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鄉村無奈的過年

鄉村無奈的過年

鄉村無奈的過年

  《鄉村無奈的過年》主要透過對鄉村當今普遍存在的陋習的歸納和概括,反映出當今社會上切實存在,使農民無可奈何的現象。

  過年,正規的說法叫過春節,千百年來一直是神州大地上最熱鬧、最隆重的日子,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過年,把千家萬戶分散在各地的親人親密地聚集起來,凝聚著血緣關係的濃濃親情。過年,無數人喜愛,無數人渴望。華夏兒女用智慧的靈光,溫柔的愛心,勤勞的雙手,渲染了一幅幅千百年來熱熱鬧鬧地過年豐富多彩、感人至深的畫面。

  可是,最近若干年來,提到過年,淳樸、善良又勤勞的農民們溫和渴望的眼神裡,卻流露出越來越多的無奈。

  漂泊在外,歸路迢迢。迫近年關,寒風凜冽,雨雪霏霏。放眼望去,全國各地,四面八方,到處流淌著肩挑背扛著凝聚了一年沉重的希望和濃濃鄉愁的人流。飽經滄桑的面孔清楚地印著急切、無奈,在擁擠不堪的汽車站、火車站忍飢挨餓,順著長龍苦苦期待著一張窄窄的車票;懷揣著希望的車票,順著泥石流一般緩緩流動的人流湧入車廂,疲倦的眼神就望眼欲穿地透過車窗昏暗的玻璃,等待著、尋找著熟悉的土地,熟悉的村莊。

  勉強艱難地擠過風霜雨雪的縫隙,跋山涉水,擦著滿頭的汗水,拖著疲倦的身體,看到了熟悉的村莊,見到了熟悉的炊煙時,大多已經是小年之後了。看著兩鬢霜花的父母手搭涼棚眯縫著渾濁的眼睛遠遠瞭望著,活潑可愛的孩子興奮地喊著“爸爸媽媽”,宛如歡快的小狗一般竄過來,在身邊擠擠挨挨,團聚的溫馨還沒有散發,就要開始挽著袖子打掃熟悉又陌生的房屋;抓緊準備年貨,吃的、喝的、用的,幫助老人、孩子們購置過年的新衣服。辛苦一年,此時應該吃些、喝些,穿得光鮮一些。

  忙忙碌碌的同時,心靈深處一年來的`惦記片刻不敢稍微忘記,仔細查查、多方面問問,瞭解孩子在家的表現,生活情況,學習成績等;帶著關切關心,詢問父母的身體狀況,是否生病,生病了是如何治療的,花費了多少醫藥費。若是對家裡一年的情況不聞不問,辛辛苦苦在外奔波,又是為了啥?甚至,連親戚、鄰居們的日常狀況,都要象徵性地問候幾聲,見到面,笑容滿面地寒暄一番;否則,很容易被人誤解,弄得不好,也許會被一些長輩婉轉地笑著責罵幾句忘本、出門沒幾天就看不起家鄉人。

  特別讓人無奈、無語的是有些偏狹的長輩老人,做事不顧及影響,或者糊塗偏心,常常硬是伸手找孩子們要錢。有的是少數岳父岳母硬是找女婿女兒要錢,並且規定了相當大的數目,動輒五千、一萬,不給、或者給少了,就大吵大鬧,到處胡言亂語、散佈謠言說女婿女兒不孝。拿到了錢,很快就轉手給了兒子。有的是老翁老婦,兒子媳婦回家氣都沒喘過來、腳還沒站穩,立刻訴苦說自己手裡沒錢,年初時丟下的錢,都給孫子們買吃的花掉了,用掉了。辛辛苦苦照看孫子,總要給個起碼的照看費用。有些老人甚至挑釁說,若不是在家照看孫子,自己早就出去做小工掙錢。總之,拿到了孩子們掏出來的還帶著體溫的一筆錢,這些老人才會勉強作罷。有些省吃儉用的老人在孩子們外出打工後,半年左右就在麻將桌上把子女們的辛苦錢散向了四面八方。最後,到底進了誰的衣袋,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帶著渾身的疲倦、難言的煩悶,在親情的溫馨中,匆匆忙完年飯,全家總算可以親親熱熱團聚在一起,歡歡喜喜迎新年,熱熱鬧鬧吃年飯。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裡,在清脆爽朗的歡笑聲裡,溫馨甜蜜的幾杯酒下肚,或者剛剛端起酒杯,一年來一直不曾見面的本家弟兄、鄰居好友,就帶著忠誠憨厚的笑容竄進來催促著,一年未見怪想念的,快點吃,玩幾圈友誼麻將!若是不去,怪罪的聲音立刻就會鑽進耳朵,讓你或許一年不得安寧。不就是掙了幾個臭錢,擺啥勢子?不就是一個農民工,有啥架子啊?怎麼著,不想去,也得去湊個熱鬧。

