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我喜歡的名族服飾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術我喜歡的名族服飾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欣賞民族服飾,感受各民族特點以及民族服飾的美
2、會用折、剪、貼等多種美工方法制作一種民族服飾
3、能較協調的搭配色彩教學準備各民族娃娃的圖片,彩紙剪刀,膠水,皺紋紙、白紙教學重點與難點選擇合適材料,運用各種方式製作民族服飾教學方法與手段直觀感知法、講解演示法。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嘗試將觀察物件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欣賞民族服飾師:我們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她有56個兄弟姐妹。今天我帶來了很多圖片,你知道這些服裝是哪個民族的嗎
師:這些民族的服飾,分別是苗族、藏族、蒙古族、朝鮮族等等。
請你仔細看看,他們的服飾上最大的特點是什麼你最喜歡哪個名族的服飾為什麼
引導幼兒談談民族服裝、服飾之間的異同之處。
分別大膽地猜測這是什麼民族的服裝先感受民族服飾的特點,為下一環節制作服飾做鋪墊。
二、嘗試製作民族服裝。
1、請幼兒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民族服飾。
師:“今天我要請每個小朋友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民族服飾,今天我們要做一件民族服裝。你來說說看你想做哪個民族的服裝”
2、教師示範操作師:“這裡有很多材料,這是什麼你覺得可以做什麼”
教師一邊問一邊簡單地示範操作。
3、提供材料,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說說自己想做哪個民族的服裝,用什麼材料,透過什麼方式。
2、仔細觀看老師的製作步驟。
3、自由操作。
透過欣賞圖片,獲得直觀印象,然後組織討論有利於孩子們更仔細的觀察到民族服飾的特點,對接下來的教學開展提供幫助在認識材料的基礎上,有目的的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透過教師的示範操作,降低操作難度。
三、展示製作成果。
師:“小朋友做的都非常用心,下面我要請你們來介紹一下你做的民族服飾。”
師:“你做的是什麼民族的服飾你用了什麼方法做的裙子……幼兒將佈置好的民族服飾進行介紹,相互欣賞,並隨著民族音樂跳民族舞蹈。
說說自己做了什麼,怎麼做的。
透過幼兒與教師一起佈置,幼兒不再是觀看老師佈置環境,而是與同伴相合作,一起來完成展覽。
音樂舞蹈的方式讓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案反思:
1、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我作為教師,上課的時候自身沒有設定好一個清晰的說課條理。尤其是到上課的後階段,我經常內容重複,沒有邏輯性,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什麼接下來該怎麼說,語言也囉嗦拖沓起來。幼兒的思維也被我弄亂,上課的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在上課過程中,前面時段教師可做一個“模板”,在黑板上羅列描述民族服飾特點的主要方面,條理很清晰了,教師講了幾個後,後面階段就可以請幼兒模仿老師來講述,這樣可以促使幼兒開動腦筋思考,也可以很好的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
2、作為延展活動的民族服飾拼圖難度設計過大,不適合大班孩子操作。我在設計拼圖的.時候,將拼切成12塊左右,這對於大班孩子實在難度過大。有些組操作的時候,我還把兩組的圖片弄掉了幾張,這也使得拼圖遊戲難以展開。雖然後來小朋友都把作品完成了,但這些都是在其他老師的幫助下完成的。設定拼圖環節的教學目的沒有很好的達到。
3、我是第一次上課,幼兒不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在開展活動或是討論問題的時候,我很難控制住局面,常常是他們在那裡說話或是做些小動作。而我在上課的時候也出現了問題:很少和幼兒互動。幼兒需要老師的回應才能有動力繼續關注老師所講的課,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表揚,而我就是怕小朋友的一些問題或是話語會脫離課程主題甚至引起其他小朋友的鬨鬧,為了“省去麻煩”,我就只採取了一些和我課相關的小朋友的回答,進而忽略了很多其他小朋友。後來我注意到,小朋友幾乎沒人回答我的問題了。看來,教師及時對幼兒的回應,對整個課的效果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4、課程環節設定上要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教師的講課難度要有提升,不能一直處於平鋪的狀態,既然幼兒覺得“有挑戰性”對內容更有興趣,也使認知目標能更好地完成。
5、教師指令一定要簡潔明白,在開展活動前就要將要求講述清楚,有些甚至要反覆強調讓幼兒有個意識。在拼圖前,教師可以先示範一次,將要求講述清楚,再讓幼兒分組操作。而我當時先分組後講述,幼兒投入到分散的遊戲中,注意力就更少集中在我的話上,這也是課堂局面混亂難以控制的一個原因,也給幼兒完成拼圖增加了難度。
第一次上課效果不是很好,不過我也收穫了很多的經驗教訓,在這些經驗和老師對我的幫助之下,我會有進步