳承千年,其歷史跨度超過許多民族,許多國家;一個族譜,能夠保留千年,無論是戰亂還是瘟疫,都未能讓它從大地上消失;一個村落,能夠成為狀元村、翰林村、將軍村、長壽村,能夠幾百年來沒有刑事犯罪,能夠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充分證明了其文化邏輯的先進性。

  一個受過重傷的人,最重要的是恢復元氣。當下社會,各種危機困擾著人們,說一千道一萬,其原因在於我們沒有恢復這些隱藏在人民之中,深埋在歲月深處的原始生命力。它讓我們反思,要想降低社會治理成本,就要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技術管理層面,迴歸到四兩撥千金的文化管理層面。為此,《記住鄉愁》的拍攝,價值不可估量。傳統文化式微幾百年,斷代一百年,後果大家都看得清楚。如何恢復傳統,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近年來悄然興起的經典誦讀、公益論壇,包括各部委陸續出臺的許多制度性措施,都是值得肯定的方式,但如果不化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倫理方式,依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有許多高學歷的人日子過得很糟糕,而一些大字不識的老太太,不但自己活得幸福,還可以把一個家庭管理得井然有序。可見,知識不能代替智慧,學習不能代替行動,智慧主導下的行動力才是最關鍵的。在《記住鄉愁》第一季六十集中我們看到,支援這種行動力的首先是天地敬畏、祖宗信仰、德性建設,還有像生命本身一樣重要的文化傳承硬體:祠堂、族譜、書院、私塾、戲園、公共建築,以及族規家訓、節日、祭禮、婚禮、葬禮、壽禮、開蒙禮、成年禮等軟體。

  這些物質平臺和精神鏈條,讓人們有了一種建立在對生命清晰認識之上的道德自覺和責任自覺,以及由此產生的歷史性擔當和超越性生命姿態,讓人們普遍有一種“學做好人”的衝動;激發愛心、培養愛力、形成愛行,增長學識、增加見識、增強膽識,成為永恆的成長主題;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兒養志、成人養德、老人養慧,成為永恆的生命曆法。

  看過節目的觀眾一定會驚歎:

  這個世界上,曾經有一種生活,是那麼自足、自在、自得、自由、瀟灑、浪漫、詩意、喜悅、幸福、圓滿,但成本卻低得只需要一片土地就足矣,甚至只需要一個好心情。這個民族,它不單單追求法律意義上的社會成就,更追求心靈意義上的生命成就,它甚至追求要在起心動念處享受生命,超越生命,完成生命能量的管理和應用,它懂得在出發地就享受生命和生活之大美,而不是一定要到遠方,取得多麼大的成果,甚至不惜以傷害他人為代價。一句話,這是一個懂得並善於以最低成本享受最大幸福的民族。

  從這個意義上說,記住鄉愁,不但是華人之福,更是人類之福,不僅是中國夢,更是人類夢的一個模型。

  第二季對第一季既有精神性延續,又有深化和拓展。如果說第一季更多地在表現“厚德載物”,第二季則突出了“自強不息”。

  比如被稱為“絕壁上的村莊”的河南郭亮村民,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流血犧牲,最終在無比險峻的懸崖絕壁上開鑿出長達1250米的絕壁長廊“郭亮洞”。被外界譽為“世界最險要的十條路”之一、“世界第九大奇蹟”的“郭亮洞”,向世人講述了一個感天動地的新時代愚公故事;接著,他們又修成遠近聞名的“好漢梯”;相繼,又在絕壁上建起公共觀光臺和高階農家樂“崖上人家”;與此同時,不少後生走出郭亮村,漂洋過海,把郭亮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帶向世界。

  在新疆賽罕託海村,土爾扈特人東歸的壯舉可謂蕩氣迴腸,漫漫長途讓十七萬人回到故鄉後僅餘七萬,其所表現出來的家國情懷,讓人唏噓。當他們終於回到根脈相連的大草原之後,對草原的熱愛和保護,同樣讓人動容。而海南草塘村人守護祖宗海的故事,有著相似的感人力量。沉浸在具有同樣精神氣質的故事中,“故土”一詞有了格外的溫度。不禁想:這海洋,何嘗不是南國的草原,這草原,又何嘗不是北國的海洋,它們是親兄弟。