  新年的初一無聲地鑽過麻將牌的空隙,在麻將桌上的人們聚精會神、挖空心思地算計著別人口袋裡的鈔票時,悄悄地駕臨千家萬戶。勉強撐持著昏昏沉沉的腦袋,強打起精神,朦朧著雙眼又要開始帶著適當的禮物恭恭敬敬地去本家的大爺、大叔和大哥家裡拜年問好,同時還要迎接來到自家拜年、答謝、問好的親人。第二天,即正月初二,就要馬不停蹄地拜訪丈人丈母孃,七大姑八大姨。往往跌跌撞撞地奔波在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路上,新的喜訊又接二連三頻頻而至:老壽星、長輩們,以及半大的孩子、剛出生的嬰兒,你做生日他做壽,這個過周那個滿月。甚至有的人預做生日、補做生日。親戚朋友這家兒子結婚,那家女兒出嫁,主人都滿面春風熱情相邀。平時在外發財見不到你們這些有錢有勢的老闆們,趁過年在家休息的空兒,一定得來!這個臉你一定得賞!你一來就會蓬蓽生輝,光彩照人!怎麼辦?掏掏口袋,隨隨份子。到時候親臨現場,在東家匆匆忙忙吃幾口,打個招呼,急急忙忙馬不停蹄地奔赴西家。見到主人,連忙擠出笑容,趕走滿臉的疲倦和無奈,抱拳當胸,連呼對不起,剛才被某某硬是拉去,不得已應付了一下,就急著趕來了。

  俗話說“寧做千日客,不做一日東。”若是遇到自家兒子結婚、女兒出嫁,或是老人做壽,孩子生日紀念,身在外鄉還沒回家就得開始謀劃著,宴席是在家裡辦,還是進酒店辦理。在自家辦宴席,可以節省很多,但是偌大的場面,眾多的桌席;買哪些菜蔬,誰去買,買回來了誰清洗,找哪位廚師掌勺。若是進酒店,自然省事;只是新年頭上家家戶戶扎堆辦喜事,到底定在哪一天,回家去還得趕快聯絡酒店。家裡辦喜事,請哪些客人,自然也得費一番腦筋。若是別人忙沒時間,抽不出時間,怎樣說話才會打動人心,把客人一定請到場,自己隨了份子花了錢,怎麼著也得回收一些吧。這些自然得苦苦思索很久,躊躇良久。

  人人都懂得“人抬人高、水漲船高”的道理,“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終年在外,難得過年時一見。城裡人看不起農民工,自己得看起自己。若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誰還看得起你?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請客喝酒,是增進友誼,加深感情的最好方法。於是乎,今天你請幾位兄弟,明天我請幾位好友。輪流做東,家家請客。在酒桌上,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碗。大口喝酒,大碗吃肉,此樂何極!離了酒桌,酒酣耳熱之際,興趣高昂,打幾圈麻將,推幾場牌九。直到夜深人不靜,筋疲力盡之際,才踉蹌著回家。

  份子還沒隨完,或許只是隨了一半、大半,家裡的喜事辦完,在外面辛辛苦苦、省吃儉用帶回來的血汗錢,或許已經有一半,甚至全部隨著結束的宴席,填進無數張噴著酒氣、打著飽嗝的嘴裡,消化一番排入了五穀輪迴之所,或者化作縷縷青煙隨風而去。留給主人的常常只是空空如也的口袋,疲倦的身體,濃濃的惆悵,深深的無奈。真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新年的喜慶氣氛就像一位頑皮可愛的小孩,纏繞在身邊,怎麼也趕不走。很多親朋好友家的宴席還沒辦,該隨的份子還正在進行時地隨著,一年來鬱積在心底的鄉愁宛如隆冬時節的寒冰還沒有消融,一年來深深渴望的親情還沒有充分感覺到溫馨,逐漸消散的輕煙已經化作了新的掛念,絲絲縷縷的離愁別恨很快又凝聚成了對家鄉、對親人濃濃的不捨,千愁萬恨又潮水似的湧上心頭,湧出眼眶,流淌在滿是無奈的臉上。

  儘管如此,初七、或是初八離家的日子仍然一刻不能耽誤,超過了老闆規定的期限,自己曾經眾裡尋他千百度似的尋來的崗位,很容易被別人替代;或許被老闆直接辭退。有時,甚至難以找到一份工作。茫茫人海芸芸眾生,兩條腿的人有的是。競爭就是這樣殘酷,現實就是這樣無情。

  離家前,掏掏已經癟下去的衣袋,臉上頓時寫上莫名的驚訝和難言的無奈;數出丟給孩子的生活費、零用錢,留給老人的生活費、治病費用,一年裡揹著沉重的鄉愁和深深的思念、風裡來雨裡去掙來的一沓鈔票,已經所剩無幾。若有兒子年前年後新婚,對方張口索要“萬紫千紅一片綠”的十八萬元彩禮就令人咋舌,再加上“一動一不動”的一輛小汽車、一棟房子,更是讓人心如油煎,無奈夜長人不寐。到家年還未過,就成了列賓筆下“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怎麼辦?只有外出。正月初時外出的路,仍然和回家的路一樣艱難;而且,融入血液的鄉愁,會變得越來越濃,濃的甚至會沉澱下去,墜在心底,隱隱作痛。

  鄉村過年,真的是在過“節”,實在非常無奈。但願,這些無奈,在新的時代裡隨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