  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見諸福建塘東村、安徽許村、廣東沙溪村。

  對“自強不息”,通常的解釋是“自覺努力進取,不懈怠,不停止”。而早見於《周易》中的'“自強不息”則是“天行健”大前提下“君子”的理想生命狀態。為此,在我看來,這個“自強不息”,正是“天行健”精神的人格化,或者說,是“天行健”氣質的人間投影。由此,“自強不息”還可理解為:因為“自強”,所以“不息”。而“自強”又可以理解為“因為”“自”所以“強”。這個“自”,是本來、根本、本體。在中國人看來,根是源頭性、整體性、自然性,體現在心態上就是透過有分別的親愛訓練和較少分別的兼愛實踐,到達無分別的大愛。

  這種沒有分別的大愛,充溢在第二季的節目中。

  在西藏吞達村,人們在耕種時要給牛繫上鮮豔的布條,掛上鈴鐺,讓田裡的小動物們看到聽到,然後早早離開,以免被傷著。在江西旺口村,為了保護大自然,父親能夠把違反村規的兒子殺掉。在四川寶勝村,人們可以義無反顧地跳進充滿毒氣的窖裡救人。在北京慈母川、潮州沙溪村、安徽里仁村、安徽許村,洋溢著一種大同世界的味道。在寧夏南長灘,一家去世了人,全村人都要停下農活投入到喪事中,即便是搶收時節。在寧夏單家集,回漢親如一家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雲南芒景村,一位名叫女江的女效能夠為拋棄她另找新歡的前夫舉行體面的葬禮,這是典型的以德報怨,更讓人感動的是,她現在的丈夫十分愉快地支援她完成了這個高難度生命動作。在已經習慣了以牙還牙的社會,這似乎有些不好理解,但是在女江心裡,這卻是她“應該做的”,在她的表述中,我們聽不到多少豪言壯語,但我又分明“聽到”,有無數的古聖先賢,都站在她身後為之集體做注:

  只有以德報怨,才能從冤冤相報的仇恨之河上岸,才能讓報復性生命悲劇當下終結,而只有仇恨當下終結,喜悅才能到來,否則,來自生命本體的快樂將被仇恨遮擋。想想看,當一個人把心裡的仇恨清理出去,那該是一種怎樣的歡暢。就是說,以德報怨,受益的首先是自己。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以德報怨者看來,生命是一個投影,如果我們的舊記憶中沒有災難性底片,生活中的傷害是不會發生的,傷害我們的對方,事實上是我們自己的心靈投影。現在,我以德報怨,本身就是清理我的舊記憶,也就是淨化靈魂,仍然是自己先受益。更為重要的是,在智者看來,事情的成敗固然重要,但心靈的成敗更重要,如果一件事情成功了,但心靈的高度降低了,仍然不算成功。智者永遠把來到生命中的每件事情作為提高心靈質量的機會,所謂“歷事煉心”。當一個人能夠以德報怨時,說明他的心靈已經寬廣到可以把仇恨忽略不計,也說明他的心裡已經沒有人我分別,而一個沒有人我分別的心靈,顯然已在天地頻率中了,已經可以歸根覆命了。從生命力的角度來講,只有以德報怨,我們才能把向下執行的生命負能量變成向上執行的生命正能量。當一個人因為報怨把生命能量降低了,贏也是輸。這也就是老子為什麼要說“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的原因。

  浙江東明村裡宋濂的一句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什麼是自強不息的次第。他把人分為“三品”:“三品追求富貴,二品追求功名,一品追求道德。”為此,在這個村子裡上演了鄭氏義門三百多年十五世同居三千多人同食的“自強”大戲。從中,也讓我們明白,沒有載物之厚德,就很難有不息之自強。自強需要生命力做保障,而生命力正是厚德之根開出的花朵。換句話說,“二品”“三品”不過是“一品”的派生物而已。正如《大學》所說:“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可見最有效的自強,就是找到這個作為根本的“自”,它就是《大學》開篇講的“明明德”。如何“明”這個“明德”?換句話說,如何“強”這個“自”?在我看來,有三個極為重要的方面:

  一是教育。《禮記》有言,“建國君民,教育為先”。在第二季,有許多村落都極其崇文重教,比如廣西金圭塘村、江蘇陸巷村、雲南喜洲村、福建興賢村、河南張店村、廣東歇馬村、福建洪坑村、湖北魚木村。崇什麼文,重什麼教,究其實,都是為了“明明德”,因為只有“明明德”,才能實現“親民”,才能“止於至善”,才能實現沒有分別的大愛,這個沒有分別的大愛,既是現實生活的保證,更是生命的終極意義所在。

  二是謙德。《周易》八八六十四卦,卦卦有吉有兇,只有謙卦全吉,那就是說,只有謙德能夠保持永恆生機。一個人,當他謙到極處時,其德自明,其功自成。正是這種謙德,讓浙江三門源村葉甕兩家情同手足、永修睦好,讓雲南芒景村、勐景來村人心平氣和、溫和處事,讓廣西金秀瑤寨、福建浦源村人敬愛自然、珍愛家園。在浙江三門源村,葉甕兩家有一種神聖意味的謙讓,讓兩家人即使偶有矛盾,也能很快化解。在浙江勐景來村,人們有一個條件反射性的表達:“蘇瑪”,意即“對不起”,正是這個習慣性的集體無意識,讓人們始終處在謙態,從而讓家庭和樂鄰里和睦。尤其讓人感動的是,在寧夏單家集,回漢兩族,像守護自己的眼睛似的守護著友好,其情其景,催人淚下。

  以上兩個故事,是狹義的謙德範例。廣義地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等一切美德都可歸到謙德門下。

  三是誠信。誠信也是謙德,在此之所以單獨列出來,是因為它太重要了,因為生命的意義無非在於提高生命力,而要提高生命力,則百術不如一誠。《中庸》講:“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這一點,我們在廣西羅鳳村、湖北羊樓洞村、江西汪口村看到了實證。特別是廣西羅鳳村的無人售菜市場,如果不是媒體實地採拍,人們很難相信那是真的。它是一百多年前自發形成的。農忙時節,無暇看守菜攤的村民想出了一個辦法,把寫好價錢的小紙牌綁在菜筐上,再繫上一個供人放錢的小竹簍,便離去做事,忙完回來,發現買菜的人竟然心領神會,拿走了菜,留下了錢,且數量剛好。之後,越來越多的村民效仿這一做法,逐漸形成了無人售菜的習俗。斗轉星移,歲月更替,一百多年過去,無人售菜的習俗至今未變。讓人稱奇的是,一百多年來,無人售菜市場竟然沒有丟過一把菜少過一分錢。“不怕人家不給錢,但是人家也不會不給錢。”這句話值得重視,因為信任,所以守信。首先是信任,其次才是守信。信任是感,守信是應。這樣的誠信盛況,一定有一個強大的信仰力量在支援。“駿馬登程往異方,任從勝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須薦祖宗香。蒼天赫赫垂保佑,七尺男兒總熾昌。”細細品味這首村人口口相傳的歌謠,我們會發現,答案就在“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須薦祖宗香”中,試想,一個人如果朝夕記著祖宗教誨,晨昏都在祖宗面前反省,還會做出詐偽之事嗎?這種“親命語”,在羅鳳村,是透過潤無細無聲的方式完成的。在節目中,我們看到,大人常常把孩子帶到無人售菜現場“實習”,讓他們投錢取菜,從小就體會一種只有誠信才會帶來的大快樂。

  在這個霧霾常常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季節,這樣的節目,已經具有了一種心理干預的效果,它們就像一簇簇向歲月和大地報春的花朵,沁人心脾。無疑,這是中華大地的元氣,也是中華民族